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
2、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
3、表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论语>十二章》中,
5、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_____________,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_____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
6、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____”。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 (4)《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火烤变形之后,即使又晒干也无法复原的例子,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
8、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8)《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形象化的写法借气流传播声音的例子来阐明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9)《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反面举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节选) (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
9、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4)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0、)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 (8)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词精到的两句是:________
11、 (9)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虽然内容细小但含意却极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1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做了充分反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 (1)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5.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批判了当下不良的学习风气。 (4)《师说》中,表明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
14、 (5)《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致。 (7)韩愈《师说》中,作者认为即使那个人比自己小,只要懂得道理比自己早,就应该向他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 (1)不吸取经验教
15、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控诉秦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桥比喻为横卧在河面上的长龙,使静态的桥有了动态之美。 (5)《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
16、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6)《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人搜刮来之后像土块、铁锅一样胡乱地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7)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 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六国论 (1)苏洵在《六国论》中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
17、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__”;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
18、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 (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危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司马谏议书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19、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赤壁赋 (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
20、天空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概写苏轼与客人在江面上饮酒,引吭高歌,朗诵《诗经》中章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友人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1、 (6)《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内容,开始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着用侧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 (8)《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项脊轩志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
22、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嘘寒问暖的话语,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在修
23、葺之前的老、旧、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的朝向以及修葺之前采光不好的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前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
24、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接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1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是:______
25、 (1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鸡狗横行、人员杂乱的一片萧条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项脊轩志》中,点明家中老妪身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表达作
26、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文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了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居则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_。” (3)
27、文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晳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着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
28、 (7)文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______________”去暗示,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8)文中孔子最赞同曾晳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9)文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______________,___
29、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话可以看出;曾晳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12.报任安书 (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
30、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________;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进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过秦论 (1)《过秦论》中最能
31、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5
32、)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
33、极言陈涉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 14.礼运 (1)文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陈情表
34、1)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言自
35、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对晋武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无比荣幸,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 (7)文章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8)李密形象地表明自己不知能否应诏,进退两难
36、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10)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11)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归去来兮辞 并序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扙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从心愿而行?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
39、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怨自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归去来兮辞 并序》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异曲同工之妙。
40、10)《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在园中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乎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漫步园子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3)《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4)《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15)《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出了陶渊明归家时欣喜若狂,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实际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16)《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的交往的句子是:
42、 (17)《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写诗人驾车出游。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游历经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写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3、 (19)《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17.种树郭橐驼传 (1)《种树郭橐驼传》中,“其本欲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筑欲密”,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 (2)《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表明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3)《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概括,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 (4)文章最后一句“______________”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18.五代史伶官传序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
45、尚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石钟山记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批评。接下来讲的三方面情
46、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在说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2)《石钟山记》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石。 (3)《石钟山记》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______________”埋下伏笔。 20.登泰山记 (1)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两句,作者不言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样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太阳正出来,赤红赤红的像丹砂一样,下面有晃动着的红光承托着。 (4)文中写泰山上石头的颜色、形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静女
48、 (1)《静女》中,描写小伙子焦急等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女》中,表面上赞美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女子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女》中,写到包含姑娘亲情蜜意,爱屋及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无衣 根据句意,默写《无衣》中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步调一致、奋起作战的句子。 (1)我同你一样仇恨敌人:______________。 (2)我同你一起行动起来:______________。 (3)我同你一起上战场:_
49、 23.离骚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4)我们可以从《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
50、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5)屈原在《离骚》中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8)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庸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