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气象灾害特别较重的预警信号是( )。 A.蓝色 B.黄色 C.红色 2.二十国集团成立于( )年,是当代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 A.1999 B.2000 C.2008 3.“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出自( )。 A.徐特立 B.朱熹 C.雷锋 4.“世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才是最美的服装。”这句话说明了( )。 A.身穿最美的服装时应该感到惭愧知耻 B.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亮点,自尊无价 C.尊重他人是人生
2、的一门学问,是人生的风景,尊人有价 D.人美靠穿衣打扮 5.甲骨文是古( )的文字。 A.中国 B.埃及 C.巴比伦 6.反思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反思的积极意义体现在( )。 A.善于反思的人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B.反思会产生情绪波动乃至于自卑心理 C.在我们做了错事以后反思事情的经过,可以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7.《汉谟拉比法典》珍藏在( )。 A.北京的故宫 B.巴黎的卢浮宫 C.古埃及金字塔 8.下列哪一个不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 A.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B.人类频繁使用空调 C.全球六大板块不断运动 D.臭氧层遭到破坏
3、 9.下列哪一项不是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的?( ) A.空间 B.时间 C.环境 D.资源 10.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 A.3月12日 B.6月5日 C.2月2日 D.4月22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 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绩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 )。 2.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3.(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4.在我们取得成功以后反思( ),可以让我们( )。 5.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
4、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 )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 )的反映。 6.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的( )和废物的( )。 7.15世纪初期和末期,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 )之间的联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 )的传播。 8.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了更多的( )和文化的( ),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 )。 9.“人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拥有一颗( )的心,学会原谅他人。 10.19世纪中叶,( )提出“进化论”。 三.判断题(
5、共10题,共20分) 1.人们只有相互礼让,生活才能和和美美的。( ) 2.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 3.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发声。( ) 4.反思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不需要反思。( ) 5.欧洲、美国在迎送宾客时流行拥抱礼。( ) 6.世界卫生组织按照职能划分是专门性国际组织。( ) 7.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不会产生垃圾。( ) 8.反思是一件非常耽误实践的事情,有这个时间不如多做点儿实事。( ) 9.通过反思,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避免再犯错误。( ) 10.对他
6、人的无心之失,我们也要计较。( )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 1.将下列这些环境问题与其危害连起来。 燃煤电厂正在排放废气 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 资源短缺 石油、天然气过度开采 环境污染 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生态破坏 沙漠在悄然扩大 2.连一连。 9月16日 世界水日 3月22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五.简答题(共3题,共23分) 1.你认为对我们生活影响较大的科学技术成果有哪些?举出至少4个例子。 2.下图是什么组织的标志
7、这个标志有什么含义?中国加入该组织有哪些好处。 3.怎样防御自然灾害? 六.辨析题(共1题,共10分) 1.看图,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七.材料题(共2题,共8分)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材料一: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国立艺术博物馆,孩子们参加迎新春“中国文化展”活动。 材料二:装扮成京剧“美猴王”的孩子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表演“百猴快闪闹新春”。 2.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小小的善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夏天,一 名男青年乘坐火车进城。盛夏的车厢里十分燥热,这位男青年口渴难耐,买了一罐饮料。他以前从来没有喝过这
8、种易拉罐饮料,不知如何打开。这时,他忽然听见坐在对面的女士对儿子说:“童童,把饮料给妈妈拿过来。”儿子说:“您不是刚喝过水吗?”“妈妈还想再喝点!”接过孩子递过来的易拉罐,女士看着拉环,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嘭”的一声响,易拉罐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来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 多年后,男青年对此事仍记忆犹新。他感激那位善良的女士用特殊的方式既教会了他开启易拉罐,又没有使他感到难堪。女士的善意之举教会了他很多东西...... 八.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 (1)当地震发生时,可能诱发哪些自然灾害?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好在室内,应采
9、取怎样的自救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B 5.A 6.C 7.B 8.C 9.B 10.D 二.填空题 1.尊严 2.亚马孙平原 3.金字塔 4.成功的原因;再接再厉 5.大自然;文化 6.循环利用;高效回收 7.各个大陆;人类文明 8.交流;交融;理解 9.宽容 10.达尔文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2.如下: 五.简答题 1.电灯、计算机、手机、宇宙飞船等等。 2.这是世界贸易组
10、织的标志,这个标志的含义是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好处: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给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外国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健康迅速地发展。 3.(1)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2)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3)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六.辨析题 1.图一中孩子的做法是正
11、确的,地震来临时,如果来不及逃生,我们要躲在卫生间的角落,用其他东西护着头部;图二中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打雷的时候我们不要躲在大树下,容易遭到雷击。 七.材料题 1.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已经走向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宣传,对世界各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2.答: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看来,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 八.综合题 1.(1)海啸、山体滑坡、崩塌等。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