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 )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A.辛亥革命 B.十月革命 C.长征革命 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了很多的民族英雄,下列民族英雄出现在此战争中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3.在一次攻击391高地任务中,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 )所在部队遭遇美军发射燃烧弹,即使火焰烧到身上他也一动不动,最终壮烈牺牲。 A.邱少云 B.董存瑞 C.李四光 D.王进喜 4.以下哪次会
2、议开始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 A.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开国大典 5.中国第一个被神舟五号飞船送上太空的飞行员是( )。 A.杨利伟 B.费俊龙 C.聂海胜 6.下列关爱方式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亲情的是( )。 ①对我们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严格要求 ②精心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 ③和我们心平气和地商量事情 ④父母之间吵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抗日战争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 A.8年 B.12年 C.14年 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找
3、不到停车位就可以停到消防通道上 B.在人行道买卖菜 C.小明把停在盲道上的自行车挪开 9.用行动诠释优秀家风,下面哪些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 ①父母对我管教很严格,他们传给了我严谨的家风 ②爷爷给我很多压岁钱,说让我随便花 ③张强不小心撞坏小轿车,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他给车主留了字条和电话 ④邻居家的鸭子没看好,破坏了小小家的几棵秧苗,小小父母准备和邻居去讨要赔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10.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 )汽车下线。 A.解放牌 B.红旗牌 C.东风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
4、分) 1.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 ),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 )的事业。 2.( )和常督促体现着家人对我们的爱;( )标志着我们在逐渐长大。 3.随着( )的增长和( )的提高,我们在家里承担的事务会越来越多。 4.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 )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5.优秀家风中蕴藏着( )、( )、知书达理等传统美德。 6.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 )的行为做起。 7.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庭世代
5、相传的( ),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 8.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 )的基础。 9.随着( )和( )的逐渐增强,我们有时会觉得家人说的话和要求做的事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一致,有时还会与家人产生一些不愉快。 10.( )可以传递正能量。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让自己合理的要求和做法得到家人的理解。( ) 2.公共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 3.时代在变化,我国古代的家训家规,早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我们应该舍弃它。( ) 4.村卫生室、诊所、医院是就诊场所。当然
6、也就是公共场所。( ) 5.作为子女的我们,只要学习成绩搞好就行了。( ) 6.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 7.家人商讨事情时,因为小,我从不参与意见。( ) 8.传承家风是大人的事情,与我们毫无关系。( ) 9.田家炳在香港创办“田家炳基金会”,实践“取诸社会,用于社会”。( ) 10.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连线题。 林则徐 《新青年》 孙中山 大东沟海战 陈独秀 虎门销烟 邓世昌 辛亥革命 五.填
7、表题(共1题,共12分) 1.补充表格,并回答问题。 看完这两个不平等条约,说说你的感受和思考是什么? 六.简答题(共5题,共31分) 1.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 2.孙中山的革命思想、革命精神是怎样的?他对革命的贡献有哪些? 3.通过林觉民—《与妻书》、聂荣臻写给父母的信、解放军战士写给妻子的信……从这些故事中,你体会到了哪些优良的家风? 4.请你说一说一件最近与父母发生小矛盾的事情,并说说你现在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写出你知道的四个以上的长征的故事。 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 1.五(3)班开展了“做优秀家风的宣传使者”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创意家风宣
8、传活动,小丽的想法是写一封家书,可有同学说:“时代发展了、电话、视频聊天等很普遍,写家书就落伍了。”你同意这个观点还是小丽的做法?说说理由。 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韦唯一曲《爱的奉献》,脍炙人口,至今流传。其实《爱的奉献》并不是在春节晚会上演唱的,而是当年春节前的一台节目中,韦唯唱给一位身患重病的女青年。那充满情感的歌声让不少在场观众流下了同情的热泪。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美好的生活需要奉献精神,请用身边事例讲述一个自己或周
9、围人奉献故事,并说说做出奉献后的感受。 2.“……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 (1)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架”的?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九.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在英、美、法、日等国的操纵下,战胜国中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 请你谈谈,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会遭到如此不平等的待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B 5.A
10、6.C 7.C 8.C 9.C 10.A 二.填空题 1.传统美德;正能量 2.高要求;独立和自主 3.年龄;能力 4.秩序意识 5.尊老爱幼;勤俭持家 6.规范自己 7.风尚 8.社会和谐 9.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 10.平等友善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五.填表题 1.《南京条约》香港岛;通商口岸 1895;日本;商埠 ①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这段历史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②历史上的屈辱,我们要永志不忘
11、屈辱中的抗争精神,我们要永远继承! 六.简答题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中国人的持续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 2.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振兴中华,推翻帝制、传播民主共和理念。革命精神:立志救国,坚持革命。革命贡献:推翻帝制,积极实现民主共和。 3.在培育良好的家风方面,先辈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不同的时代,为国家、为民族不计得失的精神,牺牲个人、献身革命的家国情怀,铸就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之魂。 4.示例:放假了,妈妈让我上美术班,我不想上,
12、就和妈妈吵了几句。冷静下来,我发现,妈妈是为我好,我应该和妈妈平心静气的谈谈,告诉她,我不喜欢画画,我想学弹琴。 5.(1)四渡赤水(2)飞夺泸定桥 (3)一块银元 (4)七根火柴等 七.辨析题 1.同意小丽的做法。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更是家风的一面镜子。 八.材料题 1.我看到我家附近环卫工人很辛苦,就去买了一些矿泉水,送给了那些环卫工人。那些环卫工人笑着说了声“谢谢”,我看着他们高兴的笑脸,心里暖融融的,我感觉到帮助别人很快乐,我要尽可能地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1)日本。1937年。 (2)日本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屠杀中国无辜军民30万人以上。 九.综合题 1.弱国无外交。(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