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47.01KB ,
资源ID:11126315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1263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知****运】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doc

1、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必修一第2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夫晋,何厌之有    ____通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 ____通____,____ 3.日以尽矣 ____通____,____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____通____,____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____通____,____ 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____通____,____ 7.卒起不意 ____通____,____ 8.秦王还柱而走 ____通____,____ 9.要项伯 ____通____,____

2、10.不敢倍德 ____通____,____ 11.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____通____,____ 12.令将军与臣有郤 ____通____,____ 自我校对 1.厌 餍 满足 2.知 智 明智,聪明,读zhì 3.以 已 已经 4.陵 凌 凌辱  5.振 震 震慑 6.奉 捧 捧着 7.卒 猝 仓促,突然,读cù 8.还 环 绕 9.要 邀 邀请 10.倍 背 背叛 11.蚤 早 早 12.郤 隙 隔阂、嫌怨 二、文言实词 (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敢以烦执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 (2)

3、若舍郑以为①东道主② ①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②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 (5)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能,能够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袒护 (7)终已不顾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 (8)

4、诸郎中执兵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医医生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很 (10)将军战河北①,臣战河南②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北省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南省 (11)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自我校对 (1)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 (2)①把……作为 ②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出使的人 (4)不得志,走投无路 (5)可以用(它)来 (6)袒露一只臂膀 (7)不回

5、头 (8)宫廷的侍卫 (9)意外的变故 (10)①黄河以北 ②黄河以南 (11)……的原因 (二)填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焉用亡郑以陪( )邻 2.朝济( )而夕设版( )焉 3.既( )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 4.唯( )君图( )之 5.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 )还 6.微( )夫人之力不及( )此,因( )人之力而敝之 7.失其所与( ) 8.以( )乱易( )

6、整,不武 9.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10.然不自意( )能先入关破秦 11.若属( )皆且为所虏 12.哙遂入,披( )帷西向立 13. 瞋目( )视项王,头发上指( ),目眦( )尽裂 14.拔剑切而啖( )之 15.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 16.故( )遣( )将守关者 17.坐须臾( ),沛公起如( )厕 18.今闻购( )将军之首 19.

7、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20.图穷( )而匕首见 21.愿大王少假借( )之 22.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 )轲 自我校对 1.增加;2.渡河 /防御工事;3.……之后/延伸、扩 张;4.句首语气词:希望 /考虑;5.戍守 /于是;6.没有 /达到 /依靠;7.结交、亲附;8.用 /改变;9.合力;10.料想;11.你们这些人;12.揭开;13.瞪眼 /竖起 /眼眶;14.吃;15.都是“尽”的意思;16.特意 /派遣;17.一会儿 /往,去;18.用重金收买。19.处境困难;20.穷尽;21.宽容;22.提,读作 dǐ

8、 ,投掷,投打。 (三)填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⑤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⑥烟涛微茫信难求 ⑦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孔子鄙其小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⑤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3)封 ①又欲肆其西封 ②既东封郑 ③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④自寄一封书 ⑤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4)辞 ①我从去年辞帝京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③辞曰:臣之壮也,犹

9、不如人 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⑤近者奉辞伐罪 ⑥王粲长于辞赋 (5)许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⑤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 (6)亲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③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7)举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③戍卒叫,函谷举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⑤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⑥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⑦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8)穷 ①图穷而匕

10、首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④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9)顾 ①顾笑舞阳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顾计不知所出 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⑥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自我校对 (1)①连词,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②形容词,贫贱,地位不高 ③副词,暗暗地  ④副词,稍微,略微 ⑤偷偷地,悄悄地 ⑥微弱 ⑦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2)①边界地方 ②庸俗,鄙陋 ③看不起,轻视 ④以……为边境 ⑤粗陋 ⑥见识短浅,粗陋 (3)①名词,疆界 ②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③动词,封闭,封合 ④量词 ⑤

11、动词,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4)①动词,离开 ②动词,告辞  ③动词,推辞 ④名词,言辞 ⑤名词,命令 ⑥名词,文体名称 (5)①约数 ②答应,允许 ③答应 ④表处所 ⑤答应,允许 ⑥这样 (6)①动词,亲近,接近 ②形容词,亲生的 ③副词,亲自 ④名词,父母 (7)①动词,举起 ②形容词,尽 ③攻占、占领 ④拿 ⑤全,皆 ⑥成功 ⑦推荐,推举 (8)①穷尽 ②困厄,走投无路 ③寻求到尽头 ④尽头 ⑤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9)①回头看 ②反而,难道  ③拜访 ④只是,不过 ⑤顾惜,顾念 ⑥往四处看 (四)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意思,并指明活用类型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2、 (2)若不阙秦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越国以鄙远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7)今太子迟之 (8)函封之 (9)秦兵旦暮渡易水 (10)使使以闻大王 (11)沛公军霸上 (12)道芷阳间行 (13)常以身翼蔽沛公 (14)籍吏民,封府库 (15)秋毫不敢有所近 (16)拔剑撞而破之 自我校对 (1)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2)动词使动用法,使……减损 (3)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4)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 (5)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6)

13、动词作名词,恩惠  (7)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8)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9)名词作状语,早晚 (10)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11)名词作动词,驻扎 (12)名词作动词,取道 (13)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14)名词作动词,登记在册 (15)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 (16)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 三、文言虚词(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作用)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⑦丹不忍以己之私 ⑧使工以药淬之 ⑨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⑩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焉 ①子亦有不利

14、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④且焉置土石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 ⑦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⑦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⑧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4.乃 ①乃不敢言 ②三年乃流王于彘 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④家祭无忘告乃翁 ⑤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自我校对 1.①因

15、为,连词 ②拿,用,介词 ③表顺承,连词 ④依据,按照 ⑤把,介词  ⑥介词,因为 ⑦介词,为了 ⑧介词,用 ⑨连词,而 ⑩认为 2.①语气词,表陈述 ②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④疑问代词,哪里 ⑤代词,之 ⑥兼词,于此 ⑦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3.①连词,表顺承 ②连词,表转折 ③表示并列关系 ④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⑤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⑥表示目的关系 ⑦代词,你的 ⑧表示假设关系 4.①竟然 ②于是,就 ③是,就是 ④你的 ⑤才 ⑥竟然,却  ⑦表转折,竟然,却 四、文言句式 1.判断下

16、列特殊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 (2)以其无礼于晋 (3)是寡人之过也 (4)客何为者 (5)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6)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1)若属皆且为所虏 自我校对 (1)宾语前置句,即“夫晋,有何厌” (2)状语后置句,即“以其于晋无礼” (3)判断句 (4)宾语前置句,即“客为何者” (5)判断句 (6)判断句 (7)被动句,用“见”表被动 (8)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9)判断句 (10)判断句 (11)

17、被动句,用“为”表被动 2.请补出以下各省略句的省略成分 (1)敢以烦执事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卫士仆地 (4)则与一生彘肩 (5)竖子不足与谋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8)毋从俱死也 自我校对 (1)敢以(之)烦执事 (2)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3)卫士仆(于)地 (4)则与(之)一生彘肩 (5)竖子不足与(之)谋 (6)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7)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8)毋从(其)俱死也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译:

18、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译: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译:

19、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 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 亲也。 译:

20、 8.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 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译: 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2.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

21、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3.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 4.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5.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6.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 鱼肉,告辞干什么呢? 7.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同您讲了。现在假如空手 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8.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 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 答太子了。 9.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 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必修二第3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22、 1.趣舍万殊       ____通____,____ 2.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____通____,____ 3.悟言一室之内 ____通____,____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____通____,____ 5.举酒属客 ____通____,____ 6.长乐王回深父 ____通____,____ 自我校对 1.趣 趋 趋向,取向 2.由 犹 如,像 3.悟 晤 面对面 4.冯 凭 乘 5.属 嘱 劝酒 6.父 甫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文言实词 (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列坐其次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第二 (2)信可

23、乐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书信 (3)夫人之相与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称谓 (4)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所措的样子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因果连词 (6)歌窈窕之章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女子)文静美好 (7)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貌美的女子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________________

24、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目,十一 自我校对 (1)它旁边 (2)实在 (3)夫,发语词,夫、人是两个词 (4)旷远的样子 (5)用来 (6)《诗经》里的一章 (7)古人常用来当作贤主良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8)不平常 (9)泛指求学的人 (10)十分之一 (二)填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余与四人拥( )火以入 2.有怠(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25、 )尽。” 3.则或( )咎( )其欲出者 4.往往有得( ) 5.夫( )夷( )以近,则游者众( ) 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7.至于幽( )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之 8.何可胜( )道( )也哉 9.此所以( )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 )之也 10.虽( )趣舍万殊( ),静躁( )不同 11.感慨系(

26、之 12.向( )之所欣(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 )不能不以( )之兴( )怀 13.况修( )短随化( ),终( )期( )于尽( ) 14.固( )知一死生为( )虚诞( ),齐彭殇( )为妄作( ) 15.盈( )虚( )者如彼( ),而卒( )莫消( )长(

27、也 16.苟( )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 17.是( )造物者( )之无尽藏( )也,而吾 与( )子所共适( ) 18.相与( )枕藉( ) 自我校对 1.持,拿;2.懈怠 /将要;3.有人 /责怪; 4.心得,收 获;5.发语词,表示提起议论 /平坦 /多;6.景象;7.幽深 /帮助;8.尽 /说;9.……的缘故 /治学的人 /谨慎 /采取。10.虽然 /不同 /躁动;11.附着;12.过去,以前 /欢欣 /旧迹 /还 /因 /发生、引起;1

28、3.长 /指自然 /最后 /至,及 /消灭;14.本来,当然 /是/虚妄的话 /未成年死去的人 /妄造,胡说; 15.满 /缺 /那,本文指月亮 /到底 /消减 /增长;16.假如 /即使;17.这 /大自然 /宝藏 /你 /享受;18.共同,一块儿 /垫。 (三)填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修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⑤邹忌修八尺有余 ⑥退将复修吾初服 ⑦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2)期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②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④期年

29、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⑤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⑥业根,死期至矣 (3)致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③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④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次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④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⑤三番五次 (5)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④举酒属客 ⑤属予作文以记之 ⑥神情与苏、黄不属 ⑦衡善属文,通贯

30、《六艺》 (6)望 ①望美人兮天一方 ②日夜望将军至 ③先达德隆望尊 ④君还何所望 ⑤七月既望 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⑦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7)遗 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托遗响于悲风 ③蒙故业,因遗策 ④留待作遗施 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⑦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8)道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得道者多助 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⑤道芷阳间行 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⑦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自我校对 (1)①高,长 ②(生命)长 ③整治,治理 ④修建,修造 ⑤身高 ⑥整理 ⑦修订、编写 (2)①期限

31、 ②定时限 ③至、及 ④一周年 ⑤期望,希望 ⑥日期 (3)①情趣 ②用 ③致使,使 ④表达, 表示 ⑤达到 ⑥招纳,招引 ⑦得到,取得 (4)①按次序 ②行军途中的驻地 ③旁边 ④第二,次一等 ⑤表示次数 (5)①属于,是 ②等,类 ③掌管,管辖 ④劝酒 ⑤动词,通“嘱”,请托,嘱托,读zhǔ ⑥动词,关联,读zhǔ ⑦撰著,缀辑  (6)①向远处看 ②盼望,希望 ③名望 ④指望,希望 ⑤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  ⑥念头 ⑦抱怨,怨恨 (7)①脱离 ②余 ③形容词,遗留下来的 ④赠送,读wèi  ⑤遗漏,忽略 ⑥遗失,丢失 ⑦名词,遗失之物 (8)①道路 ②说、讲 ③王道,人道 ④方

32、法 ⑤取道 ⑥道理 ⑦风尚 (四)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意思,并指明活用类型 (1)少长咸集 (2)一觞一咏 (3)足以极视听之娱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5)顺流而东也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7)侣鱼虾而友麋鹿 (8)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9)常在于险远 (10)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11)始舍于其址 (12)①名之曰褒禅 ②而莫能名者 (13)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14)火尚足以明也 自我校对 (1)少:年少的人;长:年长的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2)觞:喝点酒,名词活用作动词 (3)极:尽情享受,副词活用作动词;视听:眼睛、耳朵,动词活用作

33、名词 (4)西、东:向西、向东;名词作状语 (5)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 (6)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7)侣、友:以……为侣,以……为友;意动用法 (8)谬: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9)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0)见:见到的景象;动词活用作名词 (11)舍:筑舍定居;名词作动词 (12)①名:命名;名词作动词。②名:说清楚,说明白;名词作动词 (13)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4)明:照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三、文言虚词(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作用) 1.乎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 ④

34、儿寒乎?欲食乎 ⑤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⑧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⑨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⑩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之 ①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④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⑤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 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⑧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⑨蚓无爪牙之利 ⑩句读之不知 3.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③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 ⑤君幸于

35、赵王 ⑥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⑦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月出于东山之上 4.其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 ②其声呜呜然 ③何为其然也 ④方其破荆州 ⑤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⑥其孰能讥之乎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⑧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⑨其皆出于此乎 ⑩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自我校对 1.①形容词词尾 ②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③介词,在 ④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⑤用作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⑥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⑦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⑧用作语气助词。表揣度或

36、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⑨用作语气助词。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⑩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2.①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③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④第一人称,我 ⑤指示代词,这,此  ⑥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⑦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⑧动词,到……去 ⑨定语后置的标志 ⑩宾语前置的标志 3.①介词,在 ②介词,比 ③介词,向 ④介词,由于 ⑤介词,被 ⑥介词,与,跟,同 ⑦介词,在  ⑧介词,被 ⑨介词,从 4.①代词,它,代仆碑 ②代词,那 ③

37、代词,指箫声  ④代词,他,指曹孟德 ⑤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⑥语气副词,表反诘 ⑦代词,他们,代指古人 ⑧第一人称代词,指代自己 ⑨表猜测,大概,副词 ⑩它,代指后洞 四、文言句式(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其致一也 3.死生亦大矣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5.不能喻之于怀 6.凌万顷之茫然 7.而今安在哉?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0.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1.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1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自我校对 1.介宾后置,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

38、亭会” 2.判断句,“也”表判断 3.判断句,意念上的判断句 4.定语后置,应为“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 5.介宾后置,应为“不能于怀喻之” 6.定语后置句,即“凌茫然之万顷” 7.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8.被动句,“于”表被动 9.宾语省略,应为:“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10.介宾结构的宾语“之”省略,应为:“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11.状语后置句,即“于其址舍” 12.状语后置句,即“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 九、重点句子翻译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

39、 2.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此谓之后洞。 译: 3.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 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译:

40、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 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自我校对 1.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 赋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2.问它的深度,那么即使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 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3. 等到他们出来以后,就会责怪那些想要出来的 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4.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 选取的缘故了。 5.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