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艺美学,王天权,美学定义,美国学术百科全书,:,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其目标是在于建立艺术和美的一般原则。,(,美国学术百科全书,,第,1,卷,丹伯里,格罗利亚出版社,,1993,年,第,130,页。),意大利,哲学百科全书,:,美学是“将美与艺术作为对象的哲学学科”。,(,哲学百科全书,,第,2,卷,佛罗伦萨,,1967,年,第,1054,页。),法国,美学辞典,:,“美的玄思”与“艺术的哲学和科学”,。(,美学辞典,,巴黎,,1990,年,第,691,、,692,页。),德国,哲学史辞典,:,“美学
2、一词已成为哲学分支的代名词,研究的是艺术与美。,(第,1,卷,巴塞尔,,1971,年,第,555,页。),研究主要内容,(1),美本体研究,美的本质,审美对象,美学发展史,审美主体研究,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真善丑,美感,审美心理,研究主要内容,(2),美学基本范畴研究,艺术美,形式美,自然美,意境与传神,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研究前提,(1),学习美学课程需要的基础,哲学理论,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和文学等,跨学科知识,研究前提,(2),必读的中外美学参考书籍,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李泽厚,美的历程,康德,
3、判断力批判,上,黑格尔,美学,共三卷,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发展,(1),认知模式,主体 语言模式 客体,文化模式,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发展,(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发展,(4),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
4、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发展,(2),审美意识的表现与外化:,原始部族艺术:纹身、舞蹈、宗教仪式等,两河流域的建筑、壁画、青铜器等艺术,埃及艺术:建筑、壁画等,古希腊古艺术,中国陶瓷器皿艺术,中国建筑艺术,水墨意境,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发展,(5),审美意识与实用主义紧密相联,审美意识总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发展之中发展,审美的历史意识是其主客体统一的表现之一,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柏
5、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美学思想产生的基础,石器古希腊时代的文化,古希腊时代的艺术发展,美学思想核心,代表作:,理想国,、,斐得若,、,会饮,、,伊安,、,法律,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理式论,艺术只能摹仿幻象,美的境界是理式世界中的最高境界,艺术的社会功用,灵感论:迷狂说,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84-322),代表作:,诗学,与,修辞学,“,四因”说: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的真实性:诗描述可能发生的事,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艺术心理,悲剧理论:“悲
6、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三一律:时间、地点和人物。,净化论,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加那斯、普洛丁,中世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但丁,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波瓦洛,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康德美学思想,(I.Kant1724-1804),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指人的认识与理解力如何运用先天范畴认识与理解源于经验的现象界;(知识,/,认识),实践理性批判,:以超越经验的整
7、个宇宙为对象,对于特自体建立信仰,从而在行动上满足意志和自由的要求;(信仰,/,意志),判断力批判,:讨论感情领域的先天原则,认为情感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故审美判断沟通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界的自由。(情感,/,感性,/,审美),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趣味,/,情感,/,形式 快感,/,欲念 逻辑,/,概念,真善美:“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想像力与悟性的自由活动:“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表象凭借悟性联系客体以求得知识,而凭借想像力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
8、不快感。”,共性与个性 特殊必与普遍性:“共通感”,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黑格尔美学思想,(G.W.F.Hegel1770-1834,),美学,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意蕴,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是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对象。,社会美:应当如此的生活,自然美:暗示生活美,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西方现代美学流派与思想特征,20
9、世纪,60,年代前,1,、阿恩海姆为代表的完形心理学美学,2,、弗洛伊德、荣格为代表的心理分析美学,3,、桑塔耶那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美学,4,、杜威、佩珀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5,、芒罗为代表的新自然主义美学,6,、科林伍德、理德为代表的表现论美学,7,、杜夫海纳为代表的现象学美学,8,、理查兹为代表的新实证主义美学,9,、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美学,10,、卡西勒、朗格为代表的符号美学,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20,世纪,60,年代后,1,、弗莱为代表的神话原型批评美学,2,、以列维 斯特劳斯、戈德曼、托多洛夫、阿尔都塞、格雷马斯、拉康和罗兰 巴尔特为代表的各种结构主义美学,3,、海德格
10、尔与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美学,4,、姚斯与伊瑟尔的接受美学,5,、福科、德里达的后现代结构主义,6,、女权主义批评,7,、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8,、后现代主义美学,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三,),、,20,世纪西方美学特征,1,、与西方哲学同步发展,2,、建立在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艺实践基础上,3,、研究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4,、高度重视艺术本质的研究,5,、从传统的思辨哲学转向经验性的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6,、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7,、流派之间相互渗透,8,、全球化景观下的民族性得到突出,中国古典时代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墨子(前,480-420,),墨子,非乐,:“是故
11、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彩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尔后文此圣人之务”,中国古典时代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孔子(前,551-479,),论语,“,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有周公之才之美”,美与善,中国古典时代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老庄美学思想与中国道家美学思想特征,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致虚极,守静笃。”,“大方
12、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无相生”,庄子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心斋”“座忘”,中国古典时代有关美的本质的理论论述,老庄美学思想与中国道家美学思想特征,“自然”全美,“天赖”“天乐”,“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锺嵘,诗品序,“,言有尽而意无穷”,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神妙化工的创作论,如“庖丁解牛”,浪漫主义,中国,20,世纪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1),概而言之,主流是西
13、方美学东传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传统美学价值不断被批判再发现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时期:,1905,年,-1957,年间,从王国维,红楼梦研究,,到胡适之,红楼梦考证,及其思想被作为资产阶级思想批判。主要是西方古典美学传译时期。,1942,年,1983,年,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到中国的国门重新开放间。主要是深受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及其中国化批判,因为同时在西方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简称“西马”。,中国,20,世纪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2),1980,年,1996,年,美学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历史的清理整顿,但更主要的是西方现当代美学全面传译进
14、入中国,一时蔚为风气。,1996,年以后,经过长达近,20,年的西方美学近百年发展论著的全面引进,专家学者随着中国学术环境的变化,开始重新思索中国当代的美学之路如何走:,仍然全面引进西方美学思想来分析研究中国的美学。,转向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力图与中国古典美学“中断”的历史联系起来。,走中西结合的路数,形式美,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形式美的独立性,1,形式美的独立性,形式与内容,审美对象的特性,形式美的独立性,2,形式美的独立性,3,形式美的独立性,4,形式美的独立性,5,形式美的独立性,6,形式美的独立性,7,形式美的独立性,8,形式美的独立性,9,形式美的独立性,1
15、0,形式美的主要法则,整齐一律,对称,对比,比例,-,建筑艺术,节奏韵律,-,音乐、诗歌等艺术,多样统一,-,绘画、文学等艺术,柳永:雨霖铃,(双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16、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自然美,自然美的发现,自然美的发现有一个历时进程,自然美在中国的发现,自然美在西方的发现,自然美的发现有一个技术层级存在,感官直接审视的自然世界,宏观自然世界,微观自然世界,影响自然美的因素,作为审美的主体,作为审美的客体,影响审美的文化,实现审美的科学技术,自然美,菊花,1,自然美,菊花,2,自然美,菊花,3,自然美,菊花,4,自然美,菊花,5,自然美,菊花,6,自然美,菊花,7,自然美,菊花,8,自然美,菊花,9,自然美,菊花,10,自然美,菊花,11,自然美,菊花,12,自然美,自然美的特征,作为主体的生存
17、要素,形式美为主,与主体价值观相联系,艺术美,艺术美的特点,艺术美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是主体创造之物,艺术美创造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艺术美的产生,艺术来源于生活,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生活孕育创作主体激情,产生艺术技巧,艺术美的创造,创作主体,主观与客观,文本,形式与内容,创作对象,典型与个性,主观与客观,郑板桥:“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18、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
19、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形式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形式法则的自由运用,意境与传神,意境,传神,意境,意境是创作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王夫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上三峡
20、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行太迟三朝又三朝不觉鬓成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形象生动,创作主体的情感判断,精湛的艺术技巧,传神,主体意志与表现客体的完美结合,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高超的艺术技巧,美学研究中的主要范畴,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优美,优美概念:构成审美的主客体各种要素相对统一与平衡,表现为和谐、安静与秀丽;,明,姚鼐: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崇高,崇高概念:审美主客体各要素矛盾激化,审美对象给予审美主体以强大的压力,表现
21、为庄严宏伟、粗犷、雄伟与刚健;,明,姚鼐: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悲剧,悲剧概念:,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摹仿;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采用叙述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鲁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恩格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悲剧的种类:,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喜剧,喜剧概念:,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用一个异己本质的外观来掩盖自己的本质,.,方
22、式。,喜剧性艺术的特征,寓庄于谐,在倒错中显示真实,夸张,幽默,美感,什么叫美感,美感又称审美鉴赏、审美判断或趣味判断、观照,是审美主体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以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结合的认知形式认识对象。,审美欣赏中的基本特征,美感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与发展,是主体对审美对象能动的反映,审美判断中理性与感性结合,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美感,情感体验在美感中占据根本地位,想像活动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式,美国大片审美魅力与审美心理节奏分析,(1),.,电影美学分析,Sanving private ryan.doc,美国大片审美魅力与审美心理节奏分析,(2),美国大片审美魅力与审美心理节奏分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