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精品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投掷”中的第三节“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具体内容包括: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投掷距离和准确度的提高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提高投掷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3. 增强学生的上肢、腰腹和背部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投掷时的力量、角度和协调性。 重点: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和投掷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实心球、标志物、测量工具。 学具:运动服、运动鞋、毛巾。
2、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演示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引导学生关注动作要领。 2. 例题讲解(10分钟) 讲解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强调投掷时的力量、角度和协调性。 分步骤示范,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投掷练习,互相观摩、交流,提高投掷技能。 设置标志物,让学生尝试投掷到指定位置,提高投掷准确度。 4. 投掷距离和准确度提高方法(10分钟) 分析影响投掷距离和准确度的因素,如力量、角度、
3、协调性等。 引导学生通过调整投掷时的力量和角度,提高投掷距离和准确度。 5. 小组竞赛(10分钟) 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的投掷技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设置不同的投掷距离和难度,激发学生的竞技兴趣。 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进行教学反馈。 六、板书设计 1. 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动作要领: 站立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与肩同宽,左脚在前。 抓球:双手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抓住球的后部。 前抛:腰、背、臂协调用力,将球向前上方抛出。 2. 影响投掷距离和准确度的因素: 力量:用力大小、方向和爆发力。 角
4、度:投掷时手臂与地面的夹角。 协调性: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配合。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家庭练习:每天进行5分钟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练习,记录投掷距离和准确度。 小组讨论:分析投掷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 答案: 家庭练习: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记录表,上交教师检查。 小组讨论:以书面形式提交讨论成果,包括优点、不足和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示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 开展课外投掷活动,如校际比赛、社团活动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2. 影响投掷距离和准确度的因素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家庭练习与小组讨论 一、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1. 站立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与肩同宽,左脚在前。这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有利于力量的传递。 2. 抓球:双手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抓住球的后部。这样可以确保握球的稳定性,有利于力量的发挥。 腰部转动:投掷时腰部要向投掷方向转动,以产生更大的力量。 背部肌肉:投掷时背部肌肉要保持紧张,有
6、助于力量的传递。 手臂动作:投掷过程中手臂要迅速伸直,将球向前上方抛出。 二、影响投掷距离和准确度的因素 1. 力量:用力大小、方向和爆发力。力量是影响投掷距离的关键因素,如何发挥最大的力量是教学的重点。 用力大小:通过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增加投掷时的用力大小。 方向:确保力量传递的方向与投掷方向一致,避免力量损失。 爆发力:通过爆发力训练,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增加投掷速度。 2. 角度:投掷时手臂与地面的夹角。角度对投掷距离和准确度有很大影响,合适的夹角有利于提高投掷效果。 夹角过大:导致投掷弧度过高,影响投掷距离。 夹角过小:导
7、致投掷弧度过低,容易造成投掷失误。 3. 协调性: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配合。协调性是确保投掷动作顺畅、提高投掷准确度的关键。 身体协调:注意锻炼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如腰、背、手臂的配合。 动作连贯:确保投掷动作的连贯性,避免力量损失。 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设置实际投掷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创设竞赛氛围:激发学生的竞技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简单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为学习投掷动作做好准备。 2. 随堂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投掷练习,提高投掷技能。 分组练习:让学生
8、在小组内互相观摩、交流,共同提高。 设置标志物:让学生尝试投掷到指定位置,提高投掷准确度。 四、作业设计中的家庭练习与小组讨论 1. 家庭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投掷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练习记录:要求学生记录每次练习的投掷距离和准确度,以便分析进步情况。 家长监督: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练习,提高练习效果。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练习心得,共同分析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改进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讨论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技能提升。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要简洁明了,语调要亲切自然,
9、便于学生理解。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引起学生注意。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热身活动,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动作要领,确保学生掌握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巩固所学。 4. 投掷距离和准确度提高方法: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投掷技巧。 5. 小组竞赛:10分钟。激发学生竞技欲望,检验学习成果。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了解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疑惑,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 教案反思 1.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堂组织: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教学环节的紧凑和高效。 3. 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 拓展延伸: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要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6. 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技能提升,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