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这条法律出自( )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下面哪一种做法更有利于解决家庭中的矛盾( )。 A.大吵大闹 B.不交流 C.把问题讲清楚 3.下列同学的行为,不受欢迎的是( )。 A.小明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座 B.小红帮助叔叔逮捕动物 C.小军买票时主动排在其他学生后面 4.下
2、列属于在鸦片战争中坚决抗争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李鸿章 5.这个公共标识出现的场所通常是( )。 A.银行、餐馆 B.商场、医院 C.加油站、易燃易爆场所 6.家风的载体不包括( )。 A.一阵风 B.一个故事 C.一段记忆 D.一句话 7.和家人发生矛盾时,我应该( )。 A.反思自己,和家人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B.他们说什么我都不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C.和他们吵,把事情说清楚。 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毁坏的皇家园林是( )。 A.苏州园林 B.故宫 C.圆明园 D.世博园 9.(
3、 ),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10.下列哪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 )。 A.在消防通道上停车 B.排队买票 C.打扫社区卫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 1.良好的公共(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2.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 )、法制的( )。 3.中国共产党的( )是党的象征和标志。 4.家是我们( )的港湾、( )的归宿、( )的乐园。 5.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
4、从( )做起,从( )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 )。 6.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 )》,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 )、( )的社会。 7.(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功发射。 8.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 )和公共( ),享受公共利益。 9.弘扬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投身( ),发展才会有( ),改革才会有新突破。 10.到了近代,清政府( ),抱残守缺,实行“(
5、 )”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 ),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陷入( )的境地。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还是小孩,劝阻不了社会上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 2.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明知父母讲的话有道理,但我们也应该故意与们作对。( ) 3.科技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 4.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都在抗日战争中不幸牺牲。( ) 5.家人的批评教育也是对我们的爱。( ) 6.孙中山是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 7.每年的
6、12月13日设立为天津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 ) 8.1956年7月13日,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 9.1992年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我国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谈话。( )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连线题。 林则徐 《新青年》 孙中山 大东沟海战 陈独秀 虎门销烟 邓世昌 辛亥革命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 1.我们在不同的公共场合下该如何做呢?填写下列表格。 六.简答题(共5题,共28分) 1.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中
7、国梦的。 2.为了宣传友善相待的传统美德,五(2)班准备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在班会的最后,你会向同学们提出怎样的号召? 3.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 4.我们在逐渐长大的标志是什么? 5.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 七.辨析题(共1题,共10分) 1.期末考试结束了,小明想去朋友家玩一会儿,但是父母就是不同意,还说他一个人出去不安全,他觉得父母管的太多了。小明的想法对吗?与家人之间发生不愉快时,你是怎么解决的?(不少于2条) 八.材料题(共2题,共13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七律长征》的诗词。国民党军队一次次“围剿
8、革命根据地,红军官兵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反“围剿”。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长征的历史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涵养德行。《朱子家训》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内容对我们小学生活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材料二:百年革命家国情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
9、福。” 材料三:抓好家风家教,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1)什么是家风?家风主要表现是什么? (2)你从材料中学习到了哪些好家风?(每个材料至少提炼1条) (3)培养良好的家风,家庭、个人要怎样做? (4)你有哪些宣传优秀家风的好创意?(至少写出2条)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阅读后回答:
10、 陈时升下海记 1988年,不顾家人反对,陈时升放弃了当时让人眼红的国营企业“铁饭碗”,当起走街串巷的个体户,做一些卖拉杆箱之类的小生意。1990年,他下决心选择自己创业办厂这条前途并不明朗的路。那时,改革开放已有些年头了,但个人创业办厂仍然是一条新路。陈时升说,“摸着石头过河”正是他刚办起星际电子设备厂时的写照。没有办企业的经验,没有拳头产品,更没有现成的市场,但陈时升有吃苦敢闯的勇气、敏锐的市场嗅觉,还有以往打下的专业技术底子。半年时间里,他背上背包,拿上厚厚的笔记本,跑遍温州地区寻找商机。放下铁饭碗,当起走街串巷的个体户,发现商机,投资办厂,跑展会,创品牌,研发技术……最终,陈
11、时升成功变身行业龙头。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有许许多多像陈时升的人,他们身上具备哪些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5.C 6.A 7.A 8.C 9.B 10.A 二.填空题 1.秩序 2.支持;保障 3.党旗党徽 4.生活;情感;精神 5.小事;自身;传播者 6.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 7.1970;东方红一号 8.资源;设施 9.改革创新;创新实践;新思路 10.腐败无能;闭关锁国;衰败;落后挨打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2、 10.√ 四.连线题 1. 五.填表题 1.行注目礼,齐唱国歌;保持安静,虚心听讲;积极参加 六.简答题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中国人的持续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 2.示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等。(举例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3.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中国人的持续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3、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 4.我们在逐渐长大的标志是独立和自主。 5.①当我们过马路时,我们要走斑马线、绿灯行,红灯停;②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我们要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推搡;③当我们在学校看到升国旗,听到奏国歌时,我们要停下来肃立,行注目礼,唱国歌。……(答案多元,不唯一) 七.辨析题 1.小明的想法不对,父母这是为了小明的安全,才不让他一个人去的; 当我们与家人之间发生不愉快时,我们首先应该冷静下来,换位思考;然后主动和父母道歉;或者可以冷静地和父母交流沟通,说明自己的理由,让父母考虑。 八.材料题 1.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大转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2.(1)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家风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 (2)①勤俭节约②为国家、为民族不计得失③牺牲个人、献身革命的家国情怀④尊老爱幼…… (3)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每个人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 (4)①家风演讲②制作宣传板报③展示优秀家训④网络传递家书…… 九.综合题 1.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