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蜀 道 难,唐李白,第1页,教学目标及要求,1、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2、启发学生审美情趣。,3、抓好朗诵和背诵。,4、品味这首诗艺术特点。,第2页,教学重点,抓好朗诵和背诵。,了解诗歌内容与意境。,教学难点,鉴赏诗歌情感美和形式美。,第3页,把音读准确,噫吁嚱(,y,xx,)鱼凫(f),石栈(zhn)猿猱(no),扪参(shn)历井 巉岩(chn),飞湍(tu,n)咨嗟(zji),喧豗(h,u,)砯崖(png),崔嵬(cu,
2、w,i)吮血(shn),第4页,试给下面诗句划分节奏:,1、噫吁嚱,危乎 高哉!蜀道 之难,难于 上青天!,(,”噫吁嚱”须一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危乎高哉”当,一 气读出。“乎”有延长音。“之”“于”轻读,。),2、上有 六龙,回日 之高标,下有 冲波逆折 之回川。,(“”表示极短停顿。“有”有余音。“之”轻读。),3、,其险也 如此,嗟尔 远道之人 胡为乎 来哉!,(“也”后声断气不停。“/”表较长停顿。),4、剑阁 峥嵘 而崔嵬,一夫 当关,万夫 莫开。,(“而”轻读。),/,/,/,/,第5页,思索:,1.这首诗主旨句是哪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它重复三次有什么作用?,以
3、形成一个主旨句贯通一直、,内容层层深入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第6页,3.诗人在诗中咏叹主要内容是什么?,1、叹蜀道之高,2、叹蜀道之险,3、叹蜀中战祸之烈,第7页,4.诗人用了哪些写法表现蜀道雄奇险峻?(3种),诗人利用奇特而又丰富想象、点面结合、神话传说、,反衬、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夸大、比喻等手法来表现。,1、“上有”四句写是“面”即蜀道整体形象。,2、“青泥”四句写是“点”,即青泥岭情况。,3、“六龙回日”“扪参历井”是诗人想象。,第8页,5.你以为李白写此诗仅是为了表现蜀道之难吗?你是怎样了解这首诗创作主旨?,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和对怀才不遇愤懑。,1.表示热爱祖国河山感
4、情。,2.表示对国事深切忧虑和关切。,3.表示入蜀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第9页,猿猱欲度,愁,攀援,使人听此,凋,朱颜,砯崖,转,石万壑雷,侧身,西,望长咨嗟,为发愁,以动使用方法,使凋谢,使动使用方法,使滚动,使动使用方法,向西,名作状,6.指出词类活用,第10页,蜀道难,一叹高,二叹险,三叹战,蜀道来历,蜀道高峻,环境凄清,山水险恶,剑阁险要,险象环生,开辟难,旅途难,居家难,小结,第11页,课堂练习,1以下词语中加红字注音不正确一项是,A鱼,凫,(f)石,栈,(zh,n),巉,岩(chn)飞,湍,(tun),B 喧,豗,(hu),砯,崖(png),吮,吸(shn),咨,嗟,(z,),C
5、 崔,嵬,(wi),峥,嵘(zhng),扪,参,(shn)万,壑,(h),D 猿,猱,(no)秦,塞,(s),咨,嗟,(ji)鸟,号,(h,o),第12页,2以下词语有错别字一组是,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所守或匪亲 萦岩峦,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第13页,3以下词语中对加红词解释有误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样子),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分野),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摩着双腿),第14页,4填入下面语段中横
6、线处词语,正确一项是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复沓形式,展示丰富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入_道路上惊险绮丽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示了诗人对社会一些现象_。A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B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奈C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D蜀 秦 气贯长虹 忧伤与无奈,第15页,5、对加红虚词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一样”“也是”。,B胡为,乎,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D所守,或,匪亲或:副词,倘若。,第16页,6、对以下句中加红虚词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比。,C,其,险也如此 其:加强语气,无义。,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乎:助词,无义。,第17页,课外作业,背诵及默写蜀道难。,熟读课文下面注释。,第18页,答案1D2B3D4A 5、A 6、C,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