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动化仪表工程监理细则 42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2.监理依据 序号 名 称 1 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 法规 2 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 规范和规程 3 有关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文件和设计文件 4 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5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 6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_50093- 7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8 《现场设备、 工业管道焊
2、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9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 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11 GB 50169-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GB 50168-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3 GBT 16656.4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示与交换 第45部分: 集成通用资源: 材料和其它工程特性 1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94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601-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
3、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 GB+50397- 冶金电气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 29415- 耐火电缆槽盒 GB 50953- 网络互联调度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9-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1取源部件的安装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1.1温度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材 质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 合格证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介质的取源部件, 必须全部检验。
4、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取源部件, 必须按取源的种类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和GBJ93-86第2.2.1第2.2.2条的规定 观 察 垂直安装 主要 管道与取源部件 两轴线垂直相交 观 察 用角尺测量 在管道拐弯处安装 主要 管道与取源部件两轴线相重合 观察用尺测量 倾斜安装 主要 逆介质流向 观 察 加扩大管安装 主要 符合GBJ93-86 第2.2.4条的规定 观察, 对高压、 高温等管道应核对探伤记录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核对试验记录 耐 压 主要 符合
5、GBJ93-86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 核对试压记录 3.1.2压力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材 质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合格证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或选择介质流束稳定处 核对设计, 观察 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取源方位 气体介质 主要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 观 察 液体介质 主要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 以下45°夹角内 观 察 蒸汽介质 主要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 以上或以下45°夹角内 观 察 带有灰尘或沉淀物等湿浊介质管道上安装 垂 直 主要 倾斜向上 观 察 水 平
6、主要 在管道上方顺介质流向成锐角 观 察 与温度取源孔相邻部位 主要 在温度取源孔上游 观 察 取源短管伸入管道或设备内部 主要 不应超出内壁 施工中观察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核对试验记录 耐 压 主要 符合GBJ93-86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 核对试压记录 3.1.3流量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节流元件安 装前检查 材质、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 外 观 一般 光洁、 平整 观 察 孔板与环室取压口方向 一般 ”+””-”一致 观 察 环室内径( D1)
7、主要 D≤D1≤1.02D 用卡尺测量 孔径偏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卡尺测量 符合设计 孔板入口及喷嘴出口边缘 主要 无毛刺、 无圆角 观 察 取源部件安装 材 质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合格证 节流元件前后直管段最小长度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和GBJ93-86第2.4.1第2.4.2条的规定 用尺测量 温度计装在节流元 温度计套管 直径≤0.03D 一般 L≥5D 用尺测量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1.3流量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取源部件安装 件上游距离L
8、 温度计套管直径在0.03D--0.130间 一般 L≥20D 用尺测量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介质的取源部件, 必须全部检验。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取源部件, 必须按取源的种类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 温度计装在节流元件上游距离L1 一般 L1≥5D 用尺测量 夹紧节流元件用的法兰安装 法兰与管道焊接 主要 管口与法兰面平齐 观 察 核对安装记录 法兰面与管道 轴线垂直度 主要 允许偏差1° 用万能角尺测量 法兰与管道同轴度 主要 符合GBJ93-86第2.4.5条 第三款的
9、规定 观 察 核对安装记录 对焊法兰内径D2 一般 D2=D 观 察 核对安装记录 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取源方位 气体介质 一般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 观 察 液体介质 一般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 以下45°夹角内 观 察 蒸汽介质 主要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 以上45°夹角内 观 察 单独钻孔角接取源 上、 下游 取源孔径( D3) 一般 相 等 用尺测量 上、 下游取源孔轴线与节流元件上、 下游侧端面距离L2 主要 L2=0.5D3 用尺测量 取源孔轴线与 工艺管道轴线垂直度 一般 允许偏差3° 用万能角
10、尺测量 法 兰 取 源 上、 下游取源孔轴线与节流元件上、 下游侧端面距离L3 主要 L3=25.4±0.8mm 用卡尺测量 上、 下游取源孔直径 一般 相 等 用尺测量 取源孔轴线 与工艺管道轴线 一般 垂直相交 观 察 用角尺测量 D和D/2取源 上游取源孔轴线与孔板上游侧端面距离L4 主要 L4=D±0.1D 用卡尺测量 下游取源孔轴线与孔板上游侧端面距离L5 主要 β≤0.6 L5=0.5D±0.02D β>0.6 L5=0.5D±0.01D 用卡尺测量 取源孔轴线 与工艺管道轴线 一般 垂直相交 观 察
11、用角尺测量 上、 下游取源孔直径 一般 相 等 用尺测量 均压环取压 主要 上、 下游取源孔数 相等且在同一截面上 观 察 冷凝器安装 主要 两个冷凝器标高一致 用尺测量 皮托管和文丘利式皮托管和均速管等 取源部件轴线 与管道轴线 主要 垂直相交 观 察 用角尺测量 上、 下游 直管段最小长度 主要 符合产品说明 用尺测量 核对产品说明书 节流元件进出口 主要 方向正确 施工中检验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核对试验记录 耐 压 主要 符合GBJ93-86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 核对试压记录
12、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1.4物位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材 质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 合格证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介质的取源部件, 必须全部检验。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取源部件, 必须按取源的种类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或选择能反映物位变化处 核对设计或观察 浮子液位计导向位置 一般 垂直导向装置内液流畅通 观 察 双室平衡容器
13、容器本体 一般 垂 直 观 察 用角尺测量 中心点 主要 与正常液位重合, 允许偏差2mm 用尺测量 单室平衡容器 容器本体 一般 垂 直 观 察 用角尺测量 标 高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 核对设计 补偿式平衡容器 一般 有防热膨胀装置 观 察 定位安装的浮子液位计 法兰与工艺设备连接管 主要 保证浮子能在 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 观 察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核对试验记录 耐 压 主要 符合GBJ93-86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 核对试压记录 3.1.5分析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
14、检验方法 安 装 材 质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产品 合格证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或选择压力稳定且能灵敏反映介质真实成分处 核对设计或观察 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取源方位 气体介质 一般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上 观 察 液体介质 一般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 以下45°夹角内 观 察 蒸汽介质 一般 在管道水平中心线 以上及以下45°夹角内 观 察 含有固体或液体杂质 的气体取源装置仰角( θ) 主要 θ>15° 用样板尺测量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核对试漏记录 耐 压
15、主要 符合GBJ93-86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 核对试压记录 3.2仪表盘( 箱、 操作台) 的安装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2.1仪表盘( 操作台) 型钢底座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制作 材质、 规格型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和产品合格证 一、 成排安装的仪表盘( 操作台) 及其型钢底座必须全部检验, 并做整体检查 二、 单独安装的仪表盘( 操作台) 及其型钢底座应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 三、 仪表箱( 板) 、 保温箱、 保护箱均应抽检20%, 并不应少于一个。 外形尺寸 一般 与盘
16、 操作台) 相符 用尺测量 直线度 每 米 主要 允许偏差1mm 拉线、 用尺测量最大偏差处 总长大于5米 主要 允许偏差5mm 安装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 核对设计 底座上表面 一般 水平, 高出地面 观 察 水平倾斜度 每 米 主要 允许偏差1mm 拉线、 用水平尺或水准仪测量 总长大于5米 主要 允许偏差5mm 固 定 主要 牢 固 观 察 用扳手试紧 油 漆 一般 完 好 观 察 接 地 主要 要 求 核对设计 3.2.2单独仪表盘( 操作台) 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17、装 垂直度( 每米) 主要 允许偏差1.5mm 在盘面、 侧面用吊线和尺测量 水平倾斜度( 每米) 主要 允许偏差1mm 在盘顶拉线 用尺测量 或用水平尺测量 固 定 主要 牢 固 观 察 用扳手试紧 油 漆 一般 完 好 观 察 接 地 主要 要 求 核对设计 螺 栓 一般 有防锈层 观 察 减 振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密 封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3.2.3成排仪表盘( 操作台) 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装 垂直度( 每米) 主要 允许偏差1.5mm 在盘面、 侧面用吊线
18、和尺测量 相邻两盘( 台) 顶部高差 主要 允许偏差2mm 在盘顶拉线 用尺测量 或用水平尺测量 盘顶最大高差 ( 盘间连接多于两处) 主要 允许偏差5mm 在盘顶拉线 用尺测量 或用水平尺测量 盘正面平面度 相邻两盘( 台) 接缝处 主要 允许偏差1mm 从盘面上、 中、 下用拉线的 方法测量 盘间连接( 多于5处) 主要 允许偏差5mm 从盘面上、 中、 下用拉线的 方法测量 盘间接缝间隙 主要 允许偏差2mm 用塞尺测量 固 定 一般 牢 固 观 察 用扳手试紧 油 漆 一般 完 好 观 察 接 地
19、 一般 要 求 核对设计 螺 栓 一般 有防锈层 观 察 减 振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密 封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2.4仪表箱( 板) 、 保温箱、 保护箱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装 垂直度 高度≤1.2m 主要 允许偏差3mm 用吊线和尺测量 高度>1.2m 主要 允许偏差4mm 用吊线和尺测量 倾斜度 单个 主要 允许偏差3mm 用水平尺测量 5个以上 一般 允许偏差5mm 用水平尺 拉线测量 集中安装
20、一般 整 齐 观 察 保温箱的保护层 一般 完整无损 观 察 固 定 一般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 油 漆 一般 完 好 观 察 接 地 一般 要 求 核对设计 密 封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固定支架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3.3仪表设备的安装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3.1.1温度、 湿度仪表—测温元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
21、毒、 有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必须全部检验。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应按系统和用途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系统或一个仪表。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或GBJ93-86第4.1.1条的规定 核对设计或观察 保护措施 一般 符合GBJ93-86 第4.2.1第4. 2.2条的规定 观 察 垫片材质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观 察 核对试漏记录 插入深度 管 道 上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 核对设计 设 备 上 主要
22、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 核对设计 接 线 主要 正确、 整齐 观 察 3.3.1.2温度、 湿度仪表—压力式温度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或GBJ93-86第4.1.1条的规定 核对设计或观察 温包安装 主要 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观 察 毛细管敷设 主要 有保护措施, 当周围温度变化剧烈时有隔热措施 观 察 毛细管弯曲半径( r) 一般 r≥50mm 用尺测量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观 察
23、 核对试漏记录 3.3.1.3温度、 湿度仪表—表面温度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测温元件固定 主要 与被测表面接触紧密, 牢固 观 察 用扳手试紧 接线 主要 正确、 整齐 观 察 3.3.1.4温度、 湿度仪表—温度变送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或GBJ93-86第4.1.1条的规定 核对
24、设计或观察 附 件 一般 齐 全 核对产品说明书 固 定 一般 牢固、 平正 观 察 用扳手试紧 集中安装 一般 排列整齐 观 察 接线 规格型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连 接 主要 正 确 观 察 用万用表检查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检查 接线盒引入口 一般 方向不应朝上且密封 观 察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清晰 观 察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3.1.5温度、 湿度仪表—测湿元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
25、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必须全部检验。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应按系统和用途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系统或一个仪表。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防护措施 一般 应防止热辐射、 剧烈振动和水滴 观 察 与局部冷、 热、 湿源和其它检测元件的距离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 核对设计 风管内安装 掠过风速 主要 符合产品
26、说明书 核对安装位置 的设计风速 防凝结水措施 主要 符合产品说明书 核对产品说明书 补充水装置 主要 符合产品说明书 核对产品说明书 固 定 一般 牢固、 平正 观 察 用扳手试紧 接 线 主要 正确、 整齐 观 察 3.3.2.1压力仪表—压力仪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一般 操作维修方便, 无剧烈振动 观 察 取源接头 连 接 主要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观察必要时卸开接头检查 严 密 性
27、 主要 无渗漏 核对试漏记录 垫片材质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固 定 一般 牢固、 平正 观 察 用扳手试紧 接 线 主要 正确、 整齐 观 察 用万用表检查 安装高度 测 低 压 一般 仪表中心距地面高度 为1.2-1.5m 用尺测量 测 高 压 主要 仪表中心距地面高度 大于1.8m或加防护罩 用尺测量 3.3.2.2压力仪表—压力变送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或G
28、BJ93-86第4.1.1条的规定 核对设计或观察 附 件 一般 齐全 核对产品说明书 固 定 一般 牢固、 平正 观察用扳手试紧 集中安装 一般 排列整齐 观 察 取源接头 连 接 主要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观察必要时卸开接头检查 严 密 性 主要 无渗漏 核对试漏记录 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要 无渗漏, 正确 观察, 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检查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清晰 观 察 3.3.3.1流量仪表—差压计、 差压变送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规格
29、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或GBJ93-86第4.1.1条的规定 核对设计或观察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3.3.1流量仪表—差压计、 差压变送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附 件 一般 齐 全 核对产品说明书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必须全部检验。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应按系统和用途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系统或一
30、个仪表。 固 定 一般 牢固、 平正 观 察 用扳手试紧 引压管倾斜方向和坡度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正负压室和取源接头 连接位置 主要 正 确 观 察 连 接 主要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观 察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观 察 核对试漏记录 隔离器、 沉降器、 冷凝器、 集气器的安装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要 无渗漏, 正确 观察, 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 3.3.3.2流量仪表—旋涡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31、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外观检查 一般 完整无损 观 察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安装方向 主要 水 平 观 察 工艺管道内径 一般 不小于流量计内径 用尺测量 直管段长度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前置放大器与流量计距离( L1) 一般 L1<20m 观 察 工艺管道内壁 一般 清洁无毛刺 手模、 观察 接线 一 般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连 接 主要 正 确 观 察 用万用表检查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32、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 清晰 观 察 3.3.3.3流量仪表—转子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外观检查 一般 完整无损 观 察 位 置 符合设计要求或GBJ93-86第4.1.1条的规定 核对设计或观察 锥形管垂直度 主要 允许偏差2mm 用尺测量 固 定 一般 牢固、 平正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观察 用扳手试紧 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要 无渗漏, 正确 观察, 试漏或用万用
33、表检查 上游侧直管段长度( L2) 一般 L2≥5D 用尺测量 3.3.3.4流量仪表—靶式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安装方向 主要 靶面与流向垂直, 方向箭头 与流向一致在垂直管道上 应使流体自下而上 用角尺检验安装法兰与管道垂直度, 核对设计 直管段长度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靶中心轴线 主要 与工艺管道同轴 检验连接法兰与管道同轴度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34、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3.3.4流量仪表—靶式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装 过滤器安装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必须全部检验。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应按系统和用途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系统或一个仪表。 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要 无渗漏, 正确 观察, 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 3.3.3.5流量仪表—涡轮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
35、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直管段长度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测量 核对设计 安装方向 主要 水平, 如在垂直管道上 就做补偿校正。 观察用水平尺检查核对校正记录 过滤器安装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消气器安装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接线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连 接 主要 正 确 观察, 用万用表检 查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 清晰 观 察 3.3.3.6流量仪表—电
36、磁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衬里检查 一般 完整无损 观 察 固 定 一般 牢固、 平正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观察, 用扳手试紧, 必要时卸开检查 接线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连 接 主要 正 确 观 察 用万用表检查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垂直管道上安装 一般 应使流体自下而上 观察, 核对设计 水
37、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 一般 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观 察 接 地 主要 流体、 连接法兰、 表壳, 拉成同一地电位 观察 用万用表检查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 清晰 观 察 3.3.3.7流量仪表—椭圆齿轮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安装方向 主要 水平( 刻度盘与地面垂直) 方向箭头与流体流向一致 观 察 用水平尺检查 固 定 一般 牢固、 平正
38、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观察, 用扳手试紧, 必要时卸开检 查 过滤器安装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接线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连 接 主要 正 确 观 察 用万用表检查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3.3.7流量仪表—椭圆齿轮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装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必须全部检验。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仪表设
39、备, 应按系统和用途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系统或一个仪表。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 清晰 观 察 3.3.3.8流量仪表—超声波流量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直管段长度 主要 前10D、 后5D 用尺测量 工艺管道内壁 主要 无厚的结垢层, 不能涂水泥层 观 察 探头安装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接线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连 接 主要
40、正 确 观 察 用万用表检查 电缆长度 主要 屏蔽电缆长度不大于150m 用尺测量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 清晰 观 察 3.3.4.1物位仪表—浮子式( 浮筒式、 浮球式、 浮标式) 液位计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浮子安装高度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浮球法兰中心高度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浮子导向装置垂直度 一般 允许偏差2mm, 全长
41、不大于20mm 观 察 用吊线和尺测量 浮子活动状况 主要 灵活不卡 观察、 试动 外浮筒垂直度 主要 允许偏差2mm 观察 用吊线和尺测量 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要 无渗漏, 正确 观察, 试漏 或用万用表检查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观 察 核对试漏记录 耐 压 一般 符合GBJ93-86 第八章第六节的规定 观 察 核对试压记录 3.3.4.2物位仪表—放射性同位素仪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42、放射源屏蔽和包装检查 一般 完好无损、 严密 观察, 用射线强度检验器检查 放射源安装 一般 符合产品说明 观察 核对产品说明书 衰变率定位 一般 正 确 观 察 射线照射区的标记 主要 明 显 观 察 接线 连 接 主要 正 确 观察 用万用表检查 电缆长度 主要 屏蔽电缆长度不大于150m 用尺测量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 清晰 观 察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3.5.1分析仪表—分
43、析仪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预处理装置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必须全部检验。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应按系统和用途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系统或一个仪表。 固 定 一般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 管路连接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与传送器距离 一般 尽量靠近 观 察 预处理装置 含灰尘、 杂质的介质 主要 净化装置齐全 核对设计 高温介质 主要 冷却装置齐全 核对设计 高压介质 主要
44、减压、 稳压装置齐全 核对设计 分析器安装 规格型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外观检查 一般 完整无损 观 察 附 件 一般 齐全完好 核对产品说明书 固 定 一般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 管路连接 主要 正确、 无渗漏, 不使仪表承受机械应力 观察, 核对试漏记录, 必要时卸开检查 接线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连 接 主要 正 确 观 察 用万用表检查 接 地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信号线长度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
45、设计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观察用螺丝刀试紧用万用表测试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 清晰 观 察 排 放 管 主要 与排放总管连接畅通无渗漏 观 察 3.3.5.2分析仪表—可燃气体检测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环境条件 一般 不含有毒性气体, 无强磁场 观 察 必要时进行分析 位 置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防爆等级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接线 规格型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连
46、接 一般 正 确 观 察 用万用表检查 线端连接 主要 牢固, 导电良好 观 察 用万用表测试 线号标志 一般 正确、 清晰 观 察 3.3.6.1调节阀、 执行机构和电磁阀—调节阀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 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附件 一般 齐全完好 观 察 固定 一般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 位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进出口方向 主要 正确、 标志清楚 观 察 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要 无渗漏, 正确 观察, 试漏或
47、用万用表检查 法兰垫片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观 察 核对试漏记录 工序 检验项目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 数量 3.3.6.2调节阀、 执行机构和电磁阀—电动( 气动) 执行机构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一、 用于高压、 负压、 高温、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必须全部检验。 二、 用于中低压、 常温等无害介质的仪表设备, 应按系统和用途分别抽检30%, 并不应少于一个系统或一个仪表。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48、核对设计 附 件 一般 齐全完好 观 察 固 定 一般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 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要 无渗漏, 正确 观察, 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 终端开关动作 主要 灵活、 正确 试动检查 机械传动机构动作 一般 灵活、 平稳、 正确, 无空行程 试动检查 开关方向 一般 与调节机构一致, 标志清楚 试动检查 行 程 主要 与调节阀匹配 试动检查 高温位置 一般 有热补偿装置 观 察 3.3.6.3调节阀、 执行机构和电磁阀—液压执行机构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49、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附 件 一般 齐全完好 观 察 安装高度 主要 低于调节器, 当必须高于 调节器时, 两者间的 高度差不应超过10m 观察, 用尺测量 接 管 主要 正 确 观 察 固 定 一般 牢 固 观察用扳手试紧 严 密 性 主要 无渗漏 观 察 核对试漏记录 排 气 阀 主要 位于液体管路集气处 观 察 3.3.6.4调节阀、 执行机构和电磁阀—电磁阀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进出口方
50、向 主要 正 确 观 察 固 定 一般 牢固、 平正 观察用扳手试紧 严 密 性 主要 无 渗 漏 观 察 核对试漏记录 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主要 无渗漏, 正确 观察, 试漏或用万用表检查 防爆等级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3.3.7盘装仪表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安装 规格型号 主要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号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位 置 一般 符合设计要求 核对设计 排 列 一般 整 齐 观 察 固 定 主要 牢固、 平正 观察 用螺丝刀试紧 空气管路连接或接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