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订线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幼儿文学创作与鉴赏》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婚外情经历反映了她怎样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 A. 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爱情的忠诚 B.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对爱情的
2、过度追求 C. 没有任何幻想和不满 D. 认为婚外情是合理的 2、《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诗,通过今昔对比,如何深刻地表达了征人思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A. 没有表达任何情感 B. 只是简单的景色描写 C. 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D. 让人无法理解其中的情感 3、《浮士德》中,浮士德经历了多次灵魂的挣扎和追求,以下哪次经历不是他的重要阶段?( ) A. 知识追求 B. 爱情追求 C. 政治追求 D. 财富追求 4、《离骚》中,屈原通过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众女嫉余之蛾
3、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一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环境?( ) ( ) A. 政治清明,人才辈出 B. 奸佞当道,忠良被害 C. 君臣一心,共图大业 D. 社会和谐,安居乐业 5、《水浒传》中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武松打虎”的情节更是广为流传。“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这段精彩的描写如何凸显武松的英勇无畏和过人的胆识,以及此情节在塑造武松形象方面起到了怎样关键的作用?( ) A. 作用不大,不能体现武松的特点 B. 充分展现了武松
4、的英勇,奠定了其英雄形象 C. 只是简单的叙述,没有特别的意义 D. 与武松的形象塑造无关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革命理想。“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独白如何体现保尔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以及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启示?( ) A. 毫无启示,毫无价值 B. 意义重大,激励前行 C. 误导青年,产生错误 D. 脱离现实,无
5、法借鉴 7、在古代文学中,“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以下哪一位不是“竹林七贤”之一?( ) A. 嵇康 B. 阮籍 C. 山涛 D. 王羲之 8、《骆驼祥子》是老舍的经典作品,祥子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祥子命运悲惨的主要原因( ) A. 黑暗的社会现实 B. 自身的性格弱点 C. 爱情的挫折 D. 频繁的战争 9、《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对楚怀王的忠诚和对楚国命运的担忧。“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几句诗怎样揭示了宫廷的黑暗和屈原的无奈,以及他怎样的爱国情怀?( ) A. 没有揭示和体现 B. 表
6、现宫廷的和谐和屈原的得意 C. 清晰地展现了黑暗与无奈,凸显爱国之心 D. 说明屈原不爱国 10、《儒林外史》通过对众多儒林人士的刻画,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范进中举后,周围人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世态炎凉和人性丑恶?( ) A. 友善互助 B. 和谐美好 C. 趋炎附势,唯利是图 D. 公平正义 11、《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的癫狂表现令人啼笑皆非。“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这段描写怎样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社会的畸形价值观?
7、 ) A. 没有讽刺 B. 表现科举制度的好处 C. 有力地批判了制度的弊端和社会的扭曲 D. 说明范进很正常 12、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顾城的哪首诗?( ) A. 《一代人》 B. 《远和近》 C.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D. 《雨巷》 13、现代文学作品中,钱钟书的《围城》以其独特的讽刺艺术备受关注。“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句话如何深刻地揭示了婚姻的困境和人性的弱点,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婚姻观念和价值取向?( ) A. 积极乐观,对婚姻充满期待 B. 消极悲观,否定婚姻的意义 C. 现实而复杂,既有
8、向往又有无奈 D. 简单纯粹,没有太多思考 14、《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与之战斗,这一荒唐行为如何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世界的冲突?( ) A. 没有反映冲突 B. 表现了他的理智 C. 凸显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对现实的无知 D. 说明他适应现实 15、《离骚》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诗句如何揭示当时楚国政治的黑暗和奸佞当道的局面,以及屈原怎样的悲愤和无奈?( ) A. 乐观积极,充满希望 B. 悲愤交加,心灰意冷 C. 无动于衷,
9、漠不关心 D. 盲目乐观,没有察觉 16、《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疯癫是剧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唱着古老的歌谣,好像一点不感觉到处境的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这一描写如何反映出她内心的崩溃和无奈,以及对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有着怎样的加深作用?( ) A. 淡化悲剧,无关紧要 B. 极大加深,令人痛心 C. 毫无影响,可有可无 D. 弄巧成拙,破坏氛围 17、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诗体现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 A. 乐观自信 B. 消极悲观 C. 随遇而安 D. 愤世嫉俗
10、 1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舌战群儒”情节充分展示了他的雄辩之才。“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尫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 )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
11、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段言辞如何展现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东吴群儒的怎样有力驳斥?( ) A. 软弱无力,毫无作用 B. 铿锵有力,直击要害 C. 含混不清,不知所云 D. 敷衍了事,态度消极 19、《简·爱》中
12、简·爱在寄宿学校的经历十分艰苦,但她依然坚持学习。这段经历对她的性格形成和人生观念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 A. 没有影响 B. 负面影响 C. 培养了她坚韧、独立的性格,让她更加珍惜知识和尊严 D. 让她变得脆弱 20、《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传颂千古。“玄德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玄德曰:‘何处去了?’童子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玄德曰:‘几时归?’童子曰:‘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玄德惆怅不已。”
13、这段文字如何展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和诸葛亮的超凡脱俗,以及此情节对推动故事发展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 ) A. 意义不大,可有可无 B. 至关重要,为刘备的崛起奠定基础 C. 只是普通的情节,没有特别作用 D. 对故事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唐传奇的豪侠形象 2、(本题5分)海派文学的发展 3、(本题5分)解释“反乌托邦文学”这一名词,包括其定义、主要特征、社会批判,列举一些反乌托邦文学的代表作品,探讨反乌托邦文学对未来社会的警示。 三、作品分析题(本大
14、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探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的生存困境与亲情力量。 2、(本题5分)分析《推拿》中盲人世界的情感交流与内心渴望。 3、(本题5分)剖析《等待戈多》中的重复语言的效果。 4、(本题5分)剖析《神曲》中的炼狱之旅与灵魂净化。 5、(本题5分)剖析《呼啸山庄》中的自然描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论述《家》中觉新的婚姻悲剧与无奈。 2、(本题10分)从《庄子》中的“逍遥游”思想谈精神自由的追求。 第5页,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