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习俗、宗教信仰、语言崇拜等方面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中对数字的文化内涵在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拟从东西方对数字的喜好偏爱入手,对几组典型的数字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数词的简介 数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由于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数词与文化的关系自然也很紧密。数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除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词之外,也可以被看做一个标志。数字的使用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婚礼、葬礼和商业活动等。 数词的功能首先就是用
2、来表达一定的数量或者是作为排列顺序的标志。在科学的领域,数字可以用以表达精确的测量和计算。然而,随着人们对数词的使用愈加深入以及历史、文化、宗教、传说及习俗对其的影响,数字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文化色彩。因此数字既可以被看做一种语言,也可以作为一种思考或者交流的工具。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数词的翻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许多论文对数词的翻译作了研究,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中英文中数词的分析和翻译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文化的差异,增加文化知识并且减少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障碍。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用新的方式方法研究数词的翻译。首先,研究了倍数的表达方式及其翻译方法。其次,从直译与
3、意译的角度进行研究,但研究意译的重点放在意义的翻译、更换和调整上。 二、数词的基本知识 (一)数词的定义 数词在语言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什么是数字呢?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此定义为数词“是一个词、一个数字或一个符号,表示一定的金额或数量”。数字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寸步难行。按照语法分类,数字分为基数、序数、倍数、分数和约数。 事实上,这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有的数字的基本功能。因此,中文里的“一”“二”“三”和英文里的“one”“two”“there”表达的是一样的数量概念。另一方面,数字又被认为是概念和符号组合的结果。古希腊哲学家毕
4、达哥拉斯用数字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数字或数字的和谐体。中国学者吴慧英认为,数字是人类思想的指导者和主人。没有数字,世界将一片混乱。因此,数字不能仅仅被局限于自然科学的世界里,而是应该被看做预言世界的一个特殊部分,人们可以用其来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 (二)中英文中的数词 中文里数字的基本单位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万亿。英语中数词的基本单位是hundred,thousand,million, Billion,trillion。从1-1000,都有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数词。但是,在英文中却没有与中文里“万”和“十万”相对应的序数。下面是
5、相应的数字列表。 100 a/one hundred 一百 1,000 a/one thousand 一千 10,000 ten thousand 一万 100,000 a/one hundred thousand 十万 1,000,000a/one million 一百万 10,000,000 ten million 一千万 100,000,000 a/one hundred million 一亿 l,000,000,000 a/one thousand million十亿 l,000,000,000,000 a/one trillion一万亿 上述数字是中英文中最基本的
6、数词单位。这份列表在数据的翻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有了这些基本单位,数字的翻译变得轻而易举。 1998年,那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0亿美元。 In 1998,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n that country has amounted to three thousand million U.S.dollars. 近年来,他们公司的贸易总额达到60亿英镑。 In recent years,their company trade volume has totaled six thousand million ponds. 在上述例子里的数字被称做数
7、据,因为有了上面的数字列表,数据的翻译变得很简单。当把中文数据翻译成英文时,只需在英文里找到相对应的数词表达方式就可以了。例如,30亿可以翻译为three thousandmillion;60亿可以翻译为six thousand million。 三、倍数的表达方式及其翻译 英文中,倍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数字运用形式。中文里倍数的表达和英文里有很大的区别。作为数字里如此特殊的一部分,倍数的翻译自然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倍数翻译的基础上总结了很多数字翻译的方法。而且,倍数的翻译一定要遵循一些原则。 (一)增加倍数的表达方式及其翻译 increase by n times “增加了n-1倍”
8、或“增加到n倍” increase n times“增加了n-1倍”或“增加到n倍” increase by a factor of n “增加了n-1倍”或“增加到n倍” increase to n times “增加到n倍”或“增加了n-1倍” 由于倍数对数词的特殊影响,倍数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增加倍数是倍数表达的一种形式。翻译过程中应该对每个细节都多加注意。 (二)比较倍数的表达方式及其翻译 A is n times lager than B.“A是B的n倍。”或“A比B大n-1倍。” A is n times as large as B.“A相当于B的n倍。”或“A比B大n
9、1倍。” A is larger than B by n times. “A是B的n倍。” A is n times B.“A是B的n倍。” 比较倍数与增加倍数有稍许不同。虽然这也算是增加倍数的另一种形式,但是翻译起来却大有不同。 (三)减少倍数的表达方式和翻译 decrease by three times “减少了2/3(减少到1/3)” decrease to 3 times“减至2/3(减少了1/3)” decrease by a factor of 3 times“减少了2/3(减至1/3)” decrease 3 times“减至1/3(减少了2/3)” dec
10、rease 3 times less than “减少了3/4(减至1/4)” 减少倍数是倍数中的最后一个。因为翻译过程中涉及到分数的转化,减少倍数的翻译有一点儿复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仔细认真地对待。 四、数词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 直译被大多数中国的翻译学家认同为最重要也是最平常的翻译方法。只要原文意思不被破坏,直译就要作为优先考虑的方法。直译有利于使原文的内容、基本结构和形式保持原状。当然,直译的应用要以不引起误解为前提。 好容易熬了一天,这会儿瞧见你们,竟如死而复生的一样。真真古人说一日三秋,这话再不错的。 But I survived it somehow,and now
11、that we’re together again I feel as if I’d just risen from the dead!“One day apart seems three autumns.”——How true that old saying is. 如上所述,“一日三秋”或者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表达的是“分开一天就像分开了三年一样久”的意思。这里我们把他直译为 “One day apart seems three autumns”,不仅仅保留了原文的意思,而且对于目的语的读者来说可读可解。 (二)意译 意译是翻译的一种方法,这种译法着重于译出让读者读起来自然的文章
12、而不是仅仅保证原文的完整度。意译包括意义翻译、更换和调整。 1.意义翻译 由于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简单的直译很难在目标语和原语言中获得对等。在中文和英文里,许多带有数字的习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不一定在另一种语言里有唯一可以对应的词语。这就使意译有了必要性。 七碟子八碗子摆了一桌。 He laid out an elaborate spread. 在例子中,“七碟子八碗子”属于方言,用来形容一顿大餐。所以不能简单地直译,上面的翻译很准确地表达了原文要表达的内容。 Seventy times seven did I take counsel wit
13、h my soul. 我在内心深处不知考虑了多少次。 在这个例子里,“seventy times seven”是来源于《圣经》里的习语。重复地用到数字7,意在表示数目之大或者是次数之多。所以,如果直译为“七十个七次”就不对了,所以意译为“很多次”了。 这种翻译方法不仅仅与原文的用词有关,更多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对于目的语文化背景的理解也相当重要,必要时需要在译文里增减词语。 2.替换 由于中英文里大量习语的存在,要求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毁坏了原文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用目的语中的表达方式来替换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表达。但是要确保这种表达对目的语的读者来说具有和原文一样的作用。 a
14、 nine day’s wonder昙花一现 ten to one十有八九 to be flung to the four winds 抛到九霄云外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a thousand and one ways千方百计 这几个例子中的中英文可能不是对应的,但是却在各自的语言文化中起了一样的作用,表达了一样的意思。这种翻译方法对译者来说很有用,但是要做到简单准确,就需要译者对语言的文化背景有充足的了解。 五、结语 数字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并有很多内涵意义。数字以及习语中的数字都代表了不同语言之间在社会、文化和国家方面
15、的不同。因此,译者对数字的翻译一定要谨慎。本文在研究数词和倍数的具体翻译之后,着重从直译和意译两方面研究了数字的翻译方法。但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译者都要对语言背景和使用习俗有深入了解。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才能使翻译具有说服力、表达张力,同时使译文能自然优美。 “数字成语”中的英汉互译 (1)等值翻译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within a stone’s throw 一步之遥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 (2)不等值翻译 at sixes and sevens 乱
16、七八糟 on second thoughts 再三考虑 by ones and twos 两两地,零零落落地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Can you come down a little? —Sorry, its one price for all. 你能便宜一点卖吗? 对不起,不二价。 (3)不必译出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人各有所好。 I’ll love you three score and ten.我会一辈子爱你的
17、 Ten to one he has forgotten it.很可能他已经忘了。 His mark in math is second to none in the class. 他的数学分数在班上是名列前茅的。 She is a second Lei Feng. 她是雷锋式的人物。 I always believe my sixth sense. 我总相信我的直觉。 The parson official1y pronounced that they became one.牧师正式宣告他们成婚。 I used to study in France in
18、 the year one. 我早年曾在法国学习。 一、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 习语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智慧的结晶,就其广义而言,它包括比喻性词组,俗语、俚语、谚语等。英语和汉语中有大量的数字习语,它们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人类思维观念的不同,对不同数字的感知、取向也不相同,数字习语具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特殊的民族文化根源,而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会影响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喻义。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间万物都由阴阳两方面构成,因此,双数在汉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一向认为双数是
19、吉利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有“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凡事讲究对偶、对称,这样的文化传统在汉语习语中有突出表现。例如:人们办事追求两全其美,渴望好事成双,期盼双喜临门;老年人期待四世同堂;年轻人喜欢六六大顺;如果形容处世有方我们常说四平八稳,表示交通便利就说四通八达,美不可言则谓十全十美等。 然而,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中华民族崇尚偶数的传统相反,他们崇尚奇数,往往认为单数是吉利数字,这种现象在英语数字习语中也有表现。究其原因,这与基督教文化“三位一体”所确定的数字三——three的神秘文化内涵密不可分。例如:他们
20、习惯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示吉利,把人的一生也分为前生、今生、来生。又如:人们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再加one表示更大、更深、更强,英语习语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表示十分感谢,千恩万谢;one thousand and onethings to do表示日理万机,非常忙碌等。再如: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数字七——seven是个十分神圣的数字,人们讲究七种美德,七种文理学问,七次圣餐;人生有七个时期,七种天罪;圣母玛利亚有七件快乐的事,七件悲哀的事;耶稣劝告人们原谅别人也要多达七乘七十次等等。总之,他们对数字seven情有独钟,英语中有许多由seven构
21、成的习语,如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seven deadly sins(七种天罪);the seven sacraments(七大圣礼);to be m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s(七大精神财富)the seven corporal works of mercy(七大肉体喜事);he seven spiritual works of mercy(七大精神善事);A man may lose more in an hour than he can get in seven(得来艰难失之易);Seve
22、n hour's sleep will make a clown forget his design(连睡七个小时觉,小丑花样都忘掉)等等。 虽然从整体上来说,汉民族崇尚偶数,英民族喜欢奇数,但英汉习语中也都有例外。 偶数四在汉语中就被认为是不吉祥的数字,这是因为它的发音与汉字“死”谐音。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用四,电话号码和汽车牌号中的四也很不受欢迎,而由四构成的数字习语则多含贬义,如;不三不四、横三竖四、朝三暮四、推三阻四、颠三倒四等等。数字九虽为奇数,但在中国文化中却被特别看重。《素文》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九为数之极,由此引出无限之说,继而演
23、化出神圣之意。中国古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的权力为天赐神赋,都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子祭天一年有九次,皇宫殿宇的建筑要与九相连,甚至国家版图也分九州,以形容疆土之辽阔。汉民族一向认为天有九层,九重天就是天的最高处。在汉语数字中,九是最大的阳数,又因数字九与汉字“久”发音相同,所以就备受历代帝王的青睐,他们借用九来象征其统治天长地久,万世不变。中国老百姓也喜欢选择有数字九的日期作为喜日延庆的习俗。九还是汉民族龙行的图腾化文字,享有独特的尊贵地位。另外,汉语中与数字九有关的习语也特别多,如:九天揽月,九霄云外,九州宾客,九州方圆,一言九鼎,九牛一毛,等等。虽然按笔画来说数字九只有两笔,但其中一
24、笔竟然包括了横竖弯钩,堪称汉字中转弯最多的笔画。毫不夸张地说,九几乎成了中国古代帝王文化的一个符号,就连皇家许多建筑设计都采用了数字九或九的倍数,如故宫有建筑九千九百九十九间,三个大殿内设九龙宝座,宫门有九重,门上的钉数是横九竖九,共计九九八十一颗;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场所,其圆丘、栏杆以及圆丘上的石块数目无一不是九或九的倍数。总之,数字九在汉语中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用九霄云外来表达极高极远,用九州方圆来形容极宽极广,用数九寒天来描述天气极其寒冷,如此等等,这一点是英语数词九——nine无法比拟的。 同样,数字十三——thirteen虽然是奇数,但它却是英语中的大忌。长期以来,在英语
25、中就流传着这样的俗语: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人们对thirteen的忌讳甚至到了极度恐惧和超乎理性的程度,其文化根源与基督教有关。英语习语thir-teen at table来源于家喻户晓的圣经故事“最后的晚餐”。人们用thirteen at table指13个进餐者中第一个从餐桌边站起的必死无疑,thirteen被认为是凶数,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门牌、街道没有第13号;飞机、火车、剧院没有第13排;楼房的第13层也常用"12A"代替;每月的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活动等。如果生活中非要提及数字13,人们就用a baker's dozen或
26、a devil's dozen/a printer's dozen/a great dozen来替代。A baker'sdozen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国对各种面包的重量作了明确规定,为避免因缺斤少两而受罚,面包店就在规定的一打——a dozen(12个)面包上再免费多加一个。由于西方人不喜欢数字thir-teen,所以就用a baker's dozen取而代之。另有传说云:“在天国,一次款待阵亡英灵的宴会上,12位神同席就餐时,突然闯入不速之客凶神罗基,凑成13个人,结果使在座的最高之神奥丁的儿子遇难,其他众神也因此一蹶不振。”这也是13为不吉之数的原因之一。 二、
27、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习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哲学渊源、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表达这些思维认知方式的语言表达形式,数字习语则是对思维认知发展和变化反应较为敏感的部分。下面我们对英语和汉语中从1到10的数字习语进行具体的对比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学习这两种语言的精华,了解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在中国文化中,一是始,也是全;一最简单,又最复杂。这种观点最早是由老子提出来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一逐步产生万物,赋予万物以存在的灵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
28、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万物,数字一——one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阿拉伯数字而已。单独作为数字来用,汉语的一和英语的a,an,one意义几乎相同,但在汉语数字习语中,一的数字意义多数已经弱化,大部分由一组成的数字习语使用的都是其比喻意义,表示多、全、仅仅、单单、丝毫、迅速、彻底等含义,很难找到a,an,one的踪影。试比较: 一心一意:heart and soul 一窍不通:know nothing about 一见钟情: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29、一决雌雄:fight it out 一视同仁:treat equally 一帆风顺:smooth going 一清二楚:perfectly clear 一清二白:perfectly clean 一日三秋:it seems ages 一目十行:read terribly fast 一丝不挂:stark—naked/in one’s birthdaysuit 一五一十:in all detail 一问三不知:saying“I don't know”to everyquestion 一不做二不休:carry the th
30、ing through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what is said can't be un-said/mean what one says 不仅仅是数字一,汉语中三、五、六、七、八、九、十也都有丰富的文化意义,由它们构成的数字习语常常比喻数量或次数多、程度深等。另外,汉语中数字三、六、九与满数概念密切相关。所谓满数,就是尽量往多里说。这些数字也与汉民族的哲学理论密切相关。《说文》释三曰:“三,天地人之道也。”数字三在东西方国家普遍受到尊重,被视为神圣的数字。西方人认为大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种物质;人体有肉体、心灵、精神三重性;基督教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等。他
31、们把三看作完美的象征,这一点可以由英语中含有three的习语来证明,如: The third time is the claim.第三次准灵。 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 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一切好事都以三为标准。 同样,汉语中与数字三有关的习语也特别多。据统计,《辞海》中以三开头的词条多达504条,它的比喻意义也是汉语文化特有的,强调数量多或次数多,而英语的数字three无此比喻。试比较: 三思而行:look before you leap. 三缄其口
32、hold oneself back from saying aword. 三生有幸:consider oneself most fortunate to make sb.'s acquaintance 三长两短:unexpected misfortune;something unfortunate 三天两头:again and again;ti’me and again 三令五申:reiterate;repeatedly appeal;re-junctions 三番五次:repeatedly;over and over again 三头六臂:supe
33、rman 三句话不离本行:talk shop all the time 在汉语中,六是个最吉祥的数字,习语六六大顺就是最好的印证。但英语中数字six却是个不受欢迎的数字,人们视其为凶数,由six构成的习语也多含贬义。试比较: six penny:不值钱 six to one:相差悬殊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six of one and hail a dozen of the other:半斤八两/差不多/彼此彼此 knock/hit sb.for six:给某人以毁灭性打击 six of the bea
34、t/best:以藤鞭击六下(学校的一种惩罚手段) 如果说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讨厌的数字是偶数六,而奇数七则是中国人最忌讳的数字,原因有两个。其一,这与汉民族崇尚偶数的文化心理有关;其二,七与中国祭奠死者的文化传统有关。所以,汉语中由七构成的习语多含贬义,往往用来比喻杂乱、多而无序,如:乱七八糟、七零八落、七嘴八舌、横七竖八等。但在西方传统文化中,seven却是个十分神圣的数字,因此多数含有七和八的汉语数字习语不能用含有seven和eight的英语数字习语与之对应。 数字八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蕴含着吉祥的意义。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其说法有许多:一是早在古希腊时人们就认为八意味着丰硕、成就和
35、长寿;二是《圣经》上说在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中,仅有八人乘诺亚方舟逃生,于是八就意味着幸运;三是《福音书》上说耶稣的兄弟雅各生了八个孩子,八也就意味着多子多孙;四是两个戒指上下靠在一起构成8字,象征夫妻心心相印,婚姻美满;五是横着的8字恰是数学中的无穷大符号∞,暗示着丰硕、长寿、幸运、美满,子孙无穷无尽。 通过以上英汉数字习语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传统,使同样的数字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这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数字崇拜和文化心理。通过这些数字习语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汉语数字习语要比英语数字习语多得多,而且,汉语习语中的数字普遍比英语习语中的数字具有更多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
36、源。如果汉语习语中的数字在英语表达中无法保持原貌,只能传递内涵意义,那么英语就会呈现出多样的表达形式。 三、英汉数字习语的翻译研究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寓于文化之中,而文化也借助语言广泛传播。大多数英汉数字习语中的数字都承载有一定的文化要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负荷词。所以在翻译数字习语时,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探求它们的文化根源,正确解读它们的文化信息,全面了解它们的文化差异,然后在翻译中找准与数字对应的文化负荷词,而不是表象对应词。同时,我们要根据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原则,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如果英语和汉语中的数字习语偶有对应现象,我们当
37、然可以对此类数字习语直接翻译和使用,例如: 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be in tWOS and threes.三三两两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两鸟/一箭双雕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一人不及二人智。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 One bird in hand is better than two ln forest.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针及时省九针
38、/小洞不补,大洞受苦。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因素及文化因素共同支配着汉语和英语的翻译过程,而且决定着语义的倾向,而文化因素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语言因素的影响力。王佐良先生在谈及英语学习方法时曾说: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在翻译中虽然翻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但他面对的是两种文化。英汉数字习语中存在着大量看似词义相近而实际隐含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的数字词语,所以我们在翻译和使用这些数字习语时一定要想方设法填补数字习语的文化喻义缺失现象。例如:汉语中有许多带五的数字习语,这个五源于实际数字意义,但逐渐引申演变成比喻意义。五字在文化根源上与数字
39、五有密切关系,如“五官端正”中的五原来就指“口、鼻、目、耳、身”,而现在仅指面部的四个器官。随着文化的发展,在含五的数字习语中,数字的意义基本丧失,只有比喻意义尚存,表示全部、各种、齐全、完全等含义,因此,翻译时就不能用英语的five来表达,否则就会偏离汉语原文的含意,甚至造成误解。试比较: 五官端正:have regular figure 五谷丰登:have an abundant harvest of a1I 五体投地:admire sb.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worship sb. 五大三粗:tall and stu
40、rdy 五湖四海:a11 corners of the land;all over thecountry/world 五脏六腑:the vital organs of the human body 五花八门:of a wide/rich variety;varied andwell assorted 五光十色:multi—colored;all sorts and kinds;of all colors;of great variety 同样,汉语的十与英语的ten在文化上也没有任何意义相近的关联。十在汉语习语中比喻全部、足够多、达到顶点,而英语tell
41、没有此含意,所以翻译时要根据汉语的引申意义,用恰当的英语词语来表达。例如: 十年寒窗:形容读书辛苦而且时间长久,英语可以翻译为study hard and long。 十拿九稳:比喻办事准确或有把握,英语可以翻译为beyond a shadow Df doubt,almost certain。 十羊九牧:比喻民少官多,英语可以翻译为more officials than people under certain. 十全十美:比喻完美无缺,英语可以翻译为leave noting to be desired/satisfactory in everyway.
42、通过英汉数字习语的翻译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只有个别的汉语数字习语在英语中有明显的选词表达规律,但大多数的汉语数字习语则不能找到对应意义的英语表达,而且很多情况下,汉语中的数字习语翻译成英语只是普通的词语组合,这是因为译入 语的文化缺失必然导致译文在格式上和意义上的欠缺。汉语和英语对应词汇的文化缺失是导致汉语和英语翻译上文字结构变异的直接原因。当然,如果仔细推敲,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数字习语的翻译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只要我们弄清数字的具体意义和文化内涵,了解这些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然后再确定相应的表达形式,补充数字在翻译时的文化缺失现象,不是望文生义,而是想方设法采取意译,就能最大限度
43、地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现象。例如,汉语里含有七、八的习语都不能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数字习语,我们必须根据喻义进行意译,以求达到英语和汉语文化寓意上的一致。试比较: 七上八下:undecided;restless;be agitated 七零八落:throw into disorder 七嘴八舌:all talking in conclusion;all talkingat once 七手八脚:in a flurry;all get busy 七拼八凑:scrape together;piece together;rigup 七扭八歪:croo
44、ked;uneven;disorderly;irreg-ular 七折八扣:various deductions 乱七八糟:in a mess;disorder 还有,当我们遇到带九的汉语习语时,也不能简单地用英语数词nine来生搬硬套,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意译。试比较: 九死一生: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 九牛一毛:a drop in the ocean 九九归一:after all;when all is said or done 九泉之下:after death 九霄云外:beyond the h
45、ighest heavens 九州方圆:all over China 数九寒天:cold as hell;the coldest days inwinter 十之八九:most likely 十拿九稳:almost certain;practically certain;unquestionable 九牛二虎之力:tremendous effort 汉语是形象思维,英语是逻辑思维,这在数字习语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有些英汉习语中的数字部分对应,但意思往往有差异;有些英汉习语看上去偶有对应,字面上似乎也有一点文化关联性,但英语习语中的数字往往表示具体意
46、义,而汉语习语中的数字常常表示比喻意义;在很多情况下,英汉习语中的数字喻义更是貌合神离,甚至大相径庭。因此,当我们进行英汉互译时,一定要设法补充数字在译入语中的文化意义缺失现象,而且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望文生义。例如: two-time一夜风流 in one or two words三言两语 in two minds三心二意 on all fours think twice再三考虑 One-night stand巡回演出 at the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 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九死一生
47、 The seventh day安息日 dressed up to the nines穿着讲究 Run after two hares脚踏两条船 At sixes and sevens(in confusion)七上八下,乱七八糟 New broom sweeps 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 Nine to five(normal working hours in an of-fice)上班时间(朝九晚五) One hand washes another.有来有往,相互帮忙。 A man may lose more in an hour
48、than he can get in seven.得来艰难失之易。 Two can play the game.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Be two/ten a penny(very cheap)非常便宜,一文不值。 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you'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于派上好用场。 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 and three one.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范存忠教授在《翻译理论与技巧》中指
49、出:“一般说,两种语言之间,在词组或句子方面,相等的(equivalent)不是没有,但比较少;比较多的是相当的(correspondent),而绝大部分是既不相等,也不相当。”翻译不但是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还要特别注意原文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信息,翻译那些独具民族和地方色彩的数字习语更是如此。我们通过对英汉数字习语文化根源的探索和其文化信息的解读、对比,可以清楚地发现:英汉习语中的数字带有明显的民族文化印记,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会影响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喻义。正确解读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差异,对我们从事外语学习、英汉互译、对外汉
50、语教学与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充分了解数字习语的深层文化寓意,才能使翻译更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进而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加强,越来越需要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动物词在中文和英,文中也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道理是一样的。动物给我们带来精彩和精彩的世界,动物词能使我们的表达更倾向于生动。正确认识动物和他们更深的象征意义将是一个极大的帮助,动物词是语言的一部分,动物词的翻译在当今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在不同的国家,动物词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 在众多的动物比喻中,为更好地把握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运用,现根据其在本体、喻体、喻义方面的异同,将部分比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