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汇报 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汇报 本汇报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讨论2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竞争力。 本汇报所提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家银行构成大型商业银行(如下分别简称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统称为“大型银行”),以及由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平安银行(20**年1月20日,深圳发展银行与其控股子企业平安银行两行整合吸取合并,深发展作为存续企业并更名为“平安银行”)、恒丰银行
2、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十二家银行构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下分别简称为“招商”、“中信”、“浦发”、“民生”、“光大”、“兴业”、“华夏”、“广发”、“平安”、“恒丰”、“浙商”、“渤海”,统称为“股份制银行”)。 序言 全国性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重要构成部分。截至20**年12月3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资产61.14%,负债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负债61.27%,分别较上年下降了1.40和1.39个百分点;税后利润合计占到银行业总税后利润64.94%,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到银行业所有从业人员58.72%,较上年减少0.22个百分点。
3、 分别按总资产、总负债和税后利润显示了至20**年银行业市场份额年际变化状况。总体而言,五家大型银行市场份额呈持续下降趋势,而股份制银行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20**年,大型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和税后利润市场份额与20**年相比较,分别下降了1.56、1.57和1.87个百分点;与相比较,分别合计下降了12.72、12.66和13.57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与2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0.20、0.77和0.17个百分点;与相比较,分别合计增长了5.88、5.58和5.47个百分点。 20**年,全球经济尚未挣脱20**年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延续缓慢复苏态势,重要发达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
4、基础未稳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态势减弱,经济金融风险上升。美联储在20**年12月份宣布,正式开始削减QE扩张步伐,后续逐渐淡出资产购置政策,重心转移至低利率政策上。 国内方面,首先,20**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展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决策层发展理念有了转折性变化,不再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而是愈加依托市场自身潜力实现增长,同步对金融部门杠杆水平加强监管,防止以高杠杆、高风险换取高增长,金融市场总体保持稳健发展。另一方面,央行基本维持了偏松货币投放力度,但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中国经济持续三年调整减少了企业利润额和现金流,加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迅速,致使人民币资金需求日益增
5、长,利率趋于上升,供需矛盾愈加突出。此外,20**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变化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三是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置上限。四是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增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10月25日开始,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公布机制正式运行,贷款基础利率机制是市场基准利率报价从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深入拓展,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定价提
6、供重要参照。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深入。 以全国性商业银行为代表中国银行业在金融机构深化体制机制一系列改革影响下,资产增速稳中放缓,存贷款继续平稳增长,资本监管规定趋严,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定,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利润增速稳中趋缓,流动性总体稳定。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企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业务治理体系得到优化,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战略和发展模式转型加紧,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银行业机构体系逐渐形成。 大型银行不停完善企业治理,强化董事、监事履职能力建设,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改善绩效考核措施。推进集团并表全面风险管理,逐渐建立表内外、境内外、本外币、母子企
7、业等多维度全覆盖风险管控机制,强化跨境跨业风险传染管控和隔离机制。提高资本管理高级措施实行质量,完善资本规划,开展内部评估和资本工具创新。结合自身客户类型、产品类型等实际状况,动态评估战略选择和经验教训,积极稳妥推进综合经营和国际化战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及恢复处置计划制定工作持续推进。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充足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进管理流程和产品服务创新,强化特色服务和品牌建设,整体保持稳健发展良好态势。着力提高小微企业和城镇居民金融服务水平,不停下沉业务重心,深耕基层市场,规范发展小区支行、小微支行,完善专营机构管理体制。同步
8、持续优化企业治理和绩效考核,规范股东行为和履职评价,强化资本管理和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筑牢可持续发展基础。 截至20**年年终,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92.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3%;负债总额8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8%;所有者权益6.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53%。资本充足率所有达标,资产质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高。 如下分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水平四个方面对全国性商业银行20**年度财务状况予以分析。各项财务数据除另有注明外,均取自监管部门及各银行定期财务汇报、新闻稿件等公开披露信息。 资
9、本状况 20**年,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整体偏紧,尽管准备金率维持不变。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仍然保持20.5%相对高位,信贷投放和吸取存款压力也仍然较高。 20**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新资本管理措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措施(试行)》(如下简称为“新措施”)正式实行,该管理措施根据国际统一规则,对银行资本提出了更为严格规定。按照新措施规定,商业银行从20**年起发行次级债,必须满足“具有减记或转股条款”等11项原则,否则将被视为不合格资本工具,无法被计入监管资本,从而难以起到提高资本充足率作用。必须从20**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10%,直到年终彻底退出。相对于老措施
10、新措施资本充足率规定更高,资本定义更为严格,风险资产覆盖面愈加广泛。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施行差异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将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限额与资本充足率挂钩,资本充足率下降直接减少贷款限额。 因此,伴随资本监管规定提高,各行发行次级债都必须符合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然而,发行转股型次级债障碍比较多。由于债券和股票市场并未打通,转股型次级债波及到不一样市场和不一样部门审批和协调,且不一样市场间转换也较为复杂。因此,银行仍然更倾向于发行减记型次级债。 截至20**年年终,多家银行均已提出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计划,但均尚未详细实行。其中,1月,工行公布公告称,企业董事会同
11、意工行在年终前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等值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即次级债)议案。4月,平安公布公告称,未来三年,该行拟新增发行总额不超过折合人民币500亿元、等值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即次级债),用于补充二级资本,并于5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7月,中行公布公告称,为补充该行二级资本,该行将在境内外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议案。8月,中信公布公告,拟在境内市场发行不超过370亿元二级资本工具,债券不少于5年期。9月,光大也公布公告,称银监会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162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此外,民生3月发行了200亿元可转换企业债券。 除了
12、发债之外,增资扩股也成为银行补充资本渠道。 20**年,有不少银行推出了股权融资方案。除了20**年12月31日,兴业实行非公开发行,所募集资金235.32亿元。20**年9月,招商A+H配股方案获批,在A股市场上配股获得275.25亿元融资。9月,光大H股上市,募集资金248.5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94.52亿元)(如表1所示)。 显示了?20**年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标状况。图中可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资本实力和资本充足水平明显提高。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新措施称,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关键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规
13、定:(一)关键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二)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三)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截至20**年年终,我国银行业整体加权平均关键一级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95%,较年初上升了0.1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19%,较年初下降了0.29百分点。按照20**年资本充足率过渡期最低规定(8.5%),所有商业银行中仅有一家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未达标。 商业银行杠杆率在全球原则中处在安全区间。20**年,除交行外,4家大型银行按照《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措施》披露杠杆率,整体较上年均有提高,4家银行平均水平为5.67%,比上年提高了0.56
14、个百分点,高于银监会规定4%最低监管规定,其中,最高为建行(6.01%),农行相对最低(5.21%)。 显示了截至20**年年终,按照“新措施”记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许多银行无前期比较数据,因此我们只显示了20**年三项指标。图中可见,对照“新措施”所有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所有达标,关键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超过5%,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超过6%,资本充足率均超过过渡期最低规定(8.5%)。5家大型银行是公认系统重要性银行,银监会规定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关键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9.5%,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 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
15、高于股份制银行,关键一级资本充足率与关键资本充足率是相似。其中建行三项指标均最高,关键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75%,资本充足率为13.34%,工行三项指标均列第二,交行关键一级资本率和一级资本率排列在第三,中行资本充足率排列在第三。五大行中农行三项指标均最低,且只有农行一级资本率这一项没有到达9.5%规定。 12家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所有达标,但整体水平低于大型银行。浙商资本充足率到达11.53%,从上年亚军位置上升到股份制银行之首。中信和招商以11.24%、11.14%分列第二和第三。而广发、华夏和平安是股份制银行中资本充足率最低三家银行,均没有超过10%,其中广
16、发只有9%。 股份制银行中关键一级资本充足率与关键资本充足率也是相似。其中,招商以9.27%排名第一,重要是由于招商在历时两年后终于在20**年顺利完毕A+H配股融资,及时有效补充了资本。招商在折扣率较低市场环境下以A股96.39%认购率,H股超额认购部分到达457.81%,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336.6亿元。恒丰和浙商以9.21%和9.17%分列二三位。此外,光大以9.11%也名列前茅,重要是由于12月光大成功实现H股上市,募集资金248.5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94.52亿元,含1月行使超额配股权),也到达了提高资本实力效果。 纵观各行年报,各家银行应对“新措施”、新监管、新规定举措可大体归类为:进行资本储备,完善制度建设,关注资本充足及资本回报平衡关系,改造和升级信息系统、建立建全、优化细化计量模型,加强资本管理监督评估,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推荐阅读: 餐饮行业财务分析汇报 企业资产财务分析汇报 学校财务分析汇报 最新企业财务分析汇报 财务分析汇报分类 财务分析汇报怎样写






