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林深处人家》教学设计
安乡县焦圻中学 孟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生字词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3、体会本文移步换景的描写顺序。
4、品位本文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思路
2、品位描写精彩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
3、体会并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家乡的景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竹林的美丽,体会作者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移步换景描写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岁寒三友”指的是哪三种植物吗?(生答
2、松、竹、梅)。是的,中国人历来喜欢种竹,文人更是把竹子当作自己精神品质的象征。今天我们就随本文的作者一同走进竹林深处,去领略江南竹乡的美……
二、检查预习。
(出示学生预习的拼音字词,请3名学生在黑板上注音,再口头抽查词语解释师再点拨)
(1)注音
山麓 ( lù ) 隧道( suì )竹坞(wù ) 山岚( lán )
竹箬 ( ruò )器皿( mǐn )屏风( píng ) 匾箪( dān )
(2)释义并造句
密密匝匝 :很稠密的样子。
束手无策: 形容遇到问题一点办法也没有。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
3、相符合.
三、 新授探究
(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江南竹乡有哪几方面特色,给你留下怎样印象?
②课文是分几部分写?请写出各段段意。
③试找出文中体现行踪的语句。
(二)交流讨论,总结归纳:
① 竹林——茂密如海;竹农——闲适富足热情淳朴;
江南竹乡——风景如画
②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竹海景色。
第二部分(4—7)写竹林人家。
第三部分(8)对竹乡的回味。
③1、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
2、穿过一处最密的竹海,我们便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
3、于是我们便向深藏在竹海的山村进发。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