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园地七
《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并能借助描写月亮变化的句子,画出简单的月亮变化的示意图。
2.借助示意图练习讲故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阅读群文阅读材料《看月食》的故事,进一步练习根据图示讲故事。
教学重点:
1.借助描写月亮变化的句子,画出简单的月亮变化的示意图。并练习借助示意图讲故事。
2.阅读群文阅读材料,了解故事,积累描写月亮的诗句。
教学难点:在阅读关于月亮的文章中,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打印群文阅读材料,制作课件、微课。
学生准备:观察月亮的变化,搜集写月亮的古诗和传
说。
教学时
2、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3分钟)
1.出示谜语,点名读一读,猜一猜。
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从这则谜语中,你了解了月亮的什么特点呢?(形状有变化)(1分钟)
谈话:你平时见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
的?(1分钟)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非常有意思的关于月亮的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板书课题,齐读),指导读准确“衣裳”
你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把月亮比作姑娘。)(1分钟)
二、读故事,讲故事。(17分钟)
1.大声读一读故事,不认识的字或词语
3、可以联系前后句
子猜一猜,再问问同桌。(3分钟)
2.出示读轻声的词语,点名读,找规律。(第二个字读轻声)(1分钟)
3.读课文,交流有趣之处:
①小声读课文,把你认为这个故事最有趣的地方画出来,读给同桌听一听,并说说为什么有趣?
②点名交流,说说有趣在哪?教师出示最有趣的段落,分角色读(3分钟)
3.提问:裁缝师傅给月亮做了几次衣裳,为什么每次做的都不合身?(1分钟)
4.月亮姑娘是怎么变化的呢?默读课文,
找到描写月亮变化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1分钟)
5.根据句子,同桌合作画出月亮变化的示意图,并看着示意图,把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3分钟)
6.点2名同学讲故事
4、3分钟)
7.出示关于月亮的微课,让学生了解月亮变化的科学知识。(2分钟)
三、想象续写故事(11分钟)
1.通过看刚才的视频,再结合你平时的观察,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再过四天,月亮姑娘又会变成什么样呢?点名说一说。(激励学生大胆预测,并说说这样猜测的原因。)谁能画出示意图(点名上讲台画)(2分钟)
2.你们觉得是这样变化吗?为什么?(点名发表不同的观点)(1分钟)
3.小组发挥想象讲故事:那你们能不能发挥想象,续编一个故事呢?在小组里把你想的故事讲一讲。出示讲故事要求:A.讲的同学要注意音量,让本组同学听清楚就可以。B.听的同学要认真听,看看他哪讲的最有趣。C.每一小组评出一个
5、故事讲的最好的同学。(3分钟)
4.点名讲故事,并评价哪讲的好。(5分钟)
(引导从按顺序讲清楚、语句通顺、流畅、某某地方讲的很有意思,用了哪几个好词语。)
三、拓展阅读(10分钟)
1.读一读《看月食》的故事,找到写月亮变化的句子,画下来(3分钟)
2.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单:小组同学合作画出示意图,再由一人按照示意图把月亮的变化讲给小组同学听。(3分钟)
3.点名展示示意图,讲一讲月亮的变化过程。(2分钟)
4.引导发现总结两篇故事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写了月亮的变化,都很有趣。
不同点:《月亮姑娘做衣裳》写得是月亮在12天的变化,而《看月食》写得是一个晚上月亮的变化。(2分钟)
过渡:自古以来人们都很喜欢月亮,也就流传了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也写了很多跟月亮有关的古诗。大诗人李白就很爱描写月亮,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吟唱我们学过李白的《古朗月行》节选。
五、作业
1.阅读关于写月亮的书或故事。
2.推荐篇目:会变身的月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