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
3、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2.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抽读。
2、猜字谜,复习生字。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虫子的快乐
1.做小虫子不好。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句子:“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这个句子要怎么读?谁来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出不喜欢的语气)
(3)到底
2、有哪些地方不好呢?(指名学生回答)
①屁股被苍耳刺痛。②被淹得昏头昏脑。③还有被小鸟吃掉。
(4)说话练习:当一只小虫子不好,因为( )。
(5)指导朗读,读出当小虫子的烦恼。
2.做小虫子还真不错。
(1)教师读第3自然段:不过,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2)为什么小虫子会这么说,我们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
(3)第4自然段小虫子从哪些方面来说的?
①可以在草叶上伸懒腰。用露珠梳洗打扮。还可以跳到狗狗身上去旅行。
②你觉得小虫子在奔跑的狗狗身上,会是什么感觉?(像乘着特快列车)
(4)指导朗读,读出当小虫
3、子的快乐。
3.有意思的伙伴们。
(1)指名学生读5、6自然段。(“有意思”怎么理解?)
(2)你们认识小虫子的这些朋友吗?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出示图片)
①屎壳郎:这是什么虫子?他在干什么?小虫子觉得屎壳郎有趣在哪里?
②螳螂:螳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小虫子觉得螳螂有意思呢?螳螂到底会不会跳,有谁知道?
③天牛:你觉得天牛为什么会顶小虫子?你们知道天牛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为什么说天牛爱顶人呢?
4.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
(1)谁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3)你觉得小虫子是什么虫子?你是从哪
4、里判断出来的?(出示图片:蟋蟀)
三、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这只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和同学交流你感兴趣的部分。
2、如果你是一只虫子,你会有怎样有趣的生活?快动手写一写吧。
四、随堂练习
1、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课件出示练习题)
2、读一读。(课件出示)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汇报后教师总结)
六、 布置作业
课后找有关虫子的绘本故事读一读,学着自己编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我是一只小虫子
做小虫子不好
做小虫子还真不错(草叶上伸懒腰;
用露珠梳洗打扮;跳到狗身上去旅行……)
有意思的小伙伴
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
快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