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幻灯片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参考专业资料。谢谢,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幻灯片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参考专业资料。谢谢,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第1页,1,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提要,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特征,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第三部分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第四部分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第五部分 课程教材及其使用,第六部分 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第七部分 通用技术教室建设,第2
2、页,2,第一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特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升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含有通识意义基础教育课程。,第3页,3,1,、与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取得主动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教育。它强调学生经过各种劳动实践和技术活动进行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操作性学习。,高中通用技术与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衔接包含目标上衔接、内容上衔接、实施上衔接。,第4页,4,通用技术与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一样点在于:教学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变。,第5页,5,2,、以提升学生技
3、术素养为主要目标,高中通用技术以提升学生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努力使学生经过课程学习能愈加理性对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方式使用技术,以更亲近技术情感、主动探究姿态和一定科学精神广泛参加社会,参加社会对技术决议,参加技术创新实践。,通用技术是素养性课程。,第6页,6,3,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技术是一个专门伎俩和方法体系。技术知识是事实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统一,是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统一,也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统一。,第7页,7,操作学习在这里是指人利用一定工具对特定实物对象进行操持和运作一个学习形式,它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是技术课程最基本学习形
4、式。,第8页,8,设计学习是技术课程又一个基本学习形式。设计学习过程是发觉与明确问题、分析与处理问题、不停权衡和优化过程。,学生全程参加设计学习要经历六个过程,第9页,9,一、经历将人们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处理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过程。,二、经历技术方案实现或转化为产品过程。,三、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过程。,第10页,10,四、经历观察、构想、安装、测试、调试、测量等简单技术试验过程。,五、经历将结构、流程、系统与控制基本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过程。,六、经历经典技术设计、制作和评价活动过程。,第11页,11,4,、含有通识教育性质,通用技术教育对象面向全部学生,教育内容含有基础性和通用性,
5、不是职业和专业化教育内容,而是较为宽泛,表达基础性和通用性,且主要是应用广泛、含有时代特征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分技术。,第12页,12,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课程目标,通用技术课程目标体系为:,基本目标,总目标,着力追求五个详细目标,三维目标,内容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第13页,13,基本目标,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以基础、宽泛、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络紧密技术内容为载体,以深入提升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方面而富有个性发展为目标。,第14页,14,技术素养,技术素养是指人们在技术方面所含有一定素质和涵养。,课程标准中使用技术素养概念是:,“,使用、管理和了解、评价技术能力。,”,包含:
6、了解技术能力、使用技术能力、管理技术能力和参加技术活动能力。,第15页,15,关于技术素养详细要求:,1,、正确技术观;主动、负责、安全使用技术行为习惯;对技术使用、评价、选择、改进及决议能力。,2,、技术文化了解,技术及技术设计普通思想和方法,。,3,、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术方法;对技术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终生进行技术学习能力。,第16页,16,4,、技术设计过程与方法,技术探究、利用技术原理处理实际问题能力。,5,、技术创新精神;技术创新思想方法及个性心理品质,合作精神与团体精神。,6,、初步技术能力和一定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升生活质量、实现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第17页
7、17,总目标,经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深入拓展技术学习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普通思想和方法;含有一定技术探究、利用技术原理处理实际问题以及终生进行技术学习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兴趣和学习愿望,含有正确技术观和较强技术创新意识;养成主动、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行为习惯,发展初步技术能力和一定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升生活质量、实现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第18页,18,着力追求五个详细目标,技术了解、使用、改进及决议能力,意念表示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能力,知识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处理能力,技术文化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8、第19页,19,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第20页,20,(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技术性质,了解技术发展历史和一些最新技术结果以及技术在生活生产中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含有正确使用生活中一些惯用技术基本技能。,了解技术设计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普通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能对技术设计过程、方案和结果作出比较全方面评价。,能从技术设计角度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普通概念,了解简单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内在
9、联络和广泛应用。,第21页,21,了解技术语言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单技术图样,会使用几个惯用规范技术语言进行交流。,熟悉一些常见材料属性及加工方法,能依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依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含有初步技术试验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汇报。,第22页,22,(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将人们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处理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角度提出问题、处理问题,能多角度提出处理问题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能力。,经历技术方案实现或转化为产品过程,初步学会模型或产品制作、装配、调试方法。体验意念详
10、细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方法,发展技术表示和评价能力,.,第23页,23,经历观察、构想、安装、测试、调试、测量等简单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技术试验方法,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创造、技术革新中作用,形成初步技术试验能力,.,经历将结构、流程、系统与控制基本知识应用于技术实践过程,初步掌握结构、流程、系统与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创新精神和理论利用于实践能力。,6,经历经典技术设计、制作和评价活动过程,初步掌握基本技术学习方法和技术探究方法,含有初步参加技术活动能力和使用技术
11、及其产品能力,发展技术决议能力、创新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第24页,24,(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领会技术世界奥秘与神奇,关注技术新发展,含有对待技术主动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意识。,2,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品质,能够安全而又负责任地参加技术活动,含有良好合作和交流态度,养成严谨、守信、负责、勤俭、进取等良好品质。,3,体验技术问题处理过程艰辛与波折,含有克服困难勇气和决心,培养不怕困难、不屈不挠意志,感受处理技术难题和取得劳动结果所带来喜悦。,第25页,25,4,认识技术创造性特征,形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态度,培养富于想象、善于批判、勇于表现个
12、性、勇于创新个性品质。,5,了解技术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含有认识技术问题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以及一定对技术文化了解和选择能力。,6,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增强劳动观念,含有敬业意识与创业意识,形成与技术相联络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伦理意识,以及主动参加当地经济建设意识。,第26页,26,第三部分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利用教学理论、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合理组织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系统计划过程。,第27页,27,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几点:,一、立足课程目标,防止方向性错误。,二、立足课程内容,防
13、止科学性错误。,三、立足教学实际,防止方法性错误。,四、立足学习与研究,防止经验性错误。,第28页,28,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就是依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而编制教学目标体系,也是制订教学策略、指导教学行为和进行教学评价主要依据。,教学策略设计,是为了完成相关各项教学目标而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等一个总体策划。,教学评价设计,包含诊疗性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设计和总结性评价设计,分别对教学过程不一样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或教学效果进行检测。,第29页,29,第30页,30,通用技术主要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
14、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阅读指导法、辩论法、试验法、操作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设计学习、操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第31页,31,通用技术惯用教学设计思绪有:,1,、启发式教学设计思绪,教师主导作用表现为:一、激趣引学,调动学生学习处理性。二、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指导学生掌握技术方法。三、合理地使用教学伎俩,通畅反馈渠道。四、针对不一样学生,进行不一样指导。,学生主体作用表现在:,一、认真阅读教材,主动搜集相 关信息。,二、主动发觉问题,主动参加群体讨论。,三、亲自动手,探究处理问题方法。,第32页,32,基本步骤:,一、启发引导,二、讨论探究,三、激思解惑,四、实践检验
15、五、总结提升,第33页,33,2,、案例教学设计思绪,经过对教材中经典案例教学设计及对案例中事件刨析,使学生能从个别范例材料中得到启示,学会分析技术问题普通方法和培养处理实际技术问题能力。,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基本步骤:,一、准备。,二、讨论。,三、拓展。,第34页,34,3,、技能教学设计思绪,技能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有:,一、定向。教师示范前说明示范目标,注意观察学生动作部位和动作过程,使学生带着任务去主动观察和思索。,二、参加性练习。学生在教师边示范边指导下学习练习。,三、自主性练习。指学生独立地进行练习。,第35页,35,4,、,“,基于问题教学,”,基于问题教学关键点:,、寻找,“,有感染
16、力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学习和研究。,、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发觉新问题,、假如能够建立一个,“,问题连续体,”,,则是抛锚式教学最高境界。,第36页,36,第四部分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与其它学科课程不一样点表现在:,1,、基于问题处理。,2,、唤醒创造意识。,3,、提升动手能力。,第37页,37,落实教学目标需注意问题,1,、要把握好在课堂教学中定位。,2,、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过程。,3,、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方式学习。,4,、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5,、技术思想和方法挖掘。,第38页,38,通用技术教学中需注意问题:,一、教学设计要确保课程
17、模块整体性。,二、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自主建构。,三、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设计过程。,四、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要注意对学生个别辅导。,六、要重视技术试验教学。,第39页,39,通用技术教课时间安排提议,每个模块,36,个课时,首先教师要通读教材,依据教学参考书提议以及学生详细情况,做出大致规划。,普通把模块教学课时计划为,30,课时,留下,2,课时测评,,4,课时机动与复习。,普通每七天安排,2,课时教学效果比,1,课时好,,2,节课连排比,2,节课单排好。,第40页,40,第五部分 课程教材及其使用,使用教材依据主要有:,第一,依据课程标准,第二,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创造
18、性,第三,依据现场教学情景创造性。,第四,依据教学资源创造性。,第五,依据教师教学专长创造性,第41页,41,合理使用教材,第一,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第二,要有目标阅读教学参考资料。,第三,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利用教材。,第四,实现教材提出实践要求。,第42页,42,研究教材,(,1,)做好不一样版本教材比较研究。,(,2,)对教材教学内容了解步骤:阅读课标,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脉络,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研究内容可拓展空间。,(,3,)以课标为依据,参考教材结构,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进行合理选择、处理教学内容。,第43页,43,第六部分 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从课程标准来看,要
19、求通用技术教师要具备一定技术素养,有一定动手能力,需要了解多项技术,掌握最少一项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创新思维方法,最好能有一些技术设计经验,最少对设计有一定了解,有一定教学经验,最好有一些技术教学经验。,第44页,44,第七部分 通用技术教室建设,通用技术需要安排专门多媒体教室,在教室内,要有可供展览橱柜,要有学生动手操作多套工具(用以分组活动用):如剪刀、钳子、锤子、卷尺、锯、螺丝刀、尺子、铅笔、胶水、胶纸、双面胶、几何模型、绘图纸张等。,第45页,45,必修模块基本配置清单,序号,名 称,规格(供参考),备注,01,台钳,小型,能够在普通课桌椅上固定后使用,02,锉刀,8,号(或,6,号)板锉,6,号圆锉,03,锯架,8-12,号,活动锯架也可用提议手锯架代替,04,钻削工具(设备),可钻,26,小孔,05,锤子,0,75,06,螺丝刀,“,一”字形大小各一,也可采取多头螺丝刀代替,07,“,十”字形大小各二,08,尖嘴钳,3,号,也可用,5,号平口虎钳代替,09,多用电表,10,电烙铁,220V25W,附烙铁架,11,多功效智能加工设备,能够进行锯割、砂磨、抛光等加工小型设备,12,技术试验仪,可开展压力和拉力、温度控制、水位控制、光强度测试等技术试验,第46页,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