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7 ,大小:1.71MB ,
资源ID:1115466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154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df)为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df

1、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1 页 共 17 页高一地理必修高一地理必修 I I 总复习必背总复习必背1.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1.可见宇宙: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半径约为 140 亿光年亿光年。2.天体:天体:指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存在形式。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3.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划分如下图:4.太阳系:太阳系: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 土、天 海)和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类地行

2、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5.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绕日运行的共同特征: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绕日运行的共同特征:方向的同向性同向性(自西向东)、运行轨道的近圆性近圆性、轨道面的共面性共面性。6.地球的特殊性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存在生命(条件的理解):外部条件:稳定的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 亿千米)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充足的液态水充足的液态水1.2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核聚变反应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波段分紫外光、可见光(紫外光、可见光(0.4-0.760.4-0.76 微米)微米)、红外光、红外光。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产和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生活的主要能源。二、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二、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周期约为 11 年年。耀斑

4、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黑子与耀斑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外(大气层)太阳活动 影响 日 冕 太阳风 产生极光色 球 耀斑 干扰电离层,阻断通信,产生“磁暴”现象。里 光 球 黑子 影响气候1.31.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比较项目自转自转公转公转示意图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2 页 共 17 页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一个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一个恒星年: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速度(1)角速度角速度:除极

5、点为 0 外,其余各地均相等,为 150/h。(2)线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位于近日点(近日点(1 月初)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远日点(7 月初)月初)时速度慢。二、地球自转的意义二、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偏向)(1)产生昼夜更替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 小时)晨线(黑夜进入白天,对应日出)、昏线(白天进入黑夜,对应日落)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 6 6 时,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 1818 时。时。(2)产生地方时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计算

6、:某地地方时=已知经线地方时经度差/15(左减右加左减右加)注意画数轴解决注意画数轴解决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几个小时,左减右加左减右加。若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为两个时区序号之差。若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差为时区序号之和。注意画数轴解决注意画数轴解决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大致与 1801800 0经线重合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右向左跨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左向右跨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3)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右

7、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三、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三、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 23262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下图:四、地球公转的意义四、地球公转的意义1 1、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

8、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赤道上的点任何时候都是赤道上的点任何时候都是 6 6 点日出,点日出,1818 点日落点日落)。5)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2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度,白天中的地区太阳高度大于 0,黑夜中的地区太阳高度小于0。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叫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高度。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9、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此日全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 月 22 日出现最大值,12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12 月 22 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当有太阳直射的时候)。4)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 H H90900 0直射点纬度直射点纬度所求地纬度所求地纬度(同减异加)(同减异加)。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3

10、 页 共 17 页五、四季和五带五、四季和五带季节的划分季节的划分:北半球:春季 3、4、5 月,夏季 6、7、8 月,秋季 9、10、11 月,冬季 12、1、2 月。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分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 度-黄赤交角度数。光照侧视图的判读:光照侧视图的判读:几点说明:几点说明:据图判别节节气(二分二至日)气(二分二至日),依据图中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现极昼或极夜极昼或极夜现现象象进行判断。图中晨昏线的判别及隐隐含的含的时间时间信息信息: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

11、时为 18 时。特殊地区昼夜时长的判读:赤道上的点始终昼长 12 小时,夜长 12 小时。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昼长为 24 小时,夜长为 0 小时;极夜现象的地区相反。注意昼夜长短分布情况和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描述。1.41.4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外部圈层一、地球的外部圈层划分为大气圈、水圈(连续但不规则)和生物圈(占有岩石圈上部,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的下部)。二、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划分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圈层范 围特 点地壳莫霍面以上固态:平均厚度 17 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 33 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 6 千米

12、)。海拔越高,地壳越厚。17Km处莫霍面纵波和横波通过时波速都突然增大都突然增大。地幔莫霍与古登堡面间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古登堡面距地表约 2900 千米处,纵波突然减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突然减慢,横波突然消失。地核古登堡面以下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所以横波不能通过。内核呈固态。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或者说成地表以下,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地表以下,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2.1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

13、循环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矿物:岩石构成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岩石:岩浆岩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侵入岩:花岗岩;典型的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玄武岩。沉积岩沉积岩:具有层理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化石,如:石灰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春分、秋分夏至日冬至日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4 页 共 17 页 变质岩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页岩变质形成板岩、花

14、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有用矿物在自然界中富集到具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中富集到具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2)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图示说明: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沉积岩可以与变质岩互相转化。图中作用名称:A-冷却凝固,B-一系列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C-变质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2.22.2 地球表面形态地球表面形态一、地质作用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15、、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着重掌握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着重掌握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质构造与地形)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错位。(变形一褶皱,错位一断层)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褶皱岩层形态初期地表形态地形倒置现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与人类生产关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良好的油气构造建隧道、采石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成谷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不易被侵蚀,

16、反而成为山地储存地下水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地形倒置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图:(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几点说明:几点说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别:A、B 一定属于断层,A 为地垒,B 为地堑;而 C、D 属于褶皱,区分背斜和向斜主要看图中最底部岩最底部岩层层的弯曲形的弯曲形态态,如 D 处底部岩层是向上拱起的,所以为背斜。图中地形的判断:A、C 为山地,B、D 为谷地。C 处地形的成因(向斜成山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向斜槽部受挤压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

17、侵蚀,反而成为山地。D 处地形的成因(背斜成谷背斜成谷):背斜背斜顶顶部部受张张力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为谷地。地质应用:背斜储存石油和天然气,适宜修建地下隧道。向斜处和断层处可以找到水。注意对照上面表格识记地质构造对应的实际例子。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5 页 共 17 页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2.外力作用与

18、地貌(注意记住典型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注意记住典型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侵蚀侵蚀作用沉积沉积作用流水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溶洞、桂林山水、石林)、瀑布、三峡、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前冲积扇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三角洲、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等风力风蚀洼地、风蚀蘑菇沙丘、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等需需认识认识的几种地的几种地质质构造和地貌景构造和地貌景观图观图:褶皱 风蚀地貌 三角洲 断层 冲积扇 溶洞(喀斯特地貌)断层中的地堑a 为喀斯特地貌(山水组合景观)b 为火山地貌c 为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d 为喀斯特地貌(石林景观)风积地貌(沙丘)2.32.3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一、大气垂直

19、分层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范围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高层大气50-2000 至 3000 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平流层平流层12-50 千米随高度的升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高而上升平流运动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平流运动有利于飞机飞行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6 页 共 17 页对流层对流层(平均 12 千米以下)低纬厚:17-18 千米,中纬:10-12 千米,高纬薄:8-9 千米。随高度升高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而降低对流运

20、动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作用 吸收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反射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散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保温效应: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的 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

21、保温作用。如:多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很低是多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很低是因为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晴朗无云的夜晚容易出现雾、因为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晴朗无云的夜晚容易出现雾、露水、霜冻,是因为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地面温度降露水、霜冻,是因为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地面温度降得较低得较低。3、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因为海拔越高,获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所以气温低。熟熟记记: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大气返大地三、大气运动三、大气运动1、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2、地表冷热不均地表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说明说明:近地面的气压始终高于高空的气压。如:PDPCPAPB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形态始终和高空的相反。近地面温度高,气流膨近地面温度高,气流膨胀胀上升,形成低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压,出,出现现阴雨天气;近地面温度低,气流收阴雨天气;近地面温度低,气流收缩缩下沉,下沉,形成高气形成高气压压,出,出现现晴朗天气晴朗天气。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城市风(风由郊区吹向市区)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7 页 共 17 页2 2、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 高空高

23、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夹角。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注意:注意:风风力(力(风风速):等速):等压线压线越密集的地方,越密集的地方,风风(力)速越大。(力)速越大。在等压

24、线图中判别受力:在等压线图中判别受力: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为、地转偏向力为、摩擦力为和风向是。在等压线图中画任一点的风向:在等压线图中画任一点的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用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弯曲等压线的几种情况下任一点的风向如下图:弯曲等压线的几种情况下任一点的风向如下图: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全球气压带和风带(1)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

25、位置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因素)成因(热力或动力因素)。说明说明: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特征是高低气压相间高低气压相间分布分布。气压带的名称: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气压带形成的原因:热热力因素力因素形成的是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压带和极地高极地高气气压带压带;动动力因素力因素形成的是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和副极副极地低气地低气压带压带各风带的风向:中纬西风带(北半球吹西南风,南半球吹西北风)极地东风带(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8 页 共 17 页南风)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指低纬环流、

26、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成因及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 10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及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受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温和多雨。4 4、海陆分布对全球大气

27、环流的影响、海陆分布对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7 月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印度低压印度低压)所切断,太平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夏威夷高压;1 月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蒙古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西伯利亚高压)所切断,太平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如果如果换换成世界地成世界地图图叠加等叠加等压线图压线图也也应该应该掌握掌握)5、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地区东亚东亚(东亚季风)南亚南亚(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

28、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西北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东北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风 冬季向 夏季东南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西南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亚亚洲洲 1 月、月、7 月的季月的季风风示意示意图图:几点说明:几点说明:1 月月7 月月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9 页 共 17 页注意东亚和南亚季风成因的区成因的区别别 分清东亚和南亚季风的风风向向图中风向为西南西南风风,其形成原因是 7 月份,全球气月份,全球气压带压带、风带风带北移,

29、南半球的北移,南半球的东东南信南信风风向北越向北越过过赤道,赤道,在地在地转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西南风风。季风环流影响下的地区形成了季季风风气候气候,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雨雨热热同期同期。6 6、常见的天气系统、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大大风风、降温、降温、强强降水降水出出现连续现连续性降水性降水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气温降低,气压压升高,天气升高,天气转转晴晴气温升高,气气温升高,气压压降低,雨降低,雨过过天晴天晴降水的分布锋锋后(冷气

30、后(冷气团团一一侧侧)锋锋前(冷气前(冷气团团一一侧侧)天气举例北方夏季的北方夏季的暴雨暴雨,冬春季,冬春季寒潮寒潮沙沙尘尘暴暴(2)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气旋气旋反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台风长江流域 7、8 月份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3)锋面气旋系统锋面往往跟低压系统联系在一起,构成锋面气旋系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10 页 共 17 页统。如图:说明:说明:图中 P1P2

31、P3锋面往往出现在低压系统等压线图中的低压槽线附近。在前方伸展出一个暖锋,后方伸展出一个冷锋。图中可能有降水的是 C、D 两处。试着画出 A 处的风向。2.42.4 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2、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海陆间大循环(如下图)、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3、主要环节主要环节:包括蒸发 E,水汽输送 C,降水 B,下渗 H,地表径流 F和地下径流 G。4、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平衡 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更新 联系联系了四大圈层 塑造塑造着地表形态5、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进行

32、影响,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6、改变水资源时间时间分布的措施是修建水库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空间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是开源与节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二、洋流二、洋流1洋流的类型及分布规律洋流按性质可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和寒流。北北半球:顺顺时针旋转 大洋西岸为暖流 南南半球:逆逆时针旋转 大洋东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副极地环流:逆逆时针旋转。大洋西岸为寒流,大洋东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冬冬季自东向西流,逆逆时针;夏夏季自西向东流,顺顺时针。南半球中纬度的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

33、南极洲一周说明:要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熟悉大西洋、说明:要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熟悉大西洋、太平洋上主要洋流的分布和名称。太平洋上主要洋流的分布和名称。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寒流:降温减湿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副热带环流:对气候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11 页 共 1

34、7 页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寒暖流交汇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对海洋生物 拉布拉多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水)、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水)上升流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底层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秘鲁渔场(底层海水上泛,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35、对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3.1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1、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 亿年前)化学演化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 30 亿年前)生物演化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表生物发展阶段表:2、生物灭绝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灭绝;脊椎动物中

36、的原始鱼类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明显衰退。(2)中生代末期:恐龙恐龙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 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3、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3.2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

37、五大要素: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水文、土壤、生物(植被)。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是土壤的

38、本质属性。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气候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生物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

39、高等植物生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12 页 共 17 页长长成熟土壤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地形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土);消极影响:导致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3.33.3 自然地理环

40、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有序性和普遍性。2、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说明:说明:注意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同一气候不同自然同一气候不同自然带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出现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不同气候同一自然不同气候同一自然带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跟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均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特别注意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出现的自然带为亚热带亚热带常常绿绿硬叶林硬叶林带带。3、分布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经度地带性分异从沿海向内陆

41、的地域分异水分海陆分布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状况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规律性律性问题问题:(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三: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山体海拔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山体相对高度山体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因素有二: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

42、,阴坡低。(4)影响雪线的因素影响雪线的因素,具体有二: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提醒:务必熟悉非洲、中国陆地提醒:务必熟悉非洲、中国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喜马拉雅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喜马拉雅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图自然带的分布图,如下:左图: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13 页 共 17 页C 热带荒漠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右图: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温带草原带C 温带荒漠带说明:说明:明确喜马拉雅

43、山的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差异的原因:山体的相对高度熟悉南坡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南坡雪南坡雪线线比北坡低的原因:南坡比北坡低的原因:南坡为为迎迎风风坡,坡,降水丰富,所以雪降水丰富,所以雪线线低。低。4、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影响因素: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有序性和重复性。5、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生态建设中的因地制宜生态建设中的因地制宜:湿润地区推广植树造林;较干旱地区培育灌丛群落;草原地区恢复植被;不适合开垦耕作的地区要退耕,主要有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4.1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

44、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2分布特点:我国北方平原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南方丘陵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带状。3.案例分析(1)半坡村落遗址:选择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谷阶地上。(如右图)(2)云南丽江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有冬无冬无严严寒、夏无酷暑寒、夏无酷暑的

45、特征。原因:原因:冬季其北冬季其北边边和西和西边边的高山阻的高山阻挡挡了冬季了冬季风风,所以冬无,所以冬无严严寒,而夏季因寒,而夏季因为为地地处处高原,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夏无酷暑。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夏无酷暑。(3)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呈串珠状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呈串珠状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因为这些地方地形相地形相对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件好,所以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如下图)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14 页 共 17 页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布 局形 态走

46、向平 原密度高网状限制少,造价低山 区密度低线状(山区呈“之”字形)多沿河谷延伸1.案例分析:(1)我国的地势特征与交通线路分布密度的关系:我国地势呈西高东低三大阶梯状分布,所以交通线路密度东密西疏。(2)四川盆地的交通布局:西部有横断山区阻挡,所以交通线路南北纵向分布,密度较小。(3)兰州市的交通线路分布:兰州市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黄河自西向东流贯该市,所以城市主体集中于河谷,所以交通线路也呈东西走向沿河谷分布。2.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如英法海底隧道、青藏铁路等。总之:交通线路的布局选址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小技术难度,少占农田和交通线

47、路的布局选址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小技术难度,少占农田和好地,注意保护沿线生态。好地,注意保护沿线生态。4.2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时间尺度距今 1 万年以前近一万年来近一两百年来特征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震旦纪、石炭二叠纪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

48、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 年到公元前1500 年的温暖期和 15 世纪以来的寒冷期。1861 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 年和 19762000 年,其中 1998 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3、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冰盖: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4、全球气候变化

49、(主要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影响:原因:砍伐森林和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原因:砍伐森林和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 影响:导致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导致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危害: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和表层海水体积膨胀,使海平面上升,从而淹没沿海一些低地国危害: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和表层海水体积膨胀,使海平面上升,从而淹没沿海一些低地国家和城市。家和城市。4.3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认真识记,注意理解,学会运用,切实提高第 15 页 共 17 页1、(了解)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

50、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自然资源的特征:数量上的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地域分布的规律性2、按属性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3、自然资源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前煤炭时期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能源时代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时间18 世纪中期以前20 世纪初到 60 年代初期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主体能源木柴、水力为主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