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干旱 B.地震 C.溺水 D.洪涝 2.在七大洲中,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是( )。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非洲 3.尊重自己,我不赞同( )。 A.只接受表扬,不接受批评 B.爱惜自己的名誉 C.信守自己的承诺 D.相信自己的价值 4.做课间操时,同学不小心把你撞倒,你该怎么做( )。 A.和他大吵 B.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他 C.自己爬起来,告诉他没关系 5.“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这句话出自( )
2、 A.《儿童和平条约》 B.《联合国宪章》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国际卫生章程》 6.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人与自然已经和谐 C.破坏自然必将威胁人类自身的发展 D.保护环境必然要停止对资源的开发 7.以下哪位古人是宽容的典范( )。 A.周瑜 B.廉颇 C.蔺相如 8.减少秸秆焚烧,是为了减少( )。 A.空气污染 B.噪音污染 C.浪费粮食 9.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是( )。 A.报复 B.忍耐 C.宽容 10.反思时时都能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反思尤
3、其重要。以下情况,特别需要反思的是( )。 A.早晨起床,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今天的天气真好呀! B.我每天学到很晚,考试成绩不太理想。而朱琪看上去学得很轻松,考试成绩却总比我好。真不知道她是怎样做到的。 C.放学了,和好朋友结伴回家是我最高兴的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 1.生活中需要( )的情况有很多。 2.“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 )的实践平台。 3.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 )。 4.( )体现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表现。 5.( )的意识、(
4、 )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6.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世界性( )之一,被称为“( ) ”,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 7.互联网技术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请列举三个人们日常应用互联网的实例,如移动支付、( )、( )、( )。 8.国际组织制定( )、设立( )、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9.( )制定( )、设立( )、开展( ),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10.( )、( )、
5、 )等非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是孤立存在,延续至今的。( ) 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舞蹈就是其中的一个。( ) 3.黄色预警信号表示特别严重。( ) 4.“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 5.在生活、工作中,需要我们反思的事一定是坏事。( ) 6.20世纪前50年发生过多次世界大战。( ) 7.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 8.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值
6、得尊重,不管他是什么职业。( ) 9.在非洲草原上,人们用牛类、泥土建造“牛粪屋”。( ) 10.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5分) 1.把联合国主要机构与其职能连起来: 联合国大会 审议、决策机构,拥有广泛职权 安全理事会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 国际法院 推动经济、社会领域的国际合作 秘书处由秘书长及办事人员组成 负责日常工作
7、2.请将联合国主要机构与其职责连线。 联合国大会 主要推动经济、社会领域的国际合作 安全理事会 主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主要的审议、决策机构 国际法院 负责联合国日常工作 秘书处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五.简答题(共3题,共19分) 1.小学阶段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给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 2.根据你生活中的观察和所学到的知识,你知道哪些新能源?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点?人类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对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 3.说一说宽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
8、响? 六.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七.材料题(共2题,共22分) 1.材料一:在乌兹别克斯坦什干国立艺术博物馆,孩子们参加迎新春“中国文化展”活动。 材料二:装扮成“美猴王”的孩子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表演“百猴快闪闹新春”。 请你说一说,从两则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材料一 2018年报道称,5年来,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数字当然能够说明问题,但百姓的体验更为直观。高铁网络四通八达,电子商务愈发成熟,移动支付领先全球,共享经济渗透生活……潜移默化中,创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人
9、正习惯和享受着创新发展带来的便利。创新对今天的普通中国人来说也不再遥不可及,因为它已不再神秘。 材料二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闭幕。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有356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多来源于青少年生活实践。如来自乌审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的格希格图针对牧区需要对很多羊羔进行人工喂奶的困境,发明了新式多功能电热自动多咀喂奶器,解决了多只羊羔同时喂奶的难题。 1.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3.你参加过哪些创新活动?说说你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 4.结合这些感受,请你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几条具体建议。 八.综合题(共1题,共1
10、0分) 1.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 (1)当地震发生时,可能诱发哪些自然灾害?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好在室内,应采取怎样的自救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C 5.A 6.C 7.C 8.A 9.A 10.B 二.填空题 1.反思 2.人类命运共同体 3.旱灾洪涝;台风 4.节约 5.防灾避险;自救自护 6.国际经济组织;经济联合国 7.网上就医;网上购物;网上聊天(通信) 8.章程;机构 9.国际组织;章程;机构;活动 10.煤;石油;天然气 三.判断题 1.× 2.√ 3.× 4.√
11、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2.如下: 五.简答题 1.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五年级暑假参加夏令营。第一次离开父母,生活中的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我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都不会做。 2.新能源有:太阳能发电、海浪发电、电热发电、风能发电等 主要特点: 1)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 2)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4)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 5)间断式供应, 波动性大,对持续供能不利; 6)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意义:化石能源不可再
12、生,形成困难,燃烧也会污染环境,使用可再生的新能源可以环保节能。 3.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幸福、愉快。 六.辨析题 1.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七.材料题 1.感受到了中国文
13、化走向了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宣传,对世界各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2.1.答:创新改变了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答: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青少年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今天我们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3.答:(1)手工制作创意艺术品;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等。(2)获得了成就感、喜悦感、胜任感等;收获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 4.答:(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2)善于观察,善于研究,敢于质疑,不断探索,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勤动手,勤动脑,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八.综合题 1.(1)海啸、山体滑坡、崩塌等。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