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31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采煤机司机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采煤机司机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
2、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粉尘浓度见表一。 表一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
3、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3.5 1 0.5 0.3 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 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 防尘口罩等。 3 启动采煤机割煤时, 必须打开采煤机内外喷雾。采煤机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 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 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 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4 采煤
4、机割煤时, 必须打开回风侧支架架间喷雾, 架间喷雾要实现全断面雾化效果。 5 采煤机割煤, 回风侧粉尘浓度超过表一规定时, 立即采取降低粉尘浓度措施。 6 停止采煤机作业后, 立即关闭采煤机内外喷雾以及支架架间喷雾。 7 现场作业发现采煤机、 刮板输送机、 破碎机等声音超过85dB( A) 时, 立即停止作业, 采取降低噪音措施。 8 下班前, 清扫冲洗责任范围内煤尘, 做好现场文明生产。 9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支架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支架工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
5、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6、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粉尘浓度见表一。 表一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3.5 1 0.5 0.3 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 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
7、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 防尘口罩、 防护目镜等。 3 采煤机割煤时, 必须打开回风侧支架架间喷雾, 架间喷雾要实现全断面雾化效果。 4 采煤机割煤时, 回风侧粉尘浓度超过表一规定时, 立即采取降低粉尘浓度措施。 5 停止采煤机作业后, 立即关闭支架架间喷雾。 6 现场作业发现采煤机、 刮板输送机、 破碎机等声音超过85dB( A) 时, 立即通知跟班领导停止作业, 采取降低噪音措施。 7 下班前, 清扫冲洗责任范围内煤尘, 做好现场文明生产。 8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
8、进行下班作业。 综掘机司机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综掘机司机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
9、规定〉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粉尘浓度见表一。 表一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10、 3.5 1 0.5 0.3 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 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 防尘口罩等。 3 启动综掘机割煤时, 必须打开综掘机内外喷雾。综掘机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 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 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 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4 综掘机割煤时必须启动除尘风机( 除尘风机必须装有消音器) , 同时打开迎头风流净化水幕, 风流净化水幕要实现全断面雾化效
11、果。 5 综掘机割煤时, 回风侧粉尘浓度超过表一规定时, 立即采取降低粉尘浓度措施。 6 综掘机停止运转后, 立即关闭所有防尘设施。 7 现场作业发现综掘机、 转载机等声音超过85dB( A) 时, 立即停止作业, 采取降低噪音措施。 8 下班前, 清扫冲洗责任范围内煤尘, 做好现场文明生产。 9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炮掘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炮掘工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2、《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
13、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粉尘浓度见表一。 表一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3.5 1 0.5 0.3 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 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 防尘
14、口罩等。 3 放炮前, 爆破前后附近30m的巷道内, 必须洒水降尘。 4 放炮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10~15m地点安装压气喷雾器或者高压喷雾除尘系统实行放炮喷雾。雾幕应覆盖全断面并在放炮后连续喷雾5min以上。当采用高压喷雾降尘时, 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0Mpa。 5 放炮后, 回风侧粉尘浓度超过表一规定时, 立即采取降低粉尘浓度措施。 6 下班前, 清扫冲洗责任范围内煤尘, 做好现场文明生产。 7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胶带司机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胶带司机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
15、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
16、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粉尘浓度见表一。 表一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3.5 1 0.5 0.3 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 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
17、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 防尘口罩等。 3 启动胶带输送机时, 必须打开转载点喷雾以及巷道风流净化水幕。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4 胶带输送机运行时, 回风侧粉尘浓度超过表一规定时, 立即采取降低粉尘浓度措施。 5 胶带输送机停止运转后, 立即关闭所有防尘设施。 6 现场作业发现刮板输送机声音超过85dB( A) 时, 立即停机, 采取降低噪音措施。 7 下班前, 清扫冲洗责任范围内煤尘, 做好现场文明生产。 8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18、 刮板输送机司机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刮板输送机司机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19、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粉尘浓度见表一。 表一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3
20、5 1 0.5 0.3 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 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 防尘口罩等。 3 启动刮板输送机时, 必须打开转载点喷雾以及巷道风流净化水幕。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4 刮板输送机运行时, 回风侧粉尘浓度超过表一规定时, 立即采取降低粉尘浓度措施。 5 刮板输送机停止运转后, 立即关闭所有防尘设施。 6 现场作业发现刮板输送机声音超过85dB( A) 时, 立即停机, 采取降低噪音措施。 7 下班前, 清扫冲洗责任范围内煤
21、尘, 做好现场文明生产。 8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机尾看护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机尾看护工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粉尘浓度见表一。 表一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2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3.5 1 0.5 0.3 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 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 防尘口罩等。 3 胶带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启动后, 立即打开转载点喷雾以及巷道风流净化水幕。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立即通知跟班领导停机。 4 胶带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运行时, 机尾回风侧粉尘浓度超过表一规定时, 立即采取降低粉尘浓度措施。 5 胶带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停
24、止运行后, 立即关闭所有防尘设施。 6 现场作业发现刮板输送机声音超过85dB( A) 时, 立即停机, 采取降低噪音措施。 7 下班前, 清扫冲洗责任范围内煤尘, 做好现场文明生产。 8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矿井防尘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矿井防尘工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
25、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矿井职业健康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的安装标准和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
26、场所噪声的措施。粉尘浓度见表一。 表一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3.5 1 0.5 0.3 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 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 防尘口罩等。 3 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 并遵守下列规定: 3.1 总粉尘: 3.1
27、1 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 井下每月测定2次, 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 3.1.2 粉尘分散度, 每6个月测定1次。 3.2 呼吸性粉尘: 3.2.1 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 采、 掘( 剥) 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 其它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 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 品, 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3.2.2 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3.3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每6个月测定1次, 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3.4开采深度大于200m
28、的露天煤矿, 在气压较低的季节应适当增加测定次数。 3.5 将检测结果及时报送矿主管单位和分管领导。对存在职业健康危害的地点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并监督责任单位落实整改。 4 安装维护矿井防尘设施和设备, 确保矿井防尘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4.1 防尘设施安装标准 4.1.1 矿井主要运输道, 采区回风道, 胶带斜井, 胶带运输平巷, 上、 下山, 采煤工作面上、 下平巷, 掘进巷道, 溜煤眼翻车机, 输送机转载点等处均要设置防尘管路。胶带斜井和胶带运输平巷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 其它管路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 4.1.2 井下所有转载点、 煤仓口必须有完善的转载点喷雾装
29、置和风流净化水幕装置; 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 主要进风大巷、 进风斜井及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 采煤工作面距上下出口不超过30m,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超过50m, 水幕雾化全断面。 4.1.3 矿井防尘供水管路应根据供水距离、 水量、 水压等因素合理选择管路直径, 当供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设置加压泵。 4.1.4 防尘供水系统中, 应安装过滤装置, 保证水质清洁, 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150mg/L, 粒径不大于0.3mm, 水的PH值应在6~9.5的范围内。 4.2 防尘设备安装标准 综掘巷道应安装除尘风机, 其标准如下: 4.2.1 除尘风机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30、 并实行挂牌管理. 4.2.2 除尘风机的设备齐全, 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 4.2.3 除尘风机必须吊挂或垫高, 离地面高度大于0.3m。 5 严格按照矿井煤尘清扫冲洗周期清扫冲洗巷道煤尘。 6 监督防尘设施、 设备使用单位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防尘设施和设备。 7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其它接尘作业人员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
31、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
32、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粉尘浓度见表一。 表一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 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3.5 1 0.5 0.3 粉尘浓度超过规定时, 必须采取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措施。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静音耳塞、 防尘口罩等。 3 监督防尘实施、
33、设备使用单位正确使用防尘设施、 设备。 4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接触噪音作业人员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 必须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学习, 经过考试取得职业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培训内容如下: 1.1 职业健康法律、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 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
34、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 1.2 熟知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 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知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方法。 1.3 掌握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规定限值。作业场所的噪声, 不应超过85dB( A) 。大于85dB( A) 时, 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大于或等于90dB( A) 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卫生限值职业接触8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 A) 。职业接触4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 A) 职业接触2小时, 工
35、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 A) 职业接触1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 A) 职业接触0.5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 A) 职业接触0.25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 A) 职业接触0.125小时, 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 A) 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 A) 1.4 掌握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时应急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1.4.1 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 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1.4.2 造成耳朵听力下降、 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2 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佩戴完好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静音耳塞、 隔音耳罩等。 3 进入作业场所首先检查设备静音设备或隔音装置是否完好( 包括设备减振装置是否完好) 。如不完好, 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依然不能解决噪音超过规定时, 停止作业并向相关部门如实反映。 4 下班后, 检查职业健康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如不完好立即更换, 否则不得进行下班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