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体育说课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第四册,第四章“运动技能”中的第三节“跳远技巧”。详细内容包括:跳远基本动作介绍,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阶段的动作要领,以及跳远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跳远的基本动作,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跳远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重点: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阶段的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跳远垫子、标志杆、测量尺。
2.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
2、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故事导入,讲述一只小兔子跳远的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
讲解跳远的基本动作、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阶段的动作要领。
3. 示范演示(5分钟)
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模仿动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
以起跳动作为例,讲解动作要领,强调膝盖伸直、脚尖向上。
5.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 小组比赛(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跳远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7. 课堂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
1. 跳远技巧
起跳:膝盖伸直,脚尖向
3、上
腾空:身体挺直,脚尖向前
落地:膝盖微弯,脚跟先着地
2. 注意事项:保持身体协调,避免受伤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所学跳远技巧,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在下节课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跳远俱乐部,提高运动水平。同时,结合跳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田径项目。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3.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
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可操作
4、性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跳远技巧的教学难点在于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这是因为跳远动作涉及到身体多个部位的同时协作。重点是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阶段的动作要领,这些阶段是跳远成功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和强调重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
1. 通过分解动作,让学生逐步掌握各个阶段的动作要领。
2. 采用辅助练习,如跳绳、立定跳远等,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作的连贯性。
二、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1. 起跳动作:如何正确摆动双臂、用力蹬地、膝盖伸直、脚尖向上。
2. 腾空动作:身体
5、挺直、脚尖向前、尽量延长腾空时间。
3. 落地动作:膝盖微弯、脚跟先着地、身体重心向前。
教师应结合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并在实践中反复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
三、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
1. 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身高、体重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相互学习、交流。
2. 适时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3. 鼓励与激励: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四、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1. 作业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监督下完成一定数量的跳远练习,记录成绩,家长签字确认。
五、课后
6、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1. 教师反思:分析课堂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后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田径项目,拓宽知识面。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简练、清晰,语调亲切、热情。
2. 示范动作时,边示范边讲解,注意语速与动作同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时间分配
1. 理论讲解:10分钟,确保学生充分理解跳远技巧。
2. 示范演示:5分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 随堂练习
7、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小组比赛:10分钟,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兴趣。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适时提问,了解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他们注意力。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跳远技巧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跳远技巧有了初步了解,动作要领掌握较好。
二、教学方法
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组练习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团
8、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过程
1.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动作仍不够规范。
2. 时间分配合理,但个别环节如课堂小结可以适当加强。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突破不够理想,部分学生协调性仍需提高。
2. 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对起跳、腾空、落地三个阶段的动作要领掌握较好。
五、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学生能在家中自觉完成练习。
六、课后反思
1. 针对教学难点,应加强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 丰富教学方法,如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 注重课后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