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林中学七年级地理讲学稿※课题;多变的天气(第一课时)※设计:初一地理组※时间:2010-12-3☆
《多变的天气》讲学稿(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如何描述天气,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
2、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电视天气预报。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3、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价值观:1、通过学习,养成收看
2、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天气术语的正确使用;2、学会看电视天气预报。
难点:1、读懂卫星云图;2、掌握预报天气技能。
【教学方法】感受体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读图分析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课件播放各种天气现象图片: 雷电、大雨、大雪、大风、暴风、沙尘暴等。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课件展示如何描述天气和分析天
3、气特征
[板书] 1、怎样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
3、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布置探究活动一:讨论问题: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有关系?
课件展示图片
天气与人们生活、军事、商业活动、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关系
小结过渡: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时它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时也有消极作用,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早做准备,趋利避害。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
[板书]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课件播放天气预报频
布置探究活动二:
⑴学生自主探究电视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⑵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⑶认识卫星云图
⑷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的天气符号
⑸模拟
4、主持人,播报天气情况
课件展示连云港12月7日天气预报内容
课件展示:卫星云图
课件展示:天气预报符号
课件展示: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
『精讲点拨』
学生欣赏各种天气现象图片
观察天气现象图片 ,说出自己所看到天气现象,自学课本P42-P43思考:
1、我们应该怎么样描述天气?
2、天气具有哪些特点?
5、活动探究一:
观察图片,讨论问题: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有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了解明天天气的途径有哪些呢?
学生观看电视天气预
6、报视频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二:
1、阅读图3.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归纳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① ②
③ ④
⑤
2、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在电视天气预报中,我们描述天气关注时间是 天,常用到
、 、 、 等因素。
3、认识卫星云图:卫星云图上有几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地理事物?
在卫星云图上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阴天?
4、熟悉城市天气预报中的天气符号:
3.模拟主持人,
7、播报天气情况
反馈练习
1、天气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它反映一个地方 时间的大气状况 ;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可能差别 。
2、“天公作美,今年秋收时,天气晴朗,水道收割顺利”说明天气与 关系密切。
3、在卫星云图上, _________表示海洋, _____表示陆地, ________是云雨区。
5-18ºC
4、
天气由____转_ __ _;风向___ _,风力____;最低气温为____ºC,最高气温____ ºC
创设学习情境,
激情引趣
分析材料学会用语言描述天气
8、
培养学生协作探究精神
结合生活体验,理论联系实际。
观看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简图使学生受到科学探究的教育,培养自学观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比天气符号,让学生以竞赛形式认识天气符号。通过对比、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加深学生的记忆,寓教于乐。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深化本课重点
5、用符号描述下列天气:
雾转晴:
东南风2-3级:
小雨转雨夹雪:
北风7级:
大到暴雨:
南风8级:
第2页,共2页,学习生活中地理,为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