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拍手歌课件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拍手歌》的第二课时内容,依据教材第四章“节奏与韵律”中的第三节“拍手游戏的节奏训练”。具体内容包括:复习上节课的简单拍手节奏,引入更复杂的节奏型,通过拍手游戏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拍手歌》的基本节奏型,并能准确进行拍手演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团队协作的拍手游戏,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拍手歌》的基本节奏型,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复杂节奏型的准确把握和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
2、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音响设备、拍手歌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每人一对拍手板。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实践情景(5分钟) 利用课件播放一段拍手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并模仿视频中的节奏。 邀请几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拍手演奏,其他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2. 复习与讲解(15分钟)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简单节奏型,并进行集体练习。 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复杂节奏型,用黑板演示节奏型,让学生跟随拍手。 3. 例题讲解(10分钟) 选取几个典型的复杂节奏型进行讲解,通过拍手歌课件展示,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引导学生分析节奏型,讲解如何准确把
3、握和转换节奏型。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复杂节奏型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拍手游戏(10分钟) 将全班分成两大组,进行拍手游戏,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邀请几名学生进行拍手演奏展示,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1. 黑板左侧:拍手歌的基本节奏型。 2. 黑板右侧:复杂节奏型的分解讲解。 3. 中间部分:拍手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自行设计一段包含至少三种节奏型的拍手歌,并录制视频。 2. 答案
4、示例:学生完成设计后,可将自己的作品提交至教师邮箱,教师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行探索其他拍手游戏和节奏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推荐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目标中的“掌握《拍手歌》的基本节奏型,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中的“复杂节奏型的准确把握和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 4. 作业设计中的“自行设计一段包含至少三种节奏型的拍手歌,并录制视频”。 一、教学目标的细化 1. 掌握《拍手歌》
5、的基本节奏型:基本节奏型是学习拍手歌的基础,包括单拍、双拍、三连拍等。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重复练习、示范讲解、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节奏型。 2. 能灵活运用:在掌握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演奏中,如变换节奏型、组合不同节奏型等。可通过课堂展示、课后作业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基本节奏型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复杂节奏型的准确把握 1. 分解讲解:针对复杂节奏型,教师应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基本节奏型,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同时,通过拍手歌课件、黑板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复杂节奏型的组成和变化。 2. 逐步提升:从简单的节奏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节奏型,让学生在
6、掌握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逐步挑战更高难度的节奏型。 三、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 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练习,使学生在互动中培养默契。同时,教师应关注各小组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拍手游戏:设计不同形式的拍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可设置一定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 四、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复杂节奏型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其组成和演奏技巧。同时,结合拍手歌课件,让学生观看视频示范,加深对例题的理解。 2. 随堂练习:设置多个练习环节,包括个人练习、小组合作、集体展示等。教师巡回指
7、导,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设计 1. 自行设计拍手歌: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的基本节奏型和复杂节奏型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音乐素养。 2. 录制视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录制下来,既能检验演奏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发音清晰,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听清楚。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可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3. 适时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增强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时间分配 1. 导入实践情景(5分钟):通
8、过视频、示范等方式,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复习与讲解(15分钟):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学生对基本节奏型的掌握。 3. 例题讲解(10分钟):抓住重点,简洁明了地讲解复杂节奏型。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加强巩固。 5. 拍手游戏(10分钟):寓教于乐,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拍手歌视频、示范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学生生活
9、实际,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案反思 一、优点 1. 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2. 创设有趣的游戏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堂时间分配合理,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不足 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应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在课堂上的个别指导不够充分,需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3. 课堂提问环节可以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改进措施 1. 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加强教师的巡回指导,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3. 优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