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摘要
本工程为XXXXX工程建设项目。XXXXX工程坐落在XXXXX,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XXXXXm2, XXXXX层, 总高XXXXXm,
房屋定位测量方案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 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 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 利用给定现场放点定出主控轴线。
基础放线根据场地上建筑主轴控制点, 首先将房屋外墙轴线的交点木桩测定于地上, 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房屋外墙轴线测定以后, 再根据建筑平面图, 将内
2、部开间所有轴线都一一测出。墙柱依据图纸上墙体与轴线的位置关系, 从轴线外反确定一个点, 在从轴线的另一侧也同样找到轴线及外反的墙线, 这样两点链接起来, X就把墙的位置确定了下来; 依据图纸上柱子的四边和轴线的关系, 外反处柱子的边线, 相互连接这样一个的位置就确定下来了。红色这部分文字要写你的论文内容。
关键词
工程概况测量方案工程定位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方案工程施工条件房屋定位测量方案基础施工测量方案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技术措施质量措施安全措施
目录
一、 工程概况………………………………………………………………02
二、 测量方案选择………………………………………………
3、………05
( 一) 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方案………………………………………05
( 二) 房屋定位测量方案…………………………………………………12
( 三) 基础施工测量方案…………………………………………………18
( 四) 主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25
( 五) 屋面工程施工测量方案……………………………………………26
( 六) 装修工程施工测量方案……………………………………………28
( 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30
三、 各项技术组织措施…………………………………………………33
( 一) 技术
4、措施……………………………………………………………33
( 二) 质量措施……………………………………………………………38
( 三) 安全措施……………………………………………………………41
( 四) 季节性施工措施……………………………………………………46
四、 参考文献……………………………………………………………49
五、 致谢…………………………………………………………………50
XXXXX工程测量方案
一、 工程概况
( 一) 工程建设概况
1.工程性质概述
本工程为XXXXX。建设单位建筑XXXXX有限公司, 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基建手续完整, 符合
5、基建程序要求; 建设征地完成并已申请施工执照。XXXXX工程由公司设计, 图纸齐全并已会审; 由XXXXX建筑公司施工建设, 工程施工协议书已与公司签订。XXXXX工程由XXXXX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监督质量。
2.工程建设规模
XXXXX工程坐落在XXXXX,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 XXXXXm2, XXXXX层, 总高XXXXXm,
3.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XXXXX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XXXXX基础, 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4.工程自然条件
二、 测量方案选择
( 一) 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方案
1.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6、 二) 房屋定位测量方案
(三)基础施工测量方案
( 四) 主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 五) 屋面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 六) 装饰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 七)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三、 各项技术组织措施
( 一) 技术措施
( 二) 质量措施
( 三) 安全措施
( 四) 季节性施工措施
参考文献
1.合同文件
2.技术标准规范
( 1) 土建部分使用的规范、 标准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1—198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1994)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8—1983)
《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7、》( JGJ120—27)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2—198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199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1992)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3—199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9—199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7—1994)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19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198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
致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我的导师张威琪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从论文的选题到具体的写作提纲, 到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每稿中出现的问题, 严格把关, 循循善诱, 对张老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关心同学的热情态度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所有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