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 课程编码:Z053101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学时与学分: 课程总学时:54 课程总学分:3 理论教学学时:28 实践(验)教学学时:26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2009年物流管理专业专科人才培养计划制订。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专业课程运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供应链管理原理、现代运筹学和机算机EXCEL方法来解决现代物流策划一些核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链
2、伙伴关系和供应链管理下的客户关系管理、基于供应链的库存控制、业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价、信息技术、物流线路设计等基本理论,并运用它们及其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物流运筹和机算机EXCEL方法来构建和优化物流供应链。 (三)主要先修课程: 主要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 二、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引论 【教学内容】 企业物流管理概述;供应链的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内容、意义和演进。 【教学要求】 掌握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的基本概念;掌握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初步接触一些供应链著名案例;掌握牛鞭效
3、应的概念和成因;掌握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新动向。 【教学重点】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的基本结构;牛鞭效应的概念和成因。 【教学难点】 牛鞭效应的概念和成因。 第二章 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教学内容】 竞争优势与运作模式;推动式与拉动式供应链;有效性与反应性供应链;集中型与分散型供应链;精细化与敏捷性供应链;定制式与延迟化供应链。 【教学要求】 掌握推动式与拉动式供应链、有效性与反应性供应链、集中型与分散型供应链、精细化与敏捷性供应链、定制式与延迟化供应链的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教学重点】 推动式与拉动式供应链
4、集中型与分散型供应链、精细化与敏捷性供应链、定制式与延迟化供应链的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教学难点】 推动式与拉动式供应链、集中型与分散型供应链基本概念和特征。 第三章 供应链系统规划 【教学内容】 供应物资系统的规划;供应链战略性匹配决策;供应链物流网络的构建;供应物流设施选址;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 【教学要求】 掌握一般供应链网络结构和集成供应链运作模型框架结构的基本特征;掌握供应链能力的概念及需求不确定性与供应链能力的匹配;掌握供应链网络中节点选址的数学方法,供应链网络的设计方法及扫描法、重心法、最短路线法等供应链网络优化方法;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的
5、概念和步骤,业务流程重组的类型,日本丰田公司的看板管理等业务流程再造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 一般供应链网络结构和集成供应链运作模型框架结构的基本特征;供应链网络中节点选址的数学方法;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和步骤及日本丰田公司看板管理等业务流程再造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供应链能力的概念及需求不确定性与供应链能力的匹配;掌握供应链网络中节点选址的数学方法;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和步骤。 第四章 供应链合作关系 【教学内容】 合作关系的发展;供应合作层次;供应链合作类型;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 【教学要求】 掌握供应
6、链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供应链合作类型、客户关系类型划分的坐标法、CRMS系统流程;掌握供应商管理的轮式模型。 【教学重点】 供应链合作类型、客户关系类型划分的坐标法、供应商管理的轮式模型。 【教学难点】 客户关系类型划分的坐标法、供应商管理的轮式模型。 第五章 供应链采购管理 【教学内容】 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理念;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模式;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策略;供应链下的供应商评估指标;供应商综合量化测评模型。 【教学要求】 掌握供应链下合作采购和JIT采购管理模型;掌握供应链下的供应商评估指标和供应商综合量化测评模型方法。 【教学重点】
7、 供应链下合作采购和JIT采购管理模型;供应链下的供应商评估指标和供应商综合量化测评模型方法。 【教学难点】 供应商综合量化测评模型方法。 第六章 供应链库存模式 【教学内容】 库存管理基础知识;独立需求库存控制;订货批量确定方式;不确定性库存控制;供应链下库存问题;供应链下库存控制;供应链下联合库存。 【教学要求】 掌握供应链库存的一些些基本概念;掌握ABC库存的基本思想及帕累托图分析方法;掌握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定量和定期控制库存系统、不确定性库存控制下安全库存的计算;掌握供应链下VMI、联合库存和多级库存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 帕累托图
8、分析、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定量和定期控制库存系统。 【教学难点】 不确定性库存控制下安全库存的计算;联合库存和多级库存。 第七章 供应链信息集成 【教学内容】 供应链上信息流的共享;供应链上信息流的集成;信息流的网络集成技术;企业门户网络集成模式;基于因特网的信息集成;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 【教学要求】 掌握供应链上信息流的共享的重要性;掌握供应链上信息流的网络集成的几种技术、企业门户网络集成的几种模式、基于因特网的供需信息交流方式、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的实现方式。 【教学重点】 供应链上信息流的网络集成的几种技术、企业门户网络集成的几种模式、基
9、于因特网的供需信息交流方式。 【教学难点】 供应链上信息流的网络集成的几种技术 第八章 供应链绩效评价 【教学内容】 供应链下绩效评价的内涵;供应链下绩效评价的指标;供应链下绩效评价的指标;供应链绩效改进策略;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教学要求】 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原理、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概念及其框架掌握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掌握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的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的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供应
10、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的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 第九章 供应链管理展望 【教学内容】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敏捷性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逆向供应链管理。 【教学要求】 掌握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敏捷性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逆向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实施方法。 【教学重点】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敏捷性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逆向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法。 【教学难点】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敏捷性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逆向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法。 三、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环节 总学时 其 中 备注 理论学时
11、 实践(验)学时 1 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引论 6 4 2 2 第二章 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4 2 2 3 第二章 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4 2 2 4 第三章 供应链系统规划 4 2 5 第四章 供应链合作关系 4 2 2 6 第四章 供应链合作关系 4 2 2 7 第五章 供应链采购管理 4 2 2 8 第六章 供应链库存模式 4 2 2 9 第六章 供应链库存模式 4 2 2 10 第七章 供应链信息集成 4 2 2 11 第八章 供应链绩效评
12、价 4 2 2 12 第八章 供应链绩效评价 4 2 2 13 第九章 供应链管理展望 4 2 2 总计 54 28 26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根据情况选项) 课堂教学与实验操作、参观实习结合 五、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考试 考核形式:开卷 六、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源) (一)选用教材 谢家平.供应链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二)主要参考书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齐二石.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胡运权.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冯华.供应链管理实验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大纲编写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审核): 系主任(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