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孩子沟通要懂得技巧
家长和小孩交流,并不是指简单的对话,最好做到深入沟通。家长跟小孩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青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要充分确信小孩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小孩讲道理,应充分确信小孩的长处,对小孩的进步给予及时的夸奖和鼓舞,在此基础上再对小孩的过错予以纠正,如此小孩就容易同意大人的意见。假如一味地数落小孩,责备小孩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小孩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小孩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小孩。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小孩可不能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小
2、孩也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爱吃零食,却对小孩大讲吃零售的坏处,如此,小孩是可不能听从的。
其三,要给小孩申辩的机会,跟小孩说理时,小孩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从应给予小孩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小孩把情况讲清晰讲明白。给小孩申辩的机会,小孩才会更加明白得你所讲的道理,使说理教育收到良好的成效。
其四,要了解小孩的情绪状况。小孩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同意不同的意见,不快乐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小孩讲理,要充分了解小孩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说理教育,若在小孩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往往可不能奏效。
最后,跟小孩讲道理,最好找小孩比较信服的人。让小孩信服的人跟他讲道理,他会比较愉快地同意。否则,若让小孩本来就反感的人去和他说理,即使说得再好听,小孩也会无动于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