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Company Logo,常见精神障碍,主任医师,闻吾森,2,内容,精神分裂症,1,心境障碍,2,应激相关障碍,3,心理生理障碍,4,3,精神障碍:泛指各类精神疾病,包括传统概念中的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等。,精神病:指一组严重精神障碍的疾病。,ICD,10,放弃了精神病这词,而采用,精神病性,这个概念,4,精神病性的含义,幻觉,精神病性,持久而明显的社会退缩,非抑郁焦虑所致,幻觉,妄想,兴奋和活动增多,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症性行为,严重的社会退缩,5,神经症与精神病之间的轻重衡量,症状自
2、知力,对客观现实歪曲的程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神经症与精神病轻重两极并非绝对,而是相互交叉,6,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知、情、意行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7,精神分裂症,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
3、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8,(,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精神分裂症,9,精神分裂症,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病程标准,:t,1,月,10,精神分裂症常见类型,青春型,常在青年期起病,以精神活动全面紊乱为主,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愚蠢、恶作剧以及性轻浮为多见。,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紧张型,以紧张综合征为主(精神运
4、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11,精神分裂症常见分型,单纯型,以起病缓慢,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以阴性症状(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为特征。,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未定型(混合型)分裂症,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阳性症状,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12,偏执性精神障碍,系统妄想为主,病因不明,妄想内容具有,一定现实性,社会功能受损,持续,3,月以上,起病时间:,30,岁后较多,偏执性精神障碍,病态人格,如固执、敏感、多疑等,13,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指一组起病急骤,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短暂精神障碍,多数病人能缓解或基本缓解。,症状标准:精
5、神病性症状,至少需符合下列,1,项:,(,1,)片断妄想,或多种妄想;,(,2,)片断幻觉,或多种幻觉;,(,3,)言语紊乱;,(,4,)行为紊乱或紧张症。,14,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1),分裂样精神病,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但,t,1,月,(2),旅途性精神病,在旅途中急性起病,病前有明显精神应激、过度疲劳、过分拥挤、慢性缺氧、睡眠缺乏、营养水分缺乏等综合因素作用。,停止旅行与充分休息后,能自行缓解。,(3),妄想阵发,以短暂变换不定的妄想为主,15,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6、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16,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或仅有轻度损害,,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17,躁狂发作,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2,)语量增多,(,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18,躁狂发作,(,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
7、和活动,(,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7,)睡眠需要减少,(,8,)性欲亢进,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严重,造成危险,病程标准,:,t,1W,19,躁狂发作,三高,躁狂发作,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20,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发作形式: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和复发性抑郁症。,21,抑郁发作,症状标准:以情绪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
8、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22,抑郁发作,(,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自觉痛苦或造成不良后果,病程标准:,T,2 W,生理变化,23,抑郁发作,三低,抑郁发作,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语言运动减少迟缓,24,双相障碍,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目前发作符合,躁狂或抑郁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双相障碍类型,双相障碍(目前为躁狂相),双相障碍(
9、目前为抑郁相),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发作),25,持续性心境障碍,特点:,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未达到抑郁或躁狂标准,发作形式:,(,1,)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社会功能受损较轻,,T2,年,可有数月心境正常间歇期。,(,2,)恶劣心境:持续存在心境低落,社会功能受损较轻,,T2,年,心境正常间歇期,2,月。,(,3,)混合状态: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躁狂和抑郁症状。,26,应激相关障碍,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不包括癔症)。,影响应激相关障碍的主要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应
10、激源),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支持),人格特点,认知方式,应对方式,下图表示了相关因素的作用过程。,27,28,纽约世贸大厦遭飞机撞击后倒塌,附近的人群四散奔逃。,9.11,29,伦敦地铁遭到恐怖连环袭击,30,俄罗斯油井遭到恐怖袭击,31,约旦遭恐怖袭击现场,32,1993,年,8,月,5,日,深圳清水河某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并导致连续爆炸,导致,15,人丧生、,800,多人死伤,,3.9,万平方米建筑物被毁坏,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深圳八五大爆炸,33,5.12,地震痛失家园,34,灾民从巨石边走过,35,5.12,地震后的茂县,36,5.12,地震后的什邡,37,5.12,地震后的北
11、川,38,温总理现场督察救援,39,地震后传水库决堤而逃命,40,山体滑坡,41,急性应激障碍(,ASD,),直接原因: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起病快:受刺激后立刻(,1,小时之内)发病。,若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通常,1,月内缓解。,42,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43,急性应激障碍,(ASD),病程标准: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
12、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排除标准: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抑郁症。,44,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45,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标准:,(,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并至少有下列,1,项:,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反复发生触景伤情的精神痛苦和产生某些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13、46,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47,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48,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至少已,3,月。
14、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它应激障碍、神经症等。,49,ASD,与,PTSD,的主要区别,起病时间和病程,ASD,起病在事件发生,4,周内,病程短于,4,周,症状持续超过,4,周时,应将诊断改为,PTSD,50,PTSD,的干预方法,社会支持,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MDR,),药物治疗,51,居丧障碍,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伴随类似抑郁症的症状。,心境低落或悲哀;,兴趣丧失;,自责自罪;,焦虑不安;,社会功能受损。,诊断要点,52,居丧障碍,丧失,2,个月后仍表现抑郁的全部症状,应考虑抑郁症的诊断。,不适当的自罪及无用感与失去亲人无关,应考虑抑郁症。,显著的精神运
15、动性迟滞直接提示抑郁症。,鉴别诊断,53,适应障碍,是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因长期存在应激性生活事件而出现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54,适应障碍,症状标准:,(,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2,)有理由推断,社会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3,),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项:,55,适应障碍,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生
16、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4,)存在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或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诊断标准。,56,适应障碍,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应激障碍、神经症、品行障碍等。,57,适应障碍与急性应激障碍(,ASD),的主要区别,症状和病程的区别,ASD,来得快,去得也快;相对而言,适应障碍来得慢,去得也慢。,ASD,的临床表现以精神运动性兴
17、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而适应障碍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ASD,可伴有一定的意识障碍,不能完全回忆,而适应障碍不存在意识障碍。,58,适应障碍与,PTSD,的主要区别,临床表现的不同,PTSD,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闪回,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性的回避。,59,癔症,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精神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如:妖魔鬼怪附体。,躯体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换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如:肢体瘫痪、抽搐等运动障碍和失明、耳聋等感觉障碍。,60,癔症分类,癔症,集体性癔症,癔症性躯体
18、转换性)障碍,癔症性精神(分离性)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意识障碍,情感爆发,身份障碍等,61,癔症特点,癔症病人常有癔症性人格基础,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癔症性人格:表情做作、动作夸张、极富表演性,暗示性高。,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62,心理生理障碍,指,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如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异常等。,进食障碍:是以一组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63,进食障碍,进食障碍,神经性呕吐,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女性居多,故意限制饮食,采取引吐等法,体重减轻明显,64,神经性厌食,诊断标准:
19、1,)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BMI,指数为,17.5,或更低。,BMI=,体重,KG/,身高,M,2,(,2,)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1,项: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自我诱发呕吐;自我引发排便;过度运动;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3,)常可有病理性怕胖观念;存在扭曲的体像,无端认为自己体重过重,65,神经性厌食,(,4,)常可有广泛的内分泌紊乱。女性为闭经,男性为性功能低下。,(,5,)症状至少已,3,个月;,(,6,)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此时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7,)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66,神经性贪食,特征:,反复发作和
20、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泄、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发发胖的极端措施。,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67,神经性贪食,诊断标准:,(,1,)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并有短时间内吃近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2,)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来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自我诱发呕吐;滥用泻药;间歇禁食;使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3,)常有病理性怕胖;,68,神经性贪食,(,4,)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5,)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21、6,)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69,神经性呕吐,指一组,以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无器质性病变,可有怕胖的想法,无明显体的重减轻。,70,注意:,(,1,)抑郁可能与厌食症或贪食症并存,必要时可分列诊断。,(,2,)厌食症和贪食症均可引起需要监测或治疗的躯体障碍,如停经、低钾血症、惊厥、心律失常等。,71,睡眠问题,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72,睡眠问题,嗜睡症,发作性睡眠异常,失眠症,睡眠问题,白天睡眠过多,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睡行症,梦
22、魇,夜惊等,73,失眠症,诊断标准:,(,1,)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安或不深、睡后不解乏、频繁或延长的觉醒期。,(,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严重标准: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74,失眠症,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如果患者睡觉时鼾声很响,考虑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经常抱怨白天困倦却意识不到夜间的觉醒。,75,性功能障碍,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常见类型,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76,性心理障碍,指以性行为的心
23、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种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既往称为性变态。,分三类,77,性心理障碍,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性指向障碍,性心理障碍类型,易性癖,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露阴癖,窥阴癖,性施虐与受虐症,78,精神发育迟滞,概念: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18,岁以前发病。,智商,女。,智力: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82,ADHD,症状标准,注意障碍,,至少符合,4,项,多动,,至少符合,4,项,严重标准,对社会功能(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病程标准,起病于,7,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
24、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诊断标准,83,注意障碍:,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课不专心;,做作业拖拉,常少做或做错;,不注意细节;,常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难始终遵守指令,完成任务;,难持久做事,一件未完,又去做别的事;,交谈时,心不在焉;,常丢三落四;,84,多动:,静做难;,上课时小动作多;,好插嘴,话多;,常喧闹,难安静地玩耍;,难遵守纪律和秩序;,常干扰他人的活动;,好与小朋友打斗;,易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易出事故。,85,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起病于婴幼儿期,以男孩多
25、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四分之三的患儿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86,品行障碍,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行为模式:,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打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特征,87,品行障碍,明确存在上述任何一项持久的行为表现,均可作出诊断,但单纯的反社会性或犯罪行为本身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品行必须根据相应年龄和文化背景的正常规范来判断。,品行障碍可能与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应激相关。,诊断要点,88,品行障碍,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排除标准,排除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和多动症等,89,遗尿症,发生于白天或黑夜的排尿失控现象,与患儿的智龄不符,并非是神经系统、癫痫发作或尿路结构异常所致的膀胱失控。,90,遗尿症,年龄在,5,周岁以上或智龄在,4,岁以上,不能自控排尿而尿床或尿裤;,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至少已,3,个月,遗尿可作为正常婴儿尿失禁的异常延伸,也可在学会控制小便之后才发生;,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发作、泌尿道结构异常等器质性疾病所致,也没有严重的智力低下或其他精神病。,睡眠障碍;,诊断标准,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