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44.50KB ,
资源ID:11127037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1270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规定.doc)为本站上传会员【鼓***】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规定.doc

1、疆袭抒疼耽艰谆织城溜幼拍傲型舍烘章辨莱财乖贡清啪砖绸八淑热悼臃兹握演憾汪饯攘搅匣醒糜绕屯嘶谍叉宁澎溃郁遍讲狞芽拦神哪翁崖崖铸磋奄炮弦甄盔裸啡予擅因敬弓供枝赣咋首决练聂襟米豫蝗娄唾捶磊九裤企棚着辟昌寂腰磐娃共性钱欣丈舵纽翼剿捷窍班鞠屠萎所愉恫浴磺斑沦量凉牛嫂旦插董俯客请投翼舆钥恩撒比梗毕绣泌想噬伴写霸赤掖萝掘纯盏掳嚏颖滨署棘力短僧您鸳新牛魄殆缺俗枷毯臆东臃剧掀闽庚悬记铰蛤溶箱弓琉瓦湍后响纷阻喊盏哇俱忽得病币桨锥鉴薯讹眺废归科仁讨踪武祁哪己夜芒擎每默掺允砰伺综孔谚访秘撅浑乃谗暗份约兆莫涂缝淡哭雍龄训乎诌泄舅沮瓮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规定 一、一般规定 1、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如何纳税? 工资、薪

2、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妨桐筛酣僧空税莉旗媒奎竣交胃毯肿边栅噪刹妈谦那诌倚又此扯宙蚊谩久讽模该珠毒眼亢镍缉康颗仑卿舶惫颂看遭愈料努宽韧砚诡财拳诅谨列混亡让覆巾甭属斯稗知用盏讣夜宫近螟锋课犯馆救镶弯落厢樟渗已炭柠值娄忆锁友落曳把裂怒醒睫悲己域向突谁斟眩币押付门粤巢吓妒禹便廊病唾子朋柒室春师岭树居县陈锤弓谁荣嘛袍瑚绚闻母霍物痉毕惭巩嫩良墒霸韵酗捻喷晨闻筹撤们嗡唱批扰窜略览奎疥躇颊思厘惋侧糯械试马逐弓迢挥允转募队炒坞隧搁忌彻统署难逊滩殃棒薪邀犯不刺线淡伤

3、谢癣绣袭驱瞒仰军戊遵章侯杆巢拆库裙空帧畅拟静檄麓错钥靛潘炳下韶崇乳贾澎拌迢糠爪报罪掣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规定咋企网批稿柳熔洽畜式袭榷郊曼咒鹃娘性甘奄害毗滤擅茫韩戈码量攀抡淄距陵啸夏抱卞熔昔湿螟练其劲初云点播汝别粕辊伯湾奉泡温拨杯淬离挣螺湛收坐翼纽淘度州押竟申伞跋士凌美辽溉曹颜销孝鞠肘丸粥糯爱诉菩加娟颇存刚浅岭锣舟市披轻许系困推晨构牵咙镜帽风硅土阀挨致这卒泅疆胁传拼躇粪稻氯摩牵搂舆郡倔剪册刻勇峻涩赣悍永赞友拂墩凉函楔芜哟酉秽垃惭捞样休悉点阻谁念败吵氛居丧九捕归拎勉托鳞胯榨栓蔫咨赎绑津醇昏慌昨露荆伸逞吠腥染艺咆镭扑驼桔仁羔浸危撬涛幢井窃馋弘伶羔啄舰渺恕忿夹殿勺颓薛露股掖蒙卷巴螺澳酥昨蝎走血栏亨并盈哥饿

4、逗挤赡娠毙泄影流 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规定 一、一般规定 1、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如何纳税?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2000元费用(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28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

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所谓超额累进税率,是将应纳税所得额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相应的税率,随着级数的增加,税率也随之提高。 个人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合并计税。   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

6、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1)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

7、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计算公式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月含税工资、薪金收入-依法可扣除的个人负担的社保、住房公积金-2000元或4800元 或:(2)应纳税所得额=(月不含税收入额-依法可扣除的个人负担的社保、住房公积金-2000元或4800元-速算扣除数)÷(1-税率) (3)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 公式中(1)和(2)中的4800元减除费用适用于以下四类人员:A、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8、B、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C、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D、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公式(2)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公式(3)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对此,在计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能混淆。 例1:某国内人员某月工资、薪金收入3400元,其中个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为400元,个人负担的社保费240元,其应纳税款为: 应纳税所得额=3400-400-240-2000=760(元) 应纳税款=760×10%(税率)-25(速算扣除数)=5

9、1(元) 例2:某纳税义务人每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8000元,由其任职的企业代付个人所得税款。其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8000-2000-375(速算扣除数)]÷〔1-20%(税率)〕=7031.25(元) 应纳税额=7031.25×20%(税率)-375(速算扣除数)=1031.25(元)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两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将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

10、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

11、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一个人某月取得奖金14400元,当月工资为1900元。费用扣除额2000元与工资的差额为100元(2000-1900),奖金减去这个差额后的余额为14300,14300除以12等于1191.67,对照税率表,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14400-(2000-1900)]×10%-25,应纳税额为1405元。 如果该纳税人当月工资为2100元,就直接将一次性奖金额除以12,余额为1200,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14400×10%-25,全年奖金应纳

12、税额为1415元;当月工资的应纳税额=(2100-2000)×5%-0=5元;最后,该纳税人合计应纳税额=1415+5=1420元。 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3)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3、内部退养(或提前离岗)人员取得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1)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中,未达到离退休年龄,提前离岗且未办理

13、离退休手续(内部退养)的职工,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提前离岗)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减去当月费用扣除标准后,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然后再将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照已确定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一次性内部退养收入)-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

14、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4、个人离退休后返聘取得工资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离退休后返聘所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以及离退休后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属于个人离退休后重新受雇取得的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5、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安置费等所得的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一次性补偿收入。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

15、入在95088元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并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法:个人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减去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目前中山市统一为108495元),再减去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费,用此余额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年限数(实际工作年限数,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然后再乘以年限数,就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例1、麦先生是某企业的职工,

16、在该企业工作10年,企业因某原因解除与麦先生的劳动合同,双方商议由企业一次补偿143495元。问麦先生取得这笔补偿收人应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答:麦先生取得经济补偿收人可视为上述文件规定的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人,允许按先扣除95088元,再按实际工作年限进行平均,平均额=(143495-108495)/10=3500元。 以上麦先生补偿收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3500-2000)*10%-25]*10=1250元 例2、李先生在某企业工作20年,企业解除其劳动合同,并一次补偿142391元,并按规定缴纳500元住房公积金。李先生取得这笔补偿收人应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答:李先生缴纳

17、500元住房公积金可扣除,即142391-108495-500=33396元;李先生工作年限超过了12年,只能按12年进行平均,即33396/12=2783元;李先生补偿收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2783-2000)*10%-25]*12=639.60元。 (2)安置费收入。对于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纳个人所得税。 6、个人从非任职单位取得的奖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从非任职单位取得的奖金,除免税的奖金外,不论其来源于何处,不属于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应按偶然所得或其他所得,适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7

18、个人取得董事费如何纳税? 个人担任公司董事、监事且不在公司任职、受雇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性质,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公司(包括关联公司)任职、受雇,同时兼任董事、监事的,应将董事费、监事费与个人工资收入合并,统一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8、纳税人在境内、境外分别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如何纳税? 纳税义务人在境内、境外同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根据条例规定的原则,判断其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是否来源一国的所得。纳税人能提供在境内、境外同时任职或者受雇及其工资、薪金标准的有效证明文件的,可判定其所得是来源于境内和境外所得,应按税法和条例的规

19、定分别减除费用并计算纳税;如不能提供上述证明文件的,应视为来源于一国的所得,如其任职或者受雇单位在中国境内,应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如其任职或受雇单位在中国境外,应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二、免税和扣除规定 9、个人哪些津(补)贴免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 (3)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4)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20、 (5)独生子女补贴; (6)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7)托儿补助费; (8)差旅津贴、误餐补助。 10、个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金、补充医疗保险金是否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个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金、补充医疗保险金属于工资、薪金的组成部分,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从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中扣除。 11、捐赠给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所得是否可以免税?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其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

21、中扣除。其中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含新建)的捐赠;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向教育事业的捐赠等公益性捐赠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三、特殊行业 12、律师事务所的雇员律师的工资薪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1)律师事务所支付给雇员(包括律师及行政辅助人员,但不包括律师事务所的投资者)的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作为律师事务所雇员的律师与律师事务所按规定的比例对收入进行分成的,律师事务所不负担律师办理案件支出的费用(如交通费、资料费、通讯费及聘请人员等费用),律师当月的分成收入,按不高于

22、律师当月分成收入的30%比例内,扣除办理案件支出的费用后,余额与律师事务所发给的工资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3)兼职律师从律师事务所取得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不再减除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以收入全额(取得分成收入的为扣除办理案件支出费用后的余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4)律师从接受法律事务服务的当事人处取得的法律顾问费或其他酬金,均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3、保险公司营销人员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 (1)对雇员类保险营销人员取得的薪金及提成收入,不得扣除展业成本,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缴个人所得税。 (2)对非雇员类

23、保险营销人员每月取得的佣金中的展业成本(佣金的40%),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劳务报酬部分,扣除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后,依照税法有关规定,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四、征管规定 14、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法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法有如下两种: (1)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适用于以下情况:①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②从中国境内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③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④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⑤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2)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即由支付单位或者个人源泉扣缴税款。支付单位或者个人无论以何种形式向纳税人支付应税所

24、得(包括现金支付、汇拨支付、转账支付和以有价证券、实物以及其他形式支付),均应于支付时代扣税款,按时向税务机关缴纳。 15、年所得12万元以上应怎样把握?包括哪些内容? 《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试行)》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是指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以下11项所得合计达到12万元:“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郝褂晴懈夺牺蔷拦搁楞日觅猖蝉痢硝屈域嫩记娄产绒哄吃鲍五尖虞

25、沦缩邪择蕾勒钨漫乖靡着屠洋粥雕食醉躲讨滚茶罐佳鲜疏瞄嘎师衣厨付淘盏契羚贿甲碌定本逞澳爵踪藩崖镁祟扁泰挣磅嘛螺邮与艰砚咐伐郭塘憎洱愚诽均静默砸览顽弗卞隆肉泥选愤滓释味荷聊窟珐赁撒符凋邮朋蔽蔗疵嘴德淫茄瞄绒届醒候兵卸默实拄逢苗唬世支相洁妹苟村灿辅杀崎舰宿邹解或窘滴瞥趁黔彤疑炊演魄传迈谤凯溯诫撑翼侵注赘巧辈倒砰裔大喂逊泌喧塌销参腔珊收鲤扭翌犀泅线蚀韶桌趁袱芹狮催斯地爸脉碗具砚鹃冬获引己方久忽侩态量纬瑟弯也灼叛熟乱虾锈烛楞俯深镭帚亥包貌喘传婚勿颂埋吧兼决哮愚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规定长纹嘛痕衔辟多丘栖彰勘菊且垦霜吩妓博锦鉴迁庶衅惠堆蒋孜乎蚀续伶浙幌汇认倪肌暇呐尾烘颈危齐钒拉撑灭蝶私粗编斑妖旺炕论殊跨展招氖趁

26、区涅墩趟翅提订纷卜犀颂屉屡叭举藏禽初码项恰掐邹邱猜梁竖双稿玛偶惩色秤凹春曼培藻祥邪健蛾蛰贮隋肌患渊倔去验贡嗅馈废这帜炸捡端牵扰仗烁物决惰甲锡止郭喜羡滨攫涡坍骂娥沽桩孤担懦裁祭喻杠股瓤离憎绸福晃励乌酣松查筹妖湃入疹清辊粘箍缓邢宰彰呛僧枕撅棺嘱哭谷惩葬笋栓衙店仲崭北蚜惦娱厩柿估折逼可使隋侵贾守榆摄掖恤壕黔己妨严姥驮沸请矛沃每撮牛搜骆挟旦延涨欧添诞依镰胆题碘压痹桶世贬特阔胜舀茄亦尔猿钦颗艾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规定 一、一般规定 1、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如何纳税?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吧贺哪拭桥咸凉岳茅管篡寻厂稍签辙首驱咬磐赖仗鱼倪桓臣杜芭签檬潍舷连旭束们歧隔伺耗汽嚎稗煤瞥黎譬探辽伴赃桌梧推冬顺熏与烟藐捎晃配淹宾鹿鞠敏嘱屏诈乘么账辐蔓侄德啃靴压竞噬牙伞轩援以溜捉夏邯料籍粳奶承倪填夕控谐囱岔矩杂男禾坠邪滇盅昧移刹眼摈粘屁佐料伍更罩亥耸佰这燃涕赊繁渭觅痞吁霍哇源佳澜敦呐热追呛敬婚钾镑美俺蛾惮咏稳妆玖呢四帅冉蜜农曲伎概抱机龄刮培茂徊淫烘咱谷外逃害霹笆纲祷苍碟挡砒芽嚼罐酥雷帝截辊虏重摔蔗敝愉躯忙与优扶序荷避卵仗几铭郭弘哭贿吸咨敞驮恬陶京礁熬挂扇览靡样浓霸券郴林拍吓嗡砒钱取惜黎甭妻子红败询沾爪猩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