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8 ,大小:3.60MB ,
资源ID:11314185      下载积分:18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3141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某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知****运】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四川省某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doc

1、 四川省XX县XX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XX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目 录 前 言 1 1 综合说明 1 1.1 绪言 1 1.2 水文 3 1.3 工程地质 3 1.4 工程任务及规模 4 1.5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4 1.6 金属结构 6 1.7 工程管理 6 1.8 施工组织设计 6 1.9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 6 1.10 工程投资概算 7 1.11 经济评价 8 1.12 结论 8 2 水文 1 1.13 流域概况 1 1.14 洪水分析计算

2、1 1.15 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5 3 工程地质 1 1.16 区域地质概况 1 1.17 水库库区地质条件 2 1.18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3 1.19 坝体工程地质特性及存在问题 3 1.20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3 1.21 放水设施工程地质条件 3 1.22 大坝坝体及坝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天然建筑材料 3 1.24 岩土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 工程地质结论 4 4 工程任务及规模 1 1.26 工程建设过程 1 1.27 病险原因分析 1 1.28 工程枢纽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7 5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

3、筑物 1 1.29 设计依据 1 1.30 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2 1.31 放水设施除险加固设计 4 1.32 工程观测设计 4 6 工程管理及工程占地 1 1.33 主要设计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1 1.34 水库管理基本情况 1 1.35 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 2 1.36 观测设施 2 1.37 管理用房及防洪抢险设施 2 1.38 枢纽工程运行管理 3 1.39 工程管理与改革方案 5 1.40 工程占地及拆迁 7 7 施工组织设计 1 1.41 工程情况 1 1.42 施工导流 3 1.43 主体工程施工 5 施工总体布置 7 1.44 施工招投

4、标建议 9 1.45 施工进度 9 8 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 1 1.46 环境影响评价 1 1.47 水土保持 2 9 设计概算 1 1.48 编制说明 1 1.49 总概算表 4 10 经济评价 1 1.50 工程费用 1 1.51 工程效益 1 1.52 国民经济评价 2 1.53 财务评价 3 1.54 结论 3 图纸目录 附:设计图纸 附:设计概算 目-4 前 言 XX水库位于XX县XX镇境内,距XX县城25km,属长江水系南井河支流,地理坐标为东经105°8′5″,北纬28°47′40″。 XX水库大坝以上控制流域面

5、积0.30km2。总库容12.9万m3,正常库容9.18万 m3,有效库容9.0万m3,死库容 0.18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的小(二)型水利工程。交通较为方便。设计灌溉面积400亩,目前实际灌溉面积200亩。 XX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大坝坝顶高程304m,最大坝高5.3m,坝顶长为65.0m,坝顶宽3.5m。大坝内坡坡比为1:2.0,外坡坡比为1:1.5,无排水棱体。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为开敞式明渠溢洪道。堰顶高程为302.8 m,现有溢洪道进口宽为5米,未衬砌,最大下泄流量为35.5 m/s,能满足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

6、水校核要求。放水设施位于大坝左侧,为涵卧管放水,最低放水高程为299.6m,涵管尺寸为0.4m×0.5m,最大放水流量为0.1 m3/s。 XX水库于1977年动工兴建,1978年主体工程完工。经30多年的运行,由于坝体单薄,边坡较陡,坝体边坡不稳定,在外坡中部302米高程处有长达25米滑坡体发生;放水设施堵塞严重,大坝白蚁危害严重,大坝无观测设施等原因导致该库不能正常运行。 2009年5月,XX县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专家组对该库进行现场检查,根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性评定为三类坝,属于病险水库。 为确保下游1000多人、1000余

7、亩耕地安全,应尽快对XX水库大坝病险进行整治。 本次初步设计针对XX水库存在的病险情况,进行了整治设计,工程预计2009年9月开工,12月完工,总工期4个月。工程总投资441.04万元。 XX水库工程特性表 编号 工 程 名 称 单位 数量(整治前) 数量(整治后) 一 水文 1 流域面积 工程坝址以上 km2 0.30 0.30 2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万m3 13.5 63.1 3 代表性流量 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 P(%) 5 5 及流量 m3/s 16.3 16.3 非常

8、运用(校核)洪水标准 P(%) 0.5 0.5 及流量 m3/s 24.9 24.9 施工导流标准 P(%) 20 20 及流量 m3/s 9.48 9.48 4 洪量 设计洪水总量 万m3 17.8 17.8 校核洪水总量 万m3 26.1 26.1 二 水库 1 水库水位 校核洪水位 m 303.5 289.25 设计洪水位 m 303.2 289.0 正常蓄水位 m 302.8 288.7 死水位 m 299.6 282.4

9、2 水库容积 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库容) 万m3 12.9 25.08 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 万m3 9.18 21.6 调节库容(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 万m3 9 21.24 死库容 万m3 0.18 0.36 3 库容系数 % 71.16 86.12 4 调节特性 年调节 年调节 5 水量利用系数 % 70.3 84.69 三 下泄流量及相应下游水位 1 设计洪水时最大泄量 m3/s 4.52 4.52 2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m3/s 7.51 7.51

10、四 工程效益指标 1 灌溉效益 保证灌溉面积(P=75.0%) 亩 400 600 其中:田 亩 400 600 土 亩 0 0 新增灌面 亩 200 0 五 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 挡水建筑物及设备 均质土坝 均质土坝 地基特性 砂壤土 冲积层 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 度 Ⅵ Ⅵ 坝顶高程 m 304 289.8 最大坝高 m 5.3 10.0 坝顶长度 m 65.0 127.0 坝顶宽度 m 3.5 3.5 2

11、 泄水建筑物型式 明渠式 明渠式 堰顶高程 m 302.8 288.7 溢流段长度 m 45.0 52.0 单宽流量 m3/s.m 0.626 0.626 消能方式 底流消能 底流消能 设计泄洪流量 m3/s 4.52 4.52 校核泄洪流量 m3/s 7.51 7.51 3 放水建筑物型式 涵卧管 涵卧管 设计引用流量 m3/s 0.1 0.1 最大引用流量 m3/s 0.1 0.1 进水口型式 前-3

12、 干渠建筑物长度与干渠长度比例 8 其他建筑

13、物 永久性房屋 m2 七 施工 1 主体工程 明挖土石方 m3 洞挖土石方 m3 填筑土石方 m3 浆砌石方 m3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m3 帷幕灌浆 m 加压加压式充填灌浆 m 2 主要建筑物材料 水泥 t 864 钢材 t 33 柴油 t 19 砂 m3 1882 碎(卵)石 m3 4443 块石 m3 2877 3

14、所需劳动力 总工日 工时 169718 高峰月工人数 人 120 4 施工临时房屋 m2 450 5 施工动力及来源 供电设备容量 kw 200 6 对外交通 公路 公路 距离 km 15 15 7 施工导流 放水涵卧管 8 施工占地 亩 8 9 施工期限 准备工期 月 1 投产工期 月 7 总工期 月 8 八 经济指标 1 静态总投资 万元 408.45 2 总投资

15、万元 408.45 建筑工程 万元 284.54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2.84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9.56 临时工程 万元 31.46 其他费用 万元 55.84 3 综合利用经济指标 水库单位库容投资 元/m3 灌区单位灌溉面积投资 元/亩 经济内部收益率 % 8.96 贷款偿还年限 a 30 经济净现值 万元 31.15 经济效益费用比 1.08 江安县和鸣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

16、告 江安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 1 综合说明 1.1 绪言 四川省XX县XX水库位于XX县XX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5°8′5″,北纬28°47′40″,属长江水系南井河支流。距离XX县城25km,海拔高程在280~350m左右。 水库控制集水面积0.3km2,总库容12.9万m3,有效库容9万m3。水库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业为辅的小(二)型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00亩,目前实际灌溉面积200亩。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XX水库工程等别为Ⅳ等,小(二)

17、型水库,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设计洪水为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为200年一遇(P=0.5%)。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DL5020-93)的规定,我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的水文、工程地质、工程枢纽除险加固任务、工程枢纽除险加固设计、金属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经济评价和改革方案等项目,经过大量的室内外工作,完成了《四川省XX县XX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1.1 社会经济简况 XX县是四川省较贫困县之一,幅员面积为911.7km2,人口51.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15万人,耕地面积60.8万亩,20

18、0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530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0163万元,工业产值82931万元。 XX水库设计灌溉面积0.04万亩,目前实际灌溉面积为0.02万亩,粮食年平均亩产380kg。 1.1.2 工程现状 XX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组成。 1、大坝 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5.3m,坝顶长为65m,坝顶宽3.5m,坝顶高程为304m。 从《四川省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评价报告》结构安全分析评价得出:大坝上游坡各工况的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上游坡不存在安全隐患;下游坡工况一、二、三的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下游坡存在安全隐患。 2

19、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为开敞式明渠溢洪道。堰顶高程为302.8m,进口净宽5.0m。经本次洪水复核,现有溢洪道能满足重现期20年一遇设计洪水,2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相应P=0.5%的下泄流量为7.51m3/s,但该溢洪道未进行衬砌,下游无消力池,急需整治。 3、放水设施 放水设施位于大坝左端,为涵卧管放水,涵管尺寸为0.4×0.5m,最低放水高程为299.6m,最大放水流量为0.1m3/s,因年久失修, 堵塞严重。现已不能正常运行。 1.1.3 工程建设简况 XX水库于1977年动工修建,1978年3月竣工。受条件限制,设计和施工前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设计深度不够,

20、施工条件较差,主要是人力施工,工程质量难保证。 由于大坝在施工期间,片面强调工程进度,致使工程质量差。经过30多年的运行,现坝体单薄,外坡已发生长达25米滑坡,下游无排水棱体。 水库设计灌溉面积400亩,有效灌溉面积200亩。 1.1.4 大坝安全鉴定结论 2009年5月,XX县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专家组根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组织人员对该库进行大坝安全鉴定,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性评定为三类坝,属于病险水库。 1.2 水文 XX水库位于长江水系二级支流河上,坝址以上主河道2.1km,河道平均坡降38.1‰,控制流域面积0.30km2,总库容12.9

21、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的小(二)型水利工程。 XX水库所在流域属于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明显的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3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5mm。 由于工程流域无实测的洪水资料,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适宜采用小流域暴雨洪水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水。经计算该工程20年一遇设计洪水洪峰流量Q3.33%=16.3m3/s,洪水总量为17.7万m3,溢洪道下泄流量为4.45m3/s;300年一遇校核洪水洪峰流量Q0.33%=24.9m3/s,洪水总

22、量为26.0万m3,溢洪道下泄流量为7.51m3/s。 1.3 工程地质 2009年5月,XX县水务局组织有关专家对XX水库大坝安全做出了安全鉴定,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检查组对水库进行了野外地质实地勘测,在坝址、库区调查了多处具有代表性的地质点。XX水库工程区域地质单一,根据代表性地质点的实地勘测成果及相关区域地质资料,基本查明该水库的地质情况给工程枢纽除险加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XX水库库区绝对高程大部份在280~350m之间(黄海高程),地属低丘,溪流堆积物少。 工程区地层属平缓状,岩体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个库区于岩层产状平缓,天然植被良好,崩塌、滑坡等情况很少发生。现根

23、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本工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工程区砂、泥岩构造裂隙不发育,主要为风化裂隙。岩石孔隙度小,泥岩裂隙连通性差,地下水天然露头少,主要为大气降雨入渗后向溪沟排泄。 1.4 工程任务及规模 XX县XX水库在兴建过程中,由于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原因,存在严重的病险。2009年5月,根据省水利厅、市水利局要求,XX县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小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XX水库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复核,分析和论证水库存在的病险,提交了《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根据XX水库大坝安

24、全鉴定报告上结论,该工程大坝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病险情况:(1)下游坝坡较陡、坝体单薄,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范允许值,坝体不稳定;(2)大坝下游坝脚无排水棱体;(3)溢洪道未衬砌,下游无消力池;(4)放水设施堵塞严重,无法放水;(5)大坝白蚁危害较为严重;(6)无观测设施,管理设施不完善。 XX水库病险主要原因在于,该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上,都存在一些缺陷,施工中安全质量控制不严,造成坝坡不稳定。经专家组鉴定,该工程大坝安全鉴定为三类病险水库大坝。 为确保下游沿河两岸居住的1000多人、 1000余亩耕地不受损害,尽快对XX水库大坝病险进行整治具有十分必要和迫切性。 1.5 工程总布

25、置及主要建筑物 1.5.1 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 XX水库总库容12.9万m3,大坝高5.3m,设计灌溉面积400亩,属小(二)型水库,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水库枢纽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为4级建筑物。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工程设计洪水重现期采用20年,相应洪峰流量为16.3m3/s;校核洪水重现期采用200年,相应洪峰流量为24.9m3/s。 工程区域内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仅考虑

26、抗震措施,可不进行抗震分析计算。 1.5.2 工程枢纽除险加固设计 1、大坝 大坝枢纽除险加固是本次整治工程的主体部份,根据大坝病险及其原因分析,采取下列方案进行整治。 对滑坡体进行开挖回填,并碾压夯实;结合排水棱体新建,对大坝进行加固,对外坡进行培厚处理,降缓坝坡,由原来的1:1.5降缓到1:2.0,确保坝体稳定;同时对坝体进行白蚊整治。 2、溢洪道 该库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 为开敞式明渠溢洪道。堰顶高程为302.8m,现有溢洪道进口宽为5米,未衬砌,垮塌淤塞较为严重,下游无消力池。本次计划采取以下整治措施: 清除溢洪道内淤塞物,对溢洪道进行衬砌,并在下游新建消力池一座。 3

27、放水设施 本次设计,降低库水位,对卧管进行翻安。 4、其它项目 增设、完善大坝观测设施。 1.6 金属结构 该库无金属结构。 1.7 工程管理 XX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防洪、养殖为一体,隶属于XX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小(二)型水利工程。 管理机构及人员:经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后,XX水库属青木洞水库联合管理所,该库在岗职工3人。无管理设施。 该工程管理范围包括水库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灌溉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护管理,水库管护范围以内的所有场地的管理,水库灌溉用水与供水的管理以及财务经营管理。 经本次枢纽除险

28、加固后,落实事企分开,实行综合经营部门推行企业管理,改革其水费征收制度,计量收费,逐渐变福利性供水转变为经营性供水,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模式。并大力推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提高灌溉效益。 本次设计按照工程管理原则,制定了水库控制运行管理制度,大坝管理制度、放水设备管理制度、灌区用水和供水管理制度以及水库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建议等。 1.8 施工组织设计 XX水库总工期为4个月,其中准备期1个月(即2009年的9月),主体工程施工期3个月(即2009年的10月至2009年的12月)。 1.9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 XX水库属于四川省盆地亚热带季

29、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暖夏凉、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工程区海拔高程在280--350m之间(黄海高程),地属低中丘。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3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8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27.3mm;多年平均气温18.1℃,最高气温40.6℃,最低气温-1.5℃。多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16.0m/s。 工程区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2641t/km2.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属中度侵蚀区。 1、环境影响 XX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主要项目有:大坝整治、溢洪道及放水设施整治等。根据工程特点,工程建设过程中永久占地的开挖破坏、弃碴堆放、施工临

30、时占地扰动等是造成建设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的预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 2、水土保持措施 弃碴场采取必要的植物措施和复耕措施,主体工程采取混凝土、浆砌石等工程措施予以保护,对其余零星坡面以及改建、新建公路两侧,分别采取种植草皮护坡和栽植行道树等植物措施予以保护。 结合本工程特点,对堆碴进行监测。 3、投资概算 本工程为水库病险加固工程,水库主要建筑物已建成,仅需对病险进行整治修复。施工中破坏扰动原生地貌少,弃碴量、新增水土流失量也小,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及当地水土保持措施概算收费标准,参照类似工程,XX水库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概算总投资为1.0万元。 4、方案实施保证 根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费应纳入工程基建费中统筹安排,列入工程总投资。并建立完善的监督实施机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占用。 1.10 工程投资概算 本次XX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静态总投资441.0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02.66万元,机电设备投资7.10万元,金属结构投资11.58万元,临时工程36.70万元,独立费用46.54万元,基本予备费20.23万元,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5万元。 1.11 经济评价 本

32、工程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除险加固后,将在灌溉,水产养殖等多方面发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计算各项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经济净现值ENPV=25.25万元(>0),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8.72%>Is(=8%),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06>1.0,说明此项目在经济评价上是合理可行的。 1.12 结论 XX县XX水库大坝经安全鉴定为三类病险坝。 工程病险主要表现为:大坝单薄,坝坡较陡,坝体不稳定,外坡中部302米处出现长25米滑坡,无排水棱体;溢洪道垮塌淤塞严重,下游无消力池,且未进行衬砌;放水设施渗漏严重;坝体白蚊危害严重;无观测设施。 该大坝的稳定直接关系着下游1000

33、多人,1000多亩农田,因此,该大坝急需进行除险加固。 经过本阶段的分析论证,工程主要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评价整治该工程也是可行的,通过对本工程经济评价表明兴建该工程是经济合理的,不存在制约工程实施的不利因素。 综上所述,为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有效发挥水库效益,同时保障下游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议将本项目作为近期建设项目,尽快审批开展下阶段工作。 4 2 水文 1.13 流域概况 1.13.1 自然地理概况 XX水库位于XX县XX镇境内,属长江水系南井河支流。 XX水库控制集水面积0.30km2,主河道长1.02km,河床平均坡

34、度23.13‰。 1.13.2 气象特征 XX水库地处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暖和、降水丰富、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明显等特点。 据XX县气象局多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0.6℃(1972.8.27),极端最低气温-1.5℃(1977.2.9),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3%,多年平均风速2.0m/s,最大风速16.0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24.8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1127.3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30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5-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70%,又以7、8月为最多,7月平均降水198mm,占全年17.6%,8月182mm,占16.

35、1%。最大雨和暴雨发生的主要时期;最少月为1月,24.6mm;次为12月,25mm。从头年11月至下年3月降水都在50mm以下,形成冬春偏旱、夏季偏涝的特点。降水最多年达1529.3mm,最少年为784.1mm,最多年是最少年的1.95倍。 1.14 洪水分析计算 1.14.1 洪水特性 XX水库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水库控制流域面积较小,一般暴雨都能笼罩整个控制流域。大洪水多发生在6~9月,多为单峰洪水,由于流域面积小,河道流程短,坡降较大,具有明显的陡涨陡落特征,年最大洪水过程一般持续0.5~1.0天,洪水的大小及过程与暴雨的大小及过程密切相关。 1.14.2 防洪标准 根据水

36、利行业《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XX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四级,其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标准采用200年一遇(P=0.5%)。 因此本次设计分析计算洪水标准采用: 设计洪水:20年一遇;校核洪水:200年一遇。 1.14.3 洪水计算 由于水库所在流域属无资料地区,流域面积小,河道流程短,坡降较大,形成汇流的时间短,单位面积上形成的流量大。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适宜采用小流域暴雨洪水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水。 1.14.3.1 流域特征参数 根据1:10000航测图,测量得

37、出水库大坝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1.30,河道长度为1.51km,河道平均坡度为66.62‰,流域特征系数θ=3.49。 1.14.3.2 设计暴雨 XX水库所在流域及周边地区无实测暴雨观测资料,本次计算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暴雨及其统计参数等值线图,查得水库所在流域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H24=105mm,Cv=0.5,Cs=3.50Cv。由P-III型频率统计参数表查算出设计流域年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见下表2-1。 XX水库年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计算成果表 表2-1 24小时暴雨平均值(mm) Cv Cs 24小时各频率暴雨计算值(mm) P=5% P

38、=0.5% 105 0.5 3.5Cv 209 321 1.14.3.3 流域产流参数 XX水库地处盆地丘陵区,流域地形相对平缓,植被覆盖较低。参照《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产流参数按下式计算: ,Cv=0.18,Cs=3.50Cv。 经计算,设计流域的设计产流参数分别为: P=5%时,μP=6.0736mm/h P=0.5%时,μP=7.1695mm/h 1.14.3.4 汇流参数 XX水库设计流域属盆地丘陵区,造峰暴雨历时较短,强度集中,洪水调蓄能力小,形成洪峰陡涨陡落,参照《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关于流域汇流参数m值综合成果表,其汇流参数按

39、公式计算,得出设计流域汇流参数m=0.4104。 1.14.3.5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XX水库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水科院推理公式计算,即,计算结果见表2-2,成果摘录如下: Q0.5%=59.63m3/s,Q5%=37.86m3/s。 1.14.3.6 设计洪水总量计算 XX水库地处盆地丘陵区,暴雨历时较短,且多为单峰暴雨,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本次计算按单峰洪水计算,采用公式,流域设计洪水总量计算结果见表2—3,成果值摘录如下: P=0.5,Wp=36.27万m3 P=5,Wp=22.56万m3。 1.14.3.7 设计洪水过程线 本次计算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

40、暴雨洪水计算手册》川西南地区小流域洪水概化过程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设计洪水过程线概化短历时TP=WP/QP,P=0.5,TP=1.69h;P=5%,TP=1.66h。 XX水库设计洪水过程推求成果见下表2-3。 XX水库各频率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推理公式法) 表2-2 参 数 F(km2) L(km) J(‰) θ m XX 1.3 1.51 66.62 3.49 0.4104 P(%) H24(mm) n sp τ0 μp Ψ τ Qp M′ 0.5 321 0.78161 160.35 0.8958 7.1695 0.

41、9549 0.90874 59.63 0.4101 5 209 0.80638 112.96 0.9988 6.0736 0.9409 1.01804 37.86 0.4101 XX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成果表 表2-3 序号 P=5设计洪水 P=0.5设计洪水 T (h) Q (m3/s ) T (h) Q (m3/s ) 1 0.000 0.000 0.000 0.000 2 0.166 1.893 0.169 2.982 3 0.216 3.786 0.220 5.963 4 0.299 7.572 0.3

42、04 11.926 5 0.382 15.144 0.389 23.852 6 0.465 22.716 0.473 35.778 7 0.548 30.288 0.558 47.704 8 0.598 35.967 0.608 56.649 9 0.664 37.860 0.676 59.630 10 0.813 35.967 0.828 56.649 11 0.996 30.288 1.014 47.704 12 1.295 22.716 1.318 35.778 13 1.776 15.144 1.

43、808 23.852 14 2.988 7.572 3.042 11.926 15 4.316 3.786 4.394 5.963 16 5.312 1.893 5.408 2.982 17 6.474 0.000 6.591 0.000 洪水总量 22.56万m3 36.27万m3 1.15 水库洪水调节计算 1.15.1 防洪标准 按照部颁SL252-2000标准,本水库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200年一遇。 1.15.2 基本资料 1、水库库容曲线 本次复核水库库容曲线,详见表2-4及附图。 XX水

44、库库容节点表 表2-4 水库水位(m) 282.4 283.0 283.6 284.2 284.8 285.4 库容(万m3) 0.36 0.76 1.53 2.58 3.98 5.75 水库水位(m) 286.0 286.6 287.2 287.8 288.4 289.0 库容(万m3) 7.85 10.37 13.34 16.73 20.57 23.89 水库水位(m) 289.8 库容(万m3) 31.48 2、溢洪道参数 溢洪道泄流曲线:溢流堰为实用堰,堰顶高程302.80

45、m,堰宽3.50m。溢流堰下泄流量按堰流公式计算: 式中:——流量,m3/s; ——淹没系数,经计算取值为1.00; ——侧收缩系数,取值在0.83~1.00之间; ——流量系数,取值在0.33~0.36之间; ——孔口数,n=1; ——堰宽,b=3.50m; ——重力加速度,g取9.81; ——包含行进流速的堰上水头,m。 经计算溢洪道泄流曲线见表2-5及附图。 溢洪道泄流曲线 表2—5 水库水位(m) 288.70 288.80 288.90 289.00 289.10 289.20 下泄流量(m3/s) 0.00 0.231 0.653

46、 1.200 1.848 2.583 水库水位(m) 289.30 289.40 289.50 289.60 289.70 289.80 下泄流量(m3/s) 3.395 4.278 5.227 6.237 7.305 8.428 1.15.3 调节方式 调节计算过程中不考虑洪水预报,洪水来临时,水库水位为731.00m(即溢洪道进水口底板设计高程),自由泄流。 1.15.4 洪水调节 根据上述基本资料及调节方式,按照水量平衡方程,采用试算法逐时段计算溢洪道下泄流量过程,并据以确定最大下泄流量和最高库水位。水库调洪计算成果详见表2-6。 XX水库调洪计

47、算成果表 表2-6 洪水标准P(%) 5 0.5 洪峰流量(m3/s) 37.86 59.63 洪水总量(万m3) 22.56 36.27 溢洪道水深(m) 0.3 0.55 最高库水位(m) 289.0 289.25 相应库容(万m3) 23.89 25.08 最大下泄流量(m3/s) 1.20 2.98 3 工程地质 1.16 区域地质概况 1.16.1 地形地貌 水库库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缘,南临云贵高原,属川南山地。山脉走向大致呈北东—南西向,总的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程在250-300m,相对高差50~100m,属于浅丘区。

48、 区内物理地质现象以洪积堆积层或洪积扇为主,规模较小,但总体看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 1.16.2 地质构造 工程区所处大地构造部位为: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中的川中台拱和川东凹褶束交替带,具体为万岭向斜北翼、老翁背斜的南翼西南端。本区地层属于平缓,地层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暗紫红色钙质泥岩夹厚层块状钙质长石石英砂岩。 一、褶皱 1、老翁背斜:总体轴向呈北50°东延展,起于竹海以北,呈东西向延伸至老翁镇。背斜轴部宽缓,岩层产状平缓,倾角8°~9°,两翼较陡且对称,倾角15°~20°。 2、万岭向斜:总体轴向呈北80°东延展,起于铜锣乡以西3km,呈东西向延伸,经相岭镇向万里镇延伸

49、向斜轴部宽缓,岩层产状平缓,倾向0°~5°,两翼较陡且对称,倾角15°~25°。 工程区位于万岭向斜北西翼、老翁背斜南东翼。 老翁背斜、万岭向斜为长宁向斜和长宁双河大背斜之间发育的次一级的褶皱。 二、断层 工程区内无断层存在,仅在区外见有断层,如李端逆断层、双河逆断层等,均为非活动断层,对工程区无影响。 三、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本工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四、地层岩性 工程区出露地层除第四系外,主要为白垩系夹关组(K2j),现自新至老分述如下: (1

50、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堆积层(Q4dl+el):为粉质粘土夹块石及植物腐烂物等组成,分布于山地斜坡及坡脚洼地地带,厚度0~2.0m。 ~~~~~~~~~~~~~~ 不 整 合~~~~~~~~~~~~ (2)白垩系夹关组(K2j):砖红色厚层块状泥质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粉砂岩夹泥岩条带,厚度100~500m。 (3)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暗紫红色钙质泥岩夹厚层块状钙质长石石英砂岩,厚度139~452m。 (4)中统遂宁组(J2SN):为鲜红、棕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偶夹薄层粉砂岩与石英砂岩透镜体,厚度为180~350m。 1.16.3 水文地质条件 按本区地下水埋藏条件,主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