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357 ,大小:6.98MB ,
资源ID:11262421      下载积分:25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2624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章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ppt)为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第三章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ppt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咨询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关

2、心理咨询的理论被分成了不同流派,其中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学派被认为是咨询心理学的经典理论。,本章内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三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基本理论,二、主要方法,一、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一),精神分析的早期发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社会文化学派,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h

3、ips),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意 识,前意识,潜意识,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他把这三个层次形象地比喻为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的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人们又把它的理论称作,“,深层心理学,”,。,。,(二)经典精神分析理论,1.,潜意识理论,意识:,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处在世界中的种种文化构成。,前意识:,前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潜意识:,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人类的本能及原始冲动。,真题训练:,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理

4、学,是由于其()。,A,不承认无意识心理活动层面的存在,B,十分强调意识活动对人类心理的深刻作用,C,十分强调深层的无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D,否认意识层面心理活动的存在,答案:,C,意识、潜意识及前意识是人的基本心理结构,意识保持着个体与外部现实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无意识使个体的心理活动具有潜在的指向性,.,因此,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各种心理、行为并非完全由个体的意志决定的,而是被潜意识的欲望,冲动等决定的,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各种欲望或观念,如果不能被允许进入到意识中,就会以各种变相的方式出现,.,通过分析疏导,将这些心理冲突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就可以治疗这些疾病。,2.,人格结构理论,本

5、我,自 我,超,我,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交互作用构成。,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努力争取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两者长期冲突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本我: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履行适应环境和个体保存的功能,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遵循,“,道德原则,”,,较大程序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本我、自我、超我三者达到平衡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即,“,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6、3.,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理论,(,1,)焦虑的三种类型,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2,)常见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化、反向、合理化、隔离、转移、投射、升华等。,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自我以非理性的方式来消除焦虑,从而达到自我保护而免于发生身心疾病的方法。,意义,:,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1,、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

7、法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从而,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绪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purposeful forgetting,),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natural 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样。,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

8、2,、否定,(,denial,),否定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指拒不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唯,“,否定,”,不是有目地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例如,,捂着眼说花瓶没碎,3,、退化,(,regression,),退回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案例:说不出话的大学老师,(,1-3,逃避机制),4,、反向,

9、reaction formation,),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乃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称为反向。换言之,使用反向者,其所表现的外在行为,与其内在的动机是成反比的。在性质上,反向行为也是一种压抑过程。,例如,,我的心理没有他,、,“,不可以吃糖,”,、,“,生病与伺候,”,5.,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合理化,又叫文饰作用,是指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

10、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两个著名案例,一个是酸葡萄心理,-,丑化失败的动机。一个是甜柠檬心理,-,美化被满足的动机。,6.,隔离,(,isolation,),所谓,“,隔离,”,是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例,,“,长眠、仙逝、归天,”,死亡,I Love you,_,我爱你,(4-6,自骗机制),7.,转移,(置换),(,displacement,),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

11、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案例:连锁反应里的小狗,(有名,-,被领导骂,其他人,-,无名),8.,投射,(,projection,),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归于他人。,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此概念,用以分析及了解,“,说者的内心世界,”,。,例如,多看一眼被打、妄想迫害症,(,7-8,攻击机制:产生不快时,不能直接发泄,便会产生转移,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快转嫁到他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9.

12、升华(,sublimation,),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例如:打人,-,拳击或摔胶;喜欢骂人,-,评论家,;,司马迁,-,史记,;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安娜,弗洛伊德,(,Freud,,,A,)于,1936,年发表,自我与心理防卫机制,一书,并于书中将防卫分成十种类型。她认为其中九种防卫常见于神经质的成人与正常的儿童,唯,“,升华,”,不管在成人或儿童,都是正常健康的。,升华是一种很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需品,如果没有它将一些本能冲动或生活挫折中的不

13、满怨愤转化为有益世人的行动,这世界将增加许多不幸的人。,你排长队准备取钱,好容易终于轮到你,你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你站在原地,无动于衷。,这是,“,压抑,”,姑娘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小女孩像离弦的箭一样抢先钻进去,你在外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心想:小不点儿不懂事,不跟她一般见识。心里什么感觉也没有。,这是,“,隔离,”,(,“,隔离,”,是把,“,观念,”,与,“,感觉,”,分开),小女孩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位老太太夺门而入,你想:,“,年轻人让老人,应该、应该。,”,这是,“,合理化,”,老人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扎了进

14、去,你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要是换了别人,早上去把她们臭骂一顿了。,-,可是,我可不是这样没有涵养的人。,”,这是,“,否认,”,孕妇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正要往里挤,你突然冲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两耳光,并纵身骑到她身上一边暴打一边咆哮着,“,你还得寸进尺了?!老娘对你们这种卑劣行径早已经忍无可忍了!,”,这是,“,移情,”,警察接到群众举报说你殴打外宾,于是前来干预:他们救走了外国女人,并把你带上了警车,你想:,“,他们只是碍于中外邦交的,面子,而走走过场、骗骗老外而已。其实,他们心里是站在我这边的。,”,这是,“,投射,”,你被带进了派出所,出乎你预料的是,警察居然

15、要对你来真格的!于是,你对问题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开始又哭又闹撒泼打滚。,这是,“,退行,”,你被家人从派出所交罚金领了回来,从此闭门思过,于一年后出版一本五万言畅销书,排队引发的人生思考,。,这是,“,升华,”,(升华是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4.,性心理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性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力比多,”,(性力)的投注和转移,需要经历,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本我中的本能在不同阶段获得满足的部位不同。,1,)口欲期(,0,1,岁):唇、口、手指;,一元共生状态,贪婪,2,)肛欲期(,1,3,岁):排便与控制,肌紧张的控制,二元状态(你,-,我)

16、追求完美、犹豫不决、强迫症,例:餐桌边拉臭臭,马加爵事件,(强迫性重复是精分的重要概念),3,)生殖器期(,3,6,岁):生殖部位,恋父或恋母;,问:为何我和小花不一样,案例:女儿希望的出差,俄狄浦斯情结(咨询案例,A,和,B,),4,)潜伏期(,6-12,岁):兴趣转向外部,转向应付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5,)生殖期(,12,岁以后):逐渐转向异性。,第二节,现代心理咨询理论,(三)现代精神分析理论,1.,客体关系理论,(,1,)梅兰妮,克莱茵的客体关系理论,克莱茵认为,在生命早期已建立的状态,是将持续终生的结构,任何内驱力和本能都是与客体相联系的。,主要概念:客体、自体、投射、内射、分

17、裂、投射性认同,发展状态:偏执,分裂状态、抑郁状态,案例:不断结婚的背后(现实现象的挖掘,),(不断结婚,-,离婚,早年客体关系混乱:口、肛期看护人的轮换;好的夫妻也吵闹,但客体关系的稳定),(,2,)玛勒的幼儿心理发展理论,玛勒把客体关系概念集中在一个人的心理诞生方面。她认为心理诞生是一个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由此婴儿才能与母亲分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S,O,S,O,自闭阶段,共生阶段,分离与个体化阶段,玛勒在她的著作,人类婴儿之心理诞生,中描述了婴儿成长的四个发展阶段:自闭、共生、分离与个体化、客体恒久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融入下一阶段,早期阶段存在着下一阶段的基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

18、很多重叠出现。,2.,自体心理学,婴儿原发自恋的幸福状态,企图回复失去的幸福,无可避免的破裂:是由于照顾者服侍上的失败造成,理想化的双亲影像,理想,夸大自体,雄心,表现癖夸大被修饰,并整合进入人格之内,成为:,你是完美的,我是你的一部分,我是完美的,自体心理学的理论起源是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创始人是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自恋的发展路线,主要概念:自恋、自体、自体客体、镜像、转变内化作用,二、精神分析的基本方法,(傅宏,67,),*,哪些病种比较适合精神分析治疗?,神经症:,强迫障碍,焦虑障碍,分离性转换障碍(癔症),心理生理障碍,恶劣心境、轻中度抑郁症,适应障碍,轻

19、中度人格障碍,分析师提供恰当的环境及其重要。精神分析治疗不是简单地提供潜意识向意识转变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增加病人自我的强度和自主性的过程。至关重要的是,在分析师提供的设置中,分析过程可以发生,自体分裂的各个方面的连接被重新建立(整合),这些方面原本是相互对立的。,Case formulation,(案例,老妈与小妈),人格发育,Why now?,现实问题,核心冲突,防御机制,创伤事件,先天基础,情感,1.,自由联想,(康庄大道),2.,释梦,(捷径),3.,分析与释义阻抗,4.,分析与释义移情,5.,解释,(傅宏:,咨询心理学高级教程,p67-71,),1.,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法的基本原理是

20、建立在这样的一种假设上:心理障碍者,认知也存在障碍,联想障碍就是其中的表现。通过访谈者的联想,暴露出内心潜隐的思想,归纳出病因的病结。,自由联想法的具体操作程序是:(,1,)鼓励访谈者敞开心扉,无所顾虑;(,2,)来访者者舒服的坐在椅子上随意的进行联想。,为了保证自由联想法的顺利进行,要以被辅导者为主,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谈话。必要时,可引导他继续联想,达到使被辅导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病因进入意识层,为他所领悟,从而达到辅导的目的。对被辅导者的联想内容保密是自由联想的一个基本原则。,例,自由联想,咨询者:,莫,请你把眼睛闭上一会儿并让头脑中不想任何事情。然后,把在脑中出现的任何思想大声说出来。尽量不

21、要让你说出的东西内容很清楚,只是报告你正在体验的任何反应、思维和情感。仅仅是词汇流出来,对它们进行的审视越少越好。,对梦的自由联想,咨询者:说说你的梦吧。,来访者:我梦见周末我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旅行了。,咨询者:噢!嗯,来访者:开始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我们来到一座塔上,,(踌躇、看着咨询者),咨询者:嗯。,来访者:哦!发生得好奇怪,我们在午饭后爬上塔。我们甚至唱了些歌然后当我们爬到塔顶,我开始享受美妙的风景。接着我注意到我将桑尼放在栏杆上时,一阵惊慌突然击向我。,咨询者:暂停在这种惊慌的感觉上,多告诉我一点。,来访者:哦!我是,(突然用更强的力量)那种惊慌整个地冲向我,我几乎吓住了,我真怕桑

22、尼会跌下,我的意思是我将他抱得去。我要他 抱紧我更紧。噢,我怀疑这惊慌的含义是什么?,咨询者:好,让我试试,停留在这种惊慌和害怕的感觉上,然后让你的脑海自由地回到你早年的记忆,告诉我头一个到你的脑海中的这类影像是什么?,来访者:(沉默了一会儿,他的眼光落在地板上,好像在沉思。)我看到我坐车在路上,我们停下来观赏,我 大约是,5,岁或,6,岁。父亲那时候真是个“古怪的人”。我记得他在栏杆的边缘上玩,他站起来在上面走。妈妈和我看着他时感到十分恐慌。然后他失去了平衡而几乎跌落。当他能够自己下来时,他脸白得像张纸,我是如此害怕而几乎停止喘息。,咨询者:原来如此,当你在塔上和桑尼在一起的时候,你感到真正

23、的惊慌。当你的父亲几乎跌落时他也有相同的感觉。,来访者:是吗,?,咨询者:现在 我看见你的手在抖动。,来访者:我现在仍在惊慌,它整个究竟有何意义?,咨询者:你正在迷惑而困扰,你认为那代表了什么意义?,来访者:(稍微放松了些)我确实似乎有同样的感受,当我与桑尼和我与父亲(踌躇),相当的惊慌,都是在高处,而我从没有喜欢过高处。,咨询者:对的,你确实是对两种情境有相同的感觉。可能你现在正再度体验你儿童时期的某些经验了。,2.,释梦,梦境,是潜意识欲望的显现。潜意识是我们力量的来源!,(梦里不仅有本能的冲动还有智慧和力量,荣格,案例:邻居枪打的果酱),3.,分析与释义阻抗,阻抗本质上是来访者对于心理咨

24、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可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种类,(一)对会谈时间及规定的消极态度,(二)讲话程度上的阻抗,(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四)咨询内容上的阻抗,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赘言,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指来访者将其某些心理问题完全归罪于别人,不从自身寻找原因;,健忘,指来访者在谈论使人感到痛苦或不安的内容时所表现出的遗忘现象,它是个体长期压抑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任意性,特别是咨询者竭力启发来访者去唤起某种痛苦记忆时,其通过各种方式来体现其遗忘的特征;,顺从,指来访者对咨询者讲的每一句话都表示出绝对赞同和服从,使别人无

25、法进入其内心世界,它表现为对咨询者的格外尊重和客气,因而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发觉其潜在的阻抗作用;,控制话题,指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一味要求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回避自己不愿谈论的话题,以免引起其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最终暴露,指来访者故意在咨询过程的最后时刻讲出某些重要问题,以使咨询者感到措手不及,借以表现他对心理咨询的某种阻抗。,咨询内容上的阻抗,理论交谈,指来访者竭力用心理学或医学上的术语和咨询者交谈,表面上它似乎缩短了咨访双方的心理距离,但实际上是来访者对咨询者的某种疑虑及其企图加以控制的欲望,回避谈论自身的核心问题。,情绪发泄,指来访者对某些话题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大哭大闹、泪流满

26、面或不自然地畅笑,它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体现了个体对于重新体验痛苦经历的焦虑与抵触情绪。,谈论小事,指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过多地谈及一些细枝末节,有意回避核心问题,转移咨询者的注意力,它是咨询中最轻微也是最不易发现的阻抗表现。,假提问题,指来访者向咨询者提出表面上适宜、实际上毫无意义的问题来回避谈论某一议题或加深某种印象。,阻抗产生的原因,被动心理,对抗心理,掩盖心理,依赖退化心理,两难抉择心理,4.,分析与释义移情,对移情的分析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移情是来访者的早期关系影响到他认识当前与治疗者的关系的结果,所以治疗者可以通过移情了解来访者对其重要他人的情感反应,引导其讲述

27、早年经历,这样,原本深藏在来访者无意识中的感受和愿望等就得以表达。,对其经验对他们当前心理功能的影响产生即时和深入的了解,这种了解有可能使得他固着的行为模式得以疏通或改变。,精神分析取向治疗的一种核心技术。,5.,解释,最常用的技术,它指咨询师(治疗师)指出、解释甚至教给来访者出现在梦、自由联想、阻抗及治疗关系中的行为的意义。解释是咨询师(治疗师)对来访者人格及其目前问题有影响的过去因素的评估基础上进行的,现还包括确定、澄清和翻译来访者的材料。,能让来访者正视他所回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从而加速无意识材料的进程。,对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一般原则:应当选在要解释的现象接近意识层面时进行,即没觉察

28、但可容忍;从表面开始到可以接受的深度;最好先指出阻抗,再去解释埋藏于其下的情感或冲突。,案例分析:丧父而心情烦躁的丈夫,治疗策略,先补救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稳定后,再治疗丧失反应;,丧失反应的情绪处理好后,还要处理应丧失带来的其他心理反应;,让来访者学会应付丧失后的心理空虚感。,丧失反应经历的阶段:否认、疑惑、内疚、生气、企图弥补、接受。,病例学习:,短程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一例,病史材料,患者男性,,19,岁,未婚,中专毕业,战士。中等身材,着便服,整洁得体,佩有手机,像貌端正,表情拘谨,压抑并带点倔犟。第一次见面时父母在场,.,患者显得犹豫,不愿主动与治疗师交谈。当治疗师征询患者的意见,让其

29、父母离开诊室时,谈话才得以进行。,患者以一种惶恐、委屈的语气诉述他的工作、家庭以及恋爱方面的问题。一年多以前,中专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被父母送到部队当兵。患者非常不愿意,认为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承担责任,将他当作包袱送进部队了事。新兵入伍后被分配到内蒙古军分区,觉得那里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太苦,加上部队管理又严,常被领导批评,内心感到痛苦,经常用烟头烙自己的手臂,也不解决问题,只好写信向父母诉苦。父亲得知情况后,运用各种关系将其调到了昆明司训队学习汽车驾驶。学习结束后重新分配至某军分区干休所。,起初工作还不错,但后因不假外出,多次私自跑回昆明与女友相会,最长一次为,7,天,而被单位领导关禁

30、闭。由于管理教育上的困难,干休所领导与其父母协商,只要设法将其调走,可不给予行政处分。其父出于无奈,只好托关系将其调到某边防团当战士。到了边防部队,生活更加枯燥,管理训练更严,患者不能忍受,于就诊前二月私自跑回昆明家中,且不愿重返部队。在昆明期间,患者表现懒散,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情绪低落且易激怒,易与他人(包括父母)发生争执,同时感到莫名的紧张、焦虑、恐惧,内心很痛苦,经常饮酒消愁,加之与女友的关系紧张,对生活感到绝望而割腕自杀。因被母亲及时发现,送医院急救后脱险,经急诊科转精神科就诊。,他暴露的另一个主题涉及恋爱和性方面的问题,从初中三年级(,15,岁)就开始,与同班女生恋爱,并同居至今,

31、双方父母皆知,但听之任之。一年前女友怀孕堕胎,患者私自从部队跑回昆明照顾女友而被关禁闭。二个月前女友再次作人流,术后脾气怪,经常发火。对此,他感到痛苦,想离开她,但又不忍心,更奇特的是,近三个月来,他除了与前一个女友保持着性关系之外,还同时与另外二个女孩子保持着相当亲密的关系,他觉得同时应付三个女孩子非常吃力,但不知怎么才好。,其次,他还谈到了父母的婚姻问题。父亲年轻时追求母亲,一方面因为母亲舞跳得好,另一方面他当时只是一个工人,能找到母亲是比较幸运的,.,但婚后对母亲很不满意,经常骂母亲,后来发展到了婚外情,一直闹离婚。母亲不愿离婚,而表现事事顺从父亲。,背景材料,患者为家中的独子,出生后不

32、到一岁,断奶后因父母忙于工作而由奶奶代养,深得爷爷奶奶的宠爱。三岁回到父母身边并开始上幼儿园,因幼儿园正好在自己家的楼下,所以经常是独自一人去幼儿园。当患者谈到当时上幼儿园的情景时,至今还有害怕的感觉。,6,岁上学,学习成绩不好,经常逃学,老师告状后则被父亲殴打。,患者的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原在某报社开车,三年前下海开汽车修理厂。人很怪,在外显得老实忠厚,有人缘,在家里则非常专制,脾气不好,动辄发火打人,经常斥骂母亲。患者记得大约,4,、,5,岁时,和母亲一起坐父亲的车外出拉石头。在车上,母亲不小心说了句什么话,父亲竞表现得非常粗野,一把将母亲推出驾驶室,母亲当时身上没带钱,硬是哭着走了近,1

33、0,公里的路回到家中。在患者的记忆中,父亲对他自幼管教严格,希望他能成为一名,“,有出息的男子汉,”,。,小时候,他很畏惧父亲,甚至不敢在父亲面前哭泣。现在长大了,有些恨他,声称不怕他。在他,13,岁的时候,父亲曾带他到泰国旅游,并一起观看色情表演,当时不懂事,感到有些害羞,患者的母亲是一名银行职员,从小对患者迁就宽容,但在家里没有主见,说话罗嗦,喜欢附合父亲管教他,因此,患者既可怜她,又讨厌她。,治疗过程,治疗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持续近九个月,治疗早期,最初的几次会谈比较理想,他感到医生温和可信赖,唔谈比较主动,使他的核心问题得以呈现。这时期治疗师的活动主要由澄清和探查性问题组成。随着治疗

34、的进行,从第,5,次晤谈之后,患者开始出现迟到,谈话时热情降低,有时低头不语,治疗慢慢陷入到一种停滞状态。,我意识遇到了阻抗,刚开始,仅仅认为阻抗的原因可能来源于对暴露的恐惧或避免因回忆过去的经历给内心带来的痛苦。因此,与患者讲座了有关迟到、不愿讲话等行为的心理学意义。同时请他谈对治疗师的印象和感受。患者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自己从小心理素质就差,情绪不稳定,对所尊重的人就愿意说,反之则感到厌烦,而且不相信人,因此朋友很少。接下去,患者给治疗师讲述一个梦,“,独自一人回到了部队,到处空荡荡的,没人理睬,心里感到很害怕,”,。,当时没对梦进行分析,只是问患者是否害怕惩罚?患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但同时

35、又说,“,有时感到害怕,但不知道怕什么,”,。由于治疗师没认识到阻抗的原因是负性移情反应,-,即是将旧的糟糕的人际关系带入到治疗中,患者缺乏安全感的强迫性重复行为,因此没有给予他什么解释。到了第十次会谈时,患者没来。我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便主动给他父母打电话询问情况。,第十一次会谈,由其父亲陪送来诊。此时我接受过督导,对治疗中的阻抗、防御、移情等问题有了一定了解,便与患者对前一段时间的治疗进行了讨论。讨论中我感到患者有将我看成为他父亲的幻想,其谦卑忍让的外表下含带有敌意。于是问患者:是否认为治疗师有点像自己的父亲?,患者沉默片刻后回答:,“,是,”,。接着我又问患者:,“,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

36、样的感觉?,”,患者回答:,“,我爸爸妈妈知道我们的治疗情况。,”,原来,患者对治疗师私下接待其父母的来访,谈论过一些有关治疗过程中的事情而感到不满。由于治疗师的失误,引发了病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给治疗带来了困难。这时,治疗师一方面坦诚地接受了患者的不满,如实地将其父母的来访经过告诉了患者,并承认了自己处理不当(事先没有征询患者的同意),另一方面对其阻抗的重要原因,缺乏安全感的强迫性重复作了解释。,其次还坦陈了治疗师对患者性生活混乱所产生不满,(,反移情,),。由于反移情的出现,使患者在治疗师身上感受到了严厉父亲的重现。患者接受了解释,表示愿意继续治疗。,治疗中期,第十八次会谈,患者提前,

37、10,分钟来诊。讲述了一个梦:,“,患者和一位朋友外出,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火车站附近,看到一条新修的路,路边有许多草木,草丛中有一只黑猫,眼睛发着绿光,患者走近黑猫,想逗它一下,没想到黑猫突然变得很凶,竟扑向患者并要抓他。患者吓得拼命跑,却跑回到了部队宿舍,宿舍里有一个战友,过了一会,又回来一个战友,二个人决定出去看看,却遇了一大群黑猫,非常凶恶,拼命来追咬他们。患者在逃跑时摔了一跤,被猫抓得遍体鳞伤。,”,我让患者对梦中的一些场景进行自由联想。患者的联想很有限,仅觉得外出的朋友有点像治疗师,黑猫有点像父亲。我对这个梦作了如下解释:患者和治疗师外出,看到一条新修的路,表明患者与治疗师建立了较好的

38、关系,治疗有了新的进展;逗黑猫(父亲)被追咬,表明对父亲权威暴力的反抗,以及由此导致的恐惧感。梦境最后以被猫抓得遍体鳞伤而结束,也许是表明患者有自虐的倾向,当然这种所谓自虐或受虐正是患者与父母日常生活的写照。患者同意后一种解释。,接下来的治疗有很大的进展,但很快又转入到一种僵持状态,患者一方面说对自己行为背后的潜意识意义有了一些理解,感到轻松了许多,但另一方面仍觉得情绪波动很大,不知该怎么办?另外,他对治疗师没有接受母亲的红包感到疑虑,问治疗师,“,为什么肯帮助他?,”,此时,我体验到了患者移情的摇摆性,即是在治疗师身上投注了正负两种矛盾情感,.,此期的工作是利用患者对治疗师的信赖进而帮助患者

39、修通早年经历对心理发育的影响,以及理解内心冲突与心理防御机制症状和现实生活境遇之间的关系。,治疗师一方面让患者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像跑一样地成长?,15,岁就与女孩子建立性关系,而且一个不够,还需要三个?为什么要不停地调换工作?,”,另一方面指出患者人格结构中的问题,以及家庭(特别是父亲)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通过不断地修通,患者终于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变得可以和我讨论,提出反对意见,还知道了榜样的作用和力量,开始能面对逃离部队这个现实。治疗结束前,患者已作出了返回部队的决定。,讨论,精神分析着重对因个人内在矛盾所引发的冲突加以分析,通过持续的个人接触,帮助澄清病人潜意识中影响其生

40、活的部分,并对分裂部分与被确认的自我部分进行整合。如潜意识中的负罪感会让人表现为压抑,工作障碍或自虐,甚至严重的抑郁,精神分析可在澄清内在不确认的,能导致精神障碍有关症状的部分,将病人潜意识的动机提高到被认识的层面,使病人得以解脱。,本例突出的症状是紧张、恐惧、焦虑、抑郁、自伤、自杀,临床上也符合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但进一步了解还会发现:其自幼有逃学、不信任他人、没有亲密朋友、酗酒、性乱、违纪等行为,表明他最大的问题是人格问题,因此,考虑其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对他的全部症状就不难以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是近二十年来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研究得较多的一种人格障碍,并也有了一整套的心理动力学诊治方法。,

41、按照,Kernberg,的观点,边缘性人格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有如下几个特征,1,、慢性、弥散性的波动性焦虑,(,如肌肉紧张、植物神经活动亢进、过分恐慌、失眠症等),。,2,、多相的神经症,-,诸如严重的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恐怖症状,强迫症状,分离走神现象,疑病症等等。,3,、,多相的夸张的性行为倾向。,4,、传统的潜在精神病人格结构,分裂性人格,偏执性人格,轻躁狂或循环型人,格。,5,、冲动性神经症或成瘾:病人表现的是反复需要满足的驱力冲动发作的严重人格病理。,6,、低层次的人格障碍,临床表现为低层次的防御机制如分离,投射,抵毁,否认等,.,此例病人完全符合上述特征,按心理动力学的理解,边缘型人格

42、障碍病人的内心主要冲突起源于前恋母期(口欲期),病人早年生活经历中有明显的母,婴关系紊乱。此例病人出生后不到一岁就与母亲分离,被送给奶奶代养。面对爷爷奶奶的溺爱与父母的严厉无法加以整合,使他的内部心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这种矛盾情感使他从未有过彻底的安全感,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外来的爱与恨,因此,焦虑油然而生。,由于存在有这种焦虑,使得他力图用分离,(spliting),(把正性和负性的自我和正性和负性客体形象分离开来,比如情绪的喜怒无常,),否认,(deny),(有意不理会重要的现实,如逃离部队,与女友发生性关系会出现严重问题,)等防御机制对焦虑进行控制。在其随后的心理发展中,早期心理发展的紊乱,

43、不但没得解决,相反得到了强化。,当他,3,岁(处于肛欲期),回到父母身边时,没有得到父母很好的照料,经常听到父母的争吵,独自一人去上幼儿园,使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进一步加重。当他步入俄底浦斯期之后,他面对的是一个严厉的父亲和一个软弱可怜的母亲。此期所产生的阉割焦虑和早期的焦虑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焦虑。这种焦虑使这个对母爱产生怀疑,感到世界不安全的儿童,过早地接近父亲,提前体验到恋母冲突。他只能通过与父亲认同来解决性别和性的冲突,并获得从母亲那里得不到的母爱。,到了青春期,性的发展非常迅猛,相应的自我和超我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他有强烈的性冲动需要释放,而超我(道德感)又非常弱,虚弱的

44、自我夹在本我和超我之间,摇摆不定,不能自控而陷入了青少年危机之中。加之,他过早认同的对象,父亲本身就具有边缘型人格的特质(喜怒无常,内外不一,一方面对患者管教很严,另一方面又很放纵,如带孩子看色情表演,对孩子性乱视而不见,等等,),对他的人格偏离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理解了病人的基本冲突和防御机制之后,我们对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奇怪行为就比较容易地加以理解。他过早地找女朋友,建立性关系,是他用于控制早年分离体验,害怕失去父母的一种补偿方式。不愿当兵,反复违纪,逃跑,是他避免与父母的分离所产生焦虑的强迫性重复行为,而逃离部队将会受到惩罚这一现实大大地激发了他对早年阉割焦虑的恐惧。由于患者采用了

45、否认(掩耳盗铃)这一防御方式,使患者对紧张和恐惧的原因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愈演愈烈,最后只好选择自虐、自伤、自杀的方式来回避由超我惩罚所带来的焦虑。,对本例患者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应对其原始的防御机制,怎样把病人的那些缺乏联系的形象和情感状态整合起来,让病人恢复被防御所分裂的感情,因此,需要治疗者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医生应有的关心,同时不要被反移情所左右,坚持用一种中立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让病人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并设法将这种安全和信任扩展到他的生活中去,扩展到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去,并且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式治疗有其特征,要将焦点集中在此时此刻,(here and now),病人与治疗师的关系上,要认

46、识到病人会很快将其现实生活中混乱的人际关系模式带入到治疗中来,治疗师要及时向病人指出这种强迫性重复行为,.,本案例治疗的早期,由于治疗师对这点认识的不充分,险致治疗脱落,.,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其干预要比神经症早而多,且必须遵循如下策略,1,选择一个居先的主题,包括紧急状况或通常状况,.,在患者纷乱的临床相中选择,切入点,.,进行澄清,面质,和解释,.2,保持治疗的支持性框架,限定设置和限制症状的继发性获益,.3,保持技术上的中立性和限制见诸行动,.,4,在解释歪曲真实的幻想前,从治疗师与病人在交流中通常共享的真实中进行干预,.5,分析移情中的正负面以避免仅看到移情中的某,

47、一面,(,正或负,),以帮病人整合正负性情感,.6,系统地分析进入移情中的原始防御,.(,这个策略增强了自我,但在短程治疗中要加以限制,因病人难以在短时期内收回他或她正在投射的内容,.)7,始终保持对反移情的清醒并将从反移情中学到的东西整合进解释的过程,.,总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是个艰巨的过程,此例的治疗中,我们看到了病人明显的进步,但病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应用与发展,*贡献与局限,精神分析是一个解释性很强的理论,意思是这理论对很多的人理问题都可找到因由,这正是此理论的优点。但使用其辅导方法时,对辅导者的专业知识要求相当高,不论是当中对不同讯息,如梦境、移情、抗拒的分析,或是套取受导者

48、潜意识的技巧等。这使辅导者必须受过长时间训练,这正是其使用时的局限之一。,贡献:,弗洛伊德,在理论建树方面,以潜意识学说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的理论,以及探索潜意识的方法论如梦论、过失论等,这些理论又是为指导其临床治疗实践服务的。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贡献既有理论方面,又有实践方面。此外,精神分析还对文学艺术、,历史学,等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构成了弗洛伊德理论令一个方面的特殊贡献。,局限,(一)理论上的局限,1,、潜意识基础论,(夸大潜意识的作用),2,、泛性论,(对精神症病患的研究德出的有关性的情结与结论,扩大应用在婴幼儿的摄食、排便等生理活动中,甚至推广应

49、用到人文学科领域中,违反了具体对象应作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的一般,科学,原则。),3,、本能论,(战争与犯罪提供辩护),(二)研究对象与研方法的局限,1,、研究主题与对象的局限,(病人,-,健康,无足够的外部效度),2,、研究方法的局限,(具体收集资料方面,实验心理学家批评,弗洛伊德显然是在那些不系统的未加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弗洛伊德对每个病人说出来的东西,他不是客观地一字不差地做记录,而是在看过病人几小时之后才写记录,并研究这些记录。因此,数据只包含弗洛伊德记忆中的东西。在进行,抽象,推论时,他可能本着自己的意愿去寻找那些支持假设的材料。),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咨询理论与方法,本节主要

50、内容,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咨询理论与方法,理论,方法,一、行为主义的基本咨询理论,(一)行为治疗三个重要人物的传略,(二)行为治疗的理论本质,(三)行为治疗的历史发展,(四)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假设,(五)行为治疗的人性观,报道:,黄石国家公园动物园灰熊袭击游客致死,问题:保护大灰熊与行为治疗之间有何联系?,“,通过建立联系来学习,“,的原则,不仅是动物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过程。,案例:挤公交车时潜藏的,“,伤,”,机,(一)行为治疗三个重要人物的传略,(,p279,白,),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约瑟夫,.,沃尔普,(Josep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