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春季学期法学《知识产权法》期末总复习指南 ( 6月3日更新) 期末复习注意事项: 请注意: 本次上海电大法学专业考生中, 有参加中央电大基于网络考试改革的同学, 也有沿用原来纸笔考的同学。 宝山电大同学参加机考, 其余同学参加期末常规形式的考试。 常规形式考试的复习提示: n 考试题型包括: 名词解释、 填空、 选择题、 简答题、 案例题或论述题。基本分值分布可参考《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四的综合练习。( 如案例题或者为24分或为14分) n 考试复习重点: 商标法、 专利法以及著作权
2、法这三大法律制度, 外加知识产权法总论部分, 反不正当竞争及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 请注意结合《专利法》、 《商标法》、 《著作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规内容进行理解学习) n 考试注意事项: 因本次考试加大应知应会力度, 故考生应准确理解基本知识点并学会融会贯通的灵活运用。 n 考试范围: 重点内容分布在第一编至第五编, 第六编涉及一些重要的国际公约, 如伯尔尼公约、 巴黎公约、 TRIPs协议。 ★ 复习依据: ( 1) 中央电大的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 ( 2) 中央电大出版的课程教材以及中央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 《法学专业案例选编》; ( 3) 《
3、专利法》、 《商标法》、 《著作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 ( 4) ”电大在线”与上海电大”网上课堂”的导学及自测练习或记分作业。 n 答题注意事项: 请大家注意结合中央电大文法部下发的《法学专业案例选编》( 本) 中的有关案例展开学习与复习。比如说案例3、 7、 8、 9、 12等。 如何把握此次考试的重点与难点 ? n 考试重点: 基本围绕各类知识产权的权利与义务、 使用许可合同、 侵权及保护等内容展开。如专利权、 商标专用权、 著作权等权利、 义务是什么? 这些权利如何取得? 它们的行使有何限制? 保护期有多长? n 考试的难点: 突出对基本知识的扎实掌
4、握与融会贯通地运用。要求大家在学会独立思考分析的基础上, 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知识产权侵权及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的考量,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n 例如, 对于”试分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产生原因及反不正当行为的重要性”这一问题, 需要大家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法的有关原理去综合把握领会。 n 例题分析——名词解释 n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是调整因创造、 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 以及在确认、 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参考答案见教材第9页) n 表演者权: 是指演员和演出单位对其表演活动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参考答案见教材第30
5、4页, 或复习册邻接权部分) n 创造 : 专利法所称的创造是指对产品、 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答案见教材第141页) n 例题分析——填空题 1、 中国专利申请的原则是_____和______。( 答案应为: 先申请原则、 单一性原则) 2、 中国对驰名商标认定一般采取_______和______方式。(答案应为: 个案认定、 被动认定) 3、 商标相混同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____, 另一种是____。(答案应是: 相同、 相近似 ) n 例题分析——选择题 1、 不可专利的项目有( ABD ) 。 A. 科学发现
6、 B. 动物新品种 C. 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 D. 疾病诊断方法 2、 平面商标可分为( ABC ) 。 A.文字商标 B.图形商标 C.文字、 图形组合商标 D.视觉商标 n 例题分析——简答题 例题: 知识产权的范围。 教材第2— 4页例举了广义与狭义的两种范围, 且广义的包含了两个主要的知识产权公约的规定。大家在答题时能够说明广狭两义, 但必须要回答出一种确切的范围, 如TRIP协议界定的7种范围: 邻接权; 商标权; 地理标志权; 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专利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拓
7、扑图) 权; 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 主要是商业秘密权) n 狭义的知识产权, 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三大权利: 专利、 商标与著作权。 n 例题分析——论述题 例题: 试分析侵犯著作权的原因及保护著作权的重要性。 对于类似题目, 大家一定要开动脑筋,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有感而发, 言之有理。 例如, 我们可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面性来论及盗版现象的猖獗, 从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强来分析原因。至于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n 例题分析——案例分析题 案情介绍: 山东省金乡县酒厂于商品分类表第33类酒商品申请注册”王府井”商标, 被商标局驳回。商标局认为王
8、府井是北京著名商业街, 用作商标易使人对商品出处产生误认。当事人被驳回后不服, 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理由是商标虽然是”王府井”, 但商品上标有地址或企业名称, 不会使人对商品出处产生误认。商标评审委员会经复审认为, 要求复审的理由不成立, 再予驳回。 问题: 试分析商标局驳回注册的理由是否成立? 参考答案 1. 王府井为北京市的著名商业区, 与贸易活动密切联系, 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不应为独家专用, 且该名称已具有显著的地理标志性。( 7分) 2. 用该词作商标, 确实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出处造成误认, 缺乏商标应有的显著性, 并引起不良影响。根据《商标法》第8条第
9、9款规定, 不能核准注册。( 7分) 答题提示——案例题答题的注意事项: 1、 审题仔细, 注意问题及其分值。 因为, 从历年考题来看, 案例题的提问有一问的, 也有两问的, 必须仔细审题, 有一答一, 有二答二, 否则将会有所失分。同时, 分值上有24分的, 也有14分的, 因此, 一定要看清楚分值, 以便分配好时间、 周划答题。 2、 在回答案例题时, 从内容上还要注意分三步走: 第一, 找准对象, 聚焦问题。对于案件涉及的是专利、 商标、 著作权或是其它, 一定要找准, 如果知识产权的类别搞错了, 则题目回答就将全军覆没; 在明晰类别归属的前提下, 再聚焦所问问
10、题, 逐一回答, 这样才有可能照准方向走对路。第二, 搜索关键词、 梳理知识点。在完成第一步后, 第二步要做的事是搜索问题中的关键词, 如商标注册、 无效认定、 专利申请、 著作侵权等, 经过锁定关键词, 并联系所学知识产权法理论知识, 梳理出相关的知识点, 为正确、 有效地应答问题打好扎实基础。第三, 熟悉法条, 论理有据。在分析案情、 摆出观点、 得出结论的过程中, 提醒各位同学一定要注意: 学会引用法律法规, 特别是法律条文来阐释问题并给出问题解答。例如, 根据XXX法律有关侵权认定的规定( 例如, 《商标法》第52条, 《著作权法》第46、 47条, 《专利法》第11条、 58条) ,
11、 或者根据XXX法律有关权利内容的规定( 例如, 《商标法》第10条、 第11条等关于禁止作为商标使用或注册的规定, 《著作权法》第22条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 《专利法》第63条法律规定不视为侵权的规定) , 来引导出自己的判断与结论。如果不能明确指出法律条文的话, 至少要提到根据某某法有关什么方面的规定, 那样, 基本得分就能有保证了。 3、 消除白板, 独立判断。所有的案例题, 都需要同学根据案件事实与法律知识原理来给出自己的判断与解答。你能够根据自己的考虑有机地利用或复述原题中的有关事实或内容, 虽然所述不一定正确, 但切忌回避矛盾不作答, 或者白板一片, 那样, 得分将是惨淡无比的,
12、 希望不要发生这样的情况。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要览 重点提示: 概论部分 n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四性”要明确概念) ; n 知识产权的范围; n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n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作用 重点提示: 商标法部分 n 商标的概念、 构成要素与分类; n 商标保护制度的沿革( 中国第一部商标法规) ; n 商标权的概念、 法律特征 n 商标权的内容 n 商标权取得的三种原则( 名称) n 商标权的终止 n 商标注册的概念、 原则 n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申请在先原则的法律规定; 审查与复核; 商标异议) n 商标国外
13、注册的途径( 两种方式) n 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与注册不当商标撤销的概念 n 商标的续展( 注意对日期、 使用、 转让的规定) n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概念与内容) n 商标管理的概念与集体商标的使用人管理 n 商标侵权行为以及侵权行为的例外 n 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方式及法律责任的承担( 了解) n 驰名商标的定义与认定条件 n 重点提示: 专利法部分 n 专利权的概念与特点 n 专利权的客体: 创造、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n 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 侧重选择题等客观题) n 授予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全章都很重要) n 专利申请人与专利权人的概念
14、n 专利权的归属( 各国专利法对主体的三种分类、 归属原则) n 专利权人的权利 n 专利权人的义务 n 专利申请原则( 注意: 中国专利法第26条规定) n 专利申请的审批( 注意: 法律规定; 创造专利的审批环节; 专利复审提出的时限) n 专利权的期限、 终止与无效宣告制度 n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创造或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n 专利权的限制 n 专利侵权行为的种类( 直接侵权) n 中国专利行政管理体制的分级 重点提示: 著作权法部分 n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概念 n 作品的构成条件( 不受保护的作品) n 著作权人的概念及种类 n 著作
15、权人取得著作权的原则( 自动取得; 著作人身权; 著作财产权) n 著作权的期限 n 著作权的归属( 如委托作品等) n 邻接权的概念( 出版者权; 表演者权、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广播电视组织者权) n 对作品的合理使用与对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n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和一般侵权行为 n 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重点提示: 其它知识产权部分 n 反不正当竞争(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行为表现) ; n 地理标志权 n 商业秘密权 重点提示: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部分 n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途径、 管理机构和国际公约 n 巴黎公约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