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课题名称: 微通道反应器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 课题介绍 微通道反应器亦即微反应器, 是一种利用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特征尺寸在10到300微米( 或者1000微米) 之间的微型反应器。微反应器是一种连续流动的管道式反应器。微反应器的”微”表示工艺流体的通道在微米级别, 而不是指微反应设备的外形尺寸小或产品的产量小。微反应器中能够包含有成百万上千万的微型通道, 因此也实现很高的产量。 微反应器技术由于其在化学工业中的成功应用而引起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它包括化工单元所需要的混合器、 换热器、 反应器、 控制器等,可
2、是,其管道尺寸远远小于常规管式反应器。微反应器内部是由直径为10~500μm 的很多微管并联而成,有极大的比表面积,由此带来的根本优势是极大的换热效率和混合效率。换句话说,能够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料按精确配比瞬时混合。这些都是提高收率、 选择性、 安全性,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微反应器设备根据其主要用途或功能能够细分为微混合器, 微换热器和微反应器。由于其内部的微结构使得微反应器设备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 可达搅拌釜比表面积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微反应器有着极好的传热和传质能力, 能够实现物料的瞬间均匀混合和高效的传热, 因此许多在常规反应器中无法实现的反应都能够微反应器中实现。
3、 当前微反应器在化工工艺过程的研究与开发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商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正日益增多。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有机合成过程, 微米和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日用化学品的生产。在化工生产中, 最新的Miprowa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每小时上万升的流量。 经过文献检索对微反应器在化工工艺过程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的检索, 能够了解当前科学研究领域在微反应方面的最新进展, 有助于相关课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 检索报告部分 1. 万方数据库 检索词: 微通道反应器 微反应器 微反应 有机合成 检索式: 微通道+微通道反应器+微反应器+微反应 检索结果: 205 篇论文 选取其中25篇 1 【篇名
4、微通道反应器内氢气催化燃烧 【作者】曹彬,陈光文,袁权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出处】化工学报,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CHINA) ,55(1) 【ISSN】0438-1157 【页码】42-47 【摘要】在微尺度化学反应器内对氢气/空气催化燃烧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反应行为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同时也对该类反应器应用于强放热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进行初步的探讨.实验过程中H2入口浓度为3% (mol)~15%(mol),结果表明微通道反应器可使处于
5、爆炸极限内的氢氧催化燃烧反应在高空速、 低压降、 等温及动力学控制区内安全地进行.在H2入口浓度8%(mol)、 反应温度150 ℃、 空速1.0×106 h-1条件下,转化率高达90%. 2 【篇名】微反应器研究及展望 【作者】郑亚锋,赵阳,辛峰等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出处】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3(5) 【ISSN】1000-6613 【页码】461-467 【摘要】综合概括了微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的基本概念,把微反应器与其它微通道设备相区别;从化学反应工程的角度
6、按气固相催化微反应器、 液液相微反应器、 气液相微反应器和气液固三相催化微反应器等类型对各种新型微反应器予以简略而突出的介绍;从其几何特性出发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微反应器具有的一系列超越传统反应器的独特优越性;简略介绍了微反应器的制作、 研究现状和展望. 3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沉淀过程的工艺研究 【作者】向阳,王琦安,杨旷等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出处】高校化学工程学报,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3(3) 【ISSN】1003-9015
7、 【页码】474-479 【摘要】采用Y型和线型微通道反应器,成功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5~110nm、 无因次方差为0.2~0.3的纳米BaSO4颗粒:同时利用TEM、 BET及XRD分别对微反应器和普通反应釜合成的硫酸钡粉体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流量增大,混合效率提高,平均粒径及方差下降;初始浓度或体积流量比增加,粒径下降: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经过较大尺寸Y型微反应器制备的颗粒粒径及方差略大于小尺寸Y型合成的,而线型微反应器合成的产物粒子粒径最小. 4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中催化裂解合成N,N-二甲基丙烯酰胺新工艺研究 【作者】韩非,余武斌,李郁锦等 【作者单位】浙江工
8、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杭州,31003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出处】高校化学工程学报,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3(1) 【ISSN】1003-9015 【页码】166-170 【摘要】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应用前景的精细化工原料,在石油开采、 纤维塑料改性、 精细化工、 生命科学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研究了微通道反应器中以3-(N,N-二甲氨基)-N,N-二甲基丙酰胺(DMDA)为原料、 四丁基溴
9、化铵(TBAB)为催化剂合成DMAA的催化裂解新工艺.考察了催化剂用量、 体积流速、 反应温度对DMDA单程转化率的影响.优化选择了较优工艺参数组合:催化剂用量m(TBAB):m(DMDA)为O.02,体积流速O.24mL·min-1,反应温度270℃,DMDA单程转化率达17.O%,时空转化率(STC)达2.36×109mol·m-3·h-1.微通道反应器中时空收率是常规反应器的1500倍. 5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在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作者】穆金霞,殷学锋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 【出处】化学进展,PROGRESS IN CHEMISTRY ,20(1)
10、 【ISSN】1005-281X 【页码】60-75 【摘要】微流控学(microfluidics)是在微米级结构中操控纳升至皮升体积流体的技术与科学,是近 来迅速崛起的新交叉学科.流体在微流控芯片微米级通道中,由于尺度效应导致了许多不同于宏观体系的特点,例如分子间扩散距离短、 微通道的比表面积大、 传热和传质速度快等,促进了微流控芯片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发展.本文总结了微通道反应器的特点、 微通道反应器中常见的流体驱动技术和微通道中流体的混合技术.经过一系列在微流控芯片中进行的有机合成反应,包括液-液均相反应、 催化反应、 相转移反应和异常激烈的有机合成反应等,进一步说明了微通道反应器同时
11、具有微量和连续流动的优点.微通道反应器的发展不但在合成路线的优化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相关化学工业过程的改进. 6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中二氯丙醇环化反应 【作者】张跃,李津石,严生虎等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江苏常州,213164 【出处】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31(1) 【ISSN】1000-6613 【页码】189-192 【摘要】研究了微通道反应器内二氯丙醇的环化制备环氧氯丙烷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 原料配比、 停留时间等单因素对环氧氯丙烷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
12、数组合: 环化反应温度50℃,二氯丙醇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1∶1.2,停留时间45 s,NaOH质量分数20%时ECH的收率达到95.2%。在微通道反应的时空转化率要比常规反应高出两个数量级。与传统的工艺方法相比,微通道反应中环氧氯丙烷的收率提高了10%,降低了过程的能耗,废水排放量减少了45%。 7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内氯苯硝化反应研究 【作者】余武斌,高建荣,李郁锦等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杭州,310032 【出处】精细化工,FINE CHEMICALS ,27(1) 【ISSN】1003-5214 【页码】97-100
13、摘要】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对氯苯硝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氯苯与硝酸的摩尔比、 体积流速、 反应温度等对单程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实验选择了较优工艺参数组合:n(氯苯):n(硝酸)=1:1.3,n(硝酸):n(硫酸)=1:3,氯苯体积流速0.5 mL/min,反应温度80 ℃,氯苯单程转化率达74.8%,n(邻硝基氯苯):n(对硝基氯苯)=0.56:1,时空转化率(STC)达4.07×10~9 mol/(m~3·h).微通道反应器内,时空转化率是常规反应器的3.08×10~4倍. 8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内乙苯连续氧化反应工艺研究 【作者】严生虎,沈卫,张跃等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化工设
14、计研究院,江苏常州,213164 【出处】现代化工,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32(4) 【ISSN】0253-4320 【页码】94-97 【摘要】研究了在”心型”结构微通道反应器内乙苯与过氧化氢反应连续合成苯乙酮的氧化工艺过程,考察了乙苯与催化剂醋酸钴的摩尔比、 停留时间、 溶剂量、 反应温度等对单程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在典型的工艺条件下,n(醋酸钴)∶n(乙苯)=13%.停留时间70 s,促进剂Br/Co=1.75,V(冰乙酸)/V(乙苯)=10∶1,温度为100℃,乙苯的转化率达到30.7%,苯乙酮的选择性达到100%. 9 【篇名】微通道连续
15、流反应器用于传统搅拌釜的工艺改造 【作者】谷杰,王名贤,陈文霆等 【作者单位】北京乐威泰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2206;康宁中国(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40 【出处】现代化工,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32(3) 【ISSN】0253-4320 【页码】71-73,75 【摘要】采用康宁公司的G1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对传统的HATP搅拌釜工艺进行了改造和优化,考察了溶剂使用、 反应温度、 反应物摩尔当量、 流速等对反应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工艺条件.改进后的工艺产品质量分数可达98%,目标产物收率近100%,可实现年产30 t HATP,不再使
16、用任何有机溶剂,实现了整个工艺过程的零排放连续操作. 10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内异辛醇混硝化过程行为 【作者】沈佳妮,赵玉潮,陈光文等 【出处】中国化学工程学报( 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7(3) 【ISSN】1004-9541 【页码】412-418 【摘要】In this paper, the nit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alcohols with mixed acid for the synthesis of energetic materials in a stainle
17、ss steel microreactor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The nitration of /.vo-octanol with HNO3-H2SO4 mixed acid was chosen as a typical model reaction which involved fast and strong exothermic liquid-liquid heterogeneous reaction process. The influences of mixed acid composition, flow rate, organic/
18、aqueous flow ratio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action could be conducted safely and stably in the microreactor at 25 40 C, which are enhanced compared to 15 C or below for safe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the conventional reactors. Moreover, the 98.2
19、 conversion of (so-octanol could be obtained and no by-products were detected in all cases. 11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内叔丁醇溴化反应工艺研究 【作者】张跃,郭欣桐,严生虎等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出处】精细石油化工,Speciality Petrochemicals ,30(1) 【ISSN】1003-9384 【页码】58-62 【摘要】研究了微通道反应器中叔丁醇的溴化反应制备溴代叔丁烷的工艺过程,考察了原料摩尔配比、 反应温度、 催化剂
20、浓硫酸的用量、 停留时间等单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经过实验结果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0℃,叔丁醇、 氢溴酸和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1.5∶1,停留时间60 s,叔丁醇的转化率为92.3%,溴代叔丁烷的选择性为99.1%,传统间歇搅拌反应器中叔丁醇转化率为88.3%,溴代叔丁烷选择性为86.5%.相较于传统工艺方法,利用微通道技术提高了反应效果,降低了反应条件的要求,减少了废酸的产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2 【篇名】微反应器的发展现状 【作者】韦广梅,曾尚红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6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出处】世界科技研究与
21、发展,WORLD SCI-TECH R&D ,27(5) 【ISSN】1006-6055 【页码】45-50 【摘要】微反应器在传质、 传热、 恒温等性能方面的表现都明显优于传统反应器,小尺寸、 较大的面积体积比、 规整的微通道使它便于运输又安全快捷.本文就微反应器的设计、 制造、 原理和放大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DOI】10.3969/j.issn.1006-6055. .05.008 13 【篇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纳米粒子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唐林生,苏明阳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2、266042 【出处】现代化工,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29(7) 【ISSN】0253-4320 【页码】22-26 【摘要】微通道反应器具有传递性能好、 混合时间短、 可实现流体间的快速均匀混合等特点,为采用液相化学法制备纳米颗粒创造了极其理想的条件.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纳米粒子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 14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在微-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鞠景喜,曾昌凤,张利雄等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暨教育部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
23、009 【出处】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5(2) 【ISSN】1000-6613 【页码】152-158 【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微通道反应器在微-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合成过程中一些因素,如停留时间、 反应温度、 反应物浓度和进料方式等对合成微粒的影响. 15 【篇名】微通道内连续合成过氧乙酸 【作者】吴巍,张晶,钱刚等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37 【出处】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
24、HNOLOGY ,25(2) 【ISSN】1001-7631 【页码】180-183 【摘要】为了实现高浓度的过氧乙酸安全连续合成,首先在间歇反应器内研究了60~80 ℃和高浓度过氧化氢条件下过氧乙酸合成的反应动力学,并建立了反应速率方程.之后在石英微通道反应器内进行了高浓度过氧乙酸的连续合成.研究表明:建立的动力学方程能很好预测微通道内的反应结果;石英毛细管壁不影响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的稳定性.使用高浓度过氧化氢并在较高温度下合成过氧乙酸,可将反应时间缩短到10~15min. 【DOI】10.3969/j.issn.1001-7631. .02.016 16 【篇名】在微通道反应器
25、中合成2-乙基-2-苯基-3-溴-3-丁烯醛 【作者】韩英,殷学锋,穆金霞等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化学系,浙江,杭州,310027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EDITION) ,35(1) 【ISSN】1008-9497 【页码】55-58,67 【摘要】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了1-苯基-2-乙基-2,3-丁二烯醇和溴合成2-乙基-2-苯基-3-溴-3-丁烯醛的反应.测定了不同流速和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反应速度比常规的玻璃容器中有明显提高,并具有反应物的用量少,对环境的污染轻等优点.实验结
26、果表明,微通道反应器在有机合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OI】10.3785/j.issn.1008-9497. .01.013 17 【篇名】微型反应器中催化剂载体的选择和应用 【作者】丁素萍,刘娜,费玥等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出处】工业催化,INDUSTRIAL CATALYSIS ,19(7) 【ISSN】1008-1143 【页码】1-6 【摘要】形状规则的微通道是微型反应器最重要的组件,而陶瓷、 不诱钢和FeCrAl是制造微通道常见的材料.评述了3种材料在微型反应器中的选择和应用,并指出优缺点,同时分析涂层和催化剂
27、的形貌、 特征及黏附性. 【DOI】10.3969/j.issn.1008-1143. .07.001 18 【篇名】连续化微反应技术在香料、 香精和化妆品合成中的应用 【作者】赵东波 【作者单位】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07 【出处】香料香精化妆品,FLAVOUR FRAGRANCE COSMETICS ,(6) 【ISSN】1000-4475 【页码】42-48 【摘要】作为一项全新的过程强化技术,连续化微反应技术在香料、 香精和化妆品合成中的应用与日俱增.综述了近年来微反应技术在香料合成研发和生产方面的进展.与传统的间歇式反应器不同,连续化微通道反应器的主
28、要特点是连续进料、 传质换热能力大大加强以及能够精确控制反应参数等.该技术在许多香料合成常见的反应中都体现出了常规反应器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在合成香料工业应用的成功范例也展示了微反应技术能够预见的广阔前景. 【DOI】10.3969/j.issn.1000-4475. .06.011 19 【篇名】微反应器中环戊烯催化氧化制备戊二醛 【作者】张跃,郑鹏程,严生虎等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江苏常州,213164 【出处】精细化工,Fine Chemicals ,29(1) 【ISSN】1003-5214 【页码】91-93 【摘要】以C5副产物制备出的环戊烯为原
29、料,在微通道反应器内以钨酸为催化剂,在叔丁醇溶剂体系下经双氧水催化氧化制备戊二醛,重点考察了钨酸加入量、 反应温度、 停留时间以及助剂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实验条件为:钨酸浓度为0.02mol/L,反应温度40℃,停留时间为4.5h; 助剂KBr浓度0.02mol/L,停留时间缩短为2h,环戊烯转化率大于98%,选择性达93%以上. 20 【篇名】国外甲醇制氢微通道反应器开发现状 【作者】王桂芝,曲家波,魏军风等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大庆,163714 【出处】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 ,29(6) 【ISSN】1673-9647 【页码】21-
30、26 【摘要】阐述了微通道反应器特点及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外开发的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及系统,简要分析了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 【DOI】10.3969/j.issn.1673-9647. .06.004 21 【篇名】康宁携最新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技术亮相第十二届世界制药机械、 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 【出处】上海化工,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37(7) 【ISSN】1004-017X 【页码】43-43 【摘要】第十二届世界制药机械、 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 P—MEC China )
31、 于 6月26~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继去年首次成功参展之后, 康宁公司反应器技术部携其最前沿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再次隆重亮相本届展会, 22 【篇名】微通道内催化剂的制备 【作者】贾启云,汤勇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加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出处】化工时刊,CHEMICAL INDUSTRY TIMES ,20(2) 【ISSN】1002-154X 【页码】39-41,46 【摘要】微通道反应器因可用于移动电源和一些特殊领域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简述了微通道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微通道反应器内催化层的的特殊要求及可能的制各方法,
32、侧重介绍了各方法的特点及其在微通道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DOI】10.3969/j.issn.1002-154X. .02.015 23 【篇名】连续化微通道反应器在染料颜料合成中的应用 【作者】李斌 【作者单位】拜耳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07 【出处】染料与染色,DYESTUFFS AND COLORATION ,43(3) 【ISSN】1672-1179 【页码】34-36,33 【摘要】近年来连续化微通道反应器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染料、 颜料合成中开始得到应用.本文综述了微反应器技术在染料和颜料科研和生产方面的进展.与传统的间歇式反应不同,连续
33、化微通道反应器的特点是,连续进料,瞬间混和,精确控制反应时间.该技术在重氮化、 偶合反应中的应用,取得了高于常规反应器的收率和纯度.应用于颜料合成,取得了粒径窄分布的产品,并大幅度提高了颜料的应用性能.应用于合成中间体的硝化反应,提高了选择性和工艺的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2-1179. .03.009 24 【篇名】微通道萃取制取磷酸二氢钾的研究展望 【作者】魏建波,曾波,罗康碧等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省化工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8 【出处】现代化工,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34、 ,32(9) 【ISSN】0253-4320 【页码】24-27 【摘要】简要介绍了生产磷酸二氢钾的几种方法及各自的特点,提出萃取法制取的优势.综合最近几年微反应器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微反应器特征、 混合机理,微通道萃取制取磷酸二氢钾方法,以及微反应器技术特别适合的化学反应工艺. 25 【篇名】微通道反应器中苄亚甲基二氯水解制苯甲醛连续流工艺 【作者】严生虎,陈代祥,沈卫等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化工设计研究院,江苏 常州213164;康宁中国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40 【出处】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
35、2) 【摘要】以苄亚甲基二氯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连续合成了苯甲醛.考察了苄亚甲基二氯水解反应的温度、 盐酸催化剂起始浓度、 反应物料摩尔比以及停留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在起始浓度为20%(质量分数)的盐酸催化下,水解反应温度为140℃,盐酸与苄亚甲基二氯物料摩尔比为15∶1,停留时间为370 s时,苄亚甲基二氯的转化率达到69.2%,GC选择性超过99.9%.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实现了连续化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采用盐酸作催化剂,避免了传统金属催化剂残留对产品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0-6613. .02.009
36、 二、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检索词: 微通道反应器 微反应器 微反应 有机合成 检索式: ( 微通道+微通道反应器+微反应器+微反应) ( 有机合成+合成+精细合成) 检索结果: 48 篇论文 选取其中26篇 1、 题名:微通道反应器中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 作者:张跃;俞佳娜;严生虎;刘建武;沈介发; 关键词:环氧化反应;;环氧脂肪酸甲酯;;环氧值;;微通道反应器;;橡塑助剂 单位: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采用盐酸H2O2/HCOOH法,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进行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双氧水用量、 甲酸用量、 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
37、影响,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为:m(脂肪酸甲酯):m(甲酸):m(双氧水)=1:1.5:2,反应温度40℃,催化剂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即浓盐酸质量占原料脂肪酸甲酯质量的百分数,下同),反应时间为110 s。在该条件下,产品环氧值为4.32%。 刊名:精细化工 ISSN:1003-5214 年: 期:01 第一责任人:张跃; 2、 题名:微通道反应器内叔丁醇溴化反应工艺研究 作者:张跃;郭欣桐;严生虎;刘建武;沈介发; 关键词:微通道反应器;;叔丁醇;;溴化;;溴代叔丁烷 单位: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研究了微通道反应器中叔丁醇的溴化反应制备溴代叔丁烷的工艺过
38、程,考察了原料摩尔配比、 反应温度、 催化剂浓硫酸的用量、 停留时间等单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经过实验结果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0℃,叔丁醇、 氢溴酸和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1.5∶1,停留时间60s,叔丁醇的转化率为92.3%,溴代叔丁烷的选择性为99.1%,传统间歇搅拌反应器中叔丁醇转化率为88.3%,溴代叔丁烷选择性为86.5%。相较于传统工艺方法,利用微通道技术提高了反应效果,降低了反应条件的要求,减少了废酸的产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刊名:精细石油化工 ISSN:1003-9384 年: 期:01 第一责任人:张跃; 3、 题名:微通道反应器内纳米头孢呋辛酯
39、制备工艺优化 作者:张乾霞;娄金婷;周月;段永鸿;王洁欣; 关键词:纳米头孢呋辛酯;;反溶剂沉淀法;;Y型微通道反应器;;正交实验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摘要:在Y型微通道反应器中,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头孢呋辛酯纳米颗粒。经过正交实验,系统研究药物溶液质量浓度、 沉淀温度、 溶剂流量和反溶剂流量等因素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得到的适宜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溶液质量浓度0.08 g/mL、 沉淀温度5℃、 溶剂流量3mL/m in,以及反溶剂流量80mL/m in,制备出了粒径为260~340 nm,且粒径分布窄的纳米颗粒。实验还进一步利用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分析和体外
40、溶出实验对原料药及产品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粉化产品为无定形,溶出度明显优于原料药。 刊名: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1671-4628 年: 期:01 第一责任人:张乾霞; 4、 题名:微反应器研究及展望 作者:郑亚锋,赵阳,辛峰 关键词:微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微反应技术 单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300072 摘要:综合概括了微反应器 (微通道反应器 )的基本概念 ,把微反应器与其它微通道设备相区别 ;从化学反应工程的角度按气固相催化微反应器、 液液相微反应器、 气液相微反应器和气液固三相催化微反应器
41、等类型对各种新型微反应器予以简略而突出的介绍 ;从其几何特性出发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微反应器具有的一系列超越传统反应器的独特优越性 ;简略介绍了微反应器的制作、 研究现状和展望。 刊名:化工进展 ISSN:1000-6613 年: 期:05 第一责任人:郑亚锋 5、 题名:国外甲醇制氢微通道反应器开发现状 作者:王桂芝;曲家波;魏军风;张春燕;何玉莲;徐显明;李方伟; 关键词:微通道反应器;;甲醇;;制氢;;燃料电池;;甲醇重整 单位:中国石油大庆化工研究中心; 摘要:阐述了微通道反应器特点及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外开发的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
42、器及系统,简要分析了甲醇重整制氢微通道反应器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 刊名:化学工业 ISSN:1673-9647 年: 期:06 第一责任人:王桂芝; 6、 题名:甲醇重整微槽道反应器的性能 作者:于新海;涂善东;王正东;马玉录;戚蕴石; 关键词:微槽道;反应器;甲醇重整;燃料电池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 37 摘要:为了解决燃料电池系统的稳定氢源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甲醇重整微槽道反应器加工工艺方法。经过电火花加工技术在合金片上加工出平行的槽道,然后经过扩散焊将十多层的合金片焊接在一起,再经过溶胶-凝胶方法将催化剂涂层负载到微槽道反应器的内壁上。微
43、槽道反应器的整体尺寸为40 mm×40 mm×8 mm。考察了催化剂涂层的配比、 反应温度、 水醇比、 进料速度、 反应时间对甲醇重整微槽道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 进料速度、 水醇摩尔比分别为282°C、 6 cm3/h、 1.3时,该微槽道反应器的氢气产率可满足11W燃料电池的需要。 刊名: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1006-3080 年: 期:06 第一责任人:于新海 7、 题名:微结构反应器在巯基乙酸甲酯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作者:贾少明;李亚芳;赵建宏;王留成;宋成盈;王建设; 关键词:巯基乙酸甲酯;;微结构反应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44、 单位: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摘要:研究了微通道反应器中巯基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过程。主要考察了管材管径、 停留时间、 反应温度对合成巯基乙酸甲酯酯化反应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酯的收率。 刊名:化工进展 ISSN:1000-6613 年: 期:S1 第一责任人:贾少明; 8、 题名:微通道反应器中二氯丙醇环化反应 作者:张跃;李津石;严生虎;刘建武;沈介发; 关键词:二氯丙醇;;环化反应;;环氧氯丙烷;;微通道反应器 单位:常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 摘要:研究了微通道反应器内二氯丙醇的环化制备环氧氯丙烷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 原料配比、 停留时间等单因素
45、对环氧氯丙烷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组合:环化反应温度50℃,二氯丙醇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1∶1.2,停留时间45 s,NaOH质量分数20%时ECH的收率达到95.2%。在微通道反应的时空转化率要比常规反应高出两个数量级。与传统的工艺方法相比,微通道反应中环氧氯丙烷的收率提高了10%,降低了过程的能耗,废水排放量减少了45%。 刊名:化工进展 ISSN:1000-6613 年: 期:01 第一责任人:张跃; 9、 题名: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用于传统搅拌釜的工艺改造 作者:谷杰;王名贤;陈文霆;周玉;俞立新;马兵;沈卫;张沫;姜毅; 关键词:连续流反应器;;微通
46、道反应器;;工艺强化;;零排放;;绿色化学工艺 单位:北京乐威泰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康宁中国(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采用康宁公司的G1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对传统的HATP搅拌釜工艺进行了改造和优化,考察了溶剂使用、 反应温度、 反应物摩尔当量、 流速等对反应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工艺条件。改进后的工艺产品质量分数可达98%,目标产物收率近100%,可实现年产30 t HATP,不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实现了整个工艺过程的零排放连续操作。 刊名:现代化工 ISSN:0253-4320 年: 期:03 第一责任人:谷杰; 10 题名:微通道反应器内乙苯连续氧化反应工艺研究
47、作者:严生虎;沈卫;张跃;刘建武;沈介发; 关键词:微通道反应器;;乙苯;;氧化;;苯乙酮 单位:常州大学化工设计研究院; 摘要:研究了在"心型"结构微通道反应器内乙苯与过氧化氢反应连续合成苯乙酮的氧化工艺过程,考察了乙苯与催化剂醋酸钴的摩尔比、 停留时间、 溶剂量、 反应温度等对单程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在典型的工艺条件下,n(醋酸钴)∶n(乙苯)=13%,停留时间70 s,促进剂Br/Co=1.75,V(冰乙酸)/V(乙苯)=10∶1,温度为100℃,乙苯的转化率达到30.7%,苯乙酮的选择性达到100%。 刊名:现代化工 ISSN:0253-4320 年: 期:04
48、第一责任人:严生虎; 11、 题名:微通道反应器内氯苯硝化反应研究 作者:余武斌;高建荣;李郁锦;贾建洪;韩非; 关键词:微通道反应器;;硝基氯苯;;硝化反应;;时空转化率;;精细化工中间体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摘要: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对氯苯硝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氯苯与硝酸的摩尔比、 体积流速、 反应温度等对单程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实验选择了较优工艺参数组合:n(氯苯)∶n(硝酸)=1∶1.3,n(硝酸)∶n(硫酸)=1∶3,氯苯体积流速0.5 mL/min,反应温度80℃,氯苯单程转化率达74.8%,n(邻硝基氯苯)∶n(对硝基氯苯)
49、0.56∶1,时空转化率(STC)达4.07×109mol/(m3.h)。微通道反应器内,时空转化率是常规反应器的3.08×104倍。 刊名:精细化工 ISSN:1003-5214 年: 期:01 第一责任人:余武斌; 12、 题名:微通道反应器在微-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鞠景喜;曾昌凤;张利雄;徐南平; 关键词:微通道;;微米材料;;纳米材料;;合成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暨教育部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暨教育部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暨教育部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50、 南京210009,南京210009,南京210009,南京210009 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微通道反应器在微-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合成过程中一些因素,如停留时间、 反应温度、 反应物浓度和进料方式等对合成微粒的影响。 刊名:化工进展 ISSN:1000-6613 年: 期:02 第一责任人:鞠景喜; 中国期刊全文库 专业检索: 。 四、 Engineering Village Quick research result: 45 articles found in Compendex for - : ((((fixed bed r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