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家乡的秋景》教学设计
乐安镇中学:谭田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积累关于“秋景”的词;学习在众多材料中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材料来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在确定好写作素材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分析课文中的写景名段,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写作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筛选素材;赏析有关秋的名段,学习其写景技巧。
教学难点:
学以致用,写景片段练习与展示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家乡的秋景》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秋之
2、课文,导入文题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写秋的诗作,如:刘禹锡的《秋词》,何其芳的《秋天》,郦道元《三峡》里的三峡之秋等等。大家可以看到每个作者笔下的秋天都不一样,有的如清新淡雅的山水画,有的则像是浓墨重彩的油画,有的孤寂悲凉,有的却生机盎然,比万紫千红的春天还美好。正是作者的个性情怀融入了秋景,秋天才呈现出风采各异的美。秋色年年相似,人心却各不相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秋天,并且描绘一下自己家乡的秋天。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温习中发现新知,激发探究欲望。)
二、 赏秋之景,筛选素材
1. 播放课件,展示秋天景色图片
2.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或者成语来描述秋天的
3、景色
3. 提问: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秋天?(学生自由说)
4. 举例:有关描述秋天的四字词语和成语(课件展示)
5. 交流:你喜欢家乡秋天的哪些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归纳板书)
家乡的秋景————自然之景:田野、校园、树木、小河、燕子……
自然现象:云、雨、日月星辰……
人物活动:收割稻谷、晾晒玉米、晨起锻炼……
6、思考:在刚才同学们所得到的家乡秋景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有哪些,请按顺序(最深刻、较深刻、深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写出三种。(教师指名上台板书,并要求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下
4、那景)
(情境设置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充分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选材之后,再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进行材料的筛选,而且指名进行简单的口头作文,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准备。)
三、 赏秋之名段,学习技巧
1、发放资料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归纳写景技巧。
资料一: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朱自清《春
5、》)
资料二: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的兽形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的馒形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莅……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徐自摩《泰山日出》)
资料三: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6、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宗璞《紫藤萝瀑布》)
2、教师引导归纳写景技巧,并板书。
写景技巧:
抓住景物的特征写
7、 静态景与动态景结合写
按一定的顺序写 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
寓情于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学生学过的文章中的重点段落来作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为自己的创作提供标杆。)
四、 写秋之片断,巧用技巧。
请运用合适的写景技巧,用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断将家乡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描写出来。
(当场练兵,检测效果,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同时,写片断将目标化整为零,便于学生掌握。)
五、 品秋之片断,准备成文。
利用展台,指名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组织台下学生作简短点评。
(展评结合,教师多创造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
8、获。)六、写秋之作文,活学活用。
请同学们以“秋天的景色”为话题,根据自几的想法及写作特色,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篇独具一格的文章,要求:字数6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家乡的秋天
一、 写什么?
家乡的秋景——
自然之景:田野、校园、树木、小河、燕子……
自然现象:云、雨、日月星辰……
人物活动:收割稻谷、晾晒玉米、晨起锻炼……
二、 怎么写?
写景技巧——
抓住景物的特征写 静态景与动态景结合写
按一定的顺序写 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
寓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