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铁路专用线 (DK1+..-DK7+..) 导线复测 成果报告 编 制: 测量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中铁.....) 201..年6月 ...●... 2 .........铁路专用线 (DK1+....至DK7+....) 导线复测成果报告
2、 1任务概述 1.1任务依据 根据业主及上级单位要求,中铁..局对.....................铁路专用线(DK1+.._DK7+...)段导线和高程控制网进行了复测。现根据复测工作具体情况编写本次复测成果报告。 1.2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 1.2.1工作范围 ..........铁路专用线(DK..+800-D..K+..9),全长...公里。 1.2.2工作内容 201年6月对本标段内的控制点进行了复测。 1.2.2.1线路平面控制网复测 本次复测控制点6个: 101、T1、G02、G03、132、S104标石均完好。 1.2.2.2高程控制网复测
3、本次复测高程控制点5个:101、01、G02、T03、12标石均完好。 1.3复测原则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采用GPS进行,线路控制网导线点按照一级GPS进行复测,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同步环边联结方式扩展,组成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相连的带状网,导线平差采用设计院提供导线点表中的任意2个控制点作为约束点对其他4个点进行平差。高程控制网复测采用GPS进行测量,平差采用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来控制进行平差。管段内的平面控制网复测及高程控制网复测的外业测量工作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里,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进行下步测量工作。 2既有资料情况 l 《..........铁路专用线初、定测GPS控
4、制测量成果》见附件 3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PS)GBT 18314-2009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及其他相关文件 4生产组织 4.1人员组成 为确保本段的复测工作能够如期顺利进行,采用以中铁...局(集团)牵头中铁...局(集团)协同作业的方式对本段内的导线进行复测。 4.2仪器配置 GPS仪器配置 测量小组 仪器及出厂编号 检定日期/检定机构 备注 GPS组 ....... 2013年11月 湖南省测绘仪器检测中心 检定合格且均在有效期内 说明:
5、以上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内,标称精度均为5mm+1ppm,检定合格,鉴定证书见附件。 5.控制网处理分析 经数据处理后,所有精度和技术指标均可满足规范规定。 6.观测、计算的技术执行情况 6.1 GPS 观测 施工控制网测量按照GPS一级进行,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同步环边联结方式扩展,组成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相连的带状网。示意图如下: 复测既有控制点,见《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6.2 GPS 作业执行情况 观测作业时,按GPS一级作业基本技术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和控制,如下表所示。 项 目 一级 静态观测 卫星截止高度角(°) ≥15 同时观
6、测有效卫星数 ≥4 有效时段长度(min) ≥45 观测时段数 1 数据采样间隔(s) ≤30 接收机类型 双频 PDOP或GDOP ≤6 6.3 GPS测量外业观测 开始测量前对参加测量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仪器操作人员掌握规范中各项规定、精度指标等,了解现场测量组织调度程序。 GPS测量调度员协调各作业人员进行同步观测,督促仪器高度的量取、安排人员、车辆、迁站等。外业测量应遵守以下原则: 1)作业前根据测量进度、地点编制卫星预报。 2)GPS操作员听从指挥,按照指令同步开机。当不能按计划到达点位时,通知调度员,由调度员对观测时段做出调整。 3)到达测
7、站后,首先核对点号是否正确,无误后再安置接收机,对中、整平并做好开机准备。 4)天线安置采用三脚架架立,光学对中误差不大于±1.0mm,每时段开机前和关机后各量一次天线高,两次之差小于3mm后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天线高。 5)接收机开始工作后,及时记录测站点号、天线高信息。观测过程中要观察卫星变化、接收信号质量、存储器余量与电池余量等,遇到特殊情况及时汇报,由调度员决定处理方法。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严禁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接收设备预置参数;改变天线位置;按关闭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 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应防止碰动仪器或仪器
8、受震动。注意防止行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8)观测人员要保证通信畅通,配备手机、对讲机,保证有充足电量。在GPS测量时,使用对讲机应距天线10m以上。 9)观测结束后经检查所有规定项目、记录无误后方可迁站。 10)在两个观测时段之间光学对中器必须旋转180度后重新对中整平。 11)GPS操作员配置手电筒,以方便光线不足及夜间操作仪器。 12)当调度员与GPS操作人员通过手机、对讲机不能联系时,调度员直接派人到点位进行联系。在GPS操作人员不能收到调度员指令时可以提前开机测量,在重新取得联系后由调度员决定下一步操作。 13)GPS操作人员、调度员统一采用GPS时间,外业出
9、发前统一对时。开机时间选择在整五、整十分钟时开,观测时间长度在满足规范要求后再延长五分钟关机,确保观测时间和质量。 6.4基线质量控制 (1) 同一时段观测值数据剔除率小于10%。 (2) 按《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规定,同一基线不同时段重复观测基线较差应满足: ds≤±σmm 上式中σ为GPS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mm),d为基线边长,单位km。 (3) 独立基线边组成的独立环闭合差检验 按《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规定,基线向量独立环各坐标分量及环闭合差应满足以下要求: Wx≤*σ Wy≤*σ Wz≤*σ W ≤*σ 上式中,
10、n为闭合环边数,σ为GPS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mm),d为独立环平均边长,单位km。 6.5平面控制网平差 经过基线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验本网是否符合精度。 (1)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均满足下式: VΔx≤σ, VΔy≤σ, VΔZ≤σ 上式中σ为GPS基线向量弦长中误差(mm),d为基线边长,单位km。如基线向量改正数超过σ,则剔除该基线后重新平差,直至所有基线符合规范精度要求。 (2)以联测的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分带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约束平差中同一基线分量改正数较差应满足下式: dVΔx≤σ,d
11、VΔy≤σ, dVΔZ≤σ 其中, d为基线边长,单位为km。 当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采用本次施工控制加密测量成果。 7.结论 综上所述,观测方法正确;布网合理,数据质量可靠;计算的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设计方案及规范要求,本次测量成果满足设计及规范精度要求,复测结果与设计坐标相相符。 8.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控制采用施工坐标系(克拉索夫椭球参数),中央子午线经度111°,投影面大地高:...米,高程异常:33m,X0=0km,Y0=...km 9. 附件 附件一:《........铁路专用线初、定测GPS控制测量 成果》 附件二:GPS鉴定证书 附件三:GPS平差数据 附件四:控制点成果对照表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