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箱出坞拖运施工技术交底细则
青岛前湾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6#、7#泊位码头前沿设计水深为-13.5m,沉箱高度16m。码头长度为502.65m,共设计安装沉箱22个,沉箱外形尺寸为:22.8m×10.05m×16m(长×宽×高),沉箱设有前后趾,趾长均为1.0m。
经过浮游稳定计算,可得沉箱自重为2020吨(按照图纸设计尺寸计算),空载吃水为8.27m,各舱压水3.3m后达到浮游稳定状态,此时沉箱吃水为11.3m。
沉箱技术参数表
空载
压水3.3m
自重
2020t
2680t
吃水
8.27m
11.3m
M值
-1.7m
0.5m
(上表中取沉箱盖板及
2、活荷载为10t,残留养护水和杂物等未计入。)
进水阀门
过水孔
过水孔
过水孔
过水孔
过水孔
过水孔
沉箱在四角侧墙上设有进水阀门,阀门中心距底板4m,阀门直径为200mm。
该工程沉箱出坞场地位于已建成的招商局3#泊位码头前沿80m范围内,经过四波速扫海验收,该区域水深已达到-17.0m(大港高程),沉坞位置在2#3#泊位分界围网向西200m-350m范围内,距3#泊位最西端沉箱约50m,沉箱出坞时所需水深为11.3+5.5+1.0+1.0=18.8m(沉箱吃水+浮坞底板至撬车顶面高度+沉箱与浮坞间富余水深+浮坞下潜富余水深)。在潮位达到+1.8m以上时水深即可满
3、足浮船坞下潜至沉箱吃水11.3m要求。具体出运时间根据当日潮汐表,另行安排确定。
一、沉箱出坞
沉箱出坞前,工作人员在出坞潮位前2小时到达浮船坞,施工人员共12人,其中技术主办1人,起重工11人。起重工5人上沉箱顶面,浮坞两侧甲板各安排3名起重工负责收放晃绳。出坞前应做好如下准备:沉箱四角吊鼻带晃绳(φ20钢丝绳)通至浮坞坞墙的四个绞罐上;插好加水阀门杆;准备好拖运用的钢丝缆(共3根);测水绳4根;另外准备好靠驳轮胎6个。
在出坞时间前2小时,浮船坞注水下沉,待沉箱吃水淹没阀门孔1m后(即吃水5m后),通知浮船坞停止注水下沉。起重工打开阀门,检查阀门是否能够开关自如。如果阀门不能关闭或有
4、漏水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水,并通知浮船坞排水起浮,对阀门进行修理。如果阀门工作正常,则继续向沉箱内注水,技术主办将测水绳量好(12.1m),并作明显标记,起重工使用测绳监测舱内压水面高度。舱内压水高度应严格控制,误差为5cm,在差30cm达到压水高度时,关闭一半阀门控制压水速度,对压水高度进行微调,各压水区达到要求压水高度后,关闭阀门,并检查各阀门是否漏水,如有漏水现象,浮坞应排水起浮直至露出阀门孔,对阀门进行修理或对其进行封堵;如阀门工作正常则通知浮坞继续注水下沉。注水过程中,将靠驳轮胎挂于靠近浮坞坞墙的两侧,每侧两个,前后各1个,另外2个靠驳轮胎放在浮坞上,出坞时视情况备用,避免沉箱出坞磕碰
5、浮坞坞墙。根据沉箱吃水,浮坞应下沉至坞内水深13米沉箱开始与浮坞底座脱离,此时工作人员应做好出坞准备,沉箱上人员密切观察沉箱动态,并通知小艇就位做好顶推准备,并通知浮坞继续下潜直至沉箱完全脱离浮坞撬车。此时,缓缓绞动船艏的两根晃绳,同时缓慢放松船艉两根晃绳,顶推小艇从浮船坞船艉进入坞内,从东向西顶推沉箱出坞。
二、沉箱拖运
沉箱出坞后,顶推小艇绕行到沉箱西侧,并在沉箱上带拖缆,主拖轮左舷帮靠沉箱前面板,工作人员迅速给两艘拖轮带缆。在拖运过程中,配备交通船护航。拖轮、沉箱上工作人员、项目部基地通过对讲机68频道保持联系。
6#7#泊位沉箱航道范围为码头前沿线外80m水域,拖轮要互相配合保证沉箱不偏离航道造成搁浅。沉箱靠驳使用方驳进行定位,方驳在沉箱后沿位置下锚,外侧准备四组靠驳轮胎和两组手持靠驳球,随时备垫,防止沉箱撞击和碰坏沉箱棱角。沉箱接近方驳时,起重工迅速给沉箱带缆控制沉箱大体就位。先给小艇解缆,再给主拖轮解缆离开沉箱,顶推小艇根据沉箱位置,适当对沉箱进行顶推,直至沉箱完全靠驳于定位方驳船舷上,起重工收紧各条缆绳,完成沉箱拖运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