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黔之驴》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响水县老舍中学:刘培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文中细致逼真的动作、心理描写。
2、理解故事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分析动物形象,说说故事内容,明白寓言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重难点:
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出示课题、作者。
二、 分析形象(我来找)
(一)认识驴子
1、出示驴的图片。
2、找出文中描写驴的语句,并概括出它的形象特点。
明确: 大而无能,
2、虚张声势,外强中干。
(二)认识老虎
过渡语:《黔之驴》一文中,除了讲驴,还讲了哪个动物?
1、欣赏虎的图片。
过渡语:那么头上有“王”字的老虎是不是一看到驴就把它吃掉了呢?
2、探究老虎认识驴的过程。
⑴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词语。
明确:
动作:蔽 窥 出 近 遁 视(之) 荡倚冲冒 跳踉 ……
心理: 以为神 大骇 以为且噬己 甚恐 觉无异能者 因喜 技止此耳……
⑵总结虎的心理过程。
明确:惧驴 ——识驴 ——吃驴
⑶得出虎的形象特点:细心冷静,机智勇敢。
三、 概括故事(我来说)
1
3、 看图说话。
温馨提示:根据四幅图画,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
2、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寓言叙写的故事。
明确: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
四、 明白寓意(我来说)
明确:1、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2、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主要认识了驴和虎的形象,并能说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六、 总结成语:(我来写)
从本文中演化而来的三个成语。
明确: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
4、领用完了。
七、 仿写练笔(我来写)
根据本文中作者对老虎认识驴的过程的描写,发挥我们的想象仿写驴遇到黔地的虎后,有怎样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