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国际商务礼仪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授课学时
实践学时
实验学时
习题课学 时
设计学时
学 分
开课单位
经济与贸易学院
适用专业
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先修课程
管理学、市场营销
课程类别
专业课
选用教材
《国际商务礼仪》吕彦云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国际商务礼仪》,吕彦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国际商务礼仪》,李嘉珊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 《国际商务礼仪》,文泉著,对外经济贸易出
2、版社
本课程 任务和 目的
本书讲述了礼仪在国际商务沟通中的作用、商务形象礼仪、商务办公礼仪、商务应酬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谈判礼仪、商务用餐礼仪、商务信函礼仪、商务馈赠礼仪、商务礼仪危机以及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的商务礼仪等。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当前世界商务贸易发展中涉及的文化、礼仪、习俗等方面的新变化、新趋向,并恰当地提出有价值且富于指导意义的商务礼仪指南。
教学大纲
制订单位
市场营销教研室
教学大纲制订时间
年月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国际商务礼仪形象
课程内容:
.言谈礼仪
.举止礼仪
.着装礼仪
.仪容礼仪
基本要
3、求:
.理解举止礼仪、着装礼仪、仪容礼仪的内容。
.掌握举止礼仪、着装礼仪、仪容礼仪。
本章重点:着装礼仪、仪容礼仪
本章难点:举止礼仪、着装礼仪
第二章商务应酬礼仪
课程内容:
.见面礼仪
.介绍礼仪
.名片使用礼仪
.拜访礼仪
.接待礼仪
.商务馈赠礼仪
基本要求:
.了解见面礼仪和介绍礼仪。
.掌握名片使用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商务馈赠礼仪。
本章重点:见面礼仪和介绍礼仪。
本章难点:名片使用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商务馈赠礼仪。
第三章国际商务通信礼仪
课程内容:
.电话礼仪
.手机礼仪
.网络通信礼仪
.商务信函礼仪
基本要求:
4、
.了解电话礼仪和手机礼仪。
.掌握网络通信礼仪、商务信函礼仪。
本章重点:电话礼仪和手机礼仪。
本章难点:网络通信礼仪、商务信函礼仪。
第四章商务会议礼仪
课程内容:
.商务洽谈礼仪
.商务会展礼仪
.商务年会礼仪
基本要求:
.了解商务洽谈礼仪。
.掌握商务会展礼仪、商务年会礼仪。
本章重点:商务洽谈礼仪。
本章难点:商务会展礼仪、商务年会礼仪。
第五章商务仪式礼仪
课程内容:
.开业仪式礼仪
.剪彩仪式礼仪
.交接仪式礼仪
基本要求:
.了解开业仪式礼仪。
.掌握剪彩仪式礼仪、交接仪式礼仪。
本章重点:开业仪式礼仪。
本章难点:、剪彩仪式礼仪
5、交接仪式礼仪
第六章商务餐饮礼仪
课程内容:
.商务工作餐
.商务宴请
.中西餐及自助餐礼仪
基本要求:
.了解商务工作餐的内容
.掌握商务宴请和中西餐及自助餐礼仪的技巧。
本章重点:商务工作餐的内容
本章难点:商务宴请和中西餐及自助餐礼仪的技巧。
第七章商务位次礼仪
课程内容:
.行进中的位次排列礼仪
.乘车的位次礼仪
.会客与谈判的位次排列礼仪
.会议与宴会的位次排列礼仪
.签字仪式与旗帜礼仪
基本要求:
.理解行进中的位次排列礼仪和乘车的位次礼仪的内涵。
.掌握会客与谈判的位次排列礼仪、会议与宴会的位次排列礼仪和签字仪式与旗帜礼仪
本章重点:会
6、客与谈判的位次排列礼仪
本章难点:会议与宴会的位次排列礼仪和签字仪式
第八章国际商务礼仪危机
课程内容:
.国际商务礼仪危机概述
.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礼俗
基本要求:
.了解国际商务礼仪危机概述
.理解和掌握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礼俗
本章重点:国际商务礼仪危机
本章难点: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礼俗
三、 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实践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设计
其他
小计
第一章国际商务礼仪形象
第二章商务应酬礼仪
第三章国际商务通信礼仪
7、
第四章商务会议礼仪
第五章商务仪式礼仪
第六章商务餐饮礼仪
第七章商务位次礼仪
第八章国际商务礼仪危机
总复习
总计
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要牢固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
8、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教学中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不脱离中国实际;对一些专术语应配英文对照。
、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自学部分不做考试要求。
、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在总成绩中占和。平时成绩依据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打分。
、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另行考核。
制订人: 审核人: 审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