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小龙是班里长得最胖的--位男生,有几位同学经常叫他“胖猪”,他心里非常难过,面对同学们的行为,他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老师寻求帮助 B.指出侮辱他的几位同学的错误之处 C.忍气吞声,假装没听见 2.一句理解、尊重的话,会给人带来温暖和鼓励,下面体现语言尊重重要性的俗语是( )。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制定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法》 C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小力与朋友吵了一架后,发现并不是自己的错,那么小力应该( )。 A.等朋友来了道歉后才与她和好 B.宽容朋友,大度地面对问题 C.不再理这个朋友 5.李强和同学发生了冲突,作为好朋友的你应该( )。 A.帮助李强去辩解 B.劝李强不要冲动 C.置之不理 6.下列哪种行为会让自己的形象受损( )。 A.借别人的书及时归还 B.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 C.抄袭同学的作业 7.下面( )进行了反思。 A.吃饭后看电视 B.写完作业,陪爷爷下楼遛弯 C.晚饭后,和爸爸聊一天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互
3、相出出主意 8.“开口笑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幅对联体现的一种美德是( )。 A.尊重 B.幽默 C.诚信 D.宽容 9.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车内的游客有序离开车厢 B.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C.躲在巨石下面,坐等救援 10.关于宽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宽容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 B.宽容让我们面对他人的无心之失时要大度、不计较 C.宽容是一种善待他人的态度,能够释放压力,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健康 二.填空题(共10题,共58分) 1.我们生活在充满(
4、 )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兴趣爱好、( )。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 ),是宽容的( )。 2.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 )、( )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 )、( )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3.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 )”。 4.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 )、洪涝、地震( )、( )、病虫害等。 5.人与自然是( )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 )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
5、拒的( )。 6.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 )”。 7.一些地方有时会出现( )( )( )( )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会给我们带来( )。 8.《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国家尊重和保障( )。 9.如果人类不能( ),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 ),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0.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 ),( )”。( )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
6、律责任。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 ) 2.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不会引起自然灾害。( ) 3.对所有的过失,过错我们都应该宽容。( ) 4.洒水车工人洒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到了一位路人的身上,这位路人破口大骂。( ) 5.在生活、工作中,需要我们反思的事一定是坏事。( ) 6.俗话说“人善被人欺”,一个宽容的人更容易受到欺负。( ) 7.学校的老师每天辛苦工作,教给我们大家知识, 他们值得我们尊重。( ) 8.我们不一定非要选择循环经济,因为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 9.在日常生
7、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冲突。我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10.自卑就是不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我们不应该自卑。(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对应连线(把观点与相应的感悟连起来) 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旱涝 君子和而不同 尊重自己 吃一堑,长一智 学会宽容 保护环境 学会反思 严重自然灾害 人人有责 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 1.反思的作用有哪些? 2.写出生活中被别人尊重的两个事例? 3.我们在学校上课期间,如果发生地震,我
8、们应该怎样应变? 4.自然灾害的危害是什么? 5.《弟子规》里有许多论述都和自我尊重相关,请你试写出1—2条。 六.辨析题(共1题,共10分) 1.看图,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七.材料题(共2题,共25分) 1.六年级学生小虎特别调皮,但班主任和同学们都很宽容他。但小虎有两次在厕所吸烟,被同学举报了。班主任认为小虎吸烟的行为不可原谅,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并且让他在班会课上做检讨。请问: (1)班主任的做法是否过于严厉? (2)小虎的吸烟行为可以宽容吗,为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新闻。 近日,南京一地铁内,3个消防报警器连续报警,警方调查后发现,是一名小学生破坏引发的。
9、 事发后,警方通过调阅现场监控,发现3个报警器均是被一名身着校服的小学生破坏的。监控显示,这名小朋友经过地铁站,可能是因为好奇,伸手按了按身边的消防报警按钮,随后转身从书包中找到了钢笔,并利用钢笔连续戳坏了2号出沿路的三处报警器。 考虑到其年龄小,为了不压制孩子特有的好奇天性,地铁警方并未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二是联系了该小学生所在的学校,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为全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教育课程。 (1)假如你是该名小学生,你会怎样反思? (2)假如你是该名学生的家长,你会怎样反思? (3)假如你是校方,你会怎样反思? 八.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0、 (1)请你辨析以上做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A.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 B.地震发生时,护住头部、躲在墙角。( ) (2)你不赞同( )的做法,原因是( )。 (3)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B 6.C 7.C 8.D 9.C 10.A 二.填空题 1.差异;成长环境;观点看法;不同;必修课 2.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监测;预警 3.以牙还牙 4.台风;滑坡;泥石流 5.生命;伤及;规律 6.母亲河 7.地震;
11、泥石流;洪水;海啸;灾难 8.平等;人权 9.尊重自然;随意破坏 10.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①通过反思,可以总结经验,促进自身发展; ②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③还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2.自行车在路上坏了,同班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学习时遇到了困难,同桌不辞辛苦的为我讲解。 3.暂时躲在课桌下;不乱跑;不要擅自离开校园;不要向阳台跑;不要跳楼;要
12、有秩序撤离;迅速到达空旷之地…… 4.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5.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②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③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④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答案不唯一,内容相关即可) 六.辨析题 1.图一中孩子的做法是正确的,地震来临时,如果来不及逃生,我们要躲在卫生间的角落,用其他东西护着头部;图二中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打雷的时候我们不要躲在大树下,容易遭到雷击。 七.材料题 1.(1
13、班主任的做法合适。 (2)小虎吸烟的行为不可以宽容。根据《中学生守则》第七条:自律自强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第八条: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这两条护健康护安全的守则,要求中小学生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健康生活。 小学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违反《中学生守则》,必须及时遏制。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2.(1)小学生反思:要学会识别消防报警器,了解其作用;不在破坏消防报警器等类似公用设施的事。 (2)家长反思:给予孩子必要的批评;后期加强教育,合理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在安全文明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3)校方反思:好奇天性宜疏不宜堵,多开展有关活动放飞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树立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八.综合题 1.×;√;A;雷雨天躲在大树下会造成雷击,失去生命;找相对空旷的地方或到附近的小屋里去避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