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42.98KB ,
资源ID:1122687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2268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思考.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关于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思考.docx

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科技文献写作(论文) 第 II 页 关于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思考 摘 要 在当今世界,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发展形势非常迅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韩两国合作交流不断推进,洽谈签署FTA协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凸显;在促进两国自由贸易发展的同时,协调推动两国贸易便利和安全认证成为一大重要课题。中韩两国应当在全面推进开放化水平的大理念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实现两国自由贸易背景下的最优综合效应。 关键词:中韩自由

2、贸易区,必要性,可行性,意义 Thinking about China and South Korea to establish free trade area Author:Wang hongmin Tutor: He xiaomin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Free Trade Area (Free Trade Area, FTA for short), as one of the main form of regio

3、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further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t is more urgent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FTA agreement.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ree trade between th

4、e two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coordinating to accelerate the trade convenience and safet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ecomes an important topic. China and South Korea ought to be in the all-round open level under the large concept and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reate

5、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rade, so as to implement fre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optimum comprehensive effect. Key Words: China and 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 Necessity, Feasibility, Significance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2 研究内容 1 1.3 研究方法 1

6、2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及必要性 2 2.1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背景 2 2.2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3 3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4 4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领域 6 5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难点 8 6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 9 结 论 10 致 谢 11 参考资料 1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双边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的自由贸易协定迅速增加。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的FTA大潮,中韩两国目前都

7、积极推进各自的FTA。 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国、最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重要投资来源国之一。中韩同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两国积极合作的互补性明显超过竞争性,两国的经济合作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一旦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将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不仅能为两国货物贸易提供制度保障,更将拓展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规范稳定可预期的框架。更重要的是,此举将给东北亚自由贸易框架树立一个标杆。由此,研究两国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就显得尤为突出。 1.2 研究内容 1、本文介

8、绍了中韩两国建立FTA的背景和必要性,并分析两国建立FTA的可行性以及现阶段推进建立FTA的困难和障碍。 2、中韩两国建立FTA的重大战略意义。 1.3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网络、新闻、视频等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结合数据进行分析。但由于时间、资料搜集等因素,有些观点和内容措辞并不准确,研究的并不深入,希望老师可以体谅,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背景 近30年来,中韩经济交流发展迅速,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为中韩FTA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十年来,中韩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 (

9、一)两国是近邻,关系友好、经济互补,发展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前20年中韩关系突飞猛进。两国在1998年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升格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也持续扩大。与1992年建交时相比,两国间的交易额已由64亿美元增长至2409亿美元,相当于增加了37倍;人才交流也由13万名增长为640万名相当于增加了49倍。 (二)经过20年的努力,中韩双方贸易持续增长。 根据中方统计,2002-2011年中韩贸易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不仅高于同一期间中国与美国的年均19.4%的增长,更高于中日年均15.2%的增长水平。特别是韩企业积

10、极开拓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投资,积极扩大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使与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增加。据韩国方面的统计,韩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为中国,2012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达535亿美元。令人关注的是韩国对中国贸易的比重也是持续增加,2012年韩国对外贸易总额中对华贸易额占据了20.2%。 (三)双方贸易中的商品结构持续升级,促进了贸易额的增长。 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主要是六大类商品,即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纺织原料及制品、贱金属、矿产品、植物制品、化工品,占对韩出口总额比重高达85% 以上,2011年比2001年增长了6.2倍,光学医疗产品和车辆则成为对韩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商品,也成为对韩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11、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六大类商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化工品、塑料橡胶及制品、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及制品,自2003年起纺织原料及制品已被光学及医疗仪器所取代,成为从韩国进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化工及制品也由2001年的第六位提高到第三位。新世纪以来的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对韩国出口的机电、中间产品及制成品持续增长的同时,中国从韩国进口的中间产品、零部件及制成品比重也在持续增加,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表明中韩经贸进入了新时期。 (四)中韩两国相互投资迅速增长。 根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统计,中国自2002-2007年已成为韩国企业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市场,其后也一直

12、在高水平上波动。另据统计,到2013年上半年,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累计达到4.7万多项,投资金额(申报金额)达近590亿美元,韩国也是对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2004年11月份以来,中韩两国开始进行FTA研究。两国继续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态度已经表明两国建立FTA的必要性,所以也成为促进两国经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根据前面叙述的种种因素,我们可以得出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区域一体化组织使国际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在区内产生了显著的规模效应、投资效

13、应和贸易创造效应,给各成员国带来了单个国家无法创造的价值。 (二)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提升两国的经济福利。建立中韩贸易区,一方面会产生贸易创造效应,扩大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向对方市场的出口,增加国民福利;另一方面,中韩两国同为WTO和APEC的成员国,双方的关税水平在未来几年内将降低到最低水平,贸易壁垒也将较原来大幅缩减,不会带来太多的贸易转移。 (三)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中国在保持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引进韩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其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韩国将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进

14、行投资,促进韩国制造业等企业向我国的转移,从而加快韩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 (四)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市场要求。首先,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增加将挤占韩国商品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份额。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已经开始实施,大大地促进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对大陆的出口商品结构与韩国对中国的商品结构相似,在中韩尚未建立FTA 的情况下,台湾商品对大陆出口将迅速增加,有可能挤占韩国商品在中国大陆市场所占份额,影响韩国商品对中国出口的增长。其次,日本也在加快与中国建立FTA,使得韩国不得不加快与中国FTA的建立,以

15、便赢得市场先机。日本企业与台湾企业的合作,有利于同台湾企业一起开拓大陆市场,而且这些投资合作项目也获得了成功。中韩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双方增强相互理解、互谅互让、求大同存小异,才能加快两国FTA建设。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不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两国的利益,也能够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十分必要的。 3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和条件具体表现为: (一)中韩两国都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意愿。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我方就充实和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韩方达成广泛共识,特别是决定加快中韩自

16、由贸易区协定谈判。习近平指出,建立中韩自贸区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有力促进亚太区域一体化。我愿意同你保持沟通,就重大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始终把握友好合作前进方向,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取得更加丰硕成果,使中韩作比邻而居、并肩而行的好邻居、好伙伴。朴槿惠表示,成立韩中自贸区对全球经济复兴和亚洲发展繁荣是重要利好消息。韩方将继续努力,使有关协定早日达成并生效。希望两国继续秉持合作精神,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 (二)中韩两国地理和文化接近。通过对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观察,可以发现这些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都是地理位置相邻的,如欧盟、北美和东盟。中韩两国在地理位置上是一

17、衣带水的近邻,发展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两国隔黄海相望,相距最近处仅170海里,山东威海到韩国仁川相距约200多海里,上海到韩国济州岛相距也不足300海里。况且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隋、唐之前,从古至今,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两国地缘接近,文化一脉相承,两国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相邻的文化背景使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更加容易。 (三)中韩两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为建立FTA提供了支撑。中韩两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日益加深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迅速发展的中国和韩国经济为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动力,合作空间也因此

18、而拓宽,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的开展。 (四)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友好发展。从贸易方面看,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3年,中韩双边货物贸易额超过2700亿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两国贸易额达到676.3亿美元,同比增长6.8%。从直接投资方面看,中韩间的直接投资作为两国间相互贸易的支柱和补充,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2014年一季度,韩国对华投资达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13%。 (五)中韩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合作发展的潜力很大。中韩两国的经济互补性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第一,在市场方面。韩国国土面积9.9万平方公里,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对国

19、际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开辟海外市场成为企业对外投资的基本动因之一。而中国有13亿人口,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第二,在进出口商品结构方面。韩国向中国出口的大多是高附加值的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等。而中国向韩国出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尤以原料型产品为主,如纺织品原料及其制成品。这就表明,中韩两国在进出口商品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第三,在劳动力资源方面。中国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较低,而韩国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却由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因此劳动力成本较

20、高;第四,在自然资源方面。韩国国内自然资源缺乏,许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自然资源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 (六)中韩两国在区域安全上具有一致性。中韩两国在政治安全领域存在共同的利益。两国都希望通过地区经济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实现各自的外交策略。 4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领域 基于上述可行性的分析,双方可在以下几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一)在区域内发展贸易投资合作。 为促进中韩经贸发展,应进一步在金融保险、建筑、运输、零售、旅游和医疗、教育服务业等领域深化合作,设立公司法人的股份比例限制和店铺数量限制放宽。对

21、国内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对方国家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加以鼓励。人员和物流便利化措施的推行以及相互简化出入境手续。如加快沿海城市间的电子口岸标准化的建设,推动海关、检验检疫实行货物的简化通关程序,建立两国电子商务的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及物流配送体系,进而实现区域内物流通关便利化。 (二)建立中韩产业互动合作区。 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黄海沿岸地区与韩国及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强,有着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承接地区内产业转移、高科技输出的双重优势,是最具有建设中韩产业互动合作区条件的区域。此合作区有利于形成中韩优势互补、产业配套协作的利益共同体。可在区域内建立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

22、料、新能源及海洋综合开发技术为重点的产业基地;以及在中国沿黄海城市设立更多的研发中心,安排更多的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加快启动循环经济生态城项目的合作。 (三)建立自由贸易港区。 目前中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是保税港区,以形成自由贸易港区为目标。充分依托保税港区,中国沿黄海地区应整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探索自由贸易港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和税收、外汇等其他相关管理制度的创新。 (四)构筑中韩国际化立体交通网络。 山东威海市已与韩国仁川开通点对点的整车物流合作,山东的货车可直接装船到韩国港口,再将车开到目的地;此模式可扩

23、大到青岛等条件适宜的沿黄海地区城市。山东省与韩国京畿道、仁川隔海相望,距离最近,在两地间建立高效、低费的国际物流通道和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已成为扩大两国经贸的当务之急。中韩可探讨深化港口的战略合作,加强上海、天津、大连、青岛、烟台、威海与釜山、仁川等港口间的合作,在运输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同规划,增加港口集装箱运输航线,发展集装箱联运与国际中转、物流配送、邮轮客运等业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沿海港口码头、泊位、航道、仓储等设施。 (五)构建中韩投融资平台。 加强两国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建设,以便推进中韩经济合作中的重大项目合作、重要资源整

24、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沿黄海地区应建立面向韩国的经济金融合作机制,使沿黄海地区成为中韩经济贸易和投资服务中心。其措施如下:一是推动建立中韩次区域金融信用平台,加强与韩国金融机构合作在沿黄海地区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二是鼓励出口市场在韩国的企业到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加强中韩证券交易所和中介机构的合作。三是构建沿黄海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机构上取得更大突破如在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引进韩外资银行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提升现有韩国外资银行功能的建立,中国沿黄海地区外资银行成为聚集度高、离岸金融业务发达的地区。 (六)建立中韩次区域合作研究机制。 在“泛黄海经济技术

25、交流会议”的框架下,由中韩两国专家组成的跨国联合专家小组,研究中韩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原则、目标方向、优先领域、机制安排等方面。通过跨国专家小组的工作,推动中韩政府的决策。 (七)扩大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韩两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如韩流、汉风的形成,但这种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与人民的愿望和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小说、戏剧、新闻报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民间文艺、说唱艺术、艺术人员等应增加交流与合作。 5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难点 现阶段推进中韩建立FTA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中韩两国有不同的经济合作动机。 由于中韩两国在

26、经济发展重点和经济政策等方面各有侧重,因此双方经济合作的动机有别。从中国角度来看,希望从韩国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有扩大对韩出口。而韩国则对获取更多的中国市场份额和利用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方面还有农产品、制造业领域和知识产权、透明性、电子商务等规范领域,以及非关税领域感兴趣。因此引发了在经济合作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经济合作的规模不大、层次不高以及结构不合理等。从长远看,中韩两国经济合作动机上的冲突,将成为影响双方经济合作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二)中韩经济合作方面政策不够完善。 一般来讲,在双边贸易中出现一时不平衡在所难免,但若一方持续逆差却得不到妥善解决,则不利于双边贸易的稳

27、定发展。出现上述问题,除中韩两国贸易结构具有一定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韩国的贸易政策尤其在对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和问题。如对进口中国的商品特别是农产品加征调节关税,利用“特别保护条款”设置“合法”障碍等,直接影响了双边贸易合作。对待双边贸易出现不平衡问题,中方一贯主张以扩大贸易总量、在发展中求平衡的原则来加以解决。韩国应采取积极措施,为两国贸易的均衡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中韩两国经济合作层次还是较低。 总体上看,中韩两国的贸易合作是以原料、初级产品为主,商品结构比较单纯。韩国企业对华投资集中于利润较高、风险较小、回收期间较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中国经济发展急需的基

28、础产业、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投资较少,不利于加速中韩两国产业结构的调节和优化。虽然近几年韩国大企业在中国陆续落实大规模的投资,如三星电子落户西安,但韩国对华的投资大部分还是中小企业,其规模较小、生产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还有中国对韩国的投资刚刚起步,与韩国对华投资尤其是中韩两国经济合作的需要相比还不对相称。此外,中韩两国在资金、金融、科技、产业、劳务等方面的合作规模比较小,合作层次也低,亟待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四)韩国对中韩经贸合作前景的忧虑。 步入到21世纪,由于韩国经济增长放缓,而中国经济增长却仍然强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因此韩国国内将视线集中在中国经济对韩国经济的威胁上。

29、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决定韩国未来的尖端、高新产业的全方位等特点,因而这些顾虑也在加大。 6 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 中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谈判大体分为模式谈判和出要价谈判两个阶段。2013年9月,中韩双方完成了模式谈判,确定了基本原则、总体自由化水平和未来协定涉及的范围领域。 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访问韩国。在同韩国总统朴槿惠会谈后共见记者时,习近平表示,两国将加大中韩自贸区谈判力度,争取在年底前结束谈判,为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创造更好条件。 2014年9月22日,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在谈判开幕式上致辞。当日,

30、中韩自贸区第十三轮谈判在北京举行。 2014年9月26日晚,中国商务部宣布,为期5天的中韩自贸区第十三轮谈判26日在北京闭幕。中韩双方明确,将就谈判的剩余问题继续保持磋商,力争实现两国领导人提出的在年底前完成谈判的目标。 2014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韩国总统朴槿惠共同宣布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 2015年2月25日,中韩双方完成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 2015年02月27日,中韩草签自贸协定:九成产品零关税,产业融合将加速。 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韩自贸区建成将带来巨大的产业效益,有利于实现两国产业结构优化,逐步实现区域内产业分工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两国间商品、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便利流动与融合,有助于降低东北亚区域内的生产成本,提高两国消费者的整体满足度和社会福利,提升亚洲价值链分工层次和水平,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重要补充,并进一步助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