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鸦喝不到水的焦急,以及喝到水的喜悦。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认真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3.会写“出,见”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鸦喝不到水的焦急以及喝到水的喜悦。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认真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以“开火车、放鞭炮”的形式检查词语认读。
2.听写词语:一只、石头、多少(选择书写工整的同学进行展示)
二、理解内容,感情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
2、如果有一天你非常口渴,你最想做什么?(喝水)
(2)找不到水你的心情如何?(着急)
(3)有一只小乌鸦也和我们一样口渴,它是怎么找水喝的呢?(生举手朗读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
(4)“到处”是什么意思?
指名表演“到处找水喝”,理解“到处”的意思。
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5)突然它发现了什么?(有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它的心情怎么样?(激动、高兴…...)
指名读、齐读第二句话,读出高兴的心情。
(6)它顺利喝上水了吗?遇到了什么麻烦呢?(没有喝到,水不多,瓶口小,喝不到)
(相机板书:水不多,口又小——喝不着)
它的心情又怎样?(着急)
指名读、齐读,引导生读出着
3、急的语气。
(7)师:我们遇到问题怎么办?(思考、想办法)
乌鸦也和我们一样在拼命想办法,它发现了什么?(举手读第二自然段)
你知道怎么办吗?(学生从第三自然段里找到答案并朗读)(相机板书:往瓶子里放石子——喝着水)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比一比,读一读。
乌鸦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2)它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分享乌鸦的快乐!(引导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练习
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把 ﹍﹍放进﹍﹍﹍。
﹍﹍把 ﹍﹍﹍﹍﹍﹍。
四、表演故事,情感升华
1.把自己当成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生举手表演,背诵)
2.你们喜欢这只小乌鸦吗?那就用一句话来夸夸它吧。
五、除了乌鸦的办法,你还有什么办法让水出来?
(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希望大家今后遇到困难以后能像小乌鸦一样动脑筋解决问题!
六、书写指导
1.生观察“出、见”2字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描红,临写。
七、作业布置:
回家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
板书设计:
13.乌鸦喝水
水不多,口又小——喝不着
往瓶子里放石子——喝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