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8/12/26,#,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花卉生产技术,项目七 鲜切花生产,Contents,目录,01,菊花的切花生产,02,百合的切花生产,03,月季的切花生产,菊花的切花生产,1.1,任务目标,了解菊花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切花菊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和采收技术。,1.2,任务设置,学习并掌握切花菊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以及采收技术,能对常见的病虫害加以识别和防治。,1.3,相关知识,菊花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等,是起源于中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有
2、着,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往往作为传统盆栽观赏。,菊花是目前国际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鲜切花之一,约占鲜切花总产量的,30%,左右。它与香石竹、切花月季、唐菖蒲合称四大鲜切花。,荷兰、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切花菊生产已形成高度的专业化分工,通过专业化生产使母株养护、扦插繁殖、切花生产等环节达到高效益。我国切花菊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海南、广西、江苏、沈阳、大连等地,出口对象为日、韩等国家。日本有关部分供应的计算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对日出口菊苗量为,0.92,亿株,占日本菊苗进口总量的,41.95%,,在日本,14,个菊苗进口国中排名首位。,1.3.1,相关的概念,02,菊花标准型切花,05
3、柳叶头,03,菊花多花型切花,04,脚芽,菊花标准型切花是指在栽培过程中,每个枝条顶端只留下顶生花朵,其余侧蕾全部摘除的切花菊。,菊花多花形切花是指一个茎秆上留有,5,7,个花蕾,形成伞房花序,又称为多头菊。,当菊株开花或者通过剪枝除掉先端部的生长点时,从地下部或者地表层的茎基部发生的芽称为脚芽。,柳叶头是指菊株顶端长出一丛柳叶状的小叶,不能再进行花芽分化、开花的现象。,01,切花,切花是指将具有观赏价值或具有香气的花果、叶片、果实连同花枝、枝条一同切下用于装饰的花卉。,1.3.2,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60,180cm,,茎直立或半
4、蔓生,粗壮易分枝,上被灰色柔毛,具纵条沟,呈棱状,半木质化。,菊花的生态习性主要包括温度、光照、土壤和水分等四个方面。,1.3.3,品种类型,适宜作菊花的切花品种应当选择标准菊,具体表现为花形饱满、花色鲜艳、花朵大小适中、茎长颈短、茎秆粗壮挺拔、叶片肉厚,平展而不大、鲜绿有光泽、适合长,途运输和贮存、瓶插寿命长、,2,3,d,内无水也不易萎蔫、吸水后能挺,拔复壮、浸泡后能够全开且耐久的,优良品种。,切花菊品种类型繁多,以单花,形品种为主,生产量和需求量较大,,近几年繁花品种生产量有所增加。,单花形主要的栽培品种有四大品系,多数系由日本引进。我国常见栽培切花菊类型和品种见右表。,1.3.4,生产
5、基础条件,场地与土壤,01,场地基础设施,02,扦插大棚及鲜花处理贮藏设施,03,生产切花菊宜选择开阔向阳、排水良好的场地。土壤要排水透气性良好,以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宜,,pH,以,5.5,6.5,为佳。,栽培切花菊的场地宜有通畅的道路以及排灌系统。,扦插是菊花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宜采用塑料大棚作为扦插设施,上覆遮光率为,80%,的遮阳网。此外,还需有鲜花处理贮藏设施,要求能够防雨、顶上不透光,以室内为宜。,1.4.1,任务实施,育苗技术,母株培育,采穗,扦插育苗,在秋冬季节,将脱毒、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组培苗作为母株定植于圃地,施足基肥。,主要采用顶芽和脚芽扦插繁殖生产苗。也可采用分株繁殖
6、即将脚芽连同部分新根掰下,栽植后就会形成新的植株。,通过扦插方法繁殖的切花菊,可培育出质量高、整齐度好的栽植苗,以提高切花菊的产量和质量。,1.4.2,任务实施,栽培管理,土壤改良,1,施,基肥,2,整地做畦,3,安装滴灌带,4,定植,5,定植后管理,6,病虫害防治,7,(一)秋菊栽培管理,采收包装,8,1.4.2,任务实施,栽培管理,(二)寒菊栽培管理,定植前准备,定植密度,定植后管理,定植时间,1.5,任务考核,以抽签的方式考察每个学生对切花菊的栽培管理以及采收技术中任一环节的掌握情况,由教师进行现场打分。,百合的切花生产,2.1,任务目标,了解百合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切花百合的繁殖方法、
7、栽培管理和采收技术。,2.2,任务设置,学习并掌握切花百合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及采收技术,能对常见的病虫害加以识别和防治。,2.3,相关知识,百合别名百合蒜、中逢花等,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世界已发现有,100,多个品种,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原产,50,多种,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近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比如亚洲百合杂交新品种雨荷、麝香百合杂交新品种白玉、东方百合杂交新品种云霞等。,百合素有“云裳仙子”之称,花姿高雅纯洁,叶片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是名贵的切花新秀。天主教以百合花作为玛利亚的象征,梵蒂冈以百
8、合花象征民族独立和经济繁荣,并将其作为国花。在中国,百合寓意“百年好合”、“百事合意”,故将其视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此外,百合还具有食用和药用等价值。,2.3.1,相关概念,(一)种球,用于生产的百合鳞茎,如右图。,(二)出苗期,种球定植后的三周时间。,2.3.2,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01,生态习性,02,生长发育规律,03,百合为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cm,,也有高达,1m,以上的。,百合性喜凉爽、湿润的半阴环境,较耐寒冷,但忌干旱和酷暑。,若,9,10,月种植百合,由鳞茎的底盘部发根,于秋冬季发芽,低温期以簇状越冬,到春暖时分抽薹,花芽分化,进而开花、结实,秋冬来临时
9、地上部逐渐枯萎,再以鳞茎休眠状态在深土中越冬。,2.3.3,栽培种类及品种,全球已发现百合约,80,余种,北美百合协会将百合园艺品种划分为,10,个种系,这种分类方法已在所有的百合展览中采用。目前,百合切花生产,的观赏栽培品种主要是三个种系,即亚洲百合,杂种系,包括卷丹、川百合、山丹等;麝香百,合杂种系,包括麝香百合与台湾百合衍生的杂,种或杂交品种;东方百合杂种系,包括鹿子百,合、天香百合、日本百合、红花百合及其与湖,北百合的杂种。,国内切花栽培的百合大多是“亚洲型”与,“麝香型”的品种,优良品种主要从荷兰、日,本引进,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已筛选出一批适合我国生产的切花品种。,2.3.3,栽
10、培种类及品种,(一)亚洲百合,栽培品种有卷丹、垂花、朝鲜百合等,主要由多个亚洲原种的杂交或实生选种培育而来。花色丰富,有黄、橙黄、玫瑰红、白色以及双色或混合多色带斑点等,花朵较小,多向上开放。生长期较短,种植后,2,3,个月可开花。性喜冷凉湿润气候、半阴环境,以自然日照的,70%,80%,为好。生长适温为白天,20,25,、夜间,10,15,,,5,以下或,28,以上生长几乎停止。,2.3.3,栽培种类及品种,(二)麝香百合,原产于我国台湾省和日本琉球群岛,其花色洁白,花朵喇叭形,平伸或稍下垂。麝香百合属高温型百合,性喜温暖而较湿润的环境,忌干冷与强烈阳光,生长适宜温度为白天,25,28,、夜
11、间,18,20,,,12,以下生长差,盲花率高。,2.3.3,栽培种类及品种,(三)东方百合,栽培品种主要来源于中国、日本、印度的原种杂交后代。花大向侧面开放,叶片宽短,有光泽,具有特殊香味,生长期比亚洲百合稍长,种植后,3,4,个月可开花,栽培品种较少,颜色有桃红、红、紫红及白色等。生长习性类似亚洲百合。,2.4.1,任务实施,繁殖方法,鳞片扦插法,分小鳞茎法,播种法,分珠芽法,茎段和叶片扦插法,组织培养法,2.4.2,任务实施,栽培管理,种植前准备,01,种植,02,种植后管理,03,种植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栽培介质进行准备。,百合生长发育分为抽茎、显蕾、开花、地上部枯死及鳞茎休眠等五个阶
12、段。种植时,需要先打破种球休眠,然后消毒后再适期种植。,百合种植后需对肥水、温度、光照、立柱张网和病虫害等方面进行管理。,2.4.3,任务实施,采收技术,采收时间,01,种植,02,种植后管理,03,当最大的花苞已充分膨胀并着色(已现花瓣本色)时即可开始进行切花采收,使用锋利的刀片在离地面,15cm,(约,5,6,片叶子)处切割。采收时如株高达到一定标准可考虑留下,2,4,片脚叶,以保证地下鳞茎有机营养的供应。,将花茎基部,10cm,内的叶片除去,保留,5,6,片叶子,然后立刻分级和捆扎。如果不能采收后立即分级和捆扎,必须在,30min,内将切花浸入,0,4,的清水中冷藏,为的是降温并补充水分
13、2.5,任务考核,将切花百合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和采收技术等任意两项作为考核内容,以抽签方式抽取其中两项,考查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由教师进行现场打分。,月季的切花生产,3.1,任务目标,了解月季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切花月季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和采收技术。,3.2,任务设置,学习并掌握切花月季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及采收技术,能对常见的病虫害加以识别和防治。,3.3,相关知识,月季为蔷薇科蔷薇属灌木花卉,切花月季是由蔷薇属原生种茎经过无数次的杂交选育而来,一般称“现代月季”。月季原产中国,是世界花卉产业商业性栽培最为重要的“四大切花”之一,其花容秀美、色彩艳丽、芳香馥郁、四季常开,深受人
14、们喜爱,被评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3.3.1,切花月季栽培简史,月季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切花月季的栽培,至今不过,200,多年的历史。,1867,年法国人培育出一个现代月季的新系统,杂种香水月季,后,成为现代月季的主要品种群。,月季在世界各地栽培普遍,遍布欧洲、亚洲。因其花色,丰富、黄白黛绿、红紫纷披、五彩缤纷,故有“花中皇后”,的美称,列群芳之首,也是幸福、吉祥和圣洁的象征。世界,月季主要生产国是荷兰、美国、哥伦比亚、日本和以色列,,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切花月季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的切花月季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较晚,,80,年代引进现代化温室后,开始初具
15、规模的现代化生产。现代月季被广泛用于切花,需求量很大,尤其北方地区冬季,月季切花的缺口大,价格高。,3.3.2,月季,玫瑰,蔷薇不容混淆的概念,月季、蔷薇、玫瑰分别是三种不同花卉植物的中文名称,但这三个名称常被人们混淆,尤其是月季和玫瑰。国外有些国家把切花月季称为玫瑰。在我国有些地方的切花市场里,也效仿国外将其称为玫瑰,这是不妥的,确切地说应是月季,它们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月季(,Rosa chinensis,)常绿或落叶灌木,株形多直立,枝梢开展,具倒钩皮刺。羽状复叶,小叶片,3,5,枚,叶面光滑。花单生,或数朵簇生,花色十分丰富,可四季开花(少数单季开花品种除外)。,玫瑰(,Rosa
16、rugosa,)落叶性直立灌木,小枝密被直立皮刺、长刚毛和绒毛。羽状复叶,小叶片,5,11,枚,叶面具有皱褶,背面有刺毛。花单生,或,2,4,朵呈伞房花序,花瓣紫红色,单季开花,花期,5,7,月。,蔷薇(,Rosa multiflora,)落叶灌木,枝多平卧,蔓生,具倒钩皮刺。羽状复叶,小叶片,5,11,枚,叶背面被柔毛。小花多数,聚成圆锥花序,花瓣为白、粉和红色,单季开花,花期,5,6,月。,3.3.3,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月季为落叶或常绿灌木,或蔓状与攀援状藤本植物,如图,7-7,。茎为棕色偏绿,具有钩刺,但也有几乎没有刺的月季。小枝绿色,叶为墨绿色,对生、单生,多数羽状复叶,小叶
17、一般,3,5,片,宽卵形(椭圆)或卵状长圆形,长,2.5,6cm,,先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具腺齿,顶端分离为耳状。,(二)生态习性,月季的生态习性主要包括温度、光照、土壤和水分等四个方面。,3.3.4,切花月季品种的选择,切花月季品种的选择应依各地市场的实际需要而定,北方地区生产应主要考虑东北市场、北京市场及俄罗斯出口需要。品种以大花、红色系为主。优良的切花月季品种应符合以下要求:,第一,花形优美(高芯卷边或翘角),花瓣质厚耐开,重瓣性强,花瓣数,30,枚以上。,第二,花径,10cm,以上,花枝硬挺,切枝长度,60cm,以上,着花单朵,少刺或无刺,
18、株形直立,开花勤,产花量,140,支,/m,2,以上。,第三,叶片大小适中,有光泽,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第四,耐低温,适合保护地生产,切花水养期,10d,以上。,此外,大面积种植时应注意花色品种的比例,最好以红色系为主,兼有粉色、黄色、白色等颜色。一般红色占,50%,、粉色占,20%,、黄色占,20%,、白色占,10%,。比如,红色品种有卡尔红、卡拉米亚、加布里拉、萨蔓莎等;粉色品种有婚礼粉、唐纳小姐、索尼亚等;黄色品种有金奖章、金徽章、黄金时代、阿斯梅尔金等;白色品种有坦尼克、雅典娜、卡,布兰奇等。,3.4.1,任务实施,繁殖方法,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主要应用于容易生根的种
19、类和品种。,切花月季用苗大多数为芽接苗,所用砧木是本属中最常见而且抗逆性最强的蔷薇属野生种,如野蔷薇、粉团蔷薇及无刺狗蔷薇等。后者无刺狗蔷薇既抗白粉病又无刺,是较理想的砧木。,3.4.2,任务实施,栽培管理,定植前准备,01,定植,02,定植后,管理,03,切花月季一旦栽种成活,即可维持,5,年以上,根系深入土层深且广。栽前施基肥,最好在整地挖沟时分层施入,作为月季定植后,2,3,年以上的基本肥料。,温室切花月季定植时间最好在,5,6,月,经过,3,4,个月的培养,至,9,10,月开始产花。栽植密度因品种、苗情和环境而异。每,月季定植后需对肥水、温度、光照、通风、整形修剪和病虫害等方面进行管理
20、3.4.3,任务实施,采收技术,采收技术,一采收标准,采收时间和次数,包装运输,分级标准,3.5,任务考核,将切花月季的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和采收技术等作为考核内容,以抽签方式抽取其中一项,考查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学生对切花月季繁殖方法的技能掌握情况,由教师进行现场打分。,3.6,知识拓展,除了扦插和嫁接之外,月季还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繁。,3.6.1,外植体选择与处理,选取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用饱满而未萌发的侧芽作为外植体。其中以枝条中段的芽最好,接种后最先萌发。试验表明,中段芽第,5d,左右就能萌发,而基部和梢部的芽往往迟至,15d,才萌发。在春天选取刚萌芽但未
21、展叶的嫩梢作为外植体,也能获得很好的培养效果。而用已经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外植体则很难培养成功。,将采回的枝条切去叶,再剥去附在茎上的叶柄及皮刺,用小刷子沾浓洗衣粉水将枝条仔细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切成,2,3cm,的小段,每段至少带一个侧芽,装入消毒过的培养皿中,放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紫外灯,做表面灭菌,30min,。,3.6.2,外植体消毒与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对外植体消毒,30s,,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6,8min,(或者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作表面消毒,25,30min,),无菌水冲洗,3,5,次,然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将消毒好的带腋芽
22、的枝段切去两端和消毒剂接触的部分,然后接种到事先配好的,MS,6-BA 0.5,1.0mg/L,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1,,最高不超过,25,,每天光照,10,12h,,光强,800,1500lx,。从芽萌发到芽长到,1cm,左右大约需要,2,3,周的时间。,3.6.3,继代培养,当芽长至,1,2cm,时,将上述无菌芽从原枝段上切下,转接到,MS,6-BA 1,2mg/L,IAA 0.1,0.3mg/L,或,MS,6-BA 1,2mg/L,NAA 0.01,0.1mg/L,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促使其长出更多的侧芽,,5,6,周后便可诱导出大量的丛生芽。每,5,6,周做一次继代增殖,很快月
23、季小苗就会按几何级数增加,也可以将大苗转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3.6.4,生根培养,对增殖倍率高的品种,所增殖的小苗很细弱,需要进行一次壮苗培养,以取得适合生根和今后移栽的小苗。壮苗培养的培养基为,MS,6-BA 0.3,0.5 mg/L,NAA 0.01,0.1 mg/L,,如果不是特别强调繁殖速度,也可以一直使用这种培养基,使增殖与壮苗合为一步。壮苗培养条件为,每天光照,10,12h,,光强,800,1800lx,,温度,20,23,,最高,24,26,。,生根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配方为,MS,NAA 0.5mg/L,,此外加入,300mg/L,活性炭。转入生根培养的小苗以
24、2,3cm,长度为宜,而且对于已长出根原基,但幼根尚未长出的幼苗,就可以出瓶种植。这种方法既不会损伤根系,又移栽速度快,成活率高。,3.6.5,驯化培养,把生根的试管苗瓶盖打开,炼苗,3,5d,,然后小心取出,洗去黏附的琼脂培养基,用稀释,800,1000,倍的多菌灵药液浸泡,5min,,移栽到木屑、园土(,1,1,),或经过,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过的蛭石、珍珠岩、腐殖土(,1,1,1,)的混合基质中。移栽完毕浇透水,并用,0.1%,百菌清、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保苗,能显著提高成活率。,移栽后需保持相对湿度,85%,以上,覆好遮阴网,并注意通风和温度管理。,4,6,周后,做好第二次
25、移植,通常植入,5cm,9cm,的营养钵中,每钵种,1,苗。再经,4,6,周,地上、地下部分都充分生长,有些植株还能开花,此时即可出售,或上盆种植。,首次移栽,1,周后,可少量追肥,视苗大小,施肥浓度逐渐由,0.1%,提高到,0.3%,左右。施用种类有复合肥、尿素、磷酸二氢钾,,MS,培养液等。通常每,7,10d,喷一次杀菌剂,如百菌清等,也可结合喷药施肥,以减少管理用工。第二次移栽后,管理上仍不可放松,须注意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及时掐去顶芽,尤其是花蕾,以促进侧芽的生长,促使小苗早日壮大。,3.6.6,影响月季增殖的因素,A,侧芽在芽段上的位置,B,摘心,C,嫩芽长度,D,6-BA,浓度
26、E,赤霉素浓度,F,MS,无机盐浓度,3.6.7,影响月季生根和移栽成活率的因素,影响月季生根和移栽成活率的因素有下面两个。,(一)不同生长素种类和浓度,用,NAA,和,IAA,这两种生长素分别以不同的浓度做生根试验,发现用,NAA,诱导生根和提高移栽成活率效果最好,浓度以,0.01mg/L,为宜,而以,IAA,诱导生根和提高移栽成活率效果并不理想,其浓度只能在,1mg/L,以下,超过时对生根的促进作用不但不显著,反而大幅度降低移栽成活率。,(二)无机盐浓度和含糖量,采用较低浓度的无机盐对促进月季生根效果较好。但糖浓度不可降低,否则削弱幼苗的生长势。试验证明,1/2MS,30g/L,蔗糖利于生根。,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