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线段的中点
课时安排
40分钟
年级
初一
授课教师
林丽珊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相关概念、表示方法及作图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线段的中点及相关计算.我们可以用文字语言、几何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刻画线段中点,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及数学语言的准确表达,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过程,学会说理,渗透几何的推理过程,为以后学习几何的证明奠定必要的基础.线段中点是几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它在后续学习的三角形、四边形、圆、二次函数等综合题中都有体现.
学情
分析
学生对几何说理初步接触,书写规范上存在
2、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认知难点是运用线段的中点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突破方法是通过图形、符号表示来巩固这一概念;通过设计一些有关线段中点的计算题,让学生观察、比较、推理、总结,突破线段的和差倍分计算的难点.
教学
策略
分析
1. 启发式教学策略:承上启下,通过作图来引入线段中点的定义;
2. 讲授式、演练式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目标中需要学生学会运用数学
几何语言进行说理的能力,通过例题,讲解并板演严谨的书写格式;
3. “探究——发现”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组合作讨论,获得学习问题的本质,归纳数学思想方法;
4.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教师
3、激励、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 及其形与数量的关系,会用几何符合语言表示.
2.能运用几何语言进行有关线段中点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学会运用数学几何语言进行说理的能力;
3.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
2.体会数学符合语言的灵活运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及符号表示方法,能进行简单的线段计
4、算.
难点:运用几何语言进行说理,感受几何中的说理过程.
教学
过程
一、复习引入 探究新知(5min)
1.作图引入;
2.线段中点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设计意图:
1.复习旧知,培养学生动手作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对线段中点的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几何语言表达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过程,学会说理,渗透几何的推理过程.
4.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出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及n等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二、学以致用 深入理解
1.牛刀小试(5min)
2.一展身手(8min)
3.拓展提升(12min)
5、
4.综合延伸(8min)
设计意图:
1.运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及几何符号语言解决有关线段的计算问题.
2.向学生渗透简单说理的意识,培养简单的几何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
4.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
5.通过填空,引导学生由数字归纳到字母,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
6.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育数学学习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及几何的作图能力.
7.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8.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三、总结梳理内化目标(2min)
1. 定义:
2.三个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 、 分类讨论思想 和 方程思想 .
设计意图:
总结梳理,内化目标,掌握定义及几何符号语言的运用,还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四、练习检测 反思目标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