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卖报歌课件小学音乐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卖报歌》。具体章节为第三章“快乐的一天”,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卖报歌》的学习与演唱,以及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如节奏、旋律的识别和简单乐理。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演唱《卖报歌》,感受歌曲中欢快的情绪,提高音乐表现力。
2. 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了解歌曲背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跳跃。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卖报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钢琴、
2、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卖报小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歌曲主题的兴趣。
2. 歌曲学唱:
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b. 分句教唱,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音准。
c. 学生跟唱,教师适时纠正错误。
3. 例题讲解:
a. 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b. 举例说明,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音乐知识。
4. 随堂练习:
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b. 小组合作,进行节奏和旋律的练习。
a. 学生展示
3、学习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
1. 《卖报歌》
2. 歌曲歌词及节奏、旋律分析。
3. 音乐基础知识:节奏、旋律的识别和简单乐理。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学唱《卖报歌》,并录制演唱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
a. 了解更多关于《卖报歌》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b. 推荐类似风格的歌曲,让学生自主学唱,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跳跃。
2.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卖报小孩的故事。
3. 歌曲学唱过程中的分句教唱和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音准。
4. 例题讲解中的节
4、奏变化和旋律特点分析。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
1. 对节奏变化的分析和讲解,可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节奏的特点。
2. 对旋律跳跃的指导,可通过钢琴伴奏或图谱,帮助学生准确找到跳跃音的位置,并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二、实践情景引入解析
1. 讲述卖报小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歌曲所描绘的时代背景。
2.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使他们对卖报小孩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学习歌曲的兴趣。
三、歌曲学唱过程解析
1. 教师应耐心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2. 对节奏不准确、音准欠佳的学生,教师应逐
5、一进行指导,纠正其错误。
四、例题讲解解析
1. 举例说明节奏变化,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掌握。
2. 通过图谱、乐器等辅助工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旋律的跳跃特点。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
2. 拓展延伸:
a. 了解更多关于《卖报歌》的背景知识,如词曲作者、创作背景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b. 推荐类似风格的歌曲,如《童年》、《小燕子》等,让学生自主学唱,提高音乐素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发音清晰,以亲切、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
2. 在关键知识点和节奏变化处,适当提高语调,强调重点。
二、时间分配
6、
1.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
2. 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保证教学效果。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动的故事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2. 结合歌曲背景,自然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1. 是否涵盖了歌曲《卖报歌》的所有知识点,如节奏、旋律等。
2. 是否注重音乐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二、教学方法
1. 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互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是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三、课堂氛围
1. 是否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音乐。
2. 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效果
1. 学生对歌曲《卖报歌》的掌握程度,如演唱、节奏、旋律等。
2.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音乐知识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