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力的计算》教案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第二中学 赵清阳
授课时间:2017年6月21日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类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熟悉四种常见的计算浮力的方法。
2、会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浮力。
3、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计算浮力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体验有正确方法计算浮力所获得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根据题意选择适当方法计算浮力。
教学难点:
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
学习方法:总结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目标展示:
1、通过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熟悉四种常见的计算浮力的方法。
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题意,学会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浮力。
二、合作探究:
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复习分别说出计算浮力的最简单方法。共同归纳出计算浮力的五种方法及解题关键。
三、 课堂实践:
分别对五种方法进行分析和练习:
1、“公式法”:F浮= ρ液gV排,通常用在涉及到F浮、 ρ液、V排的情况中,运用最多、最广。
例:如图所示为我市铁山港码头建设中的施工现场,安装沉箱是主要工程之一,这个沉箱的质量为3.03×103t,沉箱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3、N?设沉箱的有效排水体积为2×103m3,沉箱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海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教师:出示例题 学生:读懂题意 口答并说出解题关键
点评 强调 领会 明确
2、平衡法”:F浮=G物=m物g,通常用在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计算浮力或物体的重力
例:如图所示,将重5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方向为 。
教师:出示例题 学生:口答并说出解题关键
师生共同点评
3、称重法(二次称量法):F浮=G物-F拉
4、通常用在已知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下,而F′是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着的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这并不是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
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 7N B. 4N C. 3N D. 1N
教师:出示例题 学生:读懂题意 口答并说出解题关键
点评 强调 领会 明确
4、排液法”:F浮=G排液=m排液g通常用在已知被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或质量的情况下,已知舰船空载、满
5、载的排水量即可计算舰船受到的浮力大小。
例:“辽宁舰”航母已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序列,其满载时排水量(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6.75万吨,则满载时其受到的浮力为( )
A. 6.75×108N B. 6.75×107N
C. 6.75×104N D. 6.75×103N
教师:出示例题 学生:读懂题意 板演并说出解题关键
点评 强调 领会 明确
5、“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通常用在已知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下表面积、所处深度或所受到压强大小时计算浮
6、力。
教师:出示例题 学生:读懂题意 板演并说出解题关键
点评 强调 领会 明确
四、 巩固练习:
1:有一实心金属球,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重力为3.9N,将它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50ml水从溢水杯中溢出,求:
(1)金属球的体积; (2)金属球所受的浮力; (3)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2为安全起见,初学游泳者常使用一块泡沫浮板,用双臂把浮板压入水中,借助浮板所受的浮力来辅助游泳。已知泡沫浮板的密度是0.1×103kg/m3,体积为3000cm3。(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当浮板自由漂浮在水面上时,浮板受到的浮力大小。
(2)当浮板被压没水中静止时,浮板受到双臂压力的大小。
五、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 板书设计:
浮力的计算
1、“公式法”:F浮= ρ液gV排
2、平衡法”:F浮=G物=m物g
3、称重法(二次称量法):F浮=G物-F拉
4、排液法”:F浮=G排液=m排液g
5、“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