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以下哪位航海家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郑和 2.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A.华北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做法属于纵容现象的是( )。 A.表扬成绩优秀的明明 B.原谅不小心弄坏了我铅笔的方方 C.隐忍冒犯他人人格的琳琳 D.批评玩火的洋洋 4.下列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是( )。 A.中国 B.日本 C.朝鲜 5.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 )。 A.基本国策 B.义务
2、C.法律 6.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 A.风力发电 B.火力发电 7.组织的成员来限于特定范围的是( )。 A.世界性国际组织 B.区域性国际组织 C.专门性国际组织 8.属于尊重他人表现的有( )。 A.给别人起外号 B.别人问题时,不愿意帮助人,只是说:“自己想” C.设身处地谅解别人的小错误 D.不和成绩差的同学交往 9.小明每次考试总是在同一类问题上出错,这说明他( )。 A.粗心 B.确实不会 C.每次考试后没有认真反思、总结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 ①对人有礼貌 ②尊重他人的劳动 ③
3、接受他人的观点 ④尊重他人的人格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 1.良言一句三冬暖,( )六月寒。 2.19世纪初,达尔文提出“( )”,改变了人类对整个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3.( )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被,地广人稀。 4.( )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雷电交加时,不可以在( )下避雨。 6.中国广泛参加各种( ),积极参与( ),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
4、际体系朝着( )的方向发展。 7.气象灾害严重的预警信号是( )色。 8.中国始终坚持走( )道路,坚定奉行( )和( )政策。 9.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 )危害的重要手段。 10.气节是以( )为基础的,没有( ),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民。( ) 2.在餐桌上吃相难看是一种失礼行为。( ) 3.古印度人在印度河、幼发拉底河流域驯养动物、种植棉花。( ) 4.人类在认
5、识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 ) 5.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 ) 6.世界多个地区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 ) 7.卢浮宫是美国的特色建筑。( ) 8.中国不属于金砖国家。( ) 9.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体现。( ) 10.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我们应该和地球和谐相处。(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8分) 1.连线题。 端午节 农历正月初一 吃月饼 春节 农历八月十五
6、 吃粽子 中秋节 农历九月初九 吃饺子 重阳节 农历正月十五 猜灯谜 元宵节 农历五月初五 饮菊花酒 2.请将相关内容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3题,共30分) 1.自然灾害的危害是什么? 2.破坏森林可能会引发哪些自然灾害?为什么? 3.请你谈一谈:清洁能源,新能源。 六.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七.材料题(共2题,共23分) 1.材料: 周末我和小伙伴去公园玩耍,公园里可真热闹,一个小女孩正在折断一枝观赏花,还有许多人在
7、公园里搭帐篷、放风筝。我们发现,很多吊床系在还未完全长大的小树上,小树的树皮都被勒破了。还有的小孩在草坪里追逐打闹。 问:你发现材料中有哪些环境问题?请提出你的建议? 2.2017年2月5日凌晨3点,高二学生陈奕帆骑电动车在送外卖的路上不小心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倒车镜损坏,车身多处划伤。肇事后,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写了一封道歉信,并用它包着身上全部的311元现金,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第二天,车主薛战民发现了道歉信和钱,被家境并不太好的陈奕帆的行为所感动,选择了谅解,除将311元钱还给对方外,决定拿出一万元钱资助他的学业,以此来鼓励更多的人像陈奕帆这样去做。 (1)
8、请简要评析陈奕帆和薛战民的行为。 (2)积累几条关于宽容的俗语和名言。 八.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有一个人去商店买衣服,他对售货员说:“喂,喂!把那件衣服拿来我看看。”售货员没理他,他又嚷道:“说你呢,听见没?”售货员也没给他好气。最后衣服没买成,他气呼呼地走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A 5.A 6.A 7.B 8.C 9.C 10.A 二.填空题 1.恶语伤人 2.进化论 3.撒哈拉沙漠 4.殷墟 5.大树 6.国际组织;多边事务;公正合理 7.橙 8.和
9、平发展道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9.法律;自然灾害 10.廉耻之心;廉耻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2. 五.简答题 1.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涵养水源,易造成洪涝灾害。破坏森林,使森林无法保持水土,易引发山体滑坡。 3.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
10、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六.辨析题 1.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七.材料题 1.材料中破坏环境的问题有:攀折花木、把吊床系在小树上、践踏草坪。我会提出如下建议: ①公园添加醒目的警示牌。提醒大家不要攀折花木、践踏草坪,让吊床远离小树。 ②增设一些简易的木桩,方便游人绑吊床。 ③公园要加强巡视的力度,随时提醒违规的游人。 2.(1)陈奕帆讲诚信,有担当精神;薛战民宽容待人,有仁爱之心。 (2)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宰相肚里能称船;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八.综合题 1.在生活中他不懂得尊重他人,他那不尊重的语言让他人觉得不舒服、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不尊重他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