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结构喷锌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热电220Kv GIS配电间室外架构喷锌工程;工程地点: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热电院内; 二、依据编制: 1.GB/T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2. DL/T5068-199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3.宣化热电2#机组升压站金属结构设备制作安装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 4.DL5009.3-199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5.GB979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6.GB8923《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7.GB11375-89《热喷涂操作安全》 8.SD204《涂漆
2、通用技术条件》 9.GB/T9793-1997《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 10.GB7692《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自理工艺安全》 11.GB1031《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三、施工前准备: 1.对被喷镀管道、设备及其他物件的要求:被喷镀的管道、设备制作应符合管道、设备制作的有关规定或设计要求(特别是受压设备和管道)。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将喷镀表面喷砂除锈(符合HGJ229-91-级喷砂除锈的标准),至呈现一致暗灰色、无油污、无灰尘,无其他杂质。 2.搬运要求:对除锈后的物件表面严禁用手直接触摸,搬运时不允许用代油污的钢丝绳直接捆绑,所有与被喷镀表面直
3、接接触的搬运工具、支架都要求无油污、无锈、无灰尘。 3.对喷镀施工所需用的喷枪、操作台、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氧化、压缩空气及走丝走架,在喷镀前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并做到试运行、试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之达到喷镀条件。 4.喷镀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允许低于15。C,否则应采取加热措施,必要时对被喷物件应进行预热处理,以除掉冷凝液膜,消除物件与喷镀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5.被喷镀的管道、设备及其他物件表面,处理合格后,应在2~3h内进行喷镀施工。特别情况下,应对被喷镀面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起来,以免重新生锈。 6.喷涂施工条件,环境温度应高于5℃,或基体金属表面温度应比露点温度高3℃,在雨天、
4、潮湿或盐雾的环境中,喷涂作业必须在室内或工棚中进行。 四、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1 b; b: q$ E) O9 i0 ` 4.1金属结构表面处理——喷砂——喷锌——封闭——竣工 4.2 施工方法 4.2.1喷砂操作工艺: 在开车前先装满下室的砂,然后开压缩机,打开阀站(5)利用压缩空气顶住活门(2),这时即可打开阀门(4)和旋塞(3),开始喷砂操作。同时装上室的砂。待下室的砂即将用完进即进行加砂,打开阀门(6),利用压缩空气顶住活门(1)。同时上室内压力迅速增加。到上下室外压力相等时,上室的砂因自重压开活门(2)进入下室(这时整个喷砂罐内压力相同,故上下室相当一个整体)。直至砂粒全部进
5、入下室时,关闭阀门(6),打开阀门(7),故出上室的压缩空气,这时活门(2)自动关闭(由于下室的压力又大于上室,所以活门(2)又被顶住)。又可进行上室外的加砂工作。如此往复,直止管道表面达到要求(见喷砂操作示意图)。 喷操作时,空气压力控制在5—6kg/cm2;砂粒直径为1.5mm,其喷射角度应为45~60。;喷嘴至加工面的最佳距离为120~200mm。实际操作时,应视工作压力与所处理表面的锈蚀程度,适当控制距离。但一般不小于80mm,其喷射角不小于30。。焊缝转角、氧化皮完整的部位作重点喷射。完全除去表面上的油脂、氧化皮、锈蚀产物等一切杂物。用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清除粉尘。残存的锈斑、氧
6、化皮等引起轻微变色的面积在100×100平方毫米的面积上不得超过5% 。 4.2.2.喷锌工程 4.2.2.1喷镀前的准备: (1)对被喷镀管道、设备及其他物件的要求:被喷镀的管道、设备制作应符合管道、设备制作的有关规定或设计要求(特别是受压设备和管道)。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将喷镀表面喷砂除锈(符合HGJ229——91一级喷砂除锈的标准),至呈现一致暗灰色、无油污、无灰尘,无其他杂质。 (2)搬运要求:对除锈后的物件表面严禁用手直接触摸,搬运时不允许用代油污的钢丝绳直接捆绑,所有与被喷镀表面直接接触的搬运工具、支架都要求无油污、无锈、无灰尘。 (3)对喷镀施工所需用的喷枪、操作台、
7、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氧化、压缩空气及走丝走架,在喷镀前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并做到试运行、试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之达到喷镀条件。 (4)喷镀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允许低于15。C,否则应采取加热措施,必要时对被喷物件应进行预热处理,以除掉冷凝液膜,消除物件与喷镀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5)被喷镀的管道、设备及其他物件表面,处理合格后,应在2~3h内进行喷镀施工。特别情况下,应对被喷镀面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起来,以免重新生锈。 4.2.2.2、喷镀操作程序 (1)点火: 1)将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调节至需要的稳定压力; 2)喷镀前用无油压缩空气吹出氧化、乙炔气胶带内积尘; 3)瞬间开
8、动氧气阀门,吹出积尘; 4)将无油压缩空气调节到需要的压力,转动金属丝支架,使金属丝走速符合喷镀要求; 5)具备上述条件下,将金属丝装入喷枪内,这时先将乙炔(0.10~0.12MPa压力)气送入喷枪,并将随时放开氧气(0.005~0.006MPa压力),当金属约伸出喷嘴下大于10mm时立即点火,点燃后2~4s内,开放压缩空气,使金属丝不断地输入喷枪; 6)火点燃后,立即旋开喷枪活门,各种气体达到正常喷镀条件,便可进行试喷、试喷合格后,方可进行喷镀施工,严禁点火后直接往被喷物件表面上喷镀。 (2)喷镀方向、距离:一般要求喷镀方向与被喷面保持垂直状态;喷镀平面物件时,喷枪应与被喷面保持不大
9、于15。夹角,喷枪嘴离物件表面保持100~170mm,喷第一层时,距离近些,约100~120mm,喷第二层时,相距远一些,约100~170mm。不允许超出200mm。 (3)喷镀速度与走丝速度:走丝速度,(即金属丝进入喷枪的速度)一般要求慢些为宜,但是过慢易产生烧结,正常条件约为2.2~2.8m/min,被喷物件运转速度或喷枪的移动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防止局部喷镀层厚薄不均。 (4)镀层厚度与遍数:镀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涂层厚度在0.2mm以下的,可连续喷镀两遍,大于0.2mm厚的,要求连续喷镀三遍以上,并且喷镀要按一定顺序进行,以防止漏喷或不均匀现象出现。 (5)熄火:熄火时,立
10、即迅速关闭喷枪考克,放松氧气调节阀或打开排空考克,同时,在停止喷镀后,必须拆开喷松进行清洗、涂油处理。 4.2.2.3、氧气、乙炔气及压缩空气的使用 (1)氧化,按正常气焊使用氧气瓶的使用规则执行。 (2)压缩空气:喷镀要求选用无油压缩空气,对于一般压缩机送出的压缩空气,一定要采取除油措施,否则将影响喷镀质量和操作。 (3)乙炔气:应选用瓶装乙炔气为宜,但是,在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用适当的乙炔发生器,自制乙炔气。 乙炔发生器有两种,一种是“电石落水式”,这种发生器需要一定规格的小块电石,人们称之为吃细粮发生器,移动又不方便,所以不适合现场施工,另一种是接触式乙炔发生器,这种发生器和
11、气焊通常使用的乙炔筒式发生器原理相似,移动方便,适合现场施工。 乙炔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故操作者一定按照乙炔发生器的有关操作规程精心操作;乙炔发生器设备本身结构合理,材质和焊接加工要符合受压容器制作的有关规定,并且要装有安全阀、压力表、爆破板、水封和回火缶等,操作压力一般为0.15±0.03MPa,不得超过0.2MPa. 五、质量检查: 5.1、喷涂层的检查: 外观检查:用目测或5~10倍的放大镜进行检查。喷涂层表面应无翘皮、鼓泡、裂纹、大熔滴及脱皮等现象为合格; 5.2、厚度检查:用磁性测厚仪进行检查。 5.3、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应补喷后,重新进行上述检验直至合格。
12、六、/ r# G. H, M1 t* L& F" w六六六 安健环措施: 6.1在施工管理中,认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原则,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安全职责,每一项具体安全均有人负责; 6.2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按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意识与能力管理程序》的要求,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有关安全知识、法规及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提高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意识和技能,对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3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
13、从技术上确保施工安全。根据公司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安全措施编制办法》,从措施的编制、审查、交底、实施全过程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施工方法,加大投入,从技术方案上保障施工安全。 6.4实施班组每天班前站班会制度,每天按“三交”,“三查”的原则,从安全、技术、工艺质量、施工方法及文明施工方面,对作业人员进行规范的交底和签字,安全员检查签字,安全员对交底的质量负责。 6.5、技术保证措施 6.5.1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6.5.1.1现场施工用的电源线、电焊线设可靠的过通道保护(穿线管)措施、盘、柜和用电工器具按规定配置合格的漏电保护器,明确管理机构并由专业电工负责运行与维护。 6.5.
14、1.2成立专门班组,根据《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专项管理施工用电,严格监督检查,严防私拉乱接等违章用电现场的发生。对施工用电实行四级盘化规范管理。 6.5.1.3现场集中控制的开关柜或配电箱附近不得堆放杂物,在开并柜或配电箱上加锁并设置警示标志,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布线整齐,设置的裸露带电部分采取防护措施。 6.5.1.4加强雨季施工的安全用电管理,防止漏电伤人,地于地处低洼地段的变配电装置要进行垫高处理,防止水淹,各种室外变配电装置和用电设备要有防雨设施,对于漏电保护装置,在雨天进行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高大机械及建筑物在雨季施工中应作好防雷工作,对于电动工具要加
15、强检查维护工作,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6.5.1.5电源线路不得破损、裸露线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物件上。 6.5.1.6严格超负荷用电。 6.5.1.7所有用电工具设备必须装漏电保护器。 6.5.2防火、防爆安全保护措施 6.5.2.1严格按照安全上的有关要求对易燃、易爆物品的临时存放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置。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中的安全管理。 6.5.2.2根据现场实际,合理布置消防设施及器具,由专职消防人员定期检验各种消防设施,确保其使用的可靠性。 6.5.2.3认真执行“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由专职管理和消防人员进行经常性的防爆、消防安全检查
16、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定期防爆、防火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5.2.4对于现场易燃、易爆区域施工,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票制度,现场设置隔离区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设立安全监护人,高处电、电焊作业采取防止焊花下落的措施。 6.5.3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在施工中高空作业较多,危险因素也就相对较多,因此,施工中必须完善防范措施。 6.5.3.1进行身体检查,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符合作业要求。 6.5.3.2加强个体防护,为施工人员配备高空作业防护用品(如:防滑鞋、安全带、攀登自锁器、速差自控器等)防止高空附落。 6.5.3.3安全防护设施的架设及时跟上施工进度(如:安全岗敷设、各类梯子
17、平台、栏杆的架设、高空作业水平扶手绳子的设置等)。 6.5.3.4加强对高空作业所使用的各类工、器具和废料的管理,采取系绳保护、配备工具袋、设置废料箱等防止高空附落物的措施。 6.5.3.5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6.5.3.6对高空作业进行重点监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5.3.7高空作业时使用的梯子等工具应防滑绑扎牢固,有专人监护,才能作业。 6.5.3.8高空作业时,必须设安全监护人员。 6.5.4工器具的安全 6.5.4.1安全帽、安全绳子和安全带必须经拉力试验合格,并定期检验。 6.5.4.2进场设备完好率应100%,并配有专业人
18、员进行维护管理,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5.5周围人身的安全 6.5.5.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有关空压机、贮罐、氧气瓶、乙炔瓶、喷涂枪等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带电操作知识,按操作规程办事。 6.5.5.2严禁使用有毒、有害产品,以免造成周围人身的危害。 6.5.5.3现场高空作业人员禁止往下扔杂物,以免落物伤人。 6.5.5.4现场吊运物体过程工作下面不允许站人。 6.5.5.5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以免造成对周围人身的伤害。 6.5.5.6把好“教育、措施、交底、防护”四关。 6.5.6交叉作业 6.5.6.1交叉作业区设置可靠的隔离设置。
19、6.5.6.2危险作业区设置隔离栏杆、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6.5.6.3交叉作业施工中设合格的安全监护人。 6.5.7现有设施的安全保护 6.5.7.1对涂装现场周围的设备采用遮盖的方法措施进行防护,以保证设备的完好和良好运行。 6.5.7.2涂装地面采用塑料面遮盖起来,以免材料涂装时粘上去。 6.5.7.3施工用空压机等设备,配有专人负责,喷砂时,应对周围现有的设施位置做到心中有底,以避免误喷到现有需防护的设施。 6.5、环境措施 6.5.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 6.5.2严格按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的堆放,防止任意堆放而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6
20、5.3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地流失,注意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植物。 6.5.4注意保护饮用水源免受施工活动造成污染,不能将污水、杂物、垃圾到处乱扔,采用垃圾装袋等方法定点堆放。 6.5.5使用低噪音空压机及磨光机,降低噪音。 6.5.6按国家标准控制施工现场粉尘浓度及做好废水和废油的治理排放。 6.5.7喷砂时现场周围可采用塑料布包围起来,以免灰尘到处乱飞,对现场的废砂及时清理,保持施工现场卫生。 6.5.8施工现场应通风良好,以避免刷涂涂料时产生有害气体造成聚集,污染周围环境,使其空气气体含量符合标准。 6.5.9应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垃圾和废气物,并运至指定地点
21、和堆放或处理。 6.5.10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必须放置有序,防止任意堆放器材杂物阻塞工作场地周围的通道和影响环境。 6.5.11高空刷涂涂料时,对下面的设备或地面采取遮盖等方法进行防护,以避免涂料直接滴到地面影响周围环境。 6.5.12严禁使用有毒产品。 6.5.13完工后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打扫卫生,保持工完料净场地清。 6.5.14严格执行绿色检修,文明施工。 6.6、安全控制措施 危险地点 危险点分析 预控方法 施工现场 施工管理 1、办理工作票 2、进入现场应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3、现场内禁止吸烟 4、现场人员不准触摸带电设备(许可的除外) 5、不得
22、嬉笑打闹 施工现场 吊运附件 传递材料 1、吊物下禁止人行走 2、上部有进行起吊工作时,下方工作人员应避免 在不安全处 3、物件及工具应置放在安全部位,防止落物砸伤下 方工作人员 4、传递物件应使用绳索传递,严禁上下抛掷 5、配长管式保护面具,护光镜,皮手套,工作服 6、操作地点应通风 7、喷锌时不能面对气流 用电设备 触电 漏电 1、施工前应检验用电设备应安全可靠。 2、电源管理应使用漏电保护器。 3、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应配有合适的漏电保护器, 必要时应戴绝缘手套 危险品 存放 使用 1、放油漆时远离火种 2、防止油漆伤人,做好防火工作 3、涂装施工时应戴防护用具 4、存放点应备有消防来灭火器 住宿 防止 火灾 1、 不使用大功率照明取暖电器。 2、 清除周围火源 3、 住宿区应备有消防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