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二维设计基础,1,第一部分,平 面 构 成,2,第一章 工具,凡是能够在“纸”上产生形态的行为轨迹的物体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工具,3,第一章 工具,凡是能够在“纸”上产生形态的行为轨迹的物体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工具,要求:“不择手段”的达到需要效果,4,5,点绘法,勾线法,平涂法,晕染、水化法,吸附法,排水法,笔触法,拓印法,堆积法,刻纸法,揉纸法,熏烧法,拼贴法,6,第二章 点,点,:,是视觉元素中最小的单位,点是,相对,的,与周围环境有关,形态相对,几何形态:方、圆、三角等,自然形态:千变万化,大小、疏密、方向
2、等不同的组,合能展示出不同的节奏与韵律,7,点的形态特征,在数学上言,线与线相碰而成的焦点便显示了点的位置。点不具有大小,只有位置,但在造型上来说,点如果没有形,则无法作视觉的表现,所以必须有大小的要素。,以大小而言,越小的点,给人的感觉越强,越大则有面的感觉,同时点的感觉便减弱了。,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点,在人们头脑中是一粒尘埃,一个分子。,一个标记点在几何学中,只具有,位置,不具有大小的。,但在构成中是有大小、形状、位置和面积的。
3、如人站在辽阔的海滩上就会小得像一个点,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物体在他周围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39,40,41,42,1,、这是一幅画还是一个构 成练习?,2,、这些方格是点还是面?,3,、这些颜色是点还是面?,你的抽象能力决定了一切判断,43,看看这幅世界名画?,有没有构成的感觉,1,、说明任何形式的构图中完全存在构成元素。,2,、说明任何一个专业都是离不开构成基础的。,44,1.,点与位置,一个圆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在一个正方形平面上,一个黑圆点放在平面正中,点给人的感觉是稳定和平静。,如果这个圆点向上移动就会产生
4、力学下落的感觉。,点的位置移动到左上角或右上有,都会产生动感和强烈的不安定的感觉。,反之将点移到正方形的中部以下,则给人一个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图,11,),45,点的线化,1,、距离较近的点之间的引力比距离较远的点来的更强,因此,如果有计划的加以处理,则能表现一定的形。,46,点的面化,点的移动产生线,点的密集又产生面的感觉。由于点的大小或配置的疏密,将会给面带来凹凸之感。,47,48,用以上点和线表达你现有的或着你想有的恋爱关系,49,点的练习,练习,1,:,作业要求,在对点的概念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对不同的工具与表现手法的利用以不同形态的点为基本元素,进行多种形式的图形组合的练习。,
5、作业步骤,对相同、不同的点进行有规则的、不规则的、不同表现效果、不同组合形式的尝试。,作业数量,6-10,张,,99 cm,建议课时,4,课时,作业提示,虽然这只是一个有关点的练习,除了与表现手法有关以外,还涉及到点的组合问题,涉及到图形构成的骨格与形式法则等知识。虽然在未来的几个章节中会专门讨论到这方面的知识,但在这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实际需求作些讲解,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这些问题。,50,第三章 线,51,线,线的定义:从理论上说是点移动所形成的轨迹,是,造型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作为造型元素,线有长度、,形状、肌理与方向。,线的表现力:,(,1,)垂直线具有直接、严肃、坚强、阳刚及上升
6、和下降感;,(,2,)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的感觉;,(,3,)斜线具有飞跃、积极之感;,(,4,)曲线具有间接、优雅与动感;,(,5,)曲折线具有一种不安定之感;,(,6,)粗线具有稳重有力及前进的感觉;,(,7,)细线有锐利、纤弱的感觉且具有后退、速度的,视觉效果。,52,曲线的优雅、间接,与运动的感觉,曲折线具有不安定,的感觉,斜线具有飞跃、,积极、向上的,感觉,粗线具有稳重有力之感,细线具有锐利、速度的,感觉,线的种类:,线,直线,不相交的线:平行线,相交的线 :折线、放射线、网络线,交叉的线 :直交格、斜交格,曲线,封闭曲线:圆、椭圆、心形、肾脏形等,开放曲线:弧线、螺旋状线、双曲线
7、抛物线,53,54,55,线的特性,直线的特性:,一般从直线得到的感觉是明快、简洁、力量、通畅、有速度感和紧张感。,曲线的特性:,丰满、感性、轻快、优雅、流动、柔和、跳跃、节奏感强。曲线可分为圆和圆弧形态的几何曲线,圆规画出的曲线,用手工画出的自由曲线和用曲线规画出的曲线。,几何曲线:,具有现代感和准确的节奏感。,自由曲线:,具有柔和自由感和变化的节奏感。,56,细线的特性:纤细、锐利、微弱、有直线的紧张感。,粗线的特性:厚重、锐利、粗犷、严密中有强烈的紧张感。,长线的特性:具有持续的连续性、速度性的运动感。,短线的特性:具有停顿性、刺激性、较迟缓的运动感。,57,绘图直线笔线的特性:干净、
8、单纯、明快、整齐。,铅笔线和笔毛线的特性:自如、随意、舒展。,水平线的特性:安定、左右延续、平静、稳重、广阔、无限。,垂直线的特性:下落、上升的强烈运动力,明确、直接、紧张、干脆的印象。,斜线的特性:倾斜、不安定、动势、上升下降运动感,有朝气。斜线与水平线、垂直线相比,在不安定感中表现出生动的视觉效果。,58,线的构成:,59,线,线的自然形态,梯田,线的自然形态,屋顶瓦沟,线构成的标志,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线构成的雕塑,鸟巢,央视新闻中心,60,第四章 面,面的概念:面是线移动轨迹的结果,;,面有长度和宽度,61,面,点的扩大可,以成为面,线的增宽可,以成为面,线的移动可,以成为面,线的移动
9、可,以成为面,点密集而成的面,线集合而成的面,面有形状上的区别,大致可分为几何形态的面与自然形态的面。与点、线相比,面显得更加充实、稳重、整体。,62,(,1,)面的分割,面的构成作品,蒙德里安,谈到面的分割值得一提的是,蒙德里安,的构成艺术,其作品大都是基于分割、单纯比率所构成的,几何抽象主义绘画,。,利用水平垂直构成,单纯的三原色与黑白灰配置在分割的画面中,造型简洁大方,是面的分割构成中最好的图例。,面所占的,空间,以及它本身的,大小、形态、,分布,状况,决定了它在图形中举,足轻重的作用。,63,(,2,)面的重叠,由于重叠效果的作用,使得面的重叠更具特色。,(,3,)面与形的关系,形的成
10、立意识在前,面的成立意识在后,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往返的意识动向。也就是说,在看到形之后会,产生面,而面与面在一起时,形又很自然的存在了。,正方形,填充后有了,面的感觉,圆形,填充后有了,面的感觉,64,1.4,图与底的关系,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物体之,所以会被认为是物体,是因为物体,由背景的衬托,让我们加深印象。,它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称为,图与底,。,在画面中,图与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在谈论图形时常常说到的,“图底关系”,。,由于图与底之间这种互补互存的关系,它们之,间构成了一对守恒空间。,在造型中,人们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在对,“图”,的关注上,而忽视对剩余的部分,“底”,的把控,,尤其是
11、在对“底”的不同形态、空间、面积的整体协,调方面。,65,(,1,)图的特性,一般指具有真实感和强烈视觉印象部分。,具有前进性,在画面上显得更突出。,可吸引注意力而受到更多的注目。,具有轮廓并有其物体的特性。,(,2,)底的特性,没有真实感,缺少具体的事实而且视觉印象模糊。,具有后退性,在画面上给人隐而不彰之感。,不显眼,易被忽略。,不定形,不易感觉出形体的轮廓。,(,3,)图与底的反转矛盾,因构成的要素非常相近,而容易使我们图、底不分,所以时而为图时而为底的造型现象,就是图与底的反转,矛盾现象。,66,相反方向的图片反转,图与底的反转作品,天空与水,埃舍尔,图与底反转海报插图,图与底反转海报
12、插图,福田繁雄,67,68,69,70,71,72,73,1.5,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1,)基本形的产生:,设计由一组重复的或彼此有关,联的“形”构成,这些“形”称之为基本,形。基本形设计以简为宜,复杂的,基本形会产生互不关联之感,使设,计涣散。,形与形的关系:两个或更多的,基本形在相遇时可以产生不同的关,系,即分离、接触、覆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或重合。,74,(,2,)骨骼,骨骼最大的功用是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有秩序地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与气氛。,骨骼分规律性和非规律性,而规律性骨骼分作用性,和非作用性两类。,作用性骨骼:,骨骼线构成后给
13、基,本形以准确空间。,非作用性骨骼:,给基本形以准确的位置,,基本形定位在骨骼线的交,叉点上。,作用性骨骼,非作用性骨骼,75,76,1.6,重复,重复构成的概念:,相同或相近的形态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重复构成的形式:,1,、基本型重复构成,2,、绝对重复和相对重复,3,、重复骨骼,77,78,79,1.7,近似,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同样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反之,近似的程
14、度太小会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之要让人感觉到,近似的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80,(,1,)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若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在,形状的近似中,一般找一个,基本形,作为原始的材料,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作一些加、减、变形、正负、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强弱要特别注意,不能变,的形状之间一点相近的因素都没有,要保持,形状同族,的关,系。其次,也可以用两个基本形相互加、减、可构成不同,的近似形状。另外,同一基本形在空间中旋转方向,也能,得到近似的形状。,81,(,2,)骨骼的近似:,骨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
15、定的变化,是近似的。或将基本形分,布在设计的骨骼框架内,使每个基本形以不同的方式、,形状出现在单位骨骼里。,在构成设计中要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变化,的规律性不强。,82,1.8,渐变,渐变就是逐渐的改变,其有一定的秩序与规律。渐变,除形状渐变外,还有大小渐变、色彩渐变、位置渐变及方,向渐变等等。,83,渐变的表现形式:,自然形象的渐变:,自然形象随着的时间渐变,随时随地,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发生。,形状渐变:,由简单至复杂、完整至残缺、抽象至,具体、正常至变形或由此形至彼形等,都可以在形状的渐变中表现出来。,大小渐变:,单位形的大小渐变,也可
16、以说是由远,及近的渐变,而造成空间的深度感。,形状渐变,大小渐变,84,位置渐变:,如果以单位形做位置渐变时,,则须用有作用性的骨骼,因单,位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骼范围的基本形,会遭受切除,方向渐变:,单位形可在平面上作具有方向,的渐变。,色彩渐变:,除了以形作有规律的变化外,色,彩中的色相、彩度、明度也可以,在同一个规律的原则下,以渐变,的方式来表现协调的效果。,85,渐变欣赏,以抽象为,主的渐变,构成设计,86,1.9,特异,特异是规律的突破,是在重复和,渐变骨架或基本形中的一种变异变化,,在规律中出现,轻微差异或局部突破,,,有意地出现一个或数个不守规律的基,本形或骨骼单位,以突破
17、规律的单调,感,造成动感,增加趣味。,要注意,过分强调特异会破坏统一,但如果是不明显的特异处理,也会造成,不易察觉的结果。比较大胆的特异变化,会引人注目,而含蓄的特异表现则会引,人入胜。,特异的效果如:特大、特小、特亮、,突变、逆变等所产生的独特、异常现象。,对视觉的刺激有振奋、震惊、奇特、置疑的作用。,87,特异的表现形式:,大小的特异:,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殊性,能强化基,本形的形象,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形状特异:,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异,能增强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特异形在数量上要少一些,甚至只有一个,这样才能形成焦点。,色彩特异:,基本形在色彩上的特异,能丰富
18、画面的,层次,是黑、白、灰的关系更加清晰、,明快,可以用填黑、勾线、空白等表现,手法来得到色彩的特异。,88,方向特异:,再有秩序的多数中出现无秩序的,少数,或无秩序的多数中存在有,秩序的少数,无论其形状、大小,色彩都是重复。,肌理特异:,在相同肌理的质感中,如有部分,不同性质差异的肌理出现,也能,显现其肌理的不同变化,形成引,人注目的焦点。,89,1.10,对比,将相对的要素配置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二者抗拒,的紧张状态,称为“对比”。,90,91,1.11,立体空间,我们在平面构成中所讲的空间,是,立体形态的二次,元空间表现,。空间是先有形象而存在的,但形象决定空,间的性质,空间感与立体
19、感具有共同之处。,92,矛盾空间,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觉的,错觉,形成的在实际空间,中无法存在的空间形式。,矛盾空间可以在平面中创,造出奇特的空间,变不可视,为可视,它可以使学习者对,形自身结构的把握,以及对,形的分解与组合等方面得到,更充分的训练。可以增强造,型能力。,93,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共用面:,是将两个不同视点的立体形以,一个共用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构成视觉上既是俯视又是,仰视的空间结构,有一种透视,变化的灵活性。,矛盾连接:,是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的,空间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矛盾连接起来。,94,95,1.12,肌理,指物体表面的 质地、纹理的直接体现。
20、视觉肌理: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触觉肌理:用手抚摸有凹凸感觉的肌理为触觉肌理。,96,97,1.13,韵律,韵律是美的形式之一。所谓韵律,简单的说,凡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反复和排列或者属于过期性、渐变性,的现象,均是韵律。它给人以仰、扬、顿、挫而又有统,一感的运动印象。,韵律美的表现形式:,利用反复表现韵律:,将同一单位形体作有有规则的,连续表现,会因反复的现象而,产生韵律感。,利用渐变表现韵律:,由于数理性的规则变化,并有,一定的秩序与规律可循,较易,表现秩序的美感。,98,99,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学会生活,保持良好的艺术感觉,发现来自生活中的,二维、立体艺术,100,动画设计,Animation,幻象 幻觉,101,动画设计,Animation,幻象 幻觉,102,动画设计,Animation,幻象 幻觉,103,动画设计,Animation,幻象 幻觉,104,动画设计,Animation,幻象 幻觉,105,动画设计,Animation,幻象 幻觉,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