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高级轧钢工综合测试试卷 ( A答) 姓名 岗位 成绩 第一部分: 工艺知识(70%)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25分) 1、 本厂层流冷却水压力是 0.7Kg/cm2 , 侧喷压力是 10 Kg/cm2 , 侧喷水的作用是 吹扫带钢表面水和杂物 。 2、 影响前滑的因素有 辊径 、 摩擦系数 、 相对压下量 、 轧件宽度 、 张力 等。 3、 本厂轧线上SR16的作用是 中间辊道的控制 , S
2、R19的作用是 压下 系统的控制 、 SR23的作用是 换辊系统的控制 。 4、 影响轧制力的因素有轧件材质、 摩擦 、 辊径 、 轧件宽度 、 压下量 、 轧件温度 、 轧件速度 、 前后张力 。 5、 本公司质量体系( B) 版中, 最高管理者是 戴元永 , 管理者代表是 陈德浩 。 6、 轧辊辊面常见的缺陷有掉肉、 粘肉 、 龟裂 、 麻点 。 7、 本厂主轧线上原R3改为现在的F0, 主要目的是 缩短轧线长度 和 提高中间坯厚度减少温降 。 二、 选择题(
3、每题1分, 共10分) 1、 下列钢种( 品种) 中, 带钢性能对温度制度最敏感的是( C ) A、 Q235 B、 SPHC C、 HP295 D、 花纹板 2、 编制轧制工艺过程的首要依据是( A ) A、 产品的技术条件 B、 生产规模的大小 C、 轧制材料的加工性能 D、 轧线设备状况 3、 轧制花纹板时, 为了保证花纹高度, 最关键的是( B ) A、 确保终轧温度 B、 确保末架压下量 C、 确保辊压正确 D、 确保RT6
4、 4、 在带钢热连轧生产中, 为了减少头尾温差采用( C ) 或在精轧机组前采用热卷箱、 保温罩等方法。 A、 提高穿带速度 B、 关掉部分除鳞水 C、 升速轧制 D、 减少前段机组压下量 5、 粗轧四辊轧机上压指的是( D ) A、 上工作辊速度大于下工作辊速度 B、 上工作辊强度大于下工作辊强度 C、 上工作辊压力大于下工作辊压力 D、 上工作辊辊径大于下工作辊辊径 6、 层流冷却是采用( C ) 的冷却方式, 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带走更多的热量。 A、 高压小水量 B、
5、 中压中水量 C、 低压大水量 D、 高压大水量 7、 板坯的气泡不会导致( A ) 缺陷。 A、 尺寸精度 B、 力学性能 C、 工艺性能 D、 表面质量 8、 出现双边浪时, 能够用( A ) 来调整。 A、 正弯辊 B、 负弯辊 C、 液压AGC D、 电动AGC 9、 带钢宽度与下列那项因素无关( D ) A、 立辊 B、 板坯宽度 C、 轧制中的宽度 D、 侧导板的开口度 10、 我厂的空气压力是( B )
6、 A、 10Kg/cm2 B、 6 Kg/cm2 C、 8 Kg/cm2 D、 4 Kg/cm2 三、 是非题( 每题1分, 共10分) 1、 板带钢轧制的压力规程是板带钢轧制制度最基本的核心内容。( 对 ) 2、 生产中张力的波动会引起带钢厚度的波动。( 对 ) 3、 其它条件相同时, Q235钢比SPHC钢容易产生氧化铁皮。( 错 ) 4、 精轧机最大单位张力不会超过该轧制温度下带钢屈服极限的35%。( 对 ) 5、 钢中含硫偏高, 易造成钢的冷脆。( 错 ) 6、 轧制终了后, 从终轧温度冷却到
7、室温的过程称为轧后冷却。( 对 ) 7、 压下量一定时, 轧辊的辊径越大, 轧件越容易咬入。( 对 ) 8、 在变形区内靠近轧辊的出口处, 金属的纵向流动速度大于轧辊的线速度, 这种现象叫后滑。( 错 ) 9、 轧辊的消耗是指生产每吨钢材平均消耗轧辊的重量。( 对 ) 10、 除鳞的唯一作用是清除氧化铁皮。( 错 ) 四、 简答题( 四题, 共25分) 1、 上支撑辊平衡的作用是什么? ( 6分) 答: 上支撑辊平衡的作用: 1、 消除压下螺丝与螺母间隙
8、 2、 消除压下螺丝端部与快速垫间的间隙 3、 消除快速垫与上支撑辊轴承箱之间的间隙 4、 防止咬钢和抛钢时产生冲击 2、 描号和打捆作业应当确认轧制明细表上的哪些内容? ( 4分) 答: 应当确认: 轧制单位名, 钢卷的批号, 卷号, 板坯号, 下工序去向 3、 试分析带钢轧制中产生甩尾的原因? ( 7分) 答: 1、 轧辊未调平 2、 压下负荷分配不均, 修正不得当 3、 抛钢时速度配合不当, 不协调 4、 侧导板
9、对中不良 5、 尾部温度过低 6、 切尾不净 7、 轧制薄规格、 宽轧件、 硬材质等难轧规格品种时操作控制办法不多、 措施不利 8、 轧线上除鳞水、 轧辊冷却装置喷射状态不佳、 除鳞箱切水板变形引起轧件宽度方向温度分布不均 9、 主要检测器, 如测厚仪、 高温计等工作条件没有满足, 检测失常破坏轧制稳定状态与条件 10、 设备本身技术条件不符和要求, 如轧辊质量, 侧导板衬板磨损严重等 11、 来料质量不良 12、 生产计划安排不当 4、 影响轧辊消耗的因素有哪些? 在生产操作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辊耗? ( 8分)
10、 影响轧辊消耗的因素有: 1、 轧辊材质 2、 所生产的钢种 3、 所生产的产品规格 4、 板坯的加热质量 5、 带坯的温度 6、 轧辊的冷却效果 7、 轧制操作和轧辊磨削技术水平 为降低辊耗生产操作中应采取: 1、 禁止低温轧钢 2、 提高轧辊的冷却效果
11、 3、 切头切尾要切净 4、 调整好板形减少甩尾 5、 废钢后要捡净残片 6、 提高磨削质量 第二部分: 相关知识( 30%) 一、 填空题( 每题1分, 共8分) 1、 精整钢卷库钢卷堆双层堆放、 两排为一垛、 垛与垛间距1.8米。 2、 哈尔顿飞剪剪刃间隙适定: 剪刃水平间隙为 0.2 毫米, 中间重合度为 0 毫米。 3、 分卷线开卷机型式: 悬臂式 , 分断剪型式: 液压下切式 ,
12、 卷取机型式: 悬臂式 。 4、 横切生产线平整机平整压下率: 0.3—0.5% 。 5、 钢卷、 钢板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有降级、 返工、 改判、 让步接收和报废。 6、 熔化的氧化铁皮流入板坯与板坯缝隙之间后, 当板坯从加热段进入 均热段 时, 由于温度降低, 氧化铁皮凝固。便产生了 粘钢 。 7、 传热方式有传热传导( 热传导) 、 对流传热( 热对流) 、 辐射传热( 热辐射) 。 8、 钢经加热后, 上表面温度比下表面温度高时, 在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 叩头 现象。 二、 是非题( 在题后括号内作记号, ”√”表示对, ”×”表示错; 每
13、题1分, 共10分) 1、 横切生产线, 切边剪刃间隙调整合适, 则剪面上产生2/3左右的光洁面, 即拉断面、 毛刺和倒角均很轻微。( 错 ) 2、 分卷线原料接收条件中厚度要求为1.5~6.5毫米, 卷温小于60度。( 错 ) 3、 分卷线分断剪剪刃间隙方法为: 经过调整机架上刃台的紧固螺栓和拉紧螺栓, 可调整滑道的间隙。( 错 ) 4、 横切生产线第一个活套是在开卷机的矫直机与切边机之间形成的( 对 ) 5、 分卷线返工方式, 适用于塔型、 边裂、 松卷和折边等缺陷钢卷处理。( 错 ) 6、 三段加热炉不一定要采用三段式加热制度, 也能够实行
14、两段操作。( 对 ) 7、 低碳钢允许快速加热。( 对 ) 8、 热轧钢坯的加热温度既有上限也有下限存在。( 对 ) 9、 一般加热时间为板坯升温与均热两个阶段时间的总和。( 对 ) 10、 一般我们所指加热炉几段制度是指炉型结构分几段。( 错 ) 二、 选择题( 选出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将其代表字母填入题中; 每题1分, 共5分) 1 . 炉内为负压, 冷空气由炉门吸入, 降低炉温并加剧钢的 A A 氧化烧损 B 脱碳 C 过热过烧 2 . 连续加热炉炉压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固定梁平面保持
15、C A 正压 B 0压或微负压 C 0压或微正压 3 . 按板坯向炉内装、 出料的方法来分, 加热炉可分为室式加热炉和 A 加热炉。 A 连续式 B 步进式 C 推钢式 4 . 以均匀板坯内部温度为目的的燃烧区域叫 C 。 A 预热段 B 加热段 C 均热段 5 . 钢的最高加热温度的确定主要应考虑防止 B 。 A 脱碳 B 过热、 过烧 C 氧化 四、 简答题( 2题, 共7分) 1、 钢的加热目的是什么? ( 3分) 答: a、 提
16、高板坯的塑性 b、 降低变形抗力 c、 使板坯内外温度均匀, 减少由于温度差所造成的应力, 有利于加工的进行。 D、 改变板坯内部结晶组织或消除轧制所造成的内应力, 以达到产品交货所需要的机械和物理性能。 2、 什么叫钢的过热、 过烧? ( 4分) 答; 对于碳钢、 合金钢加热温度的上限应当是固相线, 实际上由于钢中偏析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 加热温度还不到固相线温度就可能在晶界出现溶化现象而后氧化, 晶粒间失去塑性, 形成所谓的”过烧”。 另一种情况是加热时间长而加热温度又高, 结晶晶粒过分长大, 使塑性降低, 加工后表面出现裂纹, 这种现象叫”过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