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执教者:梁珍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练习中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顺利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排列、组合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两件上衣和四件下装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2、出示“数”字。(2分钟)
你能用“数”和那些字配成词语?
生:数学、数字、数数、分数……
师:真不错。这是文字的搭配,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关于搭配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搭配问题》(板书课题)
二、 自主操作,探究方法
1. 课件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标上名称或序号,并把衣服分为上装和下装两类,学生集读问题。要求: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穿算一种穿法。)(2分钟)
(1)猜一猜。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师有选择的板书4、5、6……)
(2)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谁猜得对呢?请把它写在学习纸上。(学生自主探究5分钟)
(3)教
3、师巡视找出不同的记录方式。
2. 选出最优,深入探索。(15分钟)
(1)用数字表示:13 14 15 23 24 25(生说师板书)
用字母表示: AC AD AE BC BD BE
请大家听听这位同学的想法。请该生说说:是怎想的?
生:我先用短衣分别去和三件下装搭配;再用长衣分别与三件下装搭配,就得到6种穿法。
师:喔,你说得真好!像你这样的思维我们把它叫做—有序思维:这样想就能做不重复、不漏。(板书红体字,生集读)
(2)摆一摆、连一连。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请你上来说说你的想法。
(请一名学生上黑板边摆边说:先用短衣分别以三件下装搭配,
4、再用长衣分别以三件下装搭配。教师帮连线。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怎样连线才能做到不重复、不漏。)
方法一:下装不动,用上装去跟下装配。
1个3 1个3
3×2=6(种)
(教师伸出三只手指分别从两件上装往下装刷,刷两次就刷出了2个3。下面逆思维教师伸出两只手指向上刷,刷3次,就刷出了3个2。)
方法二:上装不动,用下装分别去配上装。
5、
1个2 1个2 1个2
2×3=6(种)
(这种思维方式是逆思维,学生若有困难教师可把上装和下装的位置倒过来摆放)
3.明确方法,创新提升。
(3)学生可能会有用画衣服、文字、图形等方法。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做法,并肯定学生的想法。一下想出这么多的方法,你们可真了不起!
(4)老师再加一件下装(加贴一件中库的图片),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5)比一比。刚才我们用了几种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喜欢哪一种?
6、为什么?
三.学以致用,深化理解(15分钟)
1、(1)练习二十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问题拓展向学生提出如果你是早点店的老板你打算再增加哪一种食物来增加早点店的竞争力,为什么?
2、连一连,看能组成那些两位数并把它们写下来。
十位 个位
2 3
4 6
9 8
3、小组合作完成115页第2题。集体交流。
四、 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能用今天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了?要注意:有顺序的思维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