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标准工时的基本概念 45 2020年5月29日 文档仅供参考 IE基础教程 工 时 研 究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生产•技能研修所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 目录 第一章 标准工时的概要………………………………………………1 1.1企业活动中工时的意义…………………………………………1 1.2标准工时的概念……………………………………………1~3 1.3什么是标准工时…………………………………………………4 1.4标准工时的必要性…………………
2、……………………………5 1.5标准工时的用途……………………………………………5~6 1.6标准工时的构成……………………………………………6~8 1.7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8~10 1.8标准工时和宽余量………………………………………10~12 第二章 工时观测方法………………………………………………13 2.1马提表式工时分析…………………………………… 13~16 2.2观测准备……………………………………………………17 2.3工时观测程序…………………………………………17~18 2.4各程序的具体方法
3、……………………………………18~24 2.5熟练工作业的工时分析程序…………………………24~30 第三章 生产流水线平衡分析……………………………………31 3.1什么是生产流水线平衡(工序编制技术)………………31 3.2什么是生产流水线平衡分析…………………………32~35 3.3生产流水线平衡的改进原则………………………………36 3.4生产流水线平衡分析的作法…………………………37~39 第一章 标准工时的概要 1.1企业活动中工时的意义 在生产企业里,改进车间现场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是重要课题,需要有每一项工作是否符合标准的指
4、数行。该指数就是标准工时、工作量工时的标准值。 企业生产中的标准工时,就是为了减少机会损失,尽可能地设定最经济的标准作业方法,是以此为基准工作为管理尺度,让潜在的损失暴露出来,并做到消除它。 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充分、有效地使用所投入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特别在观察投入的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时,从一定时间内能够有多少生产量的观点看,能够把握住是否了发生损失。 为了消除此损失,重要的是设定某一作业必要的标准的工时,努力做到在此工时内完成作业,推行无工时损失的作业方法的改进活动。 1.2标准工时的概念 假若现在问你从自己家到公司上班时间的话,你会马上回答到
5、「○○分」。这是根据你长年经验得到的结果,能够回答出来,既不需要考虑,也不需要计算。可是,假若问你一次也没有去过地都市、到那个都市需要多少时间的话,恐怕就不会马上回答出来。此时,你将怎样知道需要的时间呢? 这样的事情,是与生产活动设定完成作业需要的标准工时完全相同的。 关于过去有过各种经历的工作,能够根据经验或者过去的实际情况,大致设定正确的工时。而对一次也没有经历过新工作,就很难设定标准工时。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在正确认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去求出标准工时的话,就不能确定正确的标准工时。 这些能够说在所有生产活动中的工作都是相同的。能够按照规定的设计、技术规格制造产品的目
6、的即使只有一个,其作业方法、作业手段却能够有若干种。 因此,为达到目的所需要的标准时间,是按照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设定的,一种作业的标准时间未必只限于一种,选择什么样的作业方法,手段,将决定标准工时值出现各种变化。这一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确定标准工时首先要从确定作业方法开始。换句话说,不规定作业方法就无法确定标准工时。 1.3什么是标准工时 所谓标准工时,就是为产出单位生产量,而用规定的作业速度进行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这里,想一下前面所说明的情况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标准工时因各种因素和条件会发生变化的特征也已理解。由于作业方法和作业条件、设备、作业者的熟练程
7、度及适应性,标准工时都会变化的。 因此,把标准工时定义为下列更为理解。 定义:何谓标准工时 (1) 采用规定的方法和设备, (2) 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 (3) 充分具有某一工作所要求的特定熟练程度的作业者, (4) 作为经过训练、肉体上能够适应、而且能够充分地完成工作的平均作业, (5) 在不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以每天能够维持的完成工作的最佳节奏进行作业时, 为完成单位作业量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标准工时。 更简单地说,就是”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用标准作业方法进行作业时所需要的时间”。从标准工时的定义也能够知道,它是指具有
8、一定的熟练程度,且受过有关某一工种专门训练的作业者,在运用标准作业方法进行作业时所需要的时间,不是新职工刚刚上岗或刚刚被调配后的作业员进行所需要的时间。 1.4标准工时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效地、节约地使用好所投入的土地、厂房、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努力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和良好的报务。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其中,劳动力生产活动中占中心地位、被称作提高企业综合性生产效率的关键,所经要认真地研究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 在研究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时候,需要从工时这一角度进行考虑。因为表示劳动力生产效率是量就是一定时间内所产出的产品的服务。若从一角度进行研究,就
9、会发现,生产上所耗费是时间,不只是生产所真正需要的时间,还包括对生产来说完全无效的时间,如由于产品设计不好或生产工序和作业方法不完善而花费掉的不必要时间、待工待料或者机械故障造成的工作中断等所耗费的时间,等等。我们一般所意想不到的浪费现象实在很多,人的能量常常被白白地损失掉。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消除这些损失现象呢? 首先,我们要定下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标准工时,并努力地按标准工时进行工作,尽量避免无效作业时间(或时间损失)的出现。这就是标准工时的必要性所在。 1.5标准工时的用途 按规定的程序,手续所设定的标准工时,作为管理生产活动的不效尺度被使用,它不只是提高工作
10、效率的工具,而且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要企业里,标准工时被广泛地运用于以下方面。 (1) 生产计划、设备计划、人员计划、操作顺序编制等诸计划的基础数值……(计划) 例如,举人员计划为例,本月度生产计划要生产A机型一万台。 假如不知道生产该产品所需的标准工时的话,那会怎样呢?那我们将完全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人。反之。如果知道标准工时是多少,我们事先不能很容易地推断出生产A型所需要的人员。 (2) 测量效率·的基础数值……(管理) 考虑生产上所花费的工时,就不能只是考虑生产所真正需要的时间,还要考虑到所发生的那些无助于生产的无效时间,如因生产设备故障、生产材料不完全等而
11、导致的时间浪费;还有因没有按照标准作业方法进行作业引起的不偏离标准工时的情况。经过与”标准工时”这一标准尺度进行比较,就能够知道自己的工作情况(效率),进而有可能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改进自己的工作。 另外,就无效工时而言,经过把握所损失的时间,追究其发生的原因,就能够谋求如何的减少时间损失,因此,标准工时作为一种尺度,对于把握、评价工作的效率及无效工时,是非常重要的。这一尺度就是标准工时。 (3) 决定标准成本,销售价格,采购价格,予算等的基础数值……(估价) (4) 评价个人及班组工作业绩的基础数值……(评价) (5) 进行设备设计、工夹具设计及制定作业方法改进计划等所需的基础数值
12、……(改进计算) (6) 消除作业员个人与班组之间工作(工时)方面的不公平…… (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1.6标准工时的构成 标准时间的构成如表1。1所示。 表1。1 标准工时的构成 纯作业时间 标准工时 宽余时间 若将其图示,则如图1。1所示: 标准工时 宽余时间 纯作业时间 观测时间 修正时间 基于评估的
13、 图1。1标准时间的构成 这样我们就会知道标准工时是由纯作业时间和宽余时间组成的。至此已就标准工时进行了讲解,大家已经有所理解。一面对若干个新术语简单地进行含意说明。 (1) 观测时间……作为作业测定的一种手法,使用秒表进行观测,求出作业的时间
14、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观测时,将10~40次观测所得到的时间值(异常值除外)加以平均,所得出的平均值,就是观测时间。 (2) 评 估……使用秒表观测实际操作的时候,由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工作热情、努力程度等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干得非常快,有的则干得很慢,因此有必要对作业者的作业速度进行速度(标准节奏)进行作业所花的时间,就是所谓的评估;评价所采用的系数叫做评估系数。 例如,若观测者把正常的作业速度作为100时,把观测对象作业者的作业速度判定为120的话,就意味该操作者的作业速度与正常时比较快20%。 (3) 纯作业时间……为完成工作而直接需要的纯作业时间,就是用秒表和其它方法观测得到的时
15、间值乘以评估系数的标准作业速度的时间。 用公式表示如下: 纯作业时间=有代表性的观测时间(平均值)×评估系数 (4) 宽余时间……如果观测操作者的生活,就会发现在其实际的作业时间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空白,能够与她人协商、去洗手间、累了休息一下等。这些空出的时间叫做宽余时间。 1.7设定标准工时的方法 前面就标准工时进行了说明,现简单汇总如下。首先,就工厂的作业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合理的作业方法。其次,根据其调查、研究结果,设定公正的标准工时。这些基本的分析方法体系称为作业研究(工作研究),下面所讲述的内容是用于设定标准工时的手法,只是简单明了说明一下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
16、 (1) 设定公正的标准工时的方法 工时研究…… ·秒表法 ·照片、录像分析法 P T S法…… ·WF(Work Factor)法 (既定工时标准法) ·MTM(Methid time Measurememt)法 这里就比较常见的秒表法和WF法两种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2) 秒表法 该方法是使用秒表,把作业分割成很小单位(称为要素作业,如安装作业可分为上螺丝、紧固等要素作业),进行10~20次左右的观测,然后再去掉异常值求出平均值的方法。 一般的秒表都是对一分钟时间进行60等分,用于工时研究的秒表则
17、是把一分钟等分为100。可是,前面已经讲述到,用秒表观测出的时间因作业才的作业速度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按照标准作业者的作业进行情况进行修正,也就是说需要进行评估,掌握评估的方法需要接受专门教育,需要经验和熟练程度,不是谁都能马上求出标准工时的。观测者在进行时间观测的同时,还要对此时的操作者作业进行速度进行瞬间的评价、判断,观测结束后,可应用下列公式求出纯作业时间。 纯作业时间=观测时间×评估系数 观测时的作业进行速度 =观测时间× 作业进行速度基准 而要掌握评估的技术,采用评估
18、撮影的方法进行训练较为有效。这套录像带所摄的是把同一作业的作业进行速度(基准速度定为100)变换为50%~150%的若干档后的作业情况,一边看这样的录像一边观察作业进行速度,对于眼前的作业速度相对于基准速度,到底处在什么样层次上,作出比较和判断。 如用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的话、就能从表1。2的观测时间、评估值中求出纯作业时间。 操作者 A B C 观测时间 50DM 31DM 20DM 评估值 50% 80% 125% 纯作业时间 25DM 25DM 25DM 表1。2观测时间和纯作业时间 地此例中,若各操作者的观测时间乘以评估系数就能□
19、修正为基准进行速度(100%)时的纯作业时间。A,B,C操作者的纯作业时间如果进行正确的评估就都会成为25DM。 50 80 125 A:50DM× =25DM B:31DM× =25DM C:20DM× =25DM 100 100 100 (3)WF法 WF大家可能听到过。就是取Word Factor的字头得来的。 按WF法是PTS法之一,它就基础的动作或者运动,事先确定时间的运动值,在要用基础
20、数值观测作业时,对构成该作业的动作或运动分析,用基础数值进行计算,求出作业的时间值。因此,可不使用秒表求出时间。 1.8标准工时和宽余量 (1)何谓宽余量 作业时间正如前面所讲述的那样,在纯时间之外需要给与宽余的时间。为了确定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节奏,完成一定生产量所需要的时间(标准工时),就要在纯作业时间以外中加上适当的宽余时间。这个宽余的值,就是宽余时间。 (2) 谓宽余率 为了在纯作业时间中加上宽余时间,需要求出相对纯作业时间的比例,即求出宽余率。 宽余率可用下列公式求出。 宽余率(%)=(宽余时间÷纯作业时间)×100 (3) 宽余时间的分类
21、 宽余时间如表1.3所示.分成一般宽余(基本宽余)的特别宽余. 表1.3宽余的分类 个人宽余 一般宽余 疲劳宽余 作业宽余 宽裕时间 平衡宽余 特别宽余 作业循环宽余
22、 其它宽余(反馈宽余) 1) 一般宽余,特别宽余 一般宽余被分成生理、疲劳、作业三种宽余。 生理宽余:作业中无直接性关系的工厂生活上需要的宽余。如洗手、喝水、擦汗等属于此类,补偿个人时间的。 疲劳宽余:为了恢复随作业而产生的精神上、肉体上的疲劳,即上的宽余。 作业宽余:作业中发生的不规的宽余,用于补偿接受监督者的口头指示、操作者误操作、零件不符合以及其它不便等所造成的工作延误。 另外,在特别宽余中,有对进行小组作业时作业分配的不平衡进行补偿的平衡宽余;有对在进行每一个循环作业时
23、考虑作业顺序等难点所耗费的时间进行补偿的作业循环宽余;有在完成品工序上,对有关返修品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所耗费的时间宽余的反馈宽余等。 从以上内容看,虽然叫”宽余”,但就其本质性意思来讲,应将其理解为不是附加在纯作业时间之上的多余的”宽余”。 最后,就标准工时汇总成图1。2。 用所规定的作业方法,条件 具有熟练和适应性的人 以标准的作业速度 完成单位工作量需要的必要时间 把观测时间修正成标准作业速度需要的时间 评估 在实际作业中 标准速度时
24、的必要时间 观测的时间 (纯作业时间) 纯作业时间= 观测时间×评估系数 把宽余时间付加在纯作业时间上求出标准工时 纯作业时间 ―+宽余时间 纯作业时间 ×宽余率 纯作业时间(1+宽余率) 标 准 工 时 图1。2标准工时的结构(秒表法) 第二章 工时观测法 在本章里,将就使用秒表进行时间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述。首先,就为进行工时分析需要的观测用具进行说明,接下来用简单的例子就观测时间的要领掌握进行说明。为了正确地进行工时观测,特别要详细说明将作业分割成要
25、素作业的方法、确定观测要点的方法、整理观测到的时间值的方法。 2.1秒表法的工时分析 所谓秒表法,就是在车间直接观测作业的同时,使用秒表观测作业时间的基础方法.它适用于手工操作、机械操作等所有作业的工时分析。可是,多名操作者共同进行作业的时候,用秒表的观测就很困难,能够用上一章所讲述的撮像的分析方法。 秒表法的工时分析所需要的观测用具有如下几种。 (1) 秒表 作为工时分析的观测工具,如图2.1所示,使用将一钟分割成1/100的秒表;也有使用与我们日常见惯了的手表相同的,把一分钟60等分的1/60分钟表。可是,如在表2.1的例中所示,1/60的秒表在汇总时上需要进行换算;用1/10
26、0的秒表就能够直接进行加算、除算等。1/100的秒表的一个刻度为1/100分钟,即0.01分钟.把0.01分钟叫作1DM 例如: 100DM→1 150DM→1分50DM…………1分30秒 600DM→6分 960DM→9分60DM…………9 分36秒 上发条 动长针 停长针 1刻度1分,1周30分 1刻度1DN,1周1分 (100DM) 图2。1秒表的结构 表2。1秒和DM的关系 作业名称 作业时间 备注 秒单位 DM单位
27、搬运 备料 打下孔 打上箭头 搬运 分 秒 1 21 2 54 57 3 06 1 33 DM 135 290 95 310 155 171秒÷60=2分51秒 85DM×0.6=51秒 因此 7分171秒同9分51秒 985DM同9分51秒 分 秒 7 171 DM 985 分 秒 9 51 分 秒 9 51 (3)观测表格 观测表格,因企业和工厂不同,作业内容、作
28、业方法也都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格式,只要准备好适合自己生产车间情况的表格纸就能够了。在许多工厂里,即使生产技术科或者生产管理目的名称不同,但肯定有IE部门。这样,因为要准备出若干种的观测表格纸,因此要与专业职能人员商定。 此例见表2。2。 工 时 观 测 表 格 纸 工厂 生产线 工序 NO NO 要素作业 1 2 3 4 5 小计 平均 状况
29、 一个作业循环合计 作业名称 作业者 男 女 水 平 观测 自 时 分 年 月 日 至 时 分 观测员 表2。2 工时观测表格纸(重复作业用) 2
30、.2观测准备 准备好了观测用具,并非能马上观测。不能只是单纯地按秒表时间,观测的目的需并清楚。始终要以问题点为中心考虑,例如以下问题: 从生产方面,安全方面改进现方法 为降低成本铲除无效因素 为减少库存加快物品的周转 为提高生产效率要提高设备运转率和人的开工率 设定标准工时和编制工时资料 选定标准作业者 以上和项事先明确好目的极为重要。 另外,在得到相关人员(观测对象部门的负责人、操作者等)理解其目的之前,要进行充分协商,让她们理解是为自己好、而非强加於人,需要创立大家章齐心协力的体制。因此,没有相互信任关系就不会得到准确的观测结果。 2
31、.3工时观测的程序 使用秒表进行工时观测的程序如下。 分解观测对象作业,分成若干要素作业。 按作业顺序把要素作业记录在观测表格纸上。 把必要的事项记录在观测表格纸上。 用别夹把观测表格纸夹在观测板上。 把秒表安装在观测板上。 把观测板挂在脖子上后去生产现场。 认真观察观测对象的作业。 起动秒表。 从最初的要素作业起观测时间,迅速地记录在观测表格纸上。 按顺序对所有的要求作业进行观测。 由此,重复多次进行-的程序,整理观测结果,计算出各要素作业的需要时间。 以上内容能够概括如下: 一边观察作业者的动作, 一
32、边用秒表读出各要素作业的需要时间, 记录在观测表格纸上。 瞬间地连续进行以上三个工作就是工时的观测。对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是很难的工作。可是,经过积累经验,就能够做到可靠的工时观测。在下一项目中,用简单的事例,就工时观测中最重要的程序『要素作业的划分』、『秒表的读法』、『看动作,记录时间』、『纯作业时间的计算』进行详细讲述。 2.4各程序的具体方法 (1) 划分成要素作业(程序1) 一项完整的工作,例如台灯的组装、彩色电视机的包装作业等细分解的话,就会明白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把其中之一称作要素作业。工时观测就是按要素作业单位,测量其需要的时间,因此,把一项工作分解成要素作业(要素
33、作业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其要领使用以下事例进行说明。 (例) 『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电视机前,调换频道,回到椅子处,坐在椅子上』。如果把该电视机频道调换操作细分解的话,就成为表2。3左侧『要素作业的分解』栏中的8个步聚。若把它划分为中间的『要素作业』就成为4个步骤,观测各步骤的需要时间的时候,如按照8个步骤进行,由于各个步骤时间过短,有些作业动作无法用秒表观测。诸如『抓住旋钮』、『转动旋钮』、『松开旋钮』等。 表2。3电视机频道调换操作 作业的分解 要素作业 观测要点 从椅子上站起 走到电视机处 抓住旋钮 转动旋钮 松开旋钮 回到椅子处 坐椅子 坐在椅子上
34、 (1) 走到电视机处 (2) 调换频道 (3) 回到椅子处 (4) 坐到椅子上 抓旋钮的瞬间 从频道松开手的瞬间 座上椅子的瞬间 从椅子上站起的瞬间 松 开 手 坐 下 从椅子上站起 抓 旋 钮 从椅子上站起 另外,将观测时间的时点(观测要点)放到哪里也是问题,在划分成要素作业的同时,明确观测要点是很重要的。观测要点就是读出秒表长针的时点。见图2。3事例。 观测时点 走到电视机 调换频道 回到椅子处座到椅子上
35、 在 符号的时点读出秒表的表针 图2。3要素作业和观测时点 同样用简单的事例说明要素作业划分的方法。 (例)假设有这样重复动作的作业『从椅子上站起,走到黑板前,取粉笔写字,放下粉笔返回,坐到椅子上休息』。 分解该作业见图2。4(a),表示观测要点和要素作业的关系的是图2。4(b)。 图2。4要素作业和观测时点 ……………… (下一回)
36、 站 行 取 书 放 行 落 坐 站 粉 粉 立 走 笔 写 笔 走 座 定 立 (a) 作业的顺序 ……………… (下一回) 站 行 取 书 放 行 落
37、 坐 站 粉 粉 立 走 笔 写 笔 走 座 定 立 * * * * * (b) 观测要点(*号)和要素作业 把以上进行整理作成表的形式,就如表2。4所示。 要 素 作 业 观 测 要 点 (1) 行走 (2) 书写 (3) 行走 (4) 坐定 取粉笔的瞬间 放粉笔的瞬间 落座的瞬间 站立的瞬间 表2。4在黑板写字作业的要素作业和观测要点
38、以上用简单的例子说明了划分成要素作业的状况,整理后如下所示。 1)划分成要素作业的重点 容易观测、作业区分明显、具有清晰观测要点。 能够把握作业内容、作业的特性等。 要素作业的时间在5DM以上 2)作业的构成单位和要素作业 (2)秒表的读取方法(程序2) 瞬间准确地读出秒表的数值是关系到取得数据的正确性。在重复作业和时间观测时,秒表要一直不停地转动。即在开始最初的要素作业的瞬间时,把读到长针所指的时间记录到观测表上,在移动到下一要素作业的瞬间(观测要点),再次读出长针所指的时间,迅速记录到观测表格纸上。接下去重复进行。这种方法称为继续法。 时间观测的方法一般有以下
39、三种。 1) 连续法:不停秒表,读出每个要素作业时间的方法。 2) 快退法:读出每一个要素作业时间,迅速将指针回零后再起动,读出下一要素作业的时间,将其重复进行。这种方法因误差大、因此不太使用。 3) 经过时间法:不划分成要素作业,在作业开始起动秒表,作业完了时停表读出时间的方法。这是最简单的,但观测时不能进行区分。就象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 这里,就连续法的工时观测进行讲述。 (3)观察动作记录时间(程序3) 该程序最要。以在(1)的『划分成要素作业』中使用粉笔在黑板写字为事例具体地讲述程序。 1) 把要素作业记录到观测表格纸上。 2) 记录必要事项(表2。
40、5) 3) 做好观测姿势(图2。3 观测作业的方法) 4) 以演习者的开始信号起秒表,在观测表格纸上记下0。 5) 走到黑板前,读出取粉笔的瞬间(观测要点)的长针,迅速记录到观测表格中读值栏上。(参照表2。6) 6) 按以下要素作业的顺序重复进行。 如将该作重复进行10次左右的话,就能学会工时观测的要领,观测动作记录时间,经过积累经验就能够重复掌握。进入实际作业观测前,在会议室等进行训练是非常有效的。 其要点是如下三点。 7) 记录工时的要点 与动作同时看表是不可能的。因此,眼要与表针长针的转动合拍,随时做好读出姿势。 观测要点(作业者的手臂、手腕,……把它叫作作业
41、点)要置于眼和表针的延长线上。 在最初三次演习中,让观测对象加重步子、发出声音,在黑板写字时让她加重力量等等,使动作的节点,即观测重点清晰明了,这样就容易观测。 工厂 生产线 工序 NO 要素作业 1 2 3 4 5 读 纯 读 纯 读 纯 读 纯 读 纯 1 走到黑板前 2 写出『工时分析』 3 回到椅子处 4 座在椅子上
42、 表2。5要素作业的记录 工厂 生产线 工序 NO 要素作业 1 2 3 4 5 读 纯 读 纯 读 纯 读 纯 读 纯 0 1 走到黑板前 14 68 26 82 39 2 写出『工时分析』 26 82 40
43、 95 54 3 回到椅子处 38 95 53 20 8 67 4 座在椅子上 53 11 0 69 25 82 表2。6 观测工时的记录 (5) 计算要素作业的纯作业时间(程序4) 在经过程序3,掌握了观测动作记录工时的要领。现在就来求各要素作业的必须工时(纯作业时间)。用程序3的数据说明计算方法。 表2。7要素作业的纯作业时间的
44、计算 循环 要 素 作 业 说 明 读出 纯工时 1 走到黑板前 0→始 1 4 1 4 (1 4 -0 =14) 2 写出『工时分析』 2 6 1 2 (2 6 –14 = 12) 3 回到椅子处 3 8 1 2 (3 8- 26= 12) 4 座在椅子上 5 3 1 5 (5 3 - 38=15) 一个循环的时间 5 3 (14+12+ 12+ 15= 53) 表2。6中第一循
45、环的读出栏目内记入了0→开始。表明观测的准备完了,座到椅子上,握着秒表待机状态时,以演习者的『开始』信号按下按钮,秒表从 0DM起转动。 14是到黑板步行5m到黑板前,拿到粉笔瞬间时的长针位置,就是走到黑板的纯工时14-0=14(DM)。说明这一状况的是表2。7。正如说明栏的计算那样,纯工时(纯作业时间)是能够简洁地求出的。 这样,按照每个循环(重复)求出纯工时,计算五次重复的平均就如表2。8所示。 工厂 生产线 工序 NO 要素作业 1 2 3 4 5 合计 平均 读 纯 读 纯 读 纯 读 纯 读 纯
46、 1 走到黑板前 13 39 14 72 14.4 2 写出『工时分析』 13 54 15 68 13.6 3 回到椅子处 13 67 13 64 12.8 4 座在椅子上 16 17 82 15 78 15.6 一个循环工时 59 56 57 282 56.4
47、 表2。8纯工时的计算 2.5重复作业的工时分析程序 大家经过简单的事例已经抓住工时观测的要领、增强了自信。下面就实际重复作业的工时分析的方法,按顺序进行说明。 (1) 工时分析的程序 程序1:明确分析的目的,确定观测作业 。 程序2:选定进行观测的操作者。 程序3:进行分析的准备。 程序4:把必要事项记录在观测表格纸上。 程序5:把作业分成要素作业、记录到观测表格纸上。 程序6:定下观测次数。 程序7:实施观测。 程序8:整理观测结果。 u 求出各要素作业的个别工时。 u 排除原因
48、明确的异常值。 u 求出各要素作业的个别工时合计和观测次数。 u 算出各要素作业的平均工时。 u 求出各要素作业工时的合计。 程序9:研究观测结果。 (2) 各程序的具体性方法 程序1:明确分析目的,定下观测作业。 一般情况下,工时分析的目的包括在下面的内容里。 u 作业方法的改进 如生产效率低、工时多等有问题的作业改进。 成为工序管理上瓶颈的作业改进。 u 作业方法的比较 比较若干作业方法的优劣。 比较二人以上操作者的作业方法。 u 标准工时的设定 针对新产品、零件材料的作业标准工时的设定 由於作业方法的变更,重新制定标准工时 编制通用的作
49、业标准工时资料 研究现行标准工时的有效性 管理方式的更设定更精确的标准工时 等等,如果分析的目的明确的话,进行观测的工序和作业就基本上能够确定了,因此,就能够决定象『何时、从哪个作业 进行分析?』『有相同作业的时候是否都要分析?』『选择的个还是二个?』等分析的日程和作业。 程序2:选定进行观测的操作者。 由若干人进行要分析的作业时,要选择以下的作业者。 改进和比较作业方法的时候,选择熟练掌握该作业的人员 设定标准工时的时候,要选择对该作业有一定熟练程度,以正常的速度作业平均的操作者 不要选择内向和怯场的人 以上都不是只选择的人,要对若干人进行分析。
50、程序3:进行分析的准备。 分析时需要的用具,正如前面已说明过的有如下几种。 秒表, 观测表格纸, 观测板, 笔记用具, 另外,分析之前要准备好作业指导和配置图,用眼观察实际的作业,充分理解作业的顺序和方法。再有,设定标准工时的时候,要做好周密的准备,如『该作业方法和条件是否已标准化』『作业量能否达到观测所必要的程序?』等。 程序4:把必要事项记录在观测表格纸上。 在工时观测时,要将『作业名称和操作者性名』『工龄』『分析者姓名』『分的日期』『时间』等记录在观测表格纸上。特别是工时分析的结果,因作业方法和作业条件时常发生变化,因此把分析时的状况详细地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