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 )会给人类生存带来一系列危害, 例如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大气条件恶化、导致物种绝灭。 A.垃圾清洁处理 B.植树造林 C.滥砍乱伐森林 D.退田还湖 2.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 )。 A.太阳能 B.煤 C.风能 3.下列行为有损自己的形象,属于不尊重自己的是( )。 A.认真完成作业 B.考试时作弊 C.将路上的废纸捡起放到垃圾箱内 D.不随地吐痰 4.地球上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的,不包括( )。 A.森林 B.湖泊 C.湿地 D.温室气体 5.当有自然灾
2、害发生时,我们应该(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不屈不挠,团结互助 C.伫立观望,见机行事 D.远远逃离,绝不插手 6.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 )。 A.垃圾分类 B.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C.使用一次性筷子 7.下列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 A.小明:父母值得我们尊重 B.小刚:一个修鞋子的有什么了不起啊 C.小红:我尊重我自己 8.下列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 A.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 B.砍伐森林——防治滑坡 C.设置防护网——防崩塌 9.下列关于反思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促
3、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B.只要善于反思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C.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 D.掌握反思的方法,能让我们更好的进行反思 10.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自己表现不包括( )。 A.维护自己的形象 B.爱惜自己的名誉 C.信守自己的承诺 D.拒绝别人的批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 1.( )是地球上面积最大对人类生存影响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 2.( ),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我们都进行过( ),都有一定的反思能力。 3.通过(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
4、来联系起来,让自己做得更好。 4.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 )的国家(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台风、洪涝、( )、滑坡、( )、病虫害等。 5.( )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 )责任。 6.如果人类不能( )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 )。 7.地球是人类美好的( ),( )是我们的母亲。 8.如果人类不能( )自然,必然受到大自然的( )。 9.具备( )意
5、识、( )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10.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 )共同体。共同防御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反思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 ) 2.16世纪之前,人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3.人们只有相互礼让,生活才能和和美美的。( ) 4.我们可以随意开采煤炭,因为煤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5.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 6.诚实守信
6、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 7.反思让我们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8.小明听不得别人的意见,谁对他有意见,他总要找理由为自己辩护。( ) 9.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大自然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 10.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不会引起自然灾害。(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连线题(把环境问题与危害连接起来)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环境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气 天然气开采过度 资源短缺 采油井石油泄漏 荒漠化不断扩大 生态破坏 五.简答题(共5题,共34分) 1.如何维护自己的应适度?
7、 2.面对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灾难,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精神? 3.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4.简述一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案例。 5.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进行更好的反思,请你说一说反思的方法是什么?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王灿和李乐是好朋友 ,一次考试,王灿有一道题不会做,让李乐把答案给他抄一下。李乐没有答应。王灿决定和李乐绝交 。 李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李乐怎样才能继续获得王灿的友谊? 七.材料题(共2题,共28分) 1.昨天,六二班几个同学打起来了,他们几个互不相让、互相贬损。起因是有几个同学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最近喜欢玩的网络游戏,并说合理玩游
8、戏有利于学习。后来有同学贬低他们的爱好,笑话他们都这么大了还玩这么幼稚的游戏,于是这几个同学反唇相讥,讥讽他们居然崇拜那些娇弱造作的明星。 六二班同学为什么打架?应该怎样劝服他们? 2.材料一: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她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果腹充饥;她奉献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屋;那牧场上的羊群、蓝花盛开的亚麻田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挡住酷暑严寒。 ——(美)房龙《房龙地理》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八名科研人员计划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地进行探索。一年以后,“生物圈
9、2号”实验宣告失败。 材料三: 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材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问题一:人类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吗? 问题二:人类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吗? 理由: 启示: 八.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请你辨析以上做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A.雷雨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 B.地震发生时,护住头部、躲在墙角。( ) (2)你不赞同( )的做法,原因是( )。 (3)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0、1.C 2.B 3.B 4.D 5.B 6.C 7.B 8.B 9.B 10.D 二.填空题 1.热带雨林 2.反思;反思 3.反思 4.最严重;之一;旱灾;地震;泥石流 5.报复;法律 6.尊重;惩罚 7.家园;大自然 8.尊重;惩罚 9.防灾避险;自护自救 10.减灾;危害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①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稳定。②客观对待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③理性对待他人意见
11、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2.①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强面对灾难不被打倒。②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应对灾难。③面对灾难,我们应该有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的精神。 3.答:(答案不唯一) ①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②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立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③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
12、要手段。 4.示例: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中国浙江乌镇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5.(1)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2)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3)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4)如果能够重来一遍,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六.辨析题 1.李乐的做法是对的 ,因为理解和宽容是要讲原则的 。对原则性很强的问题要讲原则,否则就是相互包庇,相互隐瞒,而非理解宽容 。李乐可以先与王灿谈谈,告诉王灿自己真实的想法,还可以在学习上帮助王灿共同提高,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13、 七.材料题 1.因为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①我们要宽容待人,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 ②我们不能要求人人相同。 ③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种看法存在。 ④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 2.人类不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 理由:运用材料三说明 人类不可以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 理由:运用材料二说明 启示: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我们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好自己的家园,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即可) 八.综合题 1.×;√;A;雷雨天躲在大树下会造成雷击,失去生命;找相对空旷的地方或到附近的小屋里去避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